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有本事的皇帝 >

第85部分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85部分

小说: 最有本事的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刘秀特地赐书给岑彭等将军,叮咛下一步战略部署。

由于这道赐书非常有名,语气清楚明白,用词简洁流畅,我们不妨照录其中的几句:“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在这儿,刘秀明确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其余的就是感慨了。

人心苦于永不知足,已经平定陇地,又窥视着想拿下蜀地。今天广为人知的成语“得陇望蜀”,就来自这道赐书。

当然,刘秀这儿并不是说要求将军们不要贪心不足,而是讲用兵的千辛万苦。他感叹道:朕每次发兵,都累得须发白了很多!

刘秀在两军阵前、在军事动员令里大发人生之叹,显然不是玩文学,而是勉励将军们努力做事。

同时,这也是刘秀的厌战思想首次正式在文献里表露。

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血腥搏杀

智勇双全,治军严明,关心百姓,居功不傲,为人低调,干活儿专拣重的,这是冯异同志一贯的作风。当汉军对隗军的新一轮围剿旷日持久,没有进展的时候,诸位将军有点泄气,想打退堂鼓,冯异总是立即站出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走一步上战场,身先诸将,亲冒矢石,激励大家。

其实,冯异这时候已经身患重病。

回潮和反复——汉军离奇大溃败

刘秀回去后没过没长时间,据守西城的杨广去世,隗嚣的境遇更加困顿了。

本来,按照刘秀的计划,剿灭隗嚣的战争从此收尾,再大规模用兵就是对公孙述的了。为此,他在回去之前,还交代了一项具体工作,要求大司马吴汉遣回从州郡征调的兵马。

由于大军长途进入隗嚣领地,道路崎岖,运输困难,军需供应十分紧张。更主要的是,刘秀来到西州进一步看到,在这儿打仗确实不是靠人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在这山川盘绕的地方打仗,人多了并不能都派上用场,窝工,还费粮食。

隗嚣用五万部队拿不下来歙两千人坚守的略阳,就说明了这个。

所以,他明确要求吴汉,主要发挥中央军队的作用,从各郡调来的部队坐吃军粮,又没活儿干,如果出现逃亡的现象还会反过来涣散军心,必须一律遣回原籍。

但是,吴汉等人并没有准确领会刘秀的意图,片面地认为人多力量大,没有执行刘秀的这道命令。

还是人多了好干活儿,哥们儿聚起来,早点把敌人砍了,好收工!

但是,刘秀担心的情况果然出现了。

吴汉指挥下的中央、地方混编的汉军十分疲惫,军粮减少,开小差的逐渐多了起来,士气和战斗力迅速下降。

在隗嚣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将士背叛而去,但仍有少数将士对他忠心耿耿,誓死效忠。

实事求是地说,老隗为人谦恭,平时待下属不薄,有一批铁杆支持者是完全正常的;而面对绝境,有人杀身成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来看王捷。

他是老隗的大将,现在负责防守西城西北角的屏障戎丘。

面对吴汉、岑彭部下的严密包围,王将军登上城头,对汉军将士大声喊道:“我们作为为隗王守城的将士,都抱定必死的信念,绝无二心!希望你们赶紧退兵,请让我自杀表明决心!”

说完,王将军自刎身亡。

城里的隗军、城外的汉军都目睹了这一惨状,心里极为震撼。

应该说,王捷在城头高调自刎,对交战双方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对隗军来说,就是奋死抗争的斗志被重新唤起,大家忽然觉得,在战场上做个男人,就应该像王捷将军那样拿出自己的血性来。

对于汉军则截然相反,大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茫然——我们跑那么远到这儿来打人家,到底为什么?于是,除了被饿跑的,畏惧的心态和怠工的现象很快蔓延。

这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吴汉等人始料未及,也难以控制的。

所以,吴汉、岑彭老是拿不下西城,并不是偶然的。

很显然,如果拿不下西城,找不到隗嚣的下落,这战争就不能算完。

一天,岑彭想了个点子,在西城外拦蓄河水,用水灌城。

这种缺德的点子当然并非岑彭原创,几个月前,隗嚣率军水灌略阳,也用了这一招。

岑彭对守城并不陌生,当年他以县长身份跑到别的县城指挥防守,抗击起义联军,在人相食的情况下仍然拒不投降,就已经创造了战争防守的奇迹。今天,隗嚣躲在西城,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比他当时差。

平心而论,岑彭在刘秀的将军中不仅作战勇敢,智慧过人,是个难得的良将,而且治军严谨,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史称他“信义素著,以德怀人”。

但是这一天用水攻城,作为他的黔驴之技,也是他的一个污点。

现在他水淹老隗,固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城中的百姓无辜。

岑彭在城外指挥拦河蓄水,导向西城,眼看水位就离城头不远了!

