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第2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越来越多,对皇帝的看法,
从韩冈的理论上看,其实天下间也并不需要一个皇帝。
从来没有什么天意,只有民意。所谓旱涝,不过是自然现象,蝗虫地震,也跟皇帝和大臣的德行无关。
既然不论皇帝祭不祭天,老天爷都是自顾自行事,既然没有皇帝插话,宰辅们都能开疆拓土,将天下治理得花团锦簇一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繁华,那么要皇帝有什么用?
皇帝本就是秦始皇自创,天人感应,更是董仲舒编造出来。先秦天人之说,不过是穿凿附会,或者干脆是后人伪造。
真正的上古,是贤者共聚一堂,共同推选国君,只是之后被夏启篡夺。
如今盛世,正该仿效上古,使传统重新复兴,直接让天下人推选出来的贤者。
至于皇帝和皇亲贵胄,虚耗公帑,少了他们拿走的那一份钱,至少能救治数万百姓。
这是如今横渠书院中比较激进的观点。
说皇帝是蠹是贼,也属于这激进观点中的一部分。
但莫说这些激进的言辞,只是韩冈的观点,放在过去,这要砍掉多少人头?
苏曌魑匠ぃ蛉绽锾降亩际抢嗨拼竽娌坏赖难月郏刹坏盟坏P摹
气学的根基还不稳定,大议会也不过召开了一届,万一哪一天韩冈这株遮风挡雨的大树倒下来,跟横渠书院沾点边的能不牵连家人,只罪其身都只能看他人的心情。
可如今的横渠书院,与韩冈表里一体,一荣共荣,一损共损。说到底,也只有跟着韩冈一条路走到黑。
当然,年轻人是感觉不到危机的。
在韩冈的带领下,关西士林的地位水涨船高,近些年来,出身关西的进士、诸科层出不穷,几乎都是横渠书院毕业。按照书院内的统计,只要哪位学生能在五年内拿到超过一百二十分的学分,那么他去京师,进士、诸科里面至少能拿走一样。
而教育普及上,天下各路,陕西的男童入学率高达八成五,即使是文风最盛的福建,文士群聚的京师都比不上。
都说教化,试问汉唐,哪家能做到上百万的书院经费,哪家能让儿童识字率达到八成以上?
都没有。
有这两项成就,横渠书院的学生,抬起脚都比人高三分,高谈阔论起来,声音也会大得能够穿破墙壁。
“是皇帝生的你,还是皇后奶的你?”
讲台上促狭的质问,连同哄堂大笑,从窗户一前一后传了出来。
苏曓限蔚目戳搜酆裕砹餮鞯南肟人粤缴苯窕屎蠡故呛缘哪谥杜
昨天听演讲,皇帝成了贼寇和蠹虫,今天听辩论,更加下三路了。
“我等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故而要孝顺父母,此乃天性。但皇帝没生你,皇后没养你,拿了俸禄就要做事,一切都是公平的你来我往,却要你忠心皇帝,这有道理吗?”
当然没有。
“哪有什么皇天后土,成国者民也,富国着民也。跟皇帝和老天没有任何关系。”
韩冈不打算进去了,甚至连旁听也没兴趣。他扭过头,冲苏曅α诵Γ颐侨スこ纯础
韩冈有此心意,苏暫茉蕹伞
横渠书院在天下数得着的大,方圆近十里,近处都是校舍和宿舍,校办工厂则在更远处。相比起来,学生们的操场还更近一点。
接近黄昏的时候,韩冈和苏暰俪〉囊唤牵俪∩险涎葑乓怀【实谋热街蚨幽阏跷叶幔亢敛辉谝庖廊幻嗝艿南赣辏芪б蝗Ω呱墓壑冢魃挠晟∮倘缒⒐揭话阏趴诳刺ㄉ希唤鼋鍪茄褂心瓿ひ坏愕睦鲜拖缑瘢廖藿娴俚慕袅谧抛吕础
横渠书院内各个分院内部建筑聚集一处,但不同分院就分得比较开。如此安排,学生们对分院的向心力就变得很高。学院内部组织的比赛,按照分院分派,尤其是蹴鞠联赛,球员和球迷为了一分在长场上大打出手的时候,早忘了温良恭俭让的训示了。
韩冈对比赛没有什么兴趣,而操场上的学生和观众也没注意到韩冈和苏暤木
校办工厂中,韩冈看到了最新的玻璃产品。
不过并非是他想要看到的浮法玻璃。在熔融的锡引入融化的玻璃,在浮动的锡液上玻璃凝结成块,可以制造出幅面巨大的玻璃来。
但放在现下只是美好的理想,到如今只在实验室中弄出了巴掌大的玻璃,工业化遥遥无期,唯一的好处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研究的方向。
现在书院内的校办玻璃工厂,主要的产品还是各种吹制的玻璃器皿,玻璃盆,玻璃碗,琳琅满目的摆在韩冈的面前。
韩冈拿起一只杯子,厚实的杯底沉甸甸的压手。
质量很出色。
而且是每一个玻璃器皿都如此。
这不仅仅是工匠的手艺,更有管理者的能力。
“是谁在管?”
