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秦末争鼎 >

第121部分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121部分

小说: 穿越之秦末争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见刘元沉默,便捋须率先说道:“沛公,到了此时,良有些话想要问一问。”

    “张丞相请问!”刘元疑惑的说道。

    “敢问沛公,为何而反秦?”张良盯着刘元,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大堂内,众人都看向了刘元,张良的问题直指刘元本心。或许,今日刘元的回答将会传遍整个颍川乃至天下。

    刘元不明白张良为什么要这样问,但他却继续沉默的思考了一番,随后他才开口回答道:“元不知道张丞相有何用意,但元反秦,无非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身边的之人能够活下去,乃至,为了百姓们可以在这乱世中有一方安静祥和之地,安居乐业。这或许是一种理想吧,但,人总要有理想。”

    “理想?”张良不明白这个词是何意,刘元也没有解释,不过,听到这番的回答,大堂内的众人都震惊不已,心下骇然。原来,刘元反秦,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和百姓能够活下去。

    “沛公的回答着实令良感到意外。不过,却也让良钦佩。”张良捋须道。

    “钦佩?”

    “多少人反秦是为了帝王位,唯有沛公心系百姓。”张良解释着。

    刘元微微一笑,他并不觉得自己心系百姓有何特别之处,民与君本就是相辅相成,没有君何来民,没有民,君何用?刘元也从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他再次说道:“只有各国统一,才会有太平盛世。”

    “统一啊。”张良唏嘘,这是何等的鸿鹄之志,张良感慨之后,也点头道:“沛公愿为百姓而战,良愿辅佐沛公。”

    “丞相!”韩国众臣急忙喊道。

    张良挥挥手,不容反驳的说道:“我意已决,尔等不用再劝。”顿了顿,他继续道:“尔等若不愿追随沛公,良亦不阻拦。”

    张良的话中透漏着决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盲目的做出了决定,而是思前想后,考虑了许久。或许从韩王成战死之后,张良心中其实一直都在思考着韩国的未来。

    而刘元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他去效忠的人。尤其是刚才的回答,正中张良本心。对于他而言,百姓的生死存亡很重要。而此刻听到了张良的话,沛军众人皆是惊愕,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张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刘元盯着张良,见后者认真的表情,不似愚人,刘元心中微动,张良是何需之人,已经不需要介绍。而且,他也一直都想去招揽后者,只不过介于韩王成,实在不宜光明正大的挖墙脚。但是,现在韩王成已死,张良又有心,刘元断然是不会拒绝的,这就是天赐良机。

    “有张丞相辅佐,元之大志必可实现。”刘元含笑的说道。

    闻言,张良立刻行礼,恭敬的说道:“良拜见主公。”

    而韩国的那些大臣,在一番思考后,并没有让选择离去。刘元的品德如何,他们也都知晓,既然张良已经选择了效忠,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意见了。这时,听到张良的话,他们也都急忙出列,道:“拜见主公。”

    张良突如其来的效忠像一块蛋糕砸中了刘元,他欣然的接受了众人,至此,颍川也算是落入了他的手中。失去了沛县,却得到了颍川,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元也感慨事态发展变化的真快,他扫过众人,沉声说道:“既然拜我为主,便要尊我法令,做事更不可敷衍了事。”

    “请主公放心。”张良回答道。

    对于张良,刘元倒是不用操心,他刚才的话,是在对其他韩国众臣所言。别看他们嘴上效忠,但要服心却没那么容易,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游说。

    “张丞相,韩国的士卒以及百姓对于此事还需要谨慎耐心的解释。”刘元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韩国不大,但百姓团结,若是不愿效忠于他,那可就麻烦了。民是基础,现在的沛军急需要补充兵员,休养生息。

    “主公是在担心韩国的百姓吗?这件事情良会亲自解释,不会出现(骚)乱。呵呵,以主公的名声,颍川百姓可是早有耳闻了。又怎么会反对呢?”张良在韩国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刘元哪怕已经名义上是颍川之主了,但这民心、军心,还是需要慎重对待。

