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77部分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77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要与你们辽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才能开放榷场。榷场是唯一的,而且榷场百里以内,不能有任何军队存在!”陆承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容质疑。此刻,作为一位皇帝,陆承启的威严才显露无遗。

    耶律良和身后的使团用契丹话商量了半天,争执不下,每个人好似都不甚赞同。见陆承启没有了耐心,耶律良赶紧说道:“陛下,吾等商量过了,永久互不侵犯条约,吾等没有这般大的权力。若是一两年,吾等还可做主。”

    陆承启心道:“两年也好,比我的底线一年好太多了。唉,军队不堪驱驰,总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心中虽这么想,口中却说道:“两年太少,至少五年!”

    契丹副使听了,立即叫道:“五年太多了,三年!”

    陆承启见他们落入毂中,狡黠一笑,说道:“三年就三年罢,击掌为誓!”陆承启知道草原民族算是看重发誓的,也算是另类的盟约了。

    契丹副使看到了陆承启的微笑,知道自己中计了,懊悔不已。耶律良瞪了他一眼,他默默地低下了头。

    “三年就三年罢,希望陛下说话算数!”耶律良叹道。(。)

第一百四十五章:条约细节() 
陆承启笑道:“不知道耶律大使什么时候回国?”

    耶律良说道:“吾等出来时日久矣,最多再逗留一日,便要回国了。”

    听了耶律良的话,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也罢,今日便谈妥细节吧。礼部尚书何在?”此刻在随行百官里面的礼部尚书,听得陆承启召唤,连忙出列说道:“臣在!”

    “冯卿,你现在便与耶律大使谈罢,朕对细节方面不甚了解,还是你来。”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并没有掩饰他的不懂之处。

    冯承平还真想撂担子不干,由陆承启一手包办了。按照陆承启的授意,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已经超出了冯承平的认识。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国家核心利益以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些个词汇,冯承平连听都没听过,还是陆承启解释了半天,什么是核心利益,什么是主权,领土又是怎么回事。

    冯承平那个装满了经典,儒家学说的脑袋,弄了半天,才明白核心利益是维护大顺朝的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主权是指一个国家能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领土完整好理解,但陆承启的意思是,大顺朝是建立在历朝历代上面的,汉代的领土扩张到哪,哪里便是我朝故土;大顺的军队曾经打到哪里,哪里也是曾经的领土。就算一时占不回来,也要想办法打嘴仗,占点嘴上便宜。说白了,就是强硬到底。

    冯承平被陆承启绕到疯了,儒家学说里面,哪里有如此无赖的思想?也不知道杨太师当年是怎么教导陆承启的,一肚子坏水,根本不像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口一个利益,一口一个买卖,这不活脱脱是一个市侩商人吗!

    冯承平不想接这个差事便是这样。陆承启的话,让他直接怀疑自己读了三十多年的儒家学说是错的,因为陆承启言辞铮铮地说道:“在谈判桌上,没有朋友。只有敌人!跟敌人讲仁义道德,就等于是送羊入虎口!肯定,也是必须要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放心,有朕在你们的背后支持你们。有大顺朝廷在背后支持你们,有万万大顺子民在支持你们,你们怕什么?”冯承平和刘庚前往谈判时,陆承启如是说道。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为了保住自己的铁饭碗,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吧!冯承平心中哀叹一声,还是应声而出,在文武百官面前,像一个市侩商人一样,与耶律良争执起来。

    看到平时温文尔雅的冯承平如此不顾形象地与人争执。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惊得眼珠子瞪大,好似不认识他一般。

    唯独陆承启脸带微笑,饶有兴趣地看着。心中却道:“早知道契丹人就一场比赛射箭就认怂,我就不弄这么多虚的东西了,直接单刀直入,逼他们认输就是。嗯,也是了,金庸笔下的耶律洪基不也是这样,看见武功卓绝的萧峰,不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直接与他结拜成兄弟,封了南院大王的大官?看来这是契丹人的死穴,这一点倒是得好好利用起来。对了,萧峰。听王韶说,确实有萧峰这个人,我还以为是金庸杜撰的人物。就是不知道这萧峰这厮,武功是不是也一样这么厉害,比这卢胖子怎么样?”

