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55部分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55部分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工人们回到宿舍换上自己的衣服,整个大楼里装了五十台空调,只要不出去就是凉爽宜人,这份凉爽在七月份中显得格外的珍贵。

    十一点半,食堂开饭,大家拿着自己的餐盆有秩序的排队打饭,刘琅和管理人员也会和大家一样排队等候,没有人给他们优待,因为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

    夏天的午餐多是以青菜为主,主要是为了去火,当然肉是不能少的,大多是鸡肉和牛肉这些高蛋白的肉类,除了这些正餐之外,没到午饭时分新华冷饮店都会来着车送来刚刚做出来的雪糕和冰激凌,这道甜点最吸引人了。

    这是刘琅想出来的注意,与其说是给大家降降温不如说是他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各种雪糕就是前世夏天最美好的记忆。

    在前世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华冷饮店是刘琅记忆最深的一个名字,每到六一父母就会带着他先到动物园看动物,然后再带着他来到新华冷饮店吃上一根雪糕。

    没错,就是雪糕,据说是用纯正的牛奶制成,是不是纯正刘琅不知道,但绝对比牛奶好吃多了。

    其中最好吃的是一个叫做新华牌奶砖的雪糕,已经很冰激凌非常相似了,奶味非常浓郁,口感细腻。

    这种奶砖不仅仅小孩子愿意吃,大人也禁不住诱惑,而且他们吃法更多,有人切块吃,有人放在碗里等它化成圆柱形再吃,有人还会再买上一瓶汽水浇在上面,条件好的人家甚至会买上一瓶可乐搭配。

    在八十年代末,一块足巴掌克的奶砖卖五毛钱,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属于“奢饰品”了。

    这些都是刘琅前世的记忆,但在这一世,阜城的发展远好于前世,好到连雪糕和并冰棍儿的质量都大大提升了上去。

    阜城加快了开放速度,南方大量的企业入驻阜城,很多服务业都发展了起来,大街上到处能见到南方人,南方人到阜城来当然不是定居的,他们都是来做买卖的,大户就做建筑业生意,小门小户把重点放在了服务业上,大到饭店浴池,小到汽水冰棍儿,总之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

    南方人的到来大大刺激了本地人,加速了竞争,结果整个阜城的服务业也突飞猛进,很多集体企业也被迫进行改革,新华冷饮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到首都和沪市考察,学到了很多制作雪糕的经验,配方倒是未必能够学到,可起码样式上有了巨大的改变。

    前世新华冰砖冰棍儿自然还有,同时增加什么三色冰激凌、中街大果,甚至还有一种夹心冰激凌。

    为了重温前世童年的梦想,刘琅特意定了五十斤的三色冰激凌,每天上午九点新华冷饮店都会用五个被棉被包裹严严实实的纸盒子装上五十斤的冰激凌,然后开着放在一辆小货车上以最快的速度运过来,这些冰激凌被放入冰柜中,午饭的时候会做为甜点。

    新华冷饮店靠着这五十斤冰激凌就能赚到二百多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七千多快,几乎占了总销售额的七成。

    这些冰激凌不光刘琅愿意吃,就是那些大人们也喜欢的不得了,在炎热的夏天里能吃上一小碗冰激凌绝对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第一千八十五章 全国首次毕业生招聘会() 
火热的天气依旧继续,但在七月份比天气更加火热的是全国数十万大学毕业生们的热情,那些大四的学生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正式步入了社会,开始为国家做贡献了。

    在九十年,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从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国家会为他们安排好人生的下一个目标,每个人都有工作,这可比刘琅那一代八零后大学生强的多,当然,这是一定的,看看人数就一目了然。

