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会有人说刘琅这么做太傻了,根本就没必要,但刘琅可不这么想,一家企业要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首先要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企业文化,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钱要分的清楚”。
他是公司的创始人不假,但是成绩是大家干出来的,每个人都在卖命,每个人都为这家公司做出了贡献,工资是一方面,但股份更代表着公司对他们的认可,拥有了股份就表示这家公司也是你的了,所以股权的分配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可。
当然,北方工业集团以后不可能上市,拥有的股权只能通过利润分成的方式带来收益,而且这些股权也不可能卖给其他人,一旦有人想要离开就要把手里的股权卖给管理层或者其他员工,这就能保证北方工业集团的独立所有权的性质。
基本法则的颁布让企业的凝聚力再次提升,每个人都下定决心要在九二年大干一番,要把数控机床这个难题攻克,不过这些都是春节放假后的事情了。
腊月二十九那天北方工业集团举行了全体员工大聚会,各个部门都表演节目,什么相声、小品、歌曲,他们平时都在工作,也没什么排练时间,表演的节目完全是本色出演,笑场、忘了台词、歌唱的跑调比比皆是,但这才有意思,现场的笑声就没有停止过,整个一上午大家的脸都笑抽筋了,然后是聚餐,茅台酒、中华烟堆放在桌子上,大家管够喝。
食堂乱哄哄的直到三点多钟才安静下来,员工们都晃悠悠的回家了,反正职工宿舍也不远,出厂区五分钟就到家了。
王振东和孙虎等人也喝的迷迷糊糊,如今他们的家人也都搬到阜城了,成为了地地道道的阜城人,当然,现在的阜城早就和五年前的阜城不同了,这两年经济发展的很快,去年增速更是名列辽北省第二位,跟省会沈城相比也没差多少。
当然,阜城的经济总量无法跟沈城相比,但阜城的潜力是十分巨大,因为工业化改革去年才算是步入正轨,围绕北方工业集团建立的企业纷纷冒头,这些企业“野蛮成长”。
“野蛮生长”的企业最具活力,他们无所不做,比如一颗螺丝钉、一个螺丝帽等等,这些东西很不起眼,但是一台机床能没有螺丝钉螺丝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有点像前世南方很多地区,如义无、稳州等等,地方很小,产业也很单一,比如义无,就做小商品,一个小城镇里有数百家乃至上千家企业,有的做帽子,有得做衣扣,有的做袖子,把各自要做的部门分的仔仔细细。
这些小东西利润很小,一件玩具可能就赚一块钱甚至是几毛钱,但多年后义无的小商品做遍了全世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他们制造的商品,巨大的产量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即便利润只有几分钱,但在每年出货量数千万的基数下这收益就十分可观了。
这就是集聚效应,现在阜城似乎也走上了这个发展方向,小企业靠着什么螺丝、螺丝帽发家,这也是刘琅希望看见的,甚至他都已经准备给这些企业“授课”,让他们跳过粗制滥造这一阶段,直接就按照标准制造,如果可以,港投行甚至可以给他们进行小规模贷款,让他们以最大的速度发展。
高手在民间这个道理刘琅深深地体会,谁知道这些人里面是不是会出现一两个真正的企业家,而宋立峰对刘琅的这个建议当然也会支持,按照刘琅的说法,市场经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市场自由。
:。:
wxi7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时代的变化()
九二年是农历狗年,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三十早上才停了下来,刘琅早上六点就从家里爬了起来,照理和父亲、二叔以及老叔到市场上去买年货。
其实刘家不缺年货,如果想买什么买不到?但是一些年货还是要等到这一天购买,毕竟三十天起早赶集是很多人家的传统,如果不到集市上溜达溜达似乎这个年不完整。
当年露天的马家堡市场如今已经变成了半封闭的市场,菜农们不会再经受风吹雨淋,这里也渐渐成为了阜城一处主要的农贸市场,每天菜农们都会在这里买卖,不只是在初一十五赶集时才出现,政府部门也设立了马家堡菜市场管理办公室,让菜农们按照规定进行贩卖,市场的脏乱差等现象也都消失了,一切都走向了正规。
