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46部分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6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多出来给辽国?

    耶律洪基心中颇有疑问,说道:“大顺对你们不薄,为何要选择我们做宗主国?”

    崔介安早就准备好说辞了:“大顺现在已经是一头没了爪子的老虎,哪里比得上蒸蒸日上的上国?我高丽国土狭小,出产不丰,为了自保,只能依附强者。现如今,纵观天下,唯上国刀锋最利。于情于理,我高丽自然要选择上国。只是大顺这百年来对我高丽控制得很严,最近几年才放松了看管,我高丽才有机会向陛下吐露心声。”

    耶律洪基抚掌大笑,说道:“朕喜欢你这个说法,好,很好!这样罢,你把朝贡的数量再多加一倍,朕就不要你们派兵共同作战了,如何?”

    高丽国王王徽也是担心这个,但听闻耶律洪基自己提出来,崔介安喜不自胜:“陛下体谅小国民情,这是再好不过。下邦小臣这就回去禀告国主,再加一倍朝贡!”

    耶律洪基也笑了,心道:“你们高丽国有几斤几两朕还不知道?十个士卒都比不上我一个契丹勇士,要你何用?炮灰也不够汉人多,还不如换点实在的。”

    双方那是郎有情,妾有意,王八眼对上了绿豆,一拍即合。耶律洪基让敌烈麻都司(总管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官,掌礼仪诸事,相当于礼部)掌管此事,便让崔介安退下了。崔介安几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但他却暗自窃喜,认为找到了真正的大腿。一副小人嘴脸,此刻显露无遗。

    不过棒子历朝历代都是这种习性,他们倒是觉得没什么。弱者总是依附强者的嘛;别的国家的发明,到了棒子的国度,就是自己了的嘛;别的国家的习俗,到了棒子的国度,就是他们先开始用的嘛……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他们是宇宙第一的棒子国啊!传统是有习惯的,是继续贯彻下去的!

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 
(求收藏推荐,作为写手不敢求收藏推荐,就不用来写书了,该争的还是要争的。)

    高丽派遣使者出使辽国的事情,陆承启在十余日之后,才接到监察士的暗报。不得不说高丽人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高丽潜伏下来的监察士没有得到一点风声。这个消息,还是潜伏在辽国的监察士暗中得知了消息,通过最保密的渠道,送到回鹘之中,再由假扮成商队的监察士传回来。毕竟现在顺辽边境正在打仗之中,难以出入,搜查甚严。

    如此辗转多天,过了十余日才传回陆承启手中。而此刻,正值幽州城战役打得火热,陆承启看完之后,当即火起,立即让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军事参谋部所有将领前来垂拱殿觐见。

    当所有大臣到齐之后,陆承启尚未出现。但眼尖的大臣都发现了,正在一旁服侍的内侍,都不敢深呼吸。如此压抑的气氛,让所有大臣都议论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多时,陆承启从殿门进入,脸上经过万般努力,才平息掉的怒气,现在显得波澜不惊。陆承启就位后,说道:“给诸卿赐坐。”

    内侍们不敢怠慢,立即搬来椅子,侍候各位大臣就坐。所有大臣都不敢一屁股坐上去,都是欠着身子,坐了一半。

    陆承启等内侍摆上了茶水之后,挥退了他们,让他们把殿门也关上。一时间,没了光线进入的垂拱殿,显得有些黑暗。

    而陆承启的脸,此刻也谈不上有多阳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笼罩了一层寒光。垂拱殿里面坐着的,都是掌握了大顺朝绝对权力的大人物。除了例朝之外,还没见过这么齐整的人员聚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众官心里也明白,肯定是有人触怒了陆承启,不然陆承启不会这么大阵仗的。