    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稳() 
正如张良所言,刘元的早就声名远播,在他的相继游说劝说下,阳翟城内的百姓也都接受了刘元。om而且,随着颍川郡渐渐的恢复平静,各地也开始互通往来,如此一来,刘元入主阳翟的消息也向郡内其他各地传播。

    有张良等人效忠,阳翟城内已经开始了各项整治,包括征兵征粮以及修缮城门城楼,当然,还有军纪的训练。当然,在民生方面,刘元也在收拢流民,提供米粮。而且阳翟城周围荒田众多,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分配。

    至于治安,因为最近的战乱,城内也是有些宵小之徒,不过,对于曾经担任狱掾的曹参来说,却是经验丰富,手到擒来。所以,刘元便将此事交于了他去负责。

    各项安排迅速的实施,阳翟城在短短的几日时间内,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稳。而且,随着阳翟城的改变,百姓们对于刘元的认知度更加的提高了。

    当然,张良效忠了刘元,并不代表颍川郡内其他各地就甘愿如此,长社、襄城等地的县令对此便不认同。非但如此,他们还在痛骂张良背弃韩国,投靠他人。

    这几地的县令打打嘴炮倒还可以,若说发兵阳翟,那就是以卵击石了。长社县令等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也并未有出兵的打算。只希望自己的这些谩骂可以让更多的故韩百姓醒悟,而非去投靠刘元。

    对于这件事,刘元也是颇感头疼,发兵镇压?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他刚刚在阳翟城站稳脚跟,若是此刻发兵征讨长社等地,只会把故韩百姓激怒。om

    有人反对必然也有人支持,鄢陵、许县等地的县令倒是十分赞同张良的做法。与其让故韩百姓在水深火热中,不如由依附刘元,继续反秦。如今韩王成已死,重振韩国的希望也已经破灭,若是继续抱着故韩的思想,那只会是一盘散沙。

    于是乎,一场关于刘元入主的争论便在双方之间拉锯。而越是如此,刘元的名声便传的越加迅速,毕竟无论是支持与反对,他们也都在变向的为刘元做着广告。

    阳翟县衙内,刘元此刻正坐在大堂上,张良和萧何分在两侧,二人才智过人,有他们辅佐,许多事情都迎刃而解。同样,沛军也已经从泗水郡的失利中恢复过来,士气也在最近的训练中渐涨。

    对于这些,刘元满意的点点头,看向二人,说道:“不错,我军的元气能够恢复,少不了你们二人的辛苦。”

    “我二人也只不过是按照主公的意思去办事。”张良笑道,“主要还是主公一直在军中奖罚分明,军心稳固。”

    谈话间,曹参来报,“主公,吕释之领兵到了阳翟。”

    “哦?快让前来。”刘元站起了身子,吕释之到来,他提着的心也总算安定下来。

    “这样一来,我军的兵力又要增加许多。”萧何蹙眉道。

    张良见此,则道:“这是好事,萧县丞为何皱眉。”

    “主公,米粮的压力很大。”萧何一直掌管着后勤事宜,这些一应物资他最熟悉不过。

    听到他的话,刘元低沉的询问道:“还有多少米粮。”

    “主公仁义,一直收容流民。而且征粮方面,也没有强制为之,交者甚少。我军中的存粮,每日消耗甚多,若是不想办法,恐怕支撑不了一个月了。”萧何一边思考盘算,一边开口讲道。

    “不若强行征收。”张良提议道,“主公的征粮并不算重,每户至少都能接受。”

    “此时在强收,怕是很难被百姓接受,而且主公建立起来的名声,也要受到损失。”萧何轻声开口讲道,显然并不赞同,

    张良知道这样的办法会名声受损,但至少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主公如何看?”

    听到二人的话,刘元心中思考片刻,才说道:“暂时无需征收。张丞相,若是可以的话,可向周围县城调集米粮,你看如何?”对于张良,刘元还是保持着敬重,同时,颍川郡的事务张良也熟悉,自然也要看他的意见。

    “从其他县城调集米粮?也可。”张良点头赞同,“主公,此事就交于良了。”说完,张良就请辞离去,下去处理了。

    而在这时,吕释之也被曹参带入了大堂,见到刘元后,吕释之风尘的面容上露出了恭敬之色,立刻行礼道:“释之拜见主公。”

    “安然到来就好,这一次彭城之战,你能够当机立断的撤离,我很欣慰,此事你做的很好。”刘元没有因为彭城的丢失而问罪吕释之,反倒是夸赞了他一番。仅凭借彭城的那些守军根本守不住彭城,而吕释之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沛军的兵力,还将吕雉、刘母送出城池,这就是功劳。

    说道了这里,刘元又问道:“其余家眷可都平安的入了城?”

