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魏武元勋 >

第106部分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06部分

小说: 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用不着曹操到,他们这两路的使者就已经有了一种铩羽而归的感觉。荀谌还好,他本来就和高夜熟识,因此借着私自会面的机会,便把袁绍的书信交给了高夜。书信的其实高夜早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那袁绍如今和公孙瓒对阵与界桥,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战力强横,他在一开始感觉有点难以对付,也很正常。因此他来书信,并没有把自己摆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太过倨傲,恐怕会引起高夜的反弹,到时候高夜在后面捅他一刀,他可受不了。因此在信的一开始,便写了自己对于高夜大婚的祝福,以及因为公孙瓒的原因自己无法亲自前来贺喜的遗憾。一大堆废话之后,这才邀请高夜和自己组成同盟,一起对付袁术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最后又说了不少的好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不要和袁术那个家伙同流合污。

    因此高夜一目十行,便把整封信看罢,随即才看向了一直坐在一旁的荀谌。“友若如今在本初哪里,呆得可还顺心?”高夜没有直接回复荀谌以袁绍信中的东西,反而先关心起了荀谌的生活。毕竟当初荀谌离开自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自己这里过的不顺,倒也不是因为高夜不看重他,而是因为高夜更看重荀彧而已,这让心高气傲的荀谌又如何能够接受?而且他自然也看出了高夜不是一个明主之选,因此这才匆匆离去,转投了韩馥,如今在袁绍的帐下做事。

    荀谌淡笑道,“虽然不比颍川过的自在,倒也还算是不错。”荀谌随后便把自己在冀州的生活,随意的给高夜讲了讲,不过看似随意,荀谌却在他的话里,处处展现了袁绍军的强大,甚至还有他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希望。荀谌作为一个才智不下于荀彧的牛人,又如何看不到高夜身上的缺陷,因此他也觉得,高夜最适合的,还是择一明主。既然如此,自己何不劝他来投靠袁绍呢?自己虽然跟高夜说,自己在袁绍那里过的不错,可事实怎样,只有自己清楚。

    袁绍还是渤海太守的时候,身边就有逢纪给他出谋划策。而自己那个时候却在韩馥手下为官,颇得他的信赖。可是如今韩馥投靠了袁绍,虽然自己在帮助袁绍取得冀州之时,也算是出了一份大力,可是那袁绍却偏爱用冀州本地之人。其实荀谌也知道,这也不能怪袁绍,毕竟他初掌冀州,总还是需要本地世家的的。因此无论是田丰、沮授,还是审配、辛评,如今都受到了袁绍的重用,只有自己,目前的地位仅仅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

    因此一旦自己能劝降高夜,依着高夜的本事,袁绍又怎么可能不把高夜奉为上宾,到时候笼络高夜,自己的地位也必然要有所增长。况且高夜的身后,不单单是他的那些家臣、兄弟,还有蔡邕、钟繇等天下名士的,只有这样自己在袁绍手下的地位,才真正有可能和冀州世家分庭抗礼。

    不过高夜的拒绝,着实让荀谌大失所望。他和荀彧不一样,因为他离开的早,所以对于高夜的谋划并不清楚,反而以为高夜这是起了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的打算,想要成为一方诸侯,和大家共争天下。荀谌的失望不单单是因为自己的打算要落空,同时也对高夜的未来,报以极其悲观的态度。

    若说和高夜相交甚好的荀谌,还有机会劝降高夜,那么在他之后来求见高夜的阎象,就当真只是一个信使了。至于袁术的信,和袁绍的自然差不多,只是从写信之人的文学水平上来看,袁术的这一封信,就大大不如了。袁绍的那一封信,高夜虽然嘴上没有多问,但是心中清楚,若非大才,是绝对写不出这个样子的。不但通篇是都是骈文,而且辞藻华美,要不是高夜曾经在五原苦学过诸子百家,想要看懂他写的是什么都有点艰难。

    袁术的这封信,虽然对仗也算是工整,不过辞藻就朴实的多了,除了那段着重突出自己嫡子身份的话语之外,其他的和袁绍的基本相同。只是他袁术如今在淮南,可谓是风平浪静,前面有公孙瓒替他和袁绍打生打死的,他又能有什么繁忙的公务走不开?

