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8部分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8部分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国家生产总值预计可以完成计划,同比增长也在百分之八以上,另外财政收入可以突破千亿大关,但是支出也不少,结余与去年差不多持平吧。”

    经委主任正在向大家做着总结,虽然现在是十一月份,距离年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嗯,这几年发展的有点快,尤其是今天,南方很多工厂都很不错,生产劲头很足,很多原料都供应不上了,好在有北方三省支持,这一点老丁你功不可没呀!”

    总理看了眼坐在身旁自己的副手丁惠中,正是他坐镇东北督战,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标。

    “老赵,那还是不你的主意好?几瓶茅台就把胡卫国他们给迷糊住了,看来下次还得用这招!”

    丁惠中笑道。

    “唉,这次也是难为老胡他们了,可是没办法呀!谁叫他们财大气粗!”

    “没错,今年经济形势没有下滑,老卢你的功劳也不小,这次严打很有效,完全遏制了案件的发生。”

    总理指着旁边的一人说道。

    “我有什么功劳?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义不容辞!”

    对方马上回答。

    “明年是改革的第六个年头,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很快,尤其是今年,物价上涨了不少,大家都谈一谈,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总理看着下面的人问道。

    物价的确是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的二三十年里物价基本就没怎么变,可是在最近一两年,物价开始有上涨的趋势,粮油现在还好些,国家控制的紧,就是水泥、钢材,今年一年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再这么涨下去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粮油都有可能控制不住。

    “弘扬同志,我先说两句吧!”

    说话的人叫冯友军,是第一副总理,绝对的实权人物了。

    “好,那就友军同志先说一说!”

    赵总理点了点头。

    “从八一年到今年,算是三年时间了,八一年经济增长达到七点三,八二年达到七点五,今年还没完,但是经济看样子能超过八,应该说改革的成效已经展现出来了,这一点可喜可贺,但是刚才弘扬同志也说了,财政收入虽然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但是收支跟去年差不多持平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年花的钱太多了,尤其是南方,项目增长太快了,这也是造成钢铁、水泥等这些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好在控制的好,老百姓吃的穿的没有涨太多,但是也涨了一些嘛,比如说烟草,平均价格涨了三成,这不是个好信号。

    所以我觉得明年咱们应该稳一稳,把经济增长压在五左右,这样就能抑制住物价,让老百姓放心了。”

    冯友军抛出了经济增长过快,要稳一稳的主张。

    “友军同志说要稳一稳,的确,物价现在看起来有上升的趋势。”

    赵弘扬微微点了点说道。

    “老任,你主政粤省,今年北方的钢铁可都是给了你和老项的闽省,如今国家两个特区也都在你的地盘,说说你怎么看的?”

    赵弘扬看向了一个人,同时在场的所有人目光都看了过去。

    这个人年纪也不小了,六十五六岁的年纪,两鬓斑白,不过精神很足,他叫任重远,现在是粤省的第一书记,粤省之内有蛇市和深市两个特区,这两个地方就是国家的试验田,对改革开放有着巨大的意义,也正是有这两个特区的存在,整个粤省都在大搞建设,发展的非常快。

    “好,既然弘扬同志让我说,那我就说………刚才友军同志说要缓一缓,没错,国家今年的物价是上涨了不少,但在我看来,这并非一定是坏事,就如一潭池水,如果是死水,那它就不会动,里面的鱼也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全部死掉,要想让这些鱼活下去,怎么办?那就得让池水动起来,不断的流淌,鱼就会越来越多,最后也会变得大起来,物价就是这样,上涨了恰恰说明经济搞活了,说明改革开放有了效果,友军同志您说对吧!”

    “重远同志,我刚才也说了,经济发展不能停,但是要降一降温,物价可不是池水,人民百姓也不是鱼,百姓可是不能有任何事情的!”

    冯友军马上反驳道。

    “友军同志,咱们国家今年的增速达到了八,看上去比去年多了一点,但是咱们目光要扩大一些,比如说港岛,他们每年的增速都到了十,比我们快,再看看岛国,这两年慢了些,但是也达到了八,前几年更是超过了十,并且有连续两三年达到二十多增速,远远超过我们,所以我觉得,咱们国家八的增速不是快了,而是还不够,还要更快的增长。”

    任重远坚定地说道。

    “呵呵,重远同志信心百倍呀!没错,你们粤省的深市和蛇市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特区,但只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深市把土地卖了几个亿,钱是赚到了,可是丢掉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蛇市的那位袁更被称为“袁老板”,这名字送给他名副其实,因为他不光要卖土地,还要搞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去年有几位高官去考察,结果回来跟我说,特区除了红旗是红色的外,其他的已经没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了,真是幸幸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呀!如果再这么卖下去,我看咱们的人民就会不答应了!”

    冯友军激动的大声说道。

    “友军同志,不要激动嘛,特区特区,我们主要就是用来试验的,好与坏现在咱们都不要太过关注。”

    赵弘扬看到两个人要吵起来急忙站出来打圆场。

    “项城同志,你的闽省今年发展也很快,说说吧!”

    赵弘扬又看向另外一人,此人名叫项城,是闽省的主官。

    “好,那我也说一说,我和老任的意见一样,经济发展不能停,要加快,而且我们是有潜力更快的发展。”

    这个项城没有任何客套话,一上来就说道。

    “哦!怎么发展?”

    赵弘扬问道。

    “那就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只要彻底放开,把什么七上八下的理论全部抛开,国家的经济就会飞速发展起来!”

    “胡闹,真是胡闹!”