    “回禀主公,已经入了城。”曹参笑道,看来他也已经见到了自己的家眷。

    “嗯,这样,曹参你速去通知大牛、周勃等人,这几日他们也是急坏了。”刘元点点头,吩咐道。

    “不过主公,二狗并没有跟随而来。”吕释之继续向刘元汇报着,“他带领暗堂外堂之人,皆留在了泗水郡,为主公收集各种信息。”

    “二狗?”刘元没想到二狗如此的执着,留在泗水郡也意味着危险,但是这样一来的话,也能够让刘元时刻了解项梁的一举一动。想到这里,他也叹了一口气,“组建暗堂便是为了收集各类信息,我却是担心了。”

    “二狗与主公同村,一直任劳任怨,主公担心也是情理之中。”萧何接着话道,“正如主公所言,暗堂的作用便是如此,危险是避免不了的。”

    “嗯!”刘元再次看向吕释之,“刘方呢?”

    “刘指挥使入了颍川之后,就离去了。”吕释之表情尴尬的回答道。

    “离开了,去了哪里?”

    “这个,释之并不知晓,刘指挥使并没有告知,他只是让主公勿要担忧。”吕释之摇摇头。(。)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吕太公求援() 
既然刘方另有打算,刘元也不在追问,无论如何,刘方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你也先下去吧,一路疲倦,好生休整。”

    “诺!”吕释之确实很疲惫,这一路都是他在支撑着整个大军。

    见到吕释之离去,刘元又对萧何说道:“萧县丞,你说这故韩的百姓最终能否接受我们。”

    萧何沉思片刻,才回答道:“只要主公仁义待民,在这乱世中,百姓自然归心,主公不必担心。”

    “希望如此吧。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危急之时,秦朝内乱尚未结束,六国元气也没有恢复,能否反秦成功,还是未知之数。”刘元想到了各国的局面,韩国群龙无首,魏国刚刚平复,楚国也被项梁掌控,赵国元气大伤,唯有齐国还算安稳。

    这样的局面也显示出各国的反秦兵力并不充足,想到秦之四塞,若不能攻取下来其中一座,那么灭秦只能是一句空谈。而想要攻取四塞,伤亡绝对是巨大的,唯有靠人命堆积,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刘元现在首先要做的,便是稳定整个故韩的民心,从而在颍川大量的招兵买马,充实自己。刘元相信,经过了前段时间的联合反秦,各国也是发现了自身兵力的缺陷,而接下来的重心,或许都会放在了兵力上。

    至于说秦国的内战结果,究竟是子婴身死覆灭,还是赵高独揽大权,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六国都没有能力去反击。而项梁夺取泗水郡的恩怨,想要复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刘元突然感觉到深沉的压力让他喘不过起来,究其根底,还是因为自身的家底子太薄。就在这思考之际,周勃匆匆走了进来,他神色匆忙的说道:“主公,吕太公命人前来求援。”

    “怎么回事?莫非是被项梁的追兵穷追不舍?”刘元惊讶之后,立刻询问道。吕文可是携带了沛县的物资,而且从魏地通行,这一点他也听说了。

    周勃摇摇头,继续讲道:“非也,而是在三川郡遇到了盗匪。”

    “盗匪?”

    “是的。三川郡在李由死后彻底的大乱,各地盗匪猖獗。”周勃也将收集来的资料汇报道。“吕太公在信中所言,那盗匪神勇,我沛军士卒根本不敌,他唯有安营防御,还望主公尽快出兵。”

    “竟还有这般盗匪,看来实力不俗啊。”刘元眉头一簇,知道吕太公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于是,他当即下令:“周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