不过年三十儿的早市跟菜市场不同,依旧是来沿袭集市的方式,所有菜农也不会进到菜市场里面去买卖,他们全都在外面露天叫卖,毕竟早市的时间很短,从五点多钟开始到上午九点多钟便结束了。
很多菜农一年就来马家堡一次,常常是天不亮就从家出发,他们大都住在距离市区十几公里的农村,赶着马车要几个小时才来到这里,如此辛苦就为了买个好价钱过一个好年,几年后马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货车,当然,那个时候阜城也不再只有几家农贸市场,老百姓出门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食物了。
如今的阜城,不,应该说如今的国家物资已经比前几年好很多了,这从最基层的菜市场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以前没有的菜品也出现了。
牛羊肉这样的食物不再少见,成砣的海货也随处可见,最新鲜的是几辆马车上堆着西红柿和茄子这样的蔬菜,要知道现在可是隆冬腊月,而这些是在秋季才有的蔬菜,没人能够把这些蔬菜保存到现在这个时候。
这些当然不是保存下来的蔬菜,而是大棚种植,从去年开始阜城在周边农村引入了现代化新农业技术,也就是大棚种植,所谓的大棚自然就是塑料薄膜,可以阻挡寒冷,里面生上炉子在冬天都能保持二十多度的温度,于是反季蔬菜出现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起来,即便是在寒冬腊月也能迟到各类新鲜蔬菜。
这在十年后,乃至五年后都是常见的种植方式,那时人们在任意一个季节都能吃到任何蔬菜,可现在这是个新鲜事物,打破了菜农们的传统思维,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些蔬菜是打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农药发生了“变异”。
普通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弱的,但历史发展就是如此,科技的进步从来不会以人类的思维为转移,你不认可它,那就被时代所淘汰,这是历史规律,无人能够阻挡。
刘琅一家人来到菜市场时不过六点半,天色还没放亮,菜市场周围的路灯还亮着,但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购买年货了。
“二哥儿您来了,来,看看刚刚打的于寺水库的鲢子鱼,这鱼才新鲜,昨天晚上打的,来一条回家炖着吃!”
一个卖鱼的看到刘琅的二叔刘东学赶忙吆喝,他是马家堡的常客,刘东学也经常来这里逛。
“老八!你来的可够早的呀!我看看………嗯,这鱼还行,先给我留一条,等我逛完了回来再拿!”
“好勒,您放心吧!”
对方很高兴,这一条鱼最少都有十斤,二十多块钱呢。
刘琅等人接着向里面走去,很多人菜农们都“小心翼翼”地看了过来,目光都落在了刘琅身上,这可是刘琅呀!阜城的英雄,整个阜城哪里有不认识他的?阜城现在变得这么好也是他的功劳,起码老百姓是这么认为的。
这样的人应该都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能看到一眼都是幸运,不过刘琅其实是很平易近人的,只是平时工作搞研究太忙,没有时间出来罢了,但他一有工夫就会到阜城有名的饭店里去吃饭,市面上就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比如说某天他到一家川菜馆吃饭,老板听说他来了就跑出来看,结果见到刘琅后只觉得膝盖发软,噗通跪在了地上,仿佛是感谢对方到他店里吃饭。
这个传说流传很广,因为它证实了刘琅不是凡人的事实,也凭天为刘琅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这当然是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的“谎言”,可也反应了老百姓对刘琅的喜欢。
刘琅当然不知道他在老百姓当中已经成为了“传说”,也没有人找他证实过那些“神奇”的故事,现在的他只是想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
马家堡很大,能容得下几百人在这里买菜,几个人一边走一边和周围的菜农打着招呼,天气虽冷,但是心情很好,很快几个人手里就拎满了年货。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带着孩子,七八岁十几岁的都有,他们对过年最是兴奋,尤其是到了卖烟花爆竹的摊上边就不愿意走了,拉着父母想要买上几挂。
“砰………轰!”