    阎象也是个妙人,虽然言语里没有一句替袁术招揽高夜的话语,可是三句话都不离这个主题。什么“远亲不如近邻”,什么“袁本初不过庶子,我家主公才是袁家嫡系”,又或者什么“淮南如今战将上百,兵员十万”啊,处处贬低着袁绍不说,还隐晦的告诉高夜,来投靠袁术才是颍川真正的求活之路。

    不过高夜对这些隐晦的暗示,倒也只是一笑了之,既然他阎象没有明着替袁术招揽自己,那自己也乐得糊涂,假装听不懂也就是了。反正就算袁术亲自从淮南来招降自己,自己也是绝对不会投靠他的。历史上的袁术在称帝的时候,说实话他的实力绝对要强过曹操和袁绍。那个时候的曹操地不过兖州,还刚刚经历了宛城之败,损失了大将典韦以及儿子曹昂。袁绍呢,北有公孙瓒还在幽州,南有孔融等人在青州掣肘。至于孙策,那时候还是袁术的小弟,刘备则在徐州和吕布闹得不可开交。他袁术坐拥豫州、扬州,兵马十数万,手下的文臣武将也不算差,可惜被一个玉玺冲昏了头脑,僭越称帝,一手好牌愣是被他打成了那个鬼样子。他要是学一学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夜有理由相信,他才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之人!

    可惜历史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袁术想要称帝的时候,手下不是没有人劝过他,可问题是袁术他根本就不听劝!难道劝他的人从阎象换成自己,他就能不干这种事情了么?不可能的!尤其是自己的身份,如果真干了这事,自己相信,袁术祭起屠刀的概率要更大一点。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自己选择的明主呢!

    “公路之意我已尽知,不过还请你回复公路,结盟之事还是算了吧。我颍川历经战火,人心思安,此时并不想卷入纷争之中。”

    b

第十四章 曹操亲至()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听到这个答案的阎象,心中却也没有多么失落,毕竟在自己来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结果,更让阎象相信,高夜没有问鼎中原之意。说实话,在之前孙坚兵进汝南的时候,阎象就知道,高夜并没有参与到孙坚和刘表之间的斗争之中,虽然他觉得有孙坚在,击败刘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如果高夜有一争天下之心,自然不会坐视他们两家相争的。毕竟荆州就在颍川旁边。这场战斗不论谁胜谁败,只要有了结果,高夜就有机会趁势夺取荆州。可是高夜仿佛是被蔡琰迷住了一样,大婚连如此良机都错过,如果这样的人做为主公,一定会被冠以昏庸的名头。依高夜的智慧,绝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在自己之前拜见高夜的荀谌,据说也是长吁短叹,这就说明高夜对于袁绍的招揽没有动心。只是如今对于自家主公的招揽也没有动心,自己当真是不明白,高夜这是要做什么。看他所作所为,没有争霸之意,可是如今拒绝了天下最大的两个诸侯,前几日更是斩杀了荆州的韩范,搞臭了黄祖的名声,只怕他也无意投靠荆州的刘表。如此一来,他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想看看袁绍、袁术兄弟俩谁能占上风,他再去投靠谁不成?

    离开了高夜府邸的阎象虽然想的很多,但真正想明白的事情却没有多少。高夜反常的行为自己本来笃定他有意投靠的心,又开始了动摇。其实也是,依着曹操现在的实力,有谁会相信高夜有兴趣投靠曹操呢?不过想不明白没关系,至少自己知道,高夜也没有投靠袁绍,他既然选择两不相帮,对于袁术来说倒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况且如今孙坚身死,孙策等人如无根之萍,自己回头去把他们劝降,想来也不是难事。那孙坚之前本就依靠着袁术,才在汝阴站稳了脚跟。这一次他儿子孙策的处境,比他孙坚当时还要艰难,如今更是想要回到江东老家,既然如此,那他们除了自家主公,又能依靠谁呢?

