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发明〃皇帝〃的羸政来说,他不可能像其后世同行那样具有丰富的历
史经验。创始者会有巨大的疏忽,诚属无奈。
例如在后来的造反者行列里,有一位出生在沛县的刘邦,就曾在京城
咸阳的大街上亲眼见过这位皇帝。当时刘邦正在始皇帝的建筑工程里服劳
役。有一天,他极为偶然地看到天下最高权威者正安详肃穆地从宽敞的街道上缓缓经过,不禁为其壮观场面所打动,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刘邦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男子汉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嘛!刘邦并没有对皇帝产生无谓的抗争心理,
只是胡乱摇摇头,内心深处则羨慕不巳。这种状况确实符合刘邦的为人。
另一方面,项羽是在江南的会稽遇到始皇帝出巡的。他混在人群看热闹。当豪华的韫琼车走近时,他竟大声喊了一句:
〃彼可取而代也!〃
此举让一旁的叔父项梁惊恐万分。他大喊的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正因为如此,〃取而代之〃一词甚至还成了成语。对项羽来说这乃是肺腑之言。从项羽强烈的自尊心来讲,他根本就没感到眼前这位乘着皇帝车、穿着皇帝衣、名叫羸政的皱纹很深的男人有什么力量和价值。始皇帝纯属偶然地降生在秦王的家里才当上王的。既不像刘邦那样属于草根百姓,也不像项羽那样有过流浪汉般的经历。秦地处中国西北部,杂居着半耕半牧的其他少数民族。要治理好这一切,除了依靠由法律、刑罚和皮鞭支撑
的专制制度以外别无他法,所以秦很早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确立了法制的国度。秦国缺少类似中原地区那种逐步成熟起来的人文知识,相比之下,却在铜、铁或黄铜等的冶炼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深耕的农具和锋利的
兵器也十分充足,其数量远远超出东部六国(楚、齐、燕、韩、魏、赵)。
如上所述,秦所具有的专制制度、生产力与兵器的优越性,使得该国凌驾在其他六国之上,及至秦王政即位,很快就将六国灭掉,终于完成了
可称为奇迹的大一统事业。政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这种看法已深深植入
那些以服劳役身份四处流浪的六国遗民心里。本来原六国的遗民就把秦视
为野蛮之国,且对其缺乏汉民族血统始终抱着蔑视的态度。一个长期被蔑视的诸侯国的国王竟然当上了皇帝,即便不是刘邦项羽,也不会有谁将他
放在眼里的。
始皇帝也心里有数。唯其如此,才要在各地修建让百姓摧肝裂胆的巨大建筑物,还要浩浩荡荡地列队出巡,让天下看到身为皇帝的自己的那张脸。不过,他到处露面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效果。也就是说,他竟然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境地,所到之处,反而刺激了刘邦项羽之类的无名鼠辈,挑起了他们的野心。
在巡幸过程中,始皇帝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愿望。
人的一生是注定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的。而他却心怀希冀,以为万能的皇帝是可以逃过这一关的。正因为一直生活在人文观念淡薄的西北边疆,他从不为细枝末节的文化意识所困扰,反倒能采取一些合理的思维模式;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也算是一位某种科学学说的信仰者。在这种环境气氛之中,他信上了方术。方术在当时就相当于一种科学,更有那些来历不明的方士,像谈论后来的科学一样大谈特谈神仙。始皇帝命令他们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为此散出万金,而且连续不断地散下去。