几个“二踢脚”飞上了天,抬头看去露出了笑容,这才是他想象中的年呀!
再过十年,那时已经越来越没年味儿了,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那种“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的心态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城市化令许多年俗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人们不再去挨家挨户磕头拜年,为了所谓环保更不能放炮。
刘琅怀念的,还是除夕夜噼里啪啦盖过电视机里春晚报时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硝烟火药的熟悉味道、以及第二天早上屋子铺满一地的红色碎屑。
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一些年俗也渐渐消逝,这说不上是好是坏,但这是刘琅这一代人的记忆,
那才是属于过年的声音、气味、色彩,是它们为“年”烙下了印记,而十多年后剩下的只有红包、压岁钱这“金钱交易”,刘琅见识过这种变化,所以才对如今这个时代的“年”更加的珍惜。
:。:
wxi7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走在转型的道路上()
刘琅和家人在早市上逛了一个小时,吃了一顿豆腐脑,离开时每个人都拎着一兜子菜。
过年的氛围在早上就开始酝酿了,刘琅的妈妈、二婶、三婶等几位女性开始筹备年夜饭,家里面做饭的“家伙”齐全,什么电饭锅、电炒勺、抽油烟机应有尽有,刘家也是阜城第一批用上煤气灶的人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做饭弄得一屋子烟雾。
快到中午时刘家的老朋友们开始上来了,整整来了十几号人,别看刘琅现在“高不可攀”,但是刘琅的爷爷、父亲这些人没有一点架子,和以前的老邻居经常走动,当然,搬家之后和现在的邻居关系也是非常紧密,没事就到刘家来坐一坐。
午饭的时候刘琅摆了两桌子招待客人,大家一边吃一边喝谈天说地好不热闹,说得最多的还是这一年来阜城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随处可见的小卖部小饭店,这种现象预示着服务业在阜城已经扎下根来,服务业发达就表示这个地区的经济很好。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小区的建造带动了阜城的经济,要不说房地产是带动经济最快速的手段呢,一点没错,阜城的水泥市场、钢材市场的数量也以迅猛的速度增长。
当然,如今的阜城已经走上了转型的道路,转型的关键就在于矿务局数万职工的问题。
一座阜城矿务局拥有接近十万的职工,年产煤炭是六百万吨,事实上这些年煤炭产量已经不断下降,五年前还可以有接近八百万吨的产量。
六百万吨也不少,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座煤矿的开采价值已经越来越小了。
普通人无所谓,他们不太会考虑未来的事情,反正有煤,有煤就能有工钱,我只管干活就是了,可是做为决策者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他们的目光至少要放在十年后。
如果煤矿按照现在的开采能力继续采掘,那么不出五年时间,露天矿就会无煤可采。
倒不是说煤矿真的采不出煤,而是说成本越来越高,煤层处在更深的位置和处在地表这采掘成本完全是两回事。
要知道现在的煤炭成本就已经很高了,技术是一方面,主要是人工成本,一座露天矿要养活数万人,这跟国外采用现代化技术实行开采的煤矿根本没法比,人家同样规模的大矿可能只要千八百人,光是这一项成本就不知少了多少。
原本人工成本就高,现在采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如果再没有转变,那么五年后露天矿就会变成一个“炸药桶”。
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宋立峰意识到了,阜城市的其他领导也都注意到了这个危机,每个人心中都如同压着一块大石头,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后果不堪设想呀!
五年前北方工业集团在阜城建立时刘琅就曾经和宋立峰提过这个问题,当时宋立峰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可是几万人呀!总不能强迫他们另寻出路吧。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阜城有了另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