    随着荀谌、阎象以及其他各路诸侯使节的离去,颍川仿佛一下子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除了蔡邕、荀靖等人依然对黄祖口诛笔伐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最让高夜惊讶的,是河东卫家,他们在接到了蔡邕的书信和喜帖之后,倒也没有让人来捣乱,甚至连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说,反而采用捏鼻子认了的态度,派了卫觊前来贺喜。或许卫家真的是不想找高夜、蔡邕的麻烦,又或者说,现在的卫家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找这两个人的麻烦吧。

    不管怎样,卫家没有跳出来捣乱,高夜这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毕竟自己的婚礼,自己也不希望出意外。既然卫家如此识趣,自己也不介意给他们一些好处安抚一下他们。河东离颍川,只隔了一个洛阳的距离,颍川商会的大名又怎么可能没有听过。虽然之前一直碍于颜面,没有加入商会,可是他们跟着其他商贾赚这份钱,也有些时日了。如今加入了颍川商会,收益增加已经可以预期。更何况高夜给予卫家的补偿,还不仅仅只有这一点,这一次在婚宴上让大家所见的太师椅、八仙桌和其他一些木制家具,着实让来到此处的名宿大儒,亦或是各路使节称赞不已。高夜如今把这个买卖交给卫家来做,这份情当真不小。最的是把他自己和卫家用利益的方式捆绑在了一起,如此一来既平复了卫家还有些不满的心情,又给他自己找了一个绝佳的盟友在河北,高夜的如此行为一度让卫觊以为他要争霸天下了。

    满怀着忐忑心情的卫觊,此时却并没有收到高夜的准确答复,因为高夜现在有一件更加要紧的事情要去处理。昨日收到许昌的文报,曹操亲自来给高夜贺喜。虽然说婚礼已经过去了,可是之前因为琐事耽搁的曹操,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这才来颍川亲自道喜。虽然这个理由高夜是不信的,但这不妨碍他亲自出城去迎接曹操。

    却说这曹操自从把政务交给了荀彧,军务交给了夏侯惇之后,便带着曹仁、曹洪一起前来颍川。随行的不过五百精骑,至于贺礼,曹操没想那么多,毕竟之前曹仁已经给高夜送过了一份大礼,自己这一次来,主要目的更是劝说高夜投靠他,因此贺礼有,便是自己手中的这把青釭剑。毕竟金银珠宝,怎么能比当上宝剑更有价值和意义呢?

    过了许昌的曹操,反而没有加紧赶路,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颍川了,虽然常听人说,颍川如何的好,可是自己从未亲眼见过,自然也是半信半疑。如今自己治下的东郡,已经再无黄巾之患,百姓的生活也趋于稳定,可是在曹操看来,自己治下的百姓和颍川百姓一比,简直是一在平地一在天啊。尤其是看到农夫所用的奇巧农具,更是好奇心大起,带着人足足看看了有一个时辰,这才再次启程。颍川境内的平静祥和,已经彻底让曹操叹服,若是大汉天下皆是如此,该有多好!

    “子孝,你刚刚也随我看到那农夫割草,咱们东郡的农夫,通常都是直接拔掉,或者是用刀去砍,可是收效甚微。你再看这颍川的农夫,那个刀长的奇形怪状的,可是用来割杂草,确实是速度很快。都说颍川农具神奇,我还不信,如今一见,果然非同一般。真不知道,此等精巧农具是何人所创。”

    “主公,这个我倒是听说过。”一旁的曹洪率先说道,“都传言啊,这个是高太守一心向农,所以晚上做梦的时候,神农大帝教给他的。若非如此,安能有如此精奇之物诞生?”

    “子廉,子不语怪力乱神!”曹操笑道,“这些事情,不过是市井小民以讹传讹罢了,不足为信。我看呐,明曦手下必有高人。他师承纵横家,可不是研究如何种地的流派。”

    “主公,我听说,高太守虽然师承纵横家,可是一身所学,诸子百家无所不包。您是不知道,婚宴那晚,高太守放的那个什么……焰火,当这惊艳。漆黑的天空,骤然一声惊雷,然后便是五颜六色的,如同花朵绽放一般。据说此物乃是出自高太守之手,因此他能发明这些农具,也不奇怪啊。”曹仁在一旁笑道。

    “嗯,倒也是。想当年他就酿酒制茶,成为天下人所爱,我倒是把他这双巧手给忘了。光记得他写的一手好字了,哈哈!”曹操说罢,身边的曹仁曹洪都是一齐大笑道。

    “主公你尚且不知,当日我等参加婚宴,虽然也是跪坐入席,可是在这之前啊,我等均坐在一种新东西上,高夜管他叫什么……椅子,对就是这个词。说实话这椅子坐起来当真舒服,不但如此,在驿馆之中还有什么桌子,躺椅,当真让人称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