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窃国 >

第93部分

窃国-第93部分

小说: 窃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双方局势微妙,随时都有大打出手的可能,毕竟此处是乌桓部落,难楼所部兵马众多,赵逸率部突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典韦与慕容复纷纷进言,让赵逸不要出去:“主公切不可出去。”

    赵逸却没有在意,大声说道:“两位将军放心,本官到乌桓部落,料想难楼首领不会暗箭伤人吧。”

    驱马往前,打量了眼前这魁梧汉子一眼:“你是何人?”

    “我乃难楼首领三子巴图,赵逸,你可做好死亡准备?”巴图冷哼一声,部下兵士前进了几步,手中马刀都举了起来,就等巴图一声令下。在这些乌桓兵士眼中,赵逸所部五百兵士是他们的嘴边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亲卫也已经做好了冲杀准备,长枪微微垂下,在乌桓兵士中寻找对手,想着如何在错身瞬间,将长枪送入对方胸膛。

    赵逸含笑打量了巴图以及这些杀气腾腾的乌桓兵士一眼,颇有些嘲笑的说道:“怎么,想以多胜少?”

    赵逸这嘲弄的语气让巴图很是气愤:“好,我就以同等兵力诛灭你!”

    “若是你方落败再派兵士前来,如此车轮战术,对我军很不公平。”赵逸再次提出意见,招呼典韦过来,对巴图说道:“不若这样,你方军中若有人能胜过这位将军,我等甘愿领死绝不反抗。”说着命令手下兵士将枪尖插在地上,以示诚意。

    巴图打量了典韦一眼,又看到赵逸如此有信心,不屑的哼了一声:“你这是找死!”挥手招来一名兵士,“将楼满将军叫来。”含笑打量着眼前的赵逸。

    赵逸却毫不在意,心说巴图此人倒是个直肠汉,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这种人能为朋友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作为领军将领如此性格,很容易吃亏。

    赵逸在典韦耳边小声交代两句,就看到对方军中挤出来一个大汉,个头较之巴图还高半个头,身形魁梧,手拿一把混元锤,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

    典韦与楼满步入场中,在赵逸与巴图的指挥下发动了攻击。楼满手中混元锤与空气摩擦发出一阵呼呼声响,锤影晃动与典韦手戟相撞发出清脆响声。

    典韦似乎力量比之楼满稍逊一筹,双方每次相撞,典韦总是后退一步,且有意识没意识的慢慢的靠近巴图。

    楼满越战越勇,怒吼一声砸在典韦手戟上,典韦眉头一皱,被巨力推的踉踉跄跄退后了好几步,膝盖一弯眼看着就要倒在地上。

    巴图嘴角露出冷笑,典韦败局已定,他已经举起了手,示意手下兵士冲杀。还没有等到巴图大手挥动,异变突生,典韦脚下一点倒地姿势瞬间停止,右腿为轴转过身体向着巴图冲了过来。

    双方距离太近,巴图脸上的惊讶还没有消去,典韦的手戟就已经放到了他的脖子上,“众军勿动,若敢轻动,必叫巴图血溅三尺!”

第一百二十八章 难楼() 
手戟那冰寒的锋刃,刺激的巴图脖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随即全身抖动一下,此时巴图才知道自己被赵逸算计了,从一开始典韦的目标就是巴图。

    本来胜利在望,这些乌桓兵士都已经做好了屠杀赵逸所部的准备,却没有想到发生这种事情,巴图在典韦手中,兵士投鼠忌器。

    纵然被典韦控制,但巴图对赵逸的小人行径很是气愤:“你竟然耍诈,算什么英雄好汉!”

    “巴图将军可听过一句话,兵不厌诈。”赵逸并没有因为巴图的话语恼怒,嘴角仍然带着一丝微笑。兵者本就是存亡之道,若赵逸遵守巴图的规定岂不是对身边这五百兵士的生命不负责任。

    刚才赵逸在典韦耳边所说之话,就是让典韦故意落败,在巴图心情畅快的时候猛然发动进攻。典韦这猛然动手果然收到了奇效。

    “放开巴图将军!”楼满瓮声瓮气的话语,犹如闷雷般钻入赵逸与手下兵士耳中,说话的时候抬腿往前走动两步。

    典韦却丝毫不惧,手戟紧靠在巴图脖颈,尖锐的锋刃都已经没入了巴图皮肤,鲜血化作一道红色的细线顺着锋刃缓缓留下,不用典韦威胁楼满与这乌桓兵士很自觉的停下脚步,他们知道若是轻举妄动,巴图就会变成一具尸身。