    九零年全国大学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只有六十多万人,而刘琅那一届毕业生正好赶上了扩大招生,全年毕业人数一下子就猛增到了二百多万,至于说到了二十多年后,基本上每年都有五百万以上的毕业生,二零一七年这个人数更是突破了八百万。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满地都是大学生,这种言辞之中有对大学生的不屑,同时也带着一丝对过去的留念,在他们眼中,**十年代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新世纪的大学生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的论断当然有正确之处,但是这些人没有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大量大学生的出现不代表国家教育的失败,恰恰相反,这是国家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成就,因为国家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成功的变成了大众化,普及高等教育对国家的影响绝对比精英教育大得多,因为这是一个基数问题,基数越大,成为精英的概率就越大,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可是经历了半个世纪才做到了普及高等教育,而中国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当然,不可否认,如今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上要比高考改革后的大学生强,毕竟人数少,教育资源相对就集中,他们也为国家的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贡献,至于说教育改革之后的那些大学生,他们的贡献要到二三十年后,乃至更加长的时间段上才能发挥出来。

    正因为这个时代是精英教育,每一位大学生毕业后立刻就会被分配到各行各业,大部分都是企业,少部分则是政府机关,比如工业部部长江波涛的儿子江宏毕业之后就被分到了沈城工业厅下面的一个单位,然后又被刘琅点名叫到了阜城,三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了阜城机械局的一名科长,同时也是骨干,明年准备提拔他成为机械局的副局长。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要被分到企业工作,在分配工作这个阶段大学生几乎是没有任何自主权的,有的人可能被分到首都的企业,有的人则可能被分到沪市,不管是首都还是沪市都是大城市,也是所有毕业大学生理想的工作之地,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人只能是随波逐流,更有不少人被分到了偏远地区,如果你不服从分配,那不好意思,你就没工作了。

    大学生在工作上没有选择权,但是现在北方工业集团给了他们一个大好的机会,林海带领的招聘团队第一站就来到的华夏大学,组织了一场专场校园招聘会。

    在这个大学生工作国家统一分配的年代里,招聘会可是一个稀奇的事物,更不必说是一家私人企业,这是个破天荒的新事物,没有人经历过,在一般人看来,这个举动就是和国家争人才,属于“大逆不道”的事情,就算刘琅是华夏大学优秀的毕业生,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刘琅当然知道这场招聘会深层的意义,所以他在去年就找到了国家人事部商量这件事情,人事部的领导也不敢做主,又上报给了国家,直接拿到了高层面前。

    高层们对这件事当然存在不同意见,反对者觉得这么做无疑是不妥的,毕竟现在国家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支柱,要优先提供,北方工业集团当然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他想要人才可以单独提出嘛,搞这个招聘会就有些大张旗鼓了,如果被其他企业效仿,那以后还不得乱了套?不能这么做。

    赞同者也有不少,觉得国家方方面面都在改革,招聘会完全是人才的一次大胆尝试,对于这种尝试是要提倡的。

    当时在国家层次还形成了一个大讨论,各个部门都各抒起见,但这个大讨论非常平和,没有引起太尖锐的争议,不像当年私有化和公有化共存问题上的那种讨论。

    其实,即便是反对者对此事也没有太过激烈,毕竟这件是背后牵扯到北方工业集团和刘琅,刘琅可是谁都要“惧怕”三分的,这小家伙太厉害了,谁也不敢得罪他。

    最后招聘会的事情还是白为任拍的板,同意北方工业集团每年在高校里举行招聘会。

    当然,至于能不能招聘到大学生,那就得看你北方工业集团的本领了,总不能硬拉着人家学生吧。

    白为任的看法还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在他看来,人才也是一种商品,受供需关系影响,这供需关系就是工资待遇问题,国有企业的工资在这个年代还是最高的,首都九零年城镇公有制职工工资达到了四千二百元,平均每个月接近四百块钱,而首都人均收入才三千三百多元,也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农民的收入是远城镇公有制职工。