    十二阁臣分别是:徐崇光、蒋英、朱绪才、卫须惊、郑严、孙乐平、曹文忠、何云里、施文斐、张思明、吕振端、赵源奕。六部尚书分别是:礼部尚书冯承平、吏部尚书吴显祉、兵部尚书秦怡康、工部尚书黄锡时、户部尚书林镇中、刑部尚书周延华,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枢密副使潘兴艺和彭金康。军事参谋部的其余人没有得到传召,他们多是勋贵后代,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可以说,大顺朝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此刻都在守卫森严的垂拱殿之中,众官皆紧张地看着陆承启,等待着他的雷霆。

    谁料到陆承启平静地说道:“刚刚朕接到监察司报告……”听到这里,众官心中突然一“咯噔”,现在当官的最怕听到的,就是监察司和监察士这两个词,哪怕自己没有贪、污受、贿也好,也神经过敏一样,听到这两个名词就双腿打颤。

    “高丽国转投辽国去了。”陆承启平静地说完这一句,众官才松了一口气。才刚刚松了口气,下一刻就都反应过来了:“啊?”

    众官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这件事。高丽自大顺开国以来,一直都是大顺的藩国,为何今日突然转投辽国,奉辽国为宗主国了呢?

    陆承启平静地说道:“事实就是这样,诸卿认为,以后该如何对待高丽,是攻还是疏远防范,现在就拟出章程来。”

    这时候,被打过预防针的冯承平立即说道:“陛下先前对臣说的那句话好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虽然糙了点,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高丽转投辽国,皆因我大顺给不了他想要的利益了。臣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徐崇光皱眉道:“是否上次对高丽使者太过苛刻了,臣听闻陛下只给他们带回去一些土特产,恐怕这件事是导火索……”

    陆承启平静地接受了徐崇光的批评,说道:“徐卿说的不错,但朕并没有认为朕做错了。如果这样的藩国,为了利益而出卖宗主国的,不要也罢,省的到时候在背后捅刀子。现在摆明来说,我们有了防范,还是不错的。我们之前太傻了,每年都用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贯钱去讨好一个白眼狼,白白给潜在的敌人增强了实力。朕要在这里给你们提个醒,‘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不仅仅是作为口号说出来的,更是要做出来。先前那般回礼赏赐,岂不等同于纳贡了?朕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这一点朕还是很清楚的。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不会有其他争论点。既然高丽国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它就要接受,这样做的惩罚。”

    陆承启如果雷霆万丈地说出这番话来,众官还觉得陆承启很正常。哪一个要面子的皇帝遇到这种事,不是火冒三丈的?脾气差一点的,都要动刀兵了。

    但陆承启这般风轻云淡说出来,反倒是让在场的官员都打了一个激灵,他们知道,这样的陆承启,绝对不正常。不正常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是这个道理了。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说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如何惩戒高丽国?”

    陆承启用平静地眼神看了看他,说道:“眼下辽国正在犯我边境,没有余力去对付高丽。暂且暗中调遣厢军,去充当边军,到高丽边境守御一阵子。再把新招募的士卒充入禁军之中,朕现在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保我河山。”

    众官默然了,他们也知道高丽国反叛的后果。此刻大顺周围,已经没有多少国家亲近大顺的了。因为在这个时空没有吐番、大理和西夏,所以周边的回鹘(回讫,包括西州回鹘,黄头回鹘)、于阗、黑汗、花剌子模、天竺、蒲甘、交趾(安南)、日本,多多少少都对大顺有些意见,就算没有也看大顺不爽,反正不太友好。这就好像是仇富心理一样,只是他们实力不济,不敢过来分一杯羹而已。但表面上好像也很亲热,只是辽国一说话,他们就不敢和大顺有过密接触了。

    现在大顺失掉了最后一个盟国,战略上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也难怪陆承启这般气愤,落井下石的人,通常是让人最痛恨的。

    户部尚书林镇中说道:“陛下所说没错,国库现在不支持两面开战,高丽国实力也不可小视,急切间难以攻下。如果两面开战,我大顺必输无疑。眼前之计,唯有忍气吞声,效仿秦国,远交近攻,争取时间。”

第八十七章:经济制裁() 
(谢谢qs妖道的打赏!我会继续努力的!再求些收藏推荐,谢谢各位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远交近攻这个策略说得不错,但不解燃眉之急。现在我大顺朝面子受损,怎么也得找回场子。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这仗也不能打,兵也派不了,怎么找得回场子?”