    “本官并无伤害巴图将军之心,只求见难楼首领一面。”赵逸虽然挟持了巴图,震住了场中兵士,但却不敢杀了巴图。若是杀了巴图,双方仇恨加深,失去依仗的赵逸所部岂是这成千上万乌桓兵士的对手。

    在暗处观看的难楼徐步走出,儿子被赵逸劫持,仍然一脸淡然,上下打量了赵逸一眼,目光中毫不掩饰欣赏之情,脱口赞道:“赵伯来果然名不虚传,我儿不是你的对手。”在乌桓部落,巴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却被赵逸三言两语激的主动放弃优势,而与赵逸所部单打独斗。落在赵逸算计中,纵然是巴图性格使然,但赵逸也很不简单。单就这面对千军万马谈笑风生的气度,就让难楼刮目相看。只是难楼没有想到赵逸比之自己想象中还要年轻。他对赵逸身份倒是没有怀疑,赵逸与乌桓部落积怨颇深,不会有人冒充赵逸前来送死。

    “赵郡守,若我儿侥幸获胜,你等是否真的引颈就戮?”难楼含笑打量了赵逸一眼。

    在难楼面前,赵逸也没有做作:“自然不会。寸铁在手岂会甘愿受死。”

    阴险、狡诈,这是难楼见赵逸的第一印象。难楼打量了赵逸手下官军一眼,挥手让手下兵士让开道路:“请赵郡守帐内谈话。”

    五百亲人赵逸只带了十人进去,让难楼赞赏的点点头,此人智谋无双,且胆色过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步入乌桓兵营,就有不少兵士围过来,典韦挟持着巴图,紧跟在赵逸身边,因为紧张脸上满是汗水,慕容复手中马刀紧握,阴寒的目光紧盯着周围兵士,护卫赵逸身旁。

    与慕容复等人的紧张不同,赵逸神情淡然,行走于刀山剑林中未见丝毫惊慌。

    见到赵逸平安进来,文秦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她刚刚本想出去阻止双方打斗,却被难楼拦住。

    手下亲卫被乌桓兵士挡在军帐之外,只有典韦、慕容复二人随赵逸进入军帐。赵逸打量了一眼帐内的几个部将,挥手让典韦将巴图放开。

    巴图摸索着脖颈处的血痕,目光不善的盯着赵逸。若非父亲在旁,巴图早已叫兵士将赵逸等人尽数诛杀了。

    赵逸与难楼并未说话,如同老僧入定般的站立场中。平静的帐内气氛却显得很是压抑。典韦与慕容复脸上已经布满汗水,在这气氛中很是紧张,精神与体力都在快速流逝。

    “赵郡守亲来我部说有事相商,却又为何沉默不语?”难楼扭头询问了赵逸一声。

    “本官有一件坏事和一件好事想要告诉大人,只是未想好,先说好事还是先说坏事,故而缄口不言。”赵逸犹豫一下说道。

    难楼眉头一挑,缓缓跪坐下来:“好事让人欢喜,坏事使人忧愁。先听好事,必是先喜后忧,先听坏事,则是先忧后喜。赵郡守还是先说坏事吧。”

    “圣上听从幽州太守的奏报,要对乌桓部落用兵了。”赵逸这话一说出口,不仅难楼等人的脸色变化很大,就连典韦与慕容复的脸上也满是诧异。尤其是典韦几乎与赵逸朝夕相处,他怎么一直没有听说这个消息。

    难楼目光转动,随即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大人休要欺我,老夫在幽州留有耳目,若朝廷想对我动手,内线必定会传出消息。且此时朝廷岌岌可危,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黄巾残部仍在反抗官府,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与精力对付我们。”

    说话的时候难楼用探究的眼神仔细的观察着赵逸,若是赵逸有半点变化。难楼就能由此判定赵逸话语的真假。

    赵逸并没有解释,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笑容,好似有强大的自信。

    难楼盯着赵逸足有半刻钟,始终没有看出破绽,询问赵逸:“那件好事又是什么?”