    按照收入来说,大学生自然要向工资高的地方去了,如果以后某一天私有制企业的工资高于公有制企业,那大学生自然也会顺应潮流开始向私有制企业流动,这才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国家高层一致认为私有制企业的工资在短期内是无法达到公有制企业的水平,所以就不用考虑什么和国家抢人才的事情,这又不是明火执仗地强,一切都要看你的硬实力才行。

    按照数据说话私有制自然是敌不过公有制,可这数据中可不包含北方工业集团,刘琅敢在学校组织招聘会,而且刘琅还把招聘会放到了华夏大学,华夏大学可是国家数一数二的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是会被分到国家重点企业当中去,这些企业的工资自然又高出普通企业不少,但最高也不会超过五百块钱,北方工业集团的工资起薪就是四百块,如今最高的工人已经超过了一千,这就是要让那些大学生看看什么是高薪阶层。

    

第一千八十六章 刘琅对“后辈”们的意义() 
华夏大学做为刘琅的母校当然要支持他,只要国家同意,他们就没有意见马上筹备招聘会,其实华夏大学这么多年来一直占着刘琅“便宜”呢,还不是一点半点,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光是在变形金刚模型销售上的分成就有两百万美金,当然,这部分分成里也有刘琅三十多万,但这笔钱刘琅从没有拿出来过,算是半捐献给母校了。

    两百多万美金可不是小数目,其中有一百万会用在华夏工业科技的发展上,剩下钱就归学校自由支配了。

    正所谓那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即便当初刘琅把陈伟这帮人拽到阜城去帮忙,华夏大学也没敢多说一句话。

    当然,华夏大学对刘琅还是感激居多,所以当北方工业集团要把第一场招聘会放在华夏大学时,他们没有任何犹豫。

    招聘会在华夏大学图书馆里举行,布置的倒是很简单,十几张桌子和数百张北方工业集团的介绍传单,林海做为招聘的主要负责人带着十几名工作人员对学生们进行面试。

    没错,就是面试,因为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有资格进入北方工业集团的。

    这次北方工业集团要招聘十名员工,五名从事机械工程工作,另外五名则是管理工作,只在机械工程、电力工程和经济管理三个专业招收员工。

    私人企业到华夏大学招聘还“挑肥拣瘦”?这传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但北方工业集团有这个资本,入职工资就是四百二十元,然后是各项福利和涨薪条件,所有条款都写的明明白白。

    光写在纸面上自然不算是,关键还有一个林海,他本身就是华夏大学毕业生,有几位当年的同学如今都成了华夏大学的讲师,另外林海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留学生,这个身份更是比华夏大学的学生更金贵,一个公派留学生都到了北方工业集团工作,这直接就把那些大学生的优越感给抵消了。

    在很多人看来,北方工业集团的招聘条件有些苛刻,可等到了招聘会现场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现场是相当的热烈,有数百名大学生跑来询问,当得知所学专业并不是北方工业集团所需时无不惋惜后悔。

    原本要举行两天的招聘会一天就结束了,因为林海已经登记了一百多个符合条件的学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一百多名学生中选出十个人来。

    这个结果让到场“观摩”的华夏大学领导们大跌眼镜,这么多的天之骄子为什么对一家私人企业情有独钟?

    在这些领导们眼中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再好,也比不过大型国有企业,那可是大型国有企业呀!能称得上大型二字的都是拥有超过两千名工人以上的企业,产品丰富品类繁多,工资待遇…………,好吧,这一点跟北方工业集团比不了,但起码工作环境稳定,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北方工业集团待遇再好,未来怎样谁知道?

    显然这些人也犯了当年阜城工人的毛病,就是没有远见,目光太过短浅另外他们这些人完全体会不到这几届大学生对刘琅是个什么感觉。

    刘琅之后的三届大学生中没有人不知道刘琅的名字,在他们上高中之时正是刘琅以三岁年纪成为全国高考状元的年代,报纸和电视铺天盖地对之报道,这些学生耳朵里听得最多的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