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盛世独宠 >

第187部分

穿越之盛世独宠-第187部分

小说: 穿越之盛世独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钞,在所有府衙或中华产业里购买东西均可使用宝钞,等同金银铜钱。在银行开户存放金银铜币可以免费核定成色,随存随取,异地亦可,如存期一年以上,取的是宝钞而不是金银,可以额外获百分之一的利息,这点对于在役军人最实惠,他们每人一个户头,军饷和奖金直接打进去,等退役时,带着身份证明和开户单,随便哪个分行都能取出来花用。

    更让顾辞感兴趣的是,一旦宝钞进入流通,通过银行汇集起来的金银铜等金属货币都会运到聚宝街金库。聚宝街不但是中华公司总部,周围一圈民宅也被拆迁,建成御林军和五率府的轮休所,而地下则是准备动工的一座钢铁结构的巨型金库,以代替目前皇宫和户部存银的银库。

    银行的金库和一般银楼、票号的银库有个最大区别,那些私营老板再嚣张也不敢随便挪用、赖账或拒付,但金库属于皇帝,皇帝可以是天下最不讲理之人,一般人还拿他没办法,说不定人们还会认为,把钱存普通银楼里还比放皇帝兜里安全,所以,银行一定要限制皇帝偷偷动用金银储备,或不按户部规定乱印钱。

    艺青的设计已是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极限,守库人是负责皇宫安全的御林军及其下的五率府,但皇帝和太子一把钥匙都没。三道门的第一道是七字密码锁,七字写在圣旨上,置于金銮殿。第二道是双钥锁,户部和税部各一把。第三道是印鉴锁,需要在中间圆孔内扣入中华银行总部保存的六边形精钢宝印,套上特制的中空六边形y型扳手,至少三人合力才能扭动。而且,每道门重达数石,开启之后得纯靠人力挪动门锚才能抵住木包精钢门,不然门会自动关上,从里面可打不开。这样一来,每次开启金库少说得二十来号人干活,动静绝对小不了。当然,为了防止真的误关,每扇门里都有一根牵绳穿过细孔,通向轮休所的值房,一拉动绳子,值房里对应的铃铛就响。

    顾辞非常崇拜地看着他,“……我以为,你会设计许多机关暗器什么的……”没想到斯斯文文的一个中年帅哥,居然如此简单粗暴!

    艺青笑吟吟地说,“我可不会奇门遁甲,再说,二百斤一个没奈何,想偷也不容易。”

    “对对!遮遮掩掩,不如坦然示之。”顾辞拼命点头,上辈子的她也知道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黄金储备都在最大的华尔街金库里,还能预约去参观,可要说抢,除非美国本土沦陷,不然绝无可能突破安保和各种高科技的严密监控,进去运金子。

    “上京若遇战乱,宝钞便是废纸一张,让世人皆知在何处可兑现,总比让摸金校尉钻了空子的好。”

    “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

    “就一个,存金银不但不收管理费,还每年给点利息。”存纸币才收保管费!

    “唔,那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次年税收总额,免得汇兑出问题。”

    “对!对!”顾辞崇拜地看着艺青,这是她完全没意识到的问题,谁说古人没见识她跟谁急!“还有,等人们用银子换宝钞,一开始可以超额一些,等时间长了,记得每每周更新一次兑换率。每处的储备金得留好,如果其他银楼愿意和我们合作,也可以谈。”

    “合作?”

    “咱们只收金银铜,等金银和宝钞的面值有差额了,其他银楼可以合并当铺,做高息贷款。即便他们本金不足,也可以和我们谈一个低息借款,拿去放贷。”

    “我们不碰这部分?”

    “只管宝钞和金银铜,古董等其他抵押物完全没必要。咱们业务不用太杂,对不对?”