    赵逸指了指自己:“好事就是我这个和平使者。”

    “你是想招安我部?”难楼轻哼了一声。

    “非也,双方是为合作。若双方兵戎相见,幽州官军虽然未必是乌桓精骑的对手,但我朝廷毕竟是以全国敌一隅。长久下去,你部必败。”赵逸说明此时情况。

    官军将要进攻乌桓部落这个消息真实性尚未确定,但是赵逸所言却让难楼很是认同,难楼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这就是事实。乌桓部落兵士虽然勇武,但是却非整个朝廷的对手。

    见到难楼脸色有了细微变化,赵逸再次开口说道:“乌桓先祖迁入内陆,无非是为了部众能有更好的生活。倘若双方发生战争,届时百姓流离失所,首领难道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赵逸知道自己的话对难楼已经造成了震撼,并没有再说话,而是含笑看着难楼,静等着难楼回答。

    赵逸对此时乌桓部落的处境十分清楚,这个震撼的消息一说出来。乌桓部落就处于进退两难之地。不过难楼说的确实不错,如今中原时局动荡,凉州的北宫伯玉是个难缠的角色。当初黄巾起义,与张角的黄巾军东西呼应,此时黄巾军被朝廷歼灭,但是北宫伯玉,却依然在凉州猖狂。朝廷先后已经派了多股大军剿灭西凉叛乱,但都是无功而返。且黄巾残余仍旧活动于内陆。东汉皇朝已经到了风烛残年,此时形势岌岌可危。怎会有空余兵力对付乌桓部落。

    赵逸那个消息自然是假的,但若不如此说的话,怎么能镇住难楼。“朝廷之所以对首领部落用兵,无非是因为乌桓所部骑兵,经常袭扰内陆。若大人能答应不再袭扰内陆,本官愿劝朝廷退兵。”赵逸终于说出了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

    难楼没有说话,巴图就哼了一声:“你以为我们乌桓部众都是好战之人么?”

    文秦解释了一下:“皆因刘焉对我乌桓部落防备甚严,双方贸易不同。部落粮食产量低,只能劫掠内陆财物。若是刘虞大人仍在幽州为官,我部绝对不会进犯内陆。”

    刘虞与刘焉俱是皇室宗亲,但两人的性格与行事手段,可有天地之别。刘虞是用怀柔政策安抚边境部落,但刘焉却是只用了一个字“弃”,对乌桓部落置之不理,得不到朝廷救济,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找粮食与财物,所以才劫掠内陆。

    但是刘虞因为对边境部落过于‘温柔’,被十常侍以意图谋反之罪送入了大牢,若非朝廷官员恳求,刘虞早已变成一具尸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虞虽然为一些朝廷官员不齿,但是却颇受夷族部落尊重。

    这与赵逸分析原因一样,若皇帝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人人有饭吃。那时就算是有人想要造反,也成不了事。

    若是刘焉不改变对夷族的态度,就算难楼暂时答应不劫掠内陆,但是真到进退两难之时,为了部众生命,难楼也只能派遣兵士劫掠内陆了。

    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难楼与朝廷的关系就永远得不到缓解。前后两次派去的两队骑兵就是了劫掠内陆财物与粮食,只可惜遇到了赵逸。换言之只要是部落百姓温饱得到解决,难楼所部就会与赵逸握手言和,想到这里赵逸心中就已经有了主意。

    “首领所忧虑者无非是部落百姓生计,若我能帮首领解决这一问题。不知首领可否答应不再劫掠内陆?”赵逸询问一声。

    难楼眼睛一亮:“赵郡守是想与我部通贸易?”用兽皮换取粮食等必需品?“还是如同刘虞大人一样,救济我们粮食?”

    自己百姓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粮食,无偿捐给难楼,赵逸可舍不得,也没有刘虞这么傻。笑着摇了摇头:“有句老话首领可否听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难楼喃喃念叨一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郡守此话何意?”

第一百二十九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难楼虽然是乌桓部落首领,但对四书五经略有涉猎,自然听过这话。正如同解决一个问题,与其直接告诉结果,不如告诉解决问题的办法。换到此情此景,赵逸的意思难道是,与其直接给乌桓部落粮食,不如将种植粮食的方法交给乌桓部众?

    难楼脸上并未露出欣喜的笑容,反而轻哼了一声:“我部迁入内陆多年,对于栽种麦种已经十分熟悉,不劳大人费心。”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使得乌桓部众对汉族很是熟悉,侍弄庄稼,可是乌桓部众着重学习的。但是乌桓所部土地有限,所种粮食根本无法满足部众需要。技术再高又能怎么样?技术再高也不可能一亩地当十亩地用。

    原来难楼以为多播种产量就会高,实验了五亩地。怎料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