    陆承启想着,想着。眼睛却是瞥向了卢尘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个大腹便便的胖子,颇为惊讶这样的胖子还能如此敏捷,难道他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卢尘洹见陆承启打量起他来,心中一喜,装作憨厚的模样,冲着陆承启咧嘴一笑,心道:“小皇帝注意到我了,嘿嘿,这一番风头可没白出!想我学武多年,总算是在人面前露了脸了。我那个固执的师父,恐怕也没想到我有今日吧!”

    见到卢尘洹这般模样,陆承启差点忍俊不禁,赶紧板起脸来,扮作严肃的模样,将注意力放在了冯承平和耶律良这边,心中却道:“这个卢胖子,倒是一个活宝!”

    陆承启为什么对卢尘洹另眼相看?皆因卢尘洹的体形,让陆承启想起了前世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一个胖子。两人从小穿一条开裆裤,一起逃过课,一起挨过打,那是陆承启对前世,除了父母之外,最为重要的记忆。重生过来这么久,每日的政务,已经把陆承启死死的拖在垂拱殿之中。大顺朝内忧外患,他也不敢放松。导致除了周芷若,一个知心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个皇帝做得可真寂寞啊!

    陆承启心中叹了一声,心道:“怪不得皇帝在古代要称孤道寡,做皇帝,可真的很寂寞啊!”他想起了苏轼,沈括,杨泓,唐勋,苏颂等被他重用的大臣,这些只能说是他的臣子,却难称得上是朋友。哪个臣子敢和天子称朋道友,恐怕是嫌命长了。陆承启也不可能放下身段,与他们交朋友,不然一点天家的威严都不存在了,怎么能服众?

    想到这里,陆承启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何古代许多帝王心态都很扭曲。这么多烦心的事情,没人诉说,憋在心中,久而久之,戾气越攒越多,性子也会因此而变了。明太祖朱元璋没了马皇后,行事越发乖张;明成祖朱棣,没了徐皇后,也犯了很多错误。

    陆承启想到这,不由得心中警醒,他很怕自己以后也会成为这样的人,那样的话,祸害的就不止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大顺朝廷,整个大顺子民了。

    此时,冯承平和耶律良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两边的副使,都一一把条款记在宣纸之上。细节包括大顺不输送任何战略物资,包括粮食、铁器、矿石、盐、武器弓箭等。双方在大顺檀州和辽国北安州之间设榷场,双方军队不得进入百里以内,一旦进入,条约作废。呈与陆承启过目一番之后,便让内侍请出传国玉玺,正正方方地盖了两个大红印。

    这条约一式两份,顺辽各执一份。双方确认无误之后,即刻开始执行。耶律良等契丹使者,见尘埃落定,才松了一口气。

    而后,陆承启宣布在玉津园内摆宴,为契丹使团践行。文武百官、御前侍卫皆可参加,有道是“普天同庆”。(。)

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后问武() 
玉津园之大,超乎陆承启的想象。他没有来过所谓的南御苑,也不知道这玉津园如此华丽,如此奢靡。也是只有前朝皇帝舍得花钱修建,陆承启可是舍不得出这个钱的。占了这么多良田,仅供皇室娱乐,不准百姓观看,实在是暴殄天物。

    皇帝政事繁忙,又有几何能来一次?占地近十顷,亭台楼阁不胜其数,也算是皇家才有这个魄力修建了。

    在君臣入场之前,要由专供宫廷饮食的翰林司、御膳房和御厨等多个部门、多达百人一起在宴会现场摆设好桌椅与餐具,具体安排则清楚地表明了等级尊卑。

    皇帝陆承启的宝座当然设在宴会举行的会宁殿的正中间,座前为“御茶床”也就是餐桌,桌上陈设着珠宝做的人工花枝、若干盘珍鲜水果,还有仅供观赏的果盘,盘中是蜜饯水果、雕花瓜果叠成的宝塔。

    宝座对面,安设四行座位,第一行为高座凳,铺锦垫,每座前各列一张矮桌,陈设雕花或蜜饯瓜果堆垒的果盘,由内阁十二大臣、众上一品官(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这些辅弼君王的官职,多为虚官)等人与辽国使者就坐。其后的三行则改为矮坐凳,三人分享一张矮餐桌,入座者也为朝廷重臣,如各部尚书、各枢密使等。额,要不是陆承启还没有子翤,或许连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要宴请上了。

