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合作也是要看对象的,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队友在非洲所起的作用远远要大于一些普通队友,所以选择那些贵族一起去非洲,李儒晋也要好好是思量一番。
三百七十八。帝国近况()
挑选合作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也只不过是彼此之间达成了一个合作意向,要想真正的合作到非洲去掠夺,还要过些日子再继续讨论。
一天就这样混过去了,到了晚上,一辆卡车来到了李儒晋的家门口,车子里装的是李儒晋从非洲中饱私囊带回来的东西,几十块狗头金,但总重量不超过100公斤,金刚石要多一些,而且都是品相极好,是李儒晋费了心思挑选出来的,还有就是20几根象牙,当然,也都是好货色。
管家指挥着家里的下人把这些运到库房,当着管家的面,把这些东西分成了十几份,内阁的七个长老,军部的两位元帅,几名和李儒晋相处的比较好的将军,还有赵元申以及东山的士族各大贵族等,这些都是和李儒晋交情不错的,送点礼物,拉拢一下人情,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正值年关,正是送礼的好时间。
这些东西在非洲不值钱,到了大文帝国可就是价值千金了,又是非洲的特产,真的是很不错的礼物。
狗头金、金刚石、象牙,正好凑成非洲三宝,寓意还很吉祥,李儒晋吩咐管家准备拜帖,今晚就开始送礼。第一站肯定是自己是师傅,军中大帅朱其武的大帅府邸了。
李儒晋带着管家一起出门,家主和管家一起去某家拜访,这个礼节已经是相当高的了,再加上李儒晋是去送礼的,所以受到了各家热情的接待。
由于要拜访的人家太多,一个晚上肯定是不够用的,看来还要花费几个晚上才行。
李儒晋在家没有捞到休息几天,内阁就派人来请了,参与内阁会议,李儒晋在内阁的地位有点尴尬,从本质上说,李儒晋是属于军部的人,后来借用到内阁,在内阁挂了位置,是长老会的机要秘书。
内阁的大长老也有意培养李儒晋,但军部却不放人,内阁又离不开李儒晋,结果现在李儒晋就成了军、政一肩挑的小能人,只要在帝都,肯定是两头跑,再加上皇帝的倚重,李儒晋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到了会议室,皇帝和内阁成员都在,在会议室里,大伙先给李儒晋来了个小小的欢迎仪式,欢迎李儒晋从非洲满载而归,特别是那近200吨的黄金,为大文帝国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次会议算是年终总结吧,在会议之前,大长老还特意把近期,帝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李儒晋说了一下。
自从李儒晋率领舰队去了非洲,帝国忙碌依旧,南方的洪灾已经结束,但灾后防疫,以及灾后重建都才刚刚开始,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
但帝国的国库已经因为和欧罗巴的战争而干涸,上那找钱来支援灾区重建工作?无奈之下,内阁再次变卖从印巴抢来的那批财宝获得了近百亿的资金,但好多的东西却没有卖出个好价格,其实还是大文帝国亏了。
数百亿的资金对南方整个灾区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就在大文帝国难以为继的时候,欧罗巴帝国的第一笔赔偿金150亿也送到大文帝国的手里,算是为大文帝国暂时解决了资金困难。
但这150亿不能全部投入到灾区去,大文帝国其他的各行各业都是嗷嗷待哺,等米下锅了,大文帝国现在最困难是因为缺乏资金,而造成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
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大文帝国的内阁为难了,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各行各业的企业,有了这笔资金,可以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继续生产下去,源源不断的为帝国提供税收,提供就业岗位。
另一边却是在灾区苦苦挣扎的大文帝国民众,饥寒交迫,命悬一线,没有这笔资金去购买物资,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灾民死亡,更有可能引发动乱。
资金是有限的,如果分开使用,两者兼顾,很明显,两边起到的效果都不好,只有把力量集中起来,放在其中的一边,才能让这笔资金发出最大的效果。
帝国的皇帝和内阁思来想去,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子民,将这笔资金投入到了灾区。这样一来,大量的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困境,最后导致死亡。大文帝国又一次雪上加霜,整个帝国的经济几乎已经停摆。
这些企业在帝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为帝国贡献了源源不断的产品,支持帝国的战争,而在他们最需要帝国支持的时候,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帝国放弃。导致这些企业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员工都对帝国怨声载道。
虽然有些人能够理解帝国的做法,但是被放弃的感觉还是让人很难受,年关将至,估计有不少人家这个年都过不好。而且大量的员工失业,成为无业者,对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大文帝国没有失业救济金这个玩意,失业了,一切就要靠自己了,面对这种情况,帝国的高层也很是着急。
现在虽然有李儒晋从非洲掠夺来的黄金,但把这些黄金变成现钱,也需要时间的,才能把这些资金投入到企业中去。
现在大文帝国面临着极大的危机,经济危机。
李儒晋听完后,沉思了好一会,摆在眼前的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如果不能安稳的度过,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比一场战争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大。
但李儒晋也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让企业重新洗牌的机会,要在经济正常运行的时候想要获得这种机会肯定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才会有的。
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李儒晋的面前。
大文帝国的企业现在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的企业基本为零,主要还是封建社会的束缚,没有大型企业的生存土壤,要按照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终将被资本主义所取代,但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痛的。
将会是一场社会的变革,新生事物想要取代旧事物从来都不会是那么容易的,就如同非洲丛林,狮王的产生,是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有的时候甚至是生命。
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让大为帝国的高层达成统一,从上而下的实施政治改革,那么受到的阻力就会小许多,一来可以让大文帝国的政治体系更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来,可以趁这个机会建立一批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有大型企业。让这些大型企业成为帝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三百七十九。会议()