    还没等项城说完,冯友军一拍而起。

第一百零九章 吴荷发言() 
“特区卖土地搞西方那一套就不说了,毕竟是特区嘛,一家两家影响不到全局,但是放开私营经济万万不行,雇工八人以上就是资本主义,要是雇工百人千人,那就是大资本家了,如果全国有成千上万个大资本家,那我们国家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那不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了吗?这是国家的根本,万万不能动!”

    冯友军一边说一边拍着桌子,显然是发了怒。

    “老冯,别激动,别激动,坐下,坐下,喝口水消消气!”

    赵弘扬赶紧站了起来拍着对方的肩膀。

    “老项,老冯,咱们这些人实际上不懂什么经济,这经济学是个大学问,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说到底就是经济体制的变化,怎么变?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只有靠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才能摸索出来,咱们国家可是有自己的经济学家,吴教授,你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刚从国外回来,不如你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说完了厉教授再说,咱们要百花齐放嘛!”

    赵弘扬对着吴荷点了点头。

    “好,既然赵总理点名,那我就抛砖引玉,先说一说,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妥,还请友军副总理和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吴荷缓缓地站了起来。

    “我们国家从七八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必须要坚决贯彻下去,但是引进技术只是初级阶段,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掌握技术,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五年时间里,我们国家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反应有些慢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管理僵化,跟不上形式,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到这里吴荷看了一眼在坐的人,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管理老化设备老化所有人都知道。

    吴荷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提出了承包制,有了很大的改善,自负盈亏多劳多得嘛,可以大大增加工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承包制也有弊端,赚钱了,承包者想得大头,后面的领导不同意,赔钱了,承包者一个人承担责任,承包者不同意,所以承包制度也只是改革的一个方向,并不是目标,只有彻底打破集体制度,个人企业自负盈亏,那样经营者才会没有顾忌放手一搏,企业的活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

    此时冯友军突然打断吴荷说道。

    “吴教授,那不就是个体户嘛,我们国家现在可是有很多个体户的!”

    “冯副总理说得没错,就是个体户,不过您所说的个体户恐怕都是些小商贩,在道边摆个摊子买些早餐之类,我所说的个体企业是大规模的,雇工超过八人,甚至八十人八百人的企业,只有这种企业才有更多的钱,进而掌握先进的技术。”

    “呵呵,吴教授你和项书记是一个路子,我刚才说了,这是资本家行为,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格格不入。”

    冯友军冷笑道。

    “呵呵,各位,最近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好,我给大家读一下,各位一听就明白了!”

    吴荷说罢就把刘琅写的小岛经济学念了出来。

    故事基本上还是刘琅所写的那样,不过吴荷又加上了很多自己在国内调研时的内容加以辅助。

    “在徽州省有一位叫做年长久的人,没有文化,但是瓜子炒的很好,改革开放后干起来了个体户,一家几口人炒瓜子卖,在七九年的时候就年入一万元,成为当地第一个个体户,到了去年,他已经可以每年炒十万斤瓜子,但是人手不够了,就雇佣了三四个工人,可是三四个也不够,最后雇佣了十个工人,每人每月给一百二十元,一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十万元,纯收入达到五万元,结果后来被当地政府因为雇工超过八人给抓了进去,年家还没说什么,那几个雇工不干了,说是他们原来每个月只有二十块钱,从年家干一个月就相当于小半年的收入,年长久被抓他们干不了,收入没了,连一家老小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了,按照现在的理论来说,他们受了剥削,应该站起来批判年长久呀!哪里会站在年长久一边替他说话?这不是笑话吗?”

    说到这里一旁的赵弘扬插嘴道:“一个月一百二十元,好家伙,工资比你们这些部长主任还高吧!”

    没错,现在首都的高官官员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九十多块钱,资格老一些的能达到一百元,如果是那些不发达的省市,高官官员也就七八十块钱,换句话说,那几位雇工的工资在这个时代已经达到了高官官员的级别,一个人能养十个人。

    “弘扬总理说得没错,当时我得到这个资料后也是吓了一跳,恨不得我都去当年长久的雇工了。”

    吴荷的话引起了周围一帮人的大笑。

    当然,众人也当做这是个笑话,虽然他们的工资不高,但是享有的待遇那是别人无法相比的,每个月各项补贴加起来要大大超过工资的,但是月收入一百二十元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少的,起码在基层,只有最艰苦的一线工人能达到百元左右。

    “所以,我们现在认为,只要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雇工是必然产生的现象,而且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提升,雇工的人数也必然会大量增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本无法阻挡!”

    吴荷最后下了结论。

    吴荷的话让在场的人安静了下来,就是冯友军也皱着眉头不停的思考,小岛上三个人的故事太简单了,一步步逻辑上的发展非常清晰,几乎是不可置疑的,推导出的结论似乎也是符合实际,这让冯友军也觉得非常合理。

    “厉教授,你怎么看?”

    冯友军看向了另外一名经济学家,这位专家叫做厉为宁,他同吴荷教授同为国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国家智囊之一,但是两人在很多观点上都有着分歧,算是两个学派。

第一百一十章 考察() 
“冯副总理,虽然吴教授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是解放私营经济,打破七上八下的禁锢,这一点我还是赞同的。”

    厉为宁笑着说道。

    “你也觉得这是合理的?”

    冯友军有些吃惊地看着对方。

    在他印象这中厉为宁和吴荷两人非常不合,两人分属不同的经济学派,而且他们一位是华夏大学的教授一位则是首都大学的教授,两个学校在各方面都较劲,都想压对方一头,而且对于改革开放他们也有着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