    中央银行放贷,玩的都是低息大额,甚至是国对国,用不着养一帮精通古董的老供奉掌眼,纯粹搞货币生意就是。

    艺青点点头,知道她向来不会独占生意,何况不收其他抵押物也有好处,以后哪怕是皇亲国戚想借钱也难。

    ***********************

    当晚呈放在皇帝案头的方案已十分有分量。官办银行肯定受商家欢迎,皇家产业内部也可以敞开了用,所以初步问题集中于四点,一是纸钞防伪和印鉴预留问题,二是除了商家,宝钞会否被平民接纳,三是发行多少谁说了算,四是如果金银储备低于宝钞发行量,或被挪用,宝钞兑不出钱,失去信用怎么办。

    艺青的方案里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防伪靠研发耐用不易折的新纸,图文繁复、多色套印、嵌印水纹,跟铸宝司一样,将技术和原材料独家垄断,增加伪造难度,另一方面严惩伪造者,重奖检举者,每地银行设立辨钞人。强制某些环节必须使用纸钞,例如所有皇家产业皆可接受宝钞,税部各地提举收税也只收宝钞和兑钞,海贸更是只认汇钞。发行量需要户部决议,最后一个问题他瞄了一眼凝眉思考的皇帝没有作声。

    顾辞崇拜地夸奖艺青,“阿青好厉害!”

    醋意满满的袁懿眉头更皱,“不如你先说说为什么要把银子存起来不花?”

    他一听就知道,表面上看起来,顾辞弄银行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省银子,至于其他用处,暂时想不出来,但她和艺青折腾好几年才出了这个方案,怕是个跟火器一样,能吓死人的玩意儿。

    “咱们不是产银国,目前的金银大多来自海外,若一旦失去海权,别的国家针对我们收购白银,整个商业都会崩溃。”

    顾辞可不是瞎说,美国曾占据了西方大半白银的生产和冶炼,经济大萧条时,为了恢复产业,针对银本位的中国搞出一个《白银收购法案》。中国银元迅速升值,流向美国,不但让美国商品成功倾销于国内市场,还导致银元货币奇缺,物价飞涨,经济几乎崩盘。在这种情况下,中正公‘常凯申’为了摆脱银本位,发行大量纸币,只得到一个通货膨胀和纸币大幅贬值的结果,让红色中国来买单。现在虽不知南美洲那些银矿都归了哪些国家,但保不齐人家攒够白银了也来这么一手,早些摆脱银本位总归是好事,还能降低成本。

    两个男人听了她的话,开始陷入思考。相较于日理万机的皇帝,艺青显然对经济更熟悉,“你是想,宝钞代替金银后,可以脱离对产银地的依赖,同时,朝廷控制纸钞印量,即可抵御国外对黄金白银的收购?”

    “应该说,使用纸币本位后,金银成为最主要的储备,封库不用,市面上的金银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商品,我们可以调整纸币印量来应对国外恶意收购和商品倾销。当然,反过来,我们也能靠这个对付他们。”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金、银本位的货币制度,用本国价格低廉的纸币可以收购讨厌国家的大量金银,这想法多美妙!

    皇帝不需要追究细节和原理,想到这个可能性,立刻拍板决定干。先赶走碍眼的大蜡烛,然后抱着求赞的媳妇卿卿我我。

    “你,要不要把艺青放谢家去?”

    “欸?你是说,让阿青出宫?”

    “怎么可能!只是给他赐姓谢,好名正言顺代替庆管事。”

    “这个主意好!明天我问问他。”

    “不用问,这是他自己提的。”

    “那,能不让他做管事这样的下人么?我是说,过继到某个叔祖名下……”

    “唔,也行。弥公就不错。”

    谢弥是工巧阁创始人之一,庶支的庶出,身份不高,生前行的也是商贾事,且身有残疾,不能有后,再适合不过。

    袁懿灰常欣慰地想,这样一来,这个碍眼的家伙就是老婆的堂兄,总算不那么戳心窝子了!

    “好!明天就办!”

    ***********************

    皇后身边的大总管过继到谢家,冠以世家大姓,一时间风头比纵横海上的明庭更胜。神宗下旨将所有皇家产业中的‘皇家’二字改为‘中华’,以谢艺青为总经理,在他之下,明方、祈年、明秀也在明文公示的中华工造局、酒庄、报社总经理一职上,他们身为‘残奴’,却能堂堂正正地以‘商宦’身份进入世人眼中。这一举动激发了受雇内侍们的工作热情,日后出现更多担任要职之人。宫中的内侍已减至千名,民间自宫风气禁绝,而他们这样的身份,更便于与女子共事,大虞的女性,似乎迎来了‘相夫教子’之外的更好选择。

    神宗十一年初夏,万寿节当天,报纸用最大篇幅刊发了中华银行即将于次年正旦正式开业一事,包括各城的银行地址,分行总管的个人信息和画像,一应规章制度和三钞防伪标记,从此‘宝钞’一词成为中华纸币的代名称,开始流通到国外,随着此次币制改革载入史册。