但李儒晋并不觉得现在是讨论国家政体改革的好时机,这个等大文帝国的资产阶级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到时候在顺势引导一下,估计成功率还是很大的。
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文帝国的经济问题和因为经济问题而造成的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摆在眼前的失业的工人问题。
企业的问题可以先不管,李儒晋打算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帝国的企业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革,把一些中小企业兼并,建立真正的国家大型企业。
至于失业工人的安抚问题,想要解决更是简单,但在这个以官本位思想为主的封建社会,想要帝国的高层能够拉下脸面像帝国的民众道歉,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大文帝国的民众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勤劳,最为善良的民众,同时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只要帝国的高层能够拉下脸面,向他们道歉并适当的做出关心,很容易获得帝国民众的谅解。
李儒晋思量一下用词,该如何说才能说服大文帝国的高层拉下脸面,向帝国的民众道歉,同时抽调一定的资金,购买一些物资,送给帝国的民众,既是拉拢人心,又是政治作秀,一举两得的事,帝国的高层应该不会反对。
李儒晋想了一下措词,开始娓娓而谈,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后从各个方面来印证自己的想法,主次分明,条理有据从政治上的角度,从经济上的角度,甚至是国家安全的角度,由表及里,通过表象,看清本质。
现在大文帝国不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了,整个社会已经步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了,帝国需要一批能起领头羊的大型企业来带动帝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大型企业拥有强大的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但至于企业的性质和归属,李儒晋先避而不谈,而在这里埋下伏笔。
安抚民众,李儒晋把前面的想法对大文帝国的高层说过后,帝国的高层竟然当场就表态,只要能安抚民众,帝国的高层丢点脸面没什么。
李儒晋提出了方案,帝国的高层同意了,现在开始对这个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会李儒晋聪明的选择了沉默,这小子终于长大了,锋芒毕露并不是什么好事,有的时候适当的藏拙给别人表现的机会,才能走的更远。
现在离年关已经没几天了,所以动作一定要尽早尽快。既然是作秀,宣传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是李儒晋唯一提的要求,大文帝国的高层对宣传,特别是这种类似炒作的宣传明显的不适应,但在李儒晋的劝说下,还是通过了。
在会议的最后,不可避免的谈论到了非洲问题,李儒晋提出向非洲增兵的要求,加快对非洲的掠夺速度。对于李儒晋的这个提议,帝国的高层全票通过,但对增兵的规模发生了争执。
李儒晋的本意是逐步增加,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保持这个规模,但大文帝国的高层可能是穷怕了,而从非洲弄钱又很快,一上来就是两个师的增源规模,这可是个大手笔。
两个师,接近三万人,本身是费用就就一笔极大的开支,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动用两个师,大文帝国可能要花费十亿,在这个时候动用十亿的资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没办法,这个议题暂时搁置,等年后才讨论。
这一年对大文帝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南方的洪水,差点就冲毁了大文帝国的半壁江山,北方的战争,更把帝国经济拖垮,多年的积蓄被消耗的一干二净,还欠下帝国民众一大笔钱。
各项改革才开始起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刚迈入正轨,准备迈入正式发展的快车道的时候,洪灾和战争接踵而至,改革夭折,所有的付出都成了流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会议的最后则是对来年的期盼和展望,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能够让大文帝国喘口气,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在结束时,才发现外面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能够如大家所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儒晋根本就闲不下来,内阁会议结束了,军部还有,军部结束了,李儒晋又去了研究所,研究所已经变得很冷清了,一来年关将至,不少研究人员已经返乡。
二来,由于缺乏资金,不少研发项目不得不暂停,李儒晋知道,大文帝国其实一直在努力的支持着研究所的工作,皇家和内阁甚至缩衣节食,用有限的资金来维持研究所的运转。
但研发工作的本身就是一项相当烧钱的工作,可以说是“资金黑洞”有限的资金根本就无法维持研究所的各个项目的研发工作。
据李儒晋所知,研究所在最窘迫的时候,差一点连给研发人员的工资都发不起,更不要说研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的供给了。
迫于无奈,不少项目不得不暂停,工作人员遣散,所有资料封存,只有发动机的研发项目得以保留下来,一来,发动机技术确实是大文帝国急为需求的,坦克的威力已经在与欧罗巴和印巴的战争中展露无疑。
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国家安全,大文帝国都急为需要这种利器来保家卫国,形成军事威慑,作为坦克的心脏,发动机更是重中之重,不能停止。
李儒晋通过重重关卡,来到了发动机研发中心,研究所没有几个人在了,但留下的都是帝都的本地人,也是一开始就参与发动机研发工作的那一伙,和李儒晋也都认识。
大家见李儒晋回来了,一个个都是高兴不已,李儒晋了解了一下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很是满意,研发工作就是这样,当找对路的时候,科学的惯性会让研发工作沿着这条路一直的走下去。
现在整个项目组正在向功率为800马力的发动机努力,而且进展比较顺利,现在困住研发工作的难题就是大马力发动机的曲轴问题。
曲轴是发动机上主要的运动机构,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800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只是个梦想。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大文帝国很快就将拥有80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二百八十。过年()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