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混在1275 >

第1088部分

混在1275-第1088部分

小说: 混在127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回的军士带来的消息被证实,就变成了一天几个价,翻着跟地往上涨,许多粮铺子受不了挤兑直接关张,看这架势谁知道战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存点粮给自家用也好吧,乱世什么最贵,不是金银田地宅院,而是粮米。

    大户人家口子多,平时就有储粮的习惯,一般总会备着超过一个月的吃用,只每日的菜蔬是当日采买,一时倒也无逾,可架不住城里人心浮动,他们的消息又要灵通些,总能得到一些别人轻易不知的内情。

    在这里扎根数百年的丁家便是如此,战火进入大都路的那一天,所有的铺子都结束营业,大部分伙计打发回家,族人之间无论平时有什么纠葛,这时都只能聚集一处,也就是丁氏的长房院落,巴巴地看着丁应文这个挂名族长。

    “老二家的,你大伯临终时,可是将族人尽数托付于你了,这些年来,你长年在外头奔波,不知家中生计艰难,好在天从人愿,总算是满载归来,还搭上了宫里的路子,眼见咱们家里人也能在城里抬起头来,这当口的,可得再拉大伙一把啊。”

    “说得是啊,外头兵荒马乱,流言四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宋人若是当真打进来,会不会洗城?”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为之心惊,一直以来,对于敌国的都城,就算不是屠得精光,抢掠一番也是应有之义,原因很简单,胜利者拿什么用来奖赏追随者,没有比它更简单粗暴加有效的了,城里有什么可劫掠的,小民小户的家中能有几个余财,不都是冲着他们这些大户来的么?财帛倒也罢了,人口子女都要任人宰割,搞不好就会一家绝了后,哪里还坐得住?

    丁应文静静地听着他们一言一语地诉苦,也不接话,直到所有人停下来,“咳”了一声,让所有人的视线转过来,这才好整以瑕地开了口。

    “诸位叔伯兄嫂,这里的情形是明摆着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大汗有令,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敌之责,咱们丁家自是要响应的,这不官府的征调令已经送到了府上,按三丁出一男,丁家有口一百二十七,需要出丁四十二,看在区区的薄面上,零头抹了,只需送四十人,时间紧任务重啊,两天之内交不出人,咱们就要吃上官司,这件事,分摊到各个房,谁去谁不去,诸位叔伯不妨议一议,拿个章程出来,某也好交差。”

    此言一出,满堂大哗,本就是为了这事来拆苦的,谁知道人家轻飘飘一句话,就给定了名额,更有甚者,说不定被抹去的那个零头,就是人家大房的,这上哪儿说理去?

    “三丁抽一?”

    ”这是要绝户啊!

    “大汗这是疯了么?”

    “住嘴,祸从口出,俺看你才是疯了,尽给族里找事。”

    一个老者喝止他们,转头对他说道:“老二家的,没得商量了么?”

    丁应文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人数没法减了,人家也要交差,不过差使可以商量,某尽量让族人留下,不跟大军上前边去就是,”

    老者松了口气,感激地冲他点点头:“还是你有路子,能这般也算不错了,需要什么打点,咱们各房分摊一下,定不教大房亏了去。”

    “好说好说。”

    丁应文交待了几句便起身离开,留下他们在那里争吵计较,出了家门,早有一乘小车在外面等着,他掀起帘子坐上去,低声吩咐了一句。

    “去顺承门。”

    此时的大都城,街面上的人家大都关门闭户,在外头行走的,除了他这样有些路子的,便是明火执杖的军士,有许多人连衣甲都不甚齐整,穿着各异也就罢了,手中连片铁都没有,竟然是削尖的木棍子,一看就是新近征召入募的百姓。

    到了顺承门附近,这种情况更是明显,沉重的包铁大门紧闭,城头上的守军如临大敌,他一下了车就看到了吴千户的身影。

    “老吴。”

    “丁大当家。”

    吴千户忙不迭地跑下城头,将他迎进一个屋子,这里原本是税吏核算之处,如今充作了军营,味道并不好闻,他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你这里的人走了多少?”