171 开源之资本流动() 
最先大范围使用宝钞的必然是税部,这得益于大虞建国以来对税制和田赋的控制和变革。? ? ?。 1???? s ???。

    在摊丁入亩之前,大虞的税分为三种,官田缴租,私田纳税,其他为敛财而设的商税、铺税、盐税、关钞等统称为赋。前两者为粮,入各地官仓或皇仓,后一种收时为铜,运时折成白银,入国库或内库时,则兑成黄金。粮有鼠雀耗,银有火耗,为保最后缴纳的钱粮足额,这些额外负担都摊派到老百姓身上,而这些多收的部分可想而知会有多少猫腻。

    几千年来,官员权贵的田地都享有‘优免权’,所以到大虞开国前,归朝廷控制的纳粮田急剧减少。定朝开国时,继承了唐朝大部分的国土,官府登记在册的土地有八亿五千万亩之多,但在济朝末帝登基当年,‘已减强半’,仅有五亿一千万亩。这几百年里,不但新垦之地一亩都没,还整整蒸掉三亿多亩良田。难道是被从不占地定居的游牧民族抢走了?还是边疆纷纷自立为国让国土流失?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这五分之二的国土完全是进了皇亲贵戚、文武勋贵和豪门富户手中。

    他们可不用纳税,国库的负担全转嫁农民头上了,能不起义闹事么!

    每次一闹事,本身就占了万顷良田的有识之士会蹦跶出来几个,喊口号要‘括隐清丈’,可谁干啊,他们自己家人都不愿意。即便括出来了,换一茬官,新田又有了新主,朝廷和国家还是只能欺负小老百姓。

    大虞立国之后,感谢匈奴和羯夷的帮忙,占据最多良田的皇室一下子变贫农,西部和北边的大量无主土地都归了国家。太宗没把这些地全分给新贵亲信,纳为‘国田’,先以清点各地无主之田,分封功臣的名义,让各地护军掌兵之人‘协助’量地计丁,上报田地和人口情况,为了防止投身为奴,还特意限定了不同等级人家的奴仆数量。经过地方豪强和这些中央下基层的骨干们扯皮撕逼之后,大部分城县做到了‘丈无遗地’,彼此达成一致,分好蛋糕,报上数来。一下子入鱼鳞册的田地达到近十亿亩,人口九千五百万,若计上没入册的非齐民,实际人口数量应已过亿。这时,太宗才公布‘国田政策’,每城每县的所有土地,按田地亩数核定一个定额税粮,国田由官府租给农民种,国田收缴的税粮便是文武勋贵、宗亲皇室的禄米。

    我皇帝的田都拿来养你们了,你们这些人还好意思和我嚷嚷‘免税权’?

    此令颁布的次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田赋收入近四万石。太宗进一步减轻赋税,核定每年税粮总额为三千五百万石,永不起科。按平均亩产三石半左右来算,这个赋税并不重,一直维持到世宗上台都没动过。

    雄才伟略的太宗只初步做到了‘量地’一事,清丈了大虞的总田亩数,另一方面的‘计丁’未能实施,没把力役改为雇役,也没彻底废除免税权。免税权的存在,让地方豪强有办法减免自己的税,挖国田墙角,说明纳粮的不一定是田地主人,或说他们只交一小部分,或由在册的散户农民来承担本地所有田地的定额赋税和徭役。即便没有前朝的横征暴敛和大肆修堤挖河这种苦役,当个平民也不轻松,因此,民间还是延续了‘宁为奴,不为民’的习俗。

    经历了傻缺高宗的一小段混乱时期,世宗不可避免地要做出一定让步,给一部分地区或权贵特别的蠲免,总体税粮减免到三千万石。一旦世宗大权在握,之前退了一小步,必要前进一大步,不可避免地要动定额税粮之外的这块蛋糕。

    顾翱借谢家之势在琅琊开了个好头,改免费征伕为雇工劳役,把收缴的税从定额粮税变为折算后的银税,使得免缴税粮的‘免税权’成为一纸废令,征税的对象直接变为名下拥有土地的人。一套组合拳下来,这些年总共析出齐民两千多万,把没有地的多余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才有了商业大展的基础。

    商业展的另一个前提是钞关的裁汰。前朝建了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