“应该是算学院的,”苏暸呐耐罚志驮谧毂咭幌伦咏胁怀隼础
横渠书院内的具体事务,都交由学生管理。书院的一应账目,也由被学生们选举出来得司库监察,连学院老师们的工钱也在其中。
书院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最多八年就必须离开学校,拿不满一百二十分的毕业学分,就只有肄业了。在书院中,一个学生拿到三十分基础学分后,就有了被选举权。虽然通过选举能够成为学院的管理者,但最多也只有五年六年的时间,通常是来不及施展化公为私的手段。
韩冈也不在意,笑道,“学好算学,不怕没饭吃了。”
苏暤溃骸傲烦隼吹摹R豢伎擅徽饷春谩!
“就是要他们多练。”韩冈道,“很快,他们就会有更多机会了。”
第273章 长风(十)()
“这般快?不能再拖些时日?”
“山之将倾,岂人力可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韩冈的回答,让苏暢聊氯ァ
苏暪芾淼暮崆樵旱闹匾杂檬裁囱陌倍疾晃烊坏木褪怯呵丶爬锏淖钪匾稍敝唬諘有份参与集团内部的一切战略规划,当然知道韩冈的话中之意。
一声叹息,苏暡辉偬嵯喙氐幕疤猓绦阕藕圆喂凼樵耗诓康募复こШ褪笛槭摇
关西诸路,人口总计一千三百万,其中四百万在十五岁以下。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所造成的影响,从人口比例的变化上表现得清晰鲜明。
这四百万,排除不到学龄的幼儿,排除蒙学或小学后放弃读书的少儿,排除绝大部分女性——由于现实原因,女子学校虽然一直在发展,但如今依然不到学校总数的十分之一,而且以蒙学小学居多,中学只有三所——剩下的在学人数有一百万。这一百万中,有意愿并有能力在中学毕业之后继续求学的,近三年内,平均每年都有三万人。每年三万名中学毕业生,就是横渠书院的根基。
横渠书院在关西各州州城中,都设有规模不一的预科。接受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并通过考核之后,其中的十分之一,便能够来到横渠书院的本院继续求学。关西士子对横渠书院趋之若鹜,以至于各地县学州学的用处,竟止于给学生挂名。
在横渠镇南,大振谷口的横渠书院中,汇集的就是关西百万学子中的佼佼者。理所当然的,书院内贡生便层出不穷。
明理、治事两大分院的毕业生,占据了关西各路进士科八成和诸科九成的贡生名额。除此之外,横渠书院自身也有选拔贡生的资格,每年都分别有二十名进士科、一百名诸科的贡生名额。
能单独拥有发解试资格的私家书院,并不止横渠书院一家。章惇在福建开设的石山书院有着同样数量的名额。南京应天书院,潭州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甚至洛阳的嵩阳书院,一干国内有名的大书院,同样也有,只是名额稍减——韩冈和章惇给书院贡举名额,本是充满了私心,但表面上还是要做得好看一点,吃相不能太难看。
不过这些书院,没有一家能够与横渠书院一般,走出去的贡生可以在省试诸科的黄榜中占去一半。之所以没有拿到更多,完全是因为分配给关西的贡生名额太少的缘故。
最早的时候,看到关西士子诸科金榜题名的数量如此之多,不是没有人出来喊作弊。不过数理和工科方面的差距表现在试卷上显而易见,远比文科更加容易分辨。这些怨愤的呼声,在试卷贴出来后,很快就消失了。
之后一位关西出身的明算科省元放言道,如果没有贡举名额的限制,关西出去的士子,能让明法科之外明工科、明算科、明医科等诸科进士尽作陕音,如果有明农科的话,结果不会有区别——当然,农科是各科必修,即使是进士科,如果不能把《农政全书》最新版倒背如流的话,至少会在省试时丢掉卷面上的七八分。短时间内朝廷也没必要专门设立一个明农科。