    吴千户苦着一张脸摇摇头:“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上司提了万户,带着原来的人手去充军用,留下的你也看到了,除了某原来那个百人队,全都是城中拉来充数的,有些连棍子都拿不稳,莫说去守城了。”

    “某家那四十个人,你费费心。”

    丁应文扔了个袋子过去,吴千户拿手一捏,面色稍稍好一些。

    “都是姻亲,某省得,不过如今某自家也难保了,只怕未必能如你所愿。”

    “你也要调走?”

    吴千户压低声音:“有个人看中了某的位子,想要调某出城,以前不过是个苦差使,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倒成了个香饽饽,为了不去打仗,什么脸也顾不得,哼。”

    丁应文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们都不愿随大汗出征?”

    吴千户左右看了一眼,再度放低声音:“自然,你不知道,前几天有人从昌平逃回来,刚到城下就被捉了去,某是守将看得真切,人都跑得没了魂,嘴里混说什么天惩地罚之类的,竟像遇上的不是宋人,而是什么妖魔鬼怪,你说说,这仗如何还能打得。”

    “既如此,守又能守得多久?”

    吴千户叹了一口气:“能晚死一会儿也是好的,再说了,实在不成,还能”

    他捂住自己的嘴,丁应文也没再问下去。

    “可知那人的底细?”

    “是个权贵的衙内,用钱怕是做不到。”

    丁应文淡淡地说了一句,让他后脖子直发凉,愣在那里很久。

    “钱不成,就用别的。”

第二百三十八章 北伐(九十六)() 
“大汉?”

    忽必烈在嘴里咀嚼着这个字眼,他的汉话说得还算流利,怎么说也被人奉为“儒宗”,不好太过粗疏,显得很无知。

    “无非是拾人牙慧罢了,汉朝灭国千余年了,后世的什么成汉、羯汉、前朝的刘知远、岭南的粤汉,哪一个成了气候?如今又拿出来,谁会认。”

    廉希贤的话让他皱起了眉头:“真是这样,为何北地的百姓几百年来都以汉人自居?”

    这话一说,汉臣们顿时低下头,偏偏忽必烈并不打算放过他们,没有再看廉希贤,而是对着姚枢说道。

    “姚卿,你是大家,你说说。”

    姚枢定定神,一拱手缓缓说道:“秦亡天下,高祖奋勇,遂有汉室,何尝上承千古,三皇五帝,夏商周哪一个不是渊源流长,也未曾见有后世子孙争相见复者,何也?汉室仁德著于天下,虽王莽之流不可侮,光武中兴,又是两百年,威服四夷,就连匈奴、羯胡也以赐姓为荣,纵观史书,以汉为国号者凡十余次,远超他国,到了前朝,晋人割燕地于辽,后又没于金人,直到我朝定都,百姓为中原王朝所弃逾三百载,他们不称宋人、不称辽人、不称金人,却独独选了一个千年之前的旧号,可见心之所向,如今伪宋覆亡在即,冒出一只所谓北伐军,想要以此为号,不过是投机取巧,混淆视听,欺骗愚夫愚妇罢了,但凡有识者无不心知肚明,唯有我大元才堪天下之主。”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番话说得忽必烈也是心下熨贴,他的手里捏着一张揭帖,也就是俗称的“传单”,此物最近频频出现在大都城的各个坊街巷市,上面当然都是那些大逆不道的话,直斥他们是鞑虏,而这些汉臣则是汉奸,号召百姓们起事,推翻异族的统治云云,如果说以前刷在江南那些村舍屋瓦上的标语,他还能置之一笑的话,如今这些眼皮子底下的事物,就十分令人惊惧了,很难说,离开富丽堂皇的宫殿跑到京郊的大营里来,究竟与之有多大的关联。

    “姚卿是大儒,素以直言著称,朕相信他说得是心里话,这些年来,朕广纳名家,推崇儒门,鼓励读书,重用士人,自认并不苛待百姓,也从不偏袒族人,当得起一个公允的评价,然而贼人呢?他们在荆湖、河南、河北等地都做了些什么?欺凌乡绅、鱼肉百姓,种种不法,罄竹难书,居然还口口声声以汉室子孙自居?若是汉高祖当真有此不肖子孙,怕是会气得从陵山里跳起来吧。”