    徐崇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动刀兵,如何能惩罚这等小人?”

    余者皆默然,认为此事颇为无力。陆承启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观念还没有到后世这般程度,不会最大化运用自己国家的优势。大顺朝在这个时空就是相当于正史上的宋朝,不敢说硬实力最强,但也不弱;软实力那是公认的最强。

    且硬实力里面的经济、科技水平,乃当世最高,既然如此,何不加以利用?陆承启把这个思路说出来之后,就是想诱导这些国之重臣往这方面想。

    徐崇光和林镇中不愧是当过户部尚书的人,立即体会到了陆承启的意思。徐崇光对林镇中使了一个眼色,林镇中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从商路入手?”

    陆承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林卿理解得算是比较到位。但还不止这些,朕要的效果,是全面封锁和高丽国的贸易,技术的输出。把高丽国的商人从大顺朝赶出去,抄没他们的家产。停止进口高丽国的一切商品,全面封锁住高丽国的边境。”

    众官听了陆承启的经济制裁措施,不由得心中一寒,这种招式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效果如何他们不清楚,但按照大顺朝的实力来说,做到这样并不难。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太狠了点,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顺朝里面有多少商人靠和高丽国的贸易生存,他们不得而知。但人数绝不会少了去。这样的制裁措施一下达,恐怕最先受伤的是这些人。要是他们闹起事来,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吏部尚书吴显祉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之后,陆承启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其实也是众人的看法,由他提出来不过是借了他的口罢了。陆承启说道:“不错,经济制裁乃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但我大顺朝经济兴旺发达,又岂是一个小小高丽国能比拟的?朕这样做,不过损失了一个小小的市场罢了,可得到的收获却是削弱了敌人的实力,这样的买卖,做得。对于那些断了生计的商人,朕亦有办法补偿他们的损失。诸卿可能不清楚,海贸的利润有多丰厚吧?林卿,你是户部尚书,你且说说,船舶司上一年关税收入是几何?”

    林镇中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回陛下,船舶司在开通三月以来,已经入税达两千七百万贯。”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仅仅的对倭国的贸易,便能有如此丰厚的利润。若朕的商人船队,去到大食,天竺,注辇国,大秦(拜占庭帝国),吕宋,塞尔柱突厥,高棉,蒲甘……,岂不比一个小小的高丽国所获利润高几百倍?”

    众官对陆承启所说的国家除了天竺、大秦之外,其余的都不认识,不由得面面相觑。徐崇光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这大食、注辇国、吕宋、塞什么突厥,都在什么地方?”

    陆承启也知道他们尚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早已经把一副不完整的世界地图给提前绘好了。只是他的画功不行,整幅地图显得似是而非。陆承启把地图传给众官查看,众官实实在在被震惊了一番,他们没想到大顺的疆域是这般小,也不在世界的中心。他们虽然看不懂一般的军事地图,因为那些地图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但这副世界地图,他们却是看得很明白。因为陆承启把方向都标注了出来,把每个国家的疆域都标画了出来。制作这幅地图,可废了陆承启不少心思。这些国之重臣都沉默了,没人敢说话。

    良久,徐崇光才说道:“陛下,这副地图是……是真的?”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大顺、辽国、高丽国、倭国、天竺等都是比较精确的,由监察司收集的情报绘制而成。剩余的都是朕根据出海商人提供的海图,臆测出来的。”陆承启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怕他们把自己当成怪物。

    徐崇光确信了这一点之后,叹道:“臣本以为我大顺乃是最大之国,居天地之中,却不知道天地这般广袤。现在看来,与古时夜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