汉军将士对西城久攻不下也很着急,都专心致志在弄水,希望这一把能够成功。

忽然,附近一路大军杀过来,跑在前面的将士大喊:

“杀!”

“杀!百万大军来了!”

……

原来,隗嚣的部将王元、行巡、周宗等率领巴蜀援军五千多人马打了过来。他们知道汉军难打,就边打边喊着,既为自己壮胆,也是忽悠对方。

汉军士气正处于低潮,都在看水,并没有做其他准备,又被敌人的虚张声势忽悠了,大惊失色,乱成一团。

王元等人殊死拼杀,撕破汉军的包围圈,冲进城里,救出隗嚣,随即逃往冀城(今甘肃天水西北)。

恰在这个时候,吴汉、岑彭的军粮吃光了,继续对抗、追击都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撤退。为了便于行军,他们烧掉军需辎重,带兵回撤。

那边,正在围攻上邽的耿弇、盖延也是粮食吃光,劳而无功,见吴大司马撤了,也跟着撤了。

但是,隗嚣不干了!

他不甘心放过这最后的机会,立即派兵,尾随追击汉军。

这样,战场上出现了多日来的逆转:汉军在前面疲惫不堪地跑,隗嚣的将军带兵在后面撵着打。

情急之下,岑彭亲自带人断后,拼命搏敌,才避免了太大的损失,保护了大部队东撤。

之后,吴大司马等人只好无奈地回到长安大本营,岑彭还回到自己的驻地津乡(今湖北江陵),唯独祭遵仍然抱病坚持抗击敌人,率部屯驻在汧城。

隗嚣翻盘心切,在汉军撤离之际,又恢复了对安定、北地、天水、陇西等地区的占据。

刘秀御驾亲征的成果,出现了严重的回潮和反复。

好在已到严冬,大家都不想用兵了。

隗嚣的穷途末路

公元33年1月,刘、隗双方阵营里都有重要干部去世,全军哀痛。

刘秀这边,颍阳侯、征虏将军祭遵病逝军营。

祭遵过去在峥嵘岁月有杰出表现,刘秀正面打击隗嚣以来,他多次挫败老隗的大军,立下大功。

刘秀在公元32年御驾西征前,他本来是要和来歙一起打前锋的,都出发了,因病不得不在半途返回自己的驻地。在老隗撤离略阳之后,刘秀东归,路过汧城,特意到他那儿犒赏将士。

刘秀对祭遵的信任和宠爱是无法掩饰的。

这一次,他又亲自设宴,与祭遵和诸将士把酒言欢,欣赏黄门武乐,深夜才罢休。

这会儿,祭遵正是有病在身,刘秀特意赐给他又厚又软的坐床、床褥,以及自己御用的被子,还要求他把自己的居住和办公房屋搬到条件好点的地方去,以利养病,关怀备至。

但祭遵坚持在汧城跟自己的将士在一起。

在这个道德沦丧、战事频仍的年代,他以自己高尚的品格、杰出的文采、卓著的战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坦荡赤诚的为人处世,彰显了中国人文传统的耀眼光芒!

他自幼家境宽裕,但一生生活俭朴,无论是自己的私产还是上级奖赏,手头但有立即分发给身边的将士和工作人员,去世时家无余财。

他担任军职,常常奉令如山,身先士卒,纵横疆场,又始终保持好学不倦的良习,饱读诗书,是一位可与冯异比肩,能够上马挥戈、下马论道的儒将。

他秉公办事,严守法度,早年在军中管纪律,就是刘秀身边工作人员违法也照斩不饶,后来他率部独当一面,为政爱惜民众,治军秋毫无犯,守城拒敌竭尽全力,上级(吴汉)退了,他仍坚守岗位,虽死不离,所有敬业守纪的干部都可以引为知音。

他克己奉公,全力报国,一心扑在工作,不曾虑及其他,包括子嗣之计,死去叮嘱家人务必牛车薄葬,不得张扬,问及私事,再不说话。

祭遵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和后世,几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一病逝,刘秀安排给予国葬。

灵车途经之路,道上车骑行人,无不垂泪!