    周围响起阵阵轻笑,恰到好处地为他做了一个注脚,忽必烈脸带轻蔑地扔掉那些揭贴,状似无意地用靴子将它们踩进泥里,这一带群山环绕,西山、玉泉山、瓮山、石径山等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半圈,拱卫着大都城的北大门,而山脚下,大片大片的军营连在一起,布满大大小小的山谷。

    按照他的命令,中书省各地的戍军早在数月前就在向大都城集结,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物资,粮食、军械、马匹等等,随着北伐大军进入河北,局势日趋紧张,大都城内也是风声鹤唳,直到前些日子,他颁下勤王令,全城戒严,所有的百姓按户籍征调,从十四到六十的男子按照每三丁抽一丁的原则,组成一只为数超过二十万人的后备队伍,有点像是金人的“签军”,哪怕无法上阵,用来做辅助也是很需要的。

    如今最困扰的不是人力,而是粮食,这个工作早在山东变乱就开始了,当时的阿塔海奉命进剿,麾下二十万大军的供给就是由中书省各路征集而来的,为此,河北、河东、山西甚至是陕甘等地都在催发,整个北地的百姓结衣缩食,供养着近百万大军的用度,早就搜括得山穷水尽,如今还能盘剥的余地不多,影响也更为严重,或许会触碰到他的基本盘,也就是眼前这些汉人世家的利益,可不如此,又能怎么办?

    对此,姚枢自是心知肚明,等他稍微转过身,赶紧上前一步,低头作礼。

    “老臣家中还有些积蓄,愿输捐粟米一千石,充作军用。”

    他一带头,一干汉臣顿时群起响应,纷纷上前,一千、五百、三百、一百地报出数字,忽必烈冷峻的面容渐渐展开,笑言道。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诸卿急人之所急,慷慨解囊,这份心朕都记下了,这些粮食算是朝廷借的,等到局势稳定了,朕用江南的贡米偿还,决计不让忠臣吃亏。”

    他转过头,叫到一个色目人的名字:“阿合马。”

    “小臣在。”

    “你带人去把这些粮食运出来,朕的大臣都带了头,城中那些大户想必也会争相效仿,好好同人家去说,不要动粗,明白么?”

    阿合马抚胸弯腰,谦卑地答道:“小臣一定好好向他们宣扬大汗的仁慈。”

    这是要釜底抽薪了么?姚枢心里一跳,赶紧低下头去,遮掩脸上变幻的表情。

    解决了军粮的问题,忽必烈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欢欣,在一队怯薛的护卫下,他来到西山的火器工坊,这里已经处于停工状态,因为原料的供应断了。

    郭守敬的面前摆着三枝火枪,准确得说是两把加一堆零碎,其中一枝被他拆开了,幸好工艺不算复杂,否则光是那些内六角螺丝就得把这个上过国际天文行星命名的科技工作者难倒,饶是如此,看着眼前这些做工精细到了极点的钢铁零件,他也是不知所措。

    是的,就是不知所措,内行看门道,大到一根无缝钢管,小到一个合金扳机,哪怕不知道物理定律、化工材料、制作工艺、电子制图等等,对于机械颇有研究他也能将构造和原理猜出个大概,有些东西一旦想清楚了,心里反而更不托底,就像人类突然发现一艘外星飞船,上面的黑科技足以令人兴奋,可兴奋过后呢?是不寒而栗。

    因为这样的事物他造不出来,哪怕有了实物的参考他也造不出来,而宋人有十几万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随便捡来的两三枝,几乎一模一样,拆开之后零件可以互换,拼拼凑凑也能用,这是怎么做到的?想不通的科学天才就这样呆了很久,直到被人叫醒。

    “这便是李世安带回的火枪?”

    “嗯。”郭守敬下意识地答了一声,突然反应过来,赶紧起身行礼。

    “不知陛下到此,臣失礼了。”

    忽必烈却如恍若未觉地绕过他的身边,走到大案前,伸手拿起一枝火枪掂了掂,不由得惊呼了一声。

    “这么轻?”

    表情与他之前刚拿到时的一模一样。

    “约摸七斤一两半。”郭守敬答道,三把的重量相差不到五钱,这应该是使用后造成的差异,刚出炉时还要精准些。

    忽必烈半晌无语,无论之前的回报有多惊人,也不如眼前的实物来得震撼,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过弄出了近百斤的铁枪,需要三四个人抬着才能动作,平时只能靠驮马来运,操作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