这番言论肯定是很招人恨的。没有引发更大风浪的原因,主要还是当时在进士科中,关西进士的数量依然比不上开封府和福建路,在天下各路中,勉强排进前五。
虽然说民风变动,新时代已经到来。蒸汽机驱动的列车车轮,碾过了一切想要螳臂当车的不合时宜者。可过去的习惯依然是将进士科放在第一位,对诸科并不如何看重。能够成为宰辅的只有进士,诸科的前途有限,远比不上进士科更容易飞黄腾达。
但韩冈看中的依然是诸科。时代在高速发展中,半部论语治天下早已是百年前的奇闻轶事。熟读经史可以安治地方,也不过是书呆子的梦呓。
朝廷治理郡县,脱离不了大批量拥有真材实料的技术官僚。矿山勘探开采、桥道建筑维修、医疗厚生建设、工厂制造输送、工商税率计算,进士爬得再高再快,真正做事的还是下面的官吏。
如果有效掌握住政权的底层、中层,那么只要一个念头,随时都可以掀翻掉看不顺眼的高层。
有这个认识的并不只有院就是他的应对。但他的努力,却遇上了只想考进士的福建路。
关西平均每科出不了三个进士的窘境,反倒让关西人对进士没有那么执着,进士不成,诸科也可。然后因为关西士子们在诸科考上的优良表现,反过来更促进了关西士子对诸科的重视。
加之诸科考试的内容,除去明法科之外,基本上都能在横渠书院的教学课程中找到。考纲不脱离课纲,考试题目也没有脱离老师的教导。既然如此,自然不会有太多人会放弃通衢一般的诸科,而选取独木窄桥的进士科。
福建的情况正好相反,福建士子对诸科的热情,远远比不上进士科。参加诸科的士子越发减少,进士科成绩则越发出色,进士科成绩出色,参加诸科的士子也越发减少,一年年下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谓矛盾,就在此处。即使权如宰相,也改变不了人心大势。
待到二十年后,关西士子、横渠学生,充斥在国家各处关键岗位上,朝廷中的进士们,除了依仗横渠学子们的匡助,还能有什么办法?那么多的派系,那么多的乡党,当真以为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排挤横渠学子?
自从把自家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投入到关西诸路的基础教育中,并由此带动了很大一部商会成员的慷慨解囊,夯实了未来的根基,韩冈再不会担心关西将来的发展。尽管资源贫乏,尽管土地贫瘠,尽管没有南洋那样安全肥沃交通便捷的后方,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着一个远远超过任何竞争对手的教育体系,
有疑虑的只是眼前。
走在学院中林荫道上,道路两侧是一间间商铺,校舍与商业、民居混杂一处,在京城是大逆不道,在关西,也是横渠书院独有的魅力。
茶铺,书铺,酒肆,杂货,各色小店的店家,没有其他去处的商铺一般,时时刻刻都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吆喝,他们总是衣着整齐的站在门口,或坐在柜台内,等着客人登门。
一只三花狸猫,蹲在阳光照耀下的酒铺柜台上眯着眼睛;一本本打折的书刊,堆在书店门口的桌子上。走进酒铺的年轻人不忘伸手挠挠猫咪的下巴;站在书堆前的两名书生,传注的翻着手上的书卷。茶社窗内,三位友人围坐桌边轻声的谈笑,其中一名年轻人,亲自提起茶壶,给朋友们斟满茶盅。
路上,没有人高声喧哗。就连路中心的车马,也是徐缓而安静。整条街上,满是祥和的氛围。
韩冈偏头看着沉默了许久的苏暎崆樵耗苡腥缃竦木置妫袒芄涣唐痰钠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