〃制出好药来!〃
他这样催促那些方士。
始皇帝大量地服用他们调制出来的东西。有迹象显示,他甚至服用了某种类似水银的药物。水银毒素日积月累,最后肯定会造成穿肠破肚的恶
。
方士之中,始皇帝特别信任一个名叫卢生的人。卢生名气很高,据说能〃在天上与神仙相伴〃。
〃卢生,在众多滥竽充数的方士之中,朕只相信他一个人。快把神仙带
来!〃
始皇帝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另一方面,他也想到卢生会不会消极怠工,会大声训斥他一通。
〃神仙肯定会来到陛下跟前的。〃每次,卢生都很有把握地这样回答。
卢生还屡屡作出保证:只有到那个时候,神仙才会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陛下。然而始皇帝的宫室里却始终没有神仙飘然而至。卢生巳无计可施,只好板起面孔,煞有介事地改口说道:那是因为陛下起居环境不好。神仙是不喜欢外人的。陛下宫室里常有臣下人等在场,纵使神仙想来,也无法
飘然落下。他就是用这些貌似有理的理论和例证来申述。始皇帝是个理性主义者,认为确有道理。
自那以后,始皇帝就不再让外人接近身边。咸阳宫的殿舍有二百七十
栋之多。如此宏大的宫廷里,始皇帝究竟身在何处,一概不许外人知道,只有宦官赵高除外。倘若不设例外,皇帝就无法亲理朝政了。赵高将内阁有关政务的文书拿到宫中,送到皇帝的面前,为的是得到皇帝的裁示,裁示结束,当即将那些文书送往作为执行机构的内阁。掌管内阁的是丞相,由声名远播的李斯担任这一职务。始皇帝得以统一天下,李斯贡献很大。秦帝国建立以后,这位最大的功臣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恩宠,他的几个儿子全都娶了始皇帝的女儿为妻,他的女儿则全部与皇帝家族结为秦晋之好。始皇帝大兴土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及征讨边疆等重大决策,都是由李斯提出建议并加以实施的。就连这样一位年事已高的宰相,竟然也无法获知自己的君主究竟身在宫殿何处。始皇帝日常起居的隐秘程度就是如此彻底。这种谨慎严密的做派完全符合他的个性。
赵高会如此特殊,完全是出于以下理由:〃宦官并不算人。〃不消说,宦官都是要去势的。历朝历代的宫廷里,帝王身居深宫,任何私生活的秘密,都逃不过那些宦官的耳目,其理由就在于他们不算是人。秦皇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宫殿,自然会有数千名宫女,以及为整个皇宫服务的数百名宦官。其中赵高的资格最老,他特别善于辞令,且有超出他人的机敏头脑,为此深得始皇帝的宠信。
^赵高简直就像个影子。
这就是他在宫廷里获得的口碑。赵高走路步子极轻,也许是深得某种呼吸术之奥妙的缘故吧,即使在始皇帝身边料理日常生活时,他也不会让始皇帝感到有人在身旁。就是走在铺满青砖的地面上,赵高脚下也从不发出声响,甚至连一丝动静都没有。
皇帝每天夜里都要到后宫临幸一名女子。每天晚上,赵高都要把皇帝
领到那些女人的房间里去。皇帝临幸的女子每天都要换一个。赵高的工作就是安排好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前要让女子脱光衣服检查一遍,以防其带有匕首或毒药等物品;皇帝临幸时,他还要监视里面的动静,保证在最高潮时女子不会突然杀死皇帝。因此,当皇帝在女子房间里时,赵高也自始
至终像影子似的待在屋子里侍候。就这样,始皇帝内心也渐渐得出了结论,即:赵高是个影子,不算是个人。―
始皇帝还想当然地认为,神仙也不会把这个影子当成人的,不会有任
何东西妨碍神仙从天而降吧!
尽管在始皇帝心目中,赵高只是个影子,但赵高却始终如一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我是人嘛!