    其余大臣以及辽国低等随员的座位设在大殿之外、两旁偏殿的廊檐之下,同为三人一桌,桌上摆设环饼、油饼、枣塔垒成的“看盘”,纯为装饰,不许真吃。此外尚有更为低阶的军官,如御前侍卫和陪射禁军,则是在“山楼”之后排设席面。真是天子请客,倾朝赴席,人数众多,场面格外的浩大。

    整场宴会的持续时间相当之长。以致必须分成上下场,称为“前筵”与“后筵”。上半场一共为饮五盏酒的环节,下半场则为四盏酒。每一轮都包括三杯酒,由一部尚书带头首先向陆承启敬酒。群臣陪饮;再向内阁首辅敬酒,群臣陪着喝;最后是象征性地给其他部门的百官敬酒,大家伙一起干杯。

    这一轮轮的展开很像是在表演,遵循着严格的程序。殿栏杆前会站有一位称为“看盏”的教坊艺人,每次敬酒。他都会用抑扬腔调高唱“斟御酒”或“斟酒”,同时把双袖像仙鹤展翅一样舒开,再缓缓落下,拂落在栏杆上。

    然后,陆承启会举起酒杯,从东向西展示,表现出邀群臣共饮的姿态。因为殿外的宴席看不到殿上动静,所以殿门边还会站着一群“宣赞”,轮班随着皇帝的动作躬身扬声宣布“饮酒”三次,这时群臣需齐齐站起。向陆承启行礼,立着把杯中酒饮尽,并再次行礼,然后才能就座。

    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五轮,想必颇为辛苦,所以很人性化地安排了中场休息。有趣的是,休息时,按照礼仪会派人来赐给群臣各种绚烂的人造彩花,群臣都需将这些花儿簪到冠上,然后一群大男人花枝招展地重新上场。

    陆承启则会起身回避改穿便服、小帽。本来帽上也要簪些小花。陆承启大是皱眉。重生的他,哪里肯带花,这根本不符合他的审美嘛!拒绝之后,便回到御座。这时候。“后筵”才算开始,仍是一轮轮的敬酒饮酒,到第九盏才算终席。

    皇帝宴请自然不能仅仅是喝酒,从第三盏起,开始由太内侍们跪着把下酒熟食传递到各张餐桌上。

    非常奇怪的是,相对大顺朝丰富到眼花缭乱的美食。这场最高规格宴席上的馔品倒更像是简餐。

    每一盏提供的吃食从三种到五种不等,大都包括一种烤肉或烤串,汤羹或水饭、带汤米线一道,以及类似包子、烧卖的带馅点心,烧饼或肉饼,甚至会包括什锦咸菜。显原来这些简单的菜式,主要考虑上菜便捷,摆设整洁美观,与宴人吃起来也利索干净,避免吃相不雅。

    也是从第三盏起,在伴随着百官酒的舞蹈之后,会有一场花样纷呈的短暂表演,依次为杂技、类似群口相声的“杂剧”片段、男子蹴鞠、女童群舞等等。

    这种安排不仅为了场面漂亮,也是留给大家吃饭的时间。可是,每一次内侍们送上食品之后,群臣还是要起立谢恩,所以整个宴会都在不断起身、行礼、归坐当中重复,谁也不可能吃个踏实。

    这样繁琐的礼仪,别说陆承启,就是契丹使团他们也不大有吃的兴趣。但是毕竟整个宴席过程漫长,其间难免肚子饿,可以随手拿个肉串或者馅饼之类聊以充饥。这么多菜也不用怕浪费,按照习惯,这些食品事后可以由大臣们带回家,再分赠给亲友知交,以示皇恩雨露均沾。

    这一场宴席,不仅大家吃得不开心,花费也是不小的。单单所用食材,也须几万贯钱。要不是契丹使者这么多年第一次来,厉行节约的陆承启,可舍不得花这个冤枉钱。

    但想到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增长,皇庄一月也有六十万贯的收入,这点小钱还是花费得起的,陆承启才点头同意大张旗鼓办宴席。

    好不容易宴席总算过了第九盏敬酒,陆承启用的是白开水,自然是一杯杯喝得面不改色。可一些酒量浅的重臣,此刻便显得有些醉醺醺的了,以工部尚书黄锡时为最。陆承启连忙差遣内侍送他回家,已经七十多高龄的黄锡时,陆承启还真的怕他一个不小心中风就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