赵高心里,这个观点毫不动摇。他甚至还抱有这样一种想法:普天之下,难道还有我这么了不起的人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说,赵高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他掌握的都是不为天下人知的事情。对局外人来讲,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皇帝既新奇又握有天下绝对的权力,尽管如此,对于这些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的宦官来说,这位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初露老态的男人,还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荒淫之人。由于一心想把这种荒淫保持下去,这个男人十分害怕衰老,妄想唯独自己能免于一死,始皇帝也就是这样一位滑稽可笑的男人而巳。除此之外,从宦官的角度来讲,根本无需再去想象他是什么皇帝之类的事了。
赵高跟着始皇帝,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宫中转来转去。他要照顾始皇帝大小便,傍晚用热水为他擦澡,献上膳食,整理寝床。自己也有在一旁打盹的时候,恍惚之中,他脑海里还曾闪过一个念头:这男人的一条命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感觉就好像自己手里紧捏着一只黄绒小鸡的命。只要一使劲,那小鸡就会一命呜呼。只要想杀死他,任何时候都能办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目空一切的念头,开始出现在赵高的脑海里。只是如果杀掉始皇帝,赵高的职位和性命也都不保了,因此毫无意义。虽说如此,毕竟只有自己暗中握有对皇帝的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在他头脑里快速地滋生出一种奇妙的权力意识。
没过多久,宛如魔法般地,赵高头脑里的这种权力意识变得愈来愈强
赵高拿着文书往返于始皇帝和丞相李斯之间。始皇帝的旨意也由他代
为传达。对于李斯来讲,既然始皇帝已变成不得面见的君主,从这位老得
浑身长满赘肉的宦官赵高口里吐出来的话语,就只好信以为真地当成是始皇帝的诏书了。赵高传达始皇帝的旨意时,总要先说上一句:〃皇帝诏曰。〃
以显示其异常的威严,暗含着要求李斯乖乖听命的意思。
这套把戏,李斯很不受用,不过,倘若惹恼了赵高,就不知道他会到
始皇帝跟前怎样告自己的阴状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掌握在始皇帝一人手
里。虽说独尊法家,但唯独始皇帝是可以超越法律的,他的话就是法。如
果始皇帝听信了谗言,李斯的脑袋当天就会搬家。
李斯最后终于屈服了,在赵高面前表现出一副极为诚惶诚恐的样子,
宛如在始皇帝面前一般。〃连李斯都畏惧我了。〃
赵高心中暗自得意。李斯确实产生了种危机感,不知道赵高肚子里究竟会冒出什么坏水来。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不把赵高早点哄住,自
己的性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不过,赵高对李斯的用语还是一如既往地谦恭有礼。因为宦官的身份本来就是奴隶,虽然是在秦宫廷里,其地位却如猫狗一样卑贱。对待李斯这位类似秦帝国官员总头领的人,赵高不得不采取郑重其事的态度,但言行之间巳开始露出锋芒。当赵高面对李斯的时候,偶尔还会产生〃自己就是皇帝〃的错觉。李斯则始终保持另外一种心态,每当面对这位丑陋的被去势之人,他始终不敢有片刻疏忽大意,因此,每次见面,李斯都是将赵高当做皇帝的替身来对待。
始皇帝最后一次外出巡幸,是在阴历十月一个寒冷的日子。京城咸阳因民夫众多而显得人声鼎沸。始皇帝正在渭水南边〖咸阳东南)兴建一座巨大无比的宫殿,暂取名为阿房宫。据说仅前殿的一栋建筑
10
就东西长八百米,南北宽一百五十米,其屋宇下足以容纳一万人,是这片大地上有人类居住以来最大的建筑,其宏伟壮丽的程度,以过去的建筑概念是无法想象的。服劳役的民夫都是从全国各地驱赶来的农民,在此期间,另一支劳动大军正在咸阳东部的骊山脚下从事另外一项工程。说来简直矛盾,始皇帝本来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却不改其好大喜功的本色,早早地修
起了陵墓,而此时该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他这次长途跋涉的巡幸,
可能就是为了摆脱这些烦扰而另觅清静吧!
他先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会稽,北上过扬子江,又十分难得地沿东海岸一路向北行进,一直到达山东半岛海边的琅邪,当来到平原津时,
他终于病倒了。按理应该急速返驾咸阳,但他还是认为这场病尚不至于终结自己的性命,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来到一个叫沙丘〖河北省平乡)的地方,这时病情巳经危在旦夕了。这次巡幸巳经跨过了一个年头,春天也已匆匆离去,此时正值盛夏七月。
〃我老早就预料到的情况果然出现了。〃
想到这里,一直侍候在皇帝身边的赵高不禁暗自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的赵高已不仅是一名宦官。他甚至还执掌着始皇帝下诏书时必然要用到的玉玺。在整个巡幸过程中,他一直陪坐在始皇帝的辊琼车内,极为细心地观察着始皇帝的病情。
〃万'出点差池,皇帝就要死在这沙丘啦!〃赵高脑海里曾出现过这一想法。
皇帝的死与政变是联系在一起的。讨厌预测死亡的始皇帝,一直没有确立可继承皇位的太子。
他总共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叫扶苏,为人温文厚重而又学养有素,考虑问题周到且不失偏颇,性格与令人怨声载道的父皇迥然不同,在宫内深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