他的灵柩运抵洛阳,刘秀要求百官护丧。

哀乐起处,简车素服。干部群众见了,满城恸哭!

刘秀亲自为他穿孝,到城门迎接灵柩,出席葬礼,到他墓地吊唁,又到他家里慰问亲属。

从迎接、望见祭遵将军的灵柩,到出席上述活动,刘秀总是哀痛不已,涕泪满襟。

接着,博士范升上书,提议全国干部群众向祭遵学习,刘秀非常赞同,予以采纳。

此后,每每朝廷开会,刘秀就感叹道:“以后怎么才能得到像祭将军那样忧国奉公的大臣呢?”

刘秀这么说,既是对祭遵的缅怀,又是对大臣们的激励。

但是,他老是这么说,其他大臣就难免心里会有想法了。

我们好好学习祭遵就是,我们也很优秀啊!

当然,大家心里嘀咕,谁也不敢说出来。

卫尉铫期则不然,他性格直率,心里想着什么就总想说出来。

有一次,铫期对刘秀说:“陛下是仁义之君,常常怀念祭将军,大家都理解。可陛下经常当众这么说,大臣们惭愧自己不如祭将军,都很害怕。”

刘秀觉得言之有理,就不再当众念叨祭遵了。

再说隗嚣这边儿,没办法,是他本人死了。

老隗本来就患病,加上心情抑郁,病情越来越重。由于老是打仗,生产废糜,粮食短缺,冀城一带也是饥荒连连。老隗本人不仅老是饿肚子,有时候要吃东西还得自己亲自出城去找。

有一天,他出城找食,费了半天工夫,找到一点大豆、小米,他把它们熬成干饭,谁知一闻,臭不堪言。

啊!唉!

世界如此精彩,为什么就没有我老隗的立足之地?

权力如此诱人,为什么我老隗就不能当一哥?

老隗心想自己贵为朔宁王,本来还打算争一争一哥的位子,现在落魄成这个样子,实在让人郁闷不甘。

在恼火愤恨的情绪烧灼下,他抑郁而死。

他的部下王元、周宗等随即拥立他的小儿子隗纯为王,以冀城为根据地,继续与刘秀对抗,“苟延残喘”。

王、周及小隗实在无奈。事情搞到这个程度,就是投降了也没有好下场,干脆干到底吧。

由于忙着拥立新主子、制订新计划、开创新局面,隗嚣的下葬很简单很潦草,史家竟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

巴蜀那边,公孙述从唇亡齿寒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了援隗军将领,撤回李育,派出赵匡,由赵匡与田弇搭档率军支持隗纯。

这时候,刘秀也敏锐地观察到西州形势的新变化,一边命令冯异代理天水郡太守,截击赵匡率领的援隗军,一边迅速做出新的讨隗部署。

落门山名将陨落——冯异之死

先说冯异。

冯异得令,立即展开工作,主动找仗打,全力截击围歼援隗将士。搞了一年,终于把赵匡、田弇抓住砍了。

同时,冯异还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配合汉军对隗军大本营冀城的新一轮的围剿,每有战事,他就勇敢地站出来打先锋。

智勇双全,治军严明,关心百姓,居功不傲,为人低调,干活儿专拣重的,这是冯异同志一贯的作风。当汉军对隗军的新一轮围剿旷日持久,没有进展的时候,诸位将军有点泄气,想打退堂鼓,冯异总是立即站出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走一步上战场,身先诸将,亲冒矢石,激励大家。

其实,冯异这时候已经身患重病。

公元34年夏天,汉军大举进攻冀城附近的落门山(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还没有拿下,冯异就病逝军中。

噩耗传到洛阳,刘秀悲痛异常,谥以“节侯”,以彰显其功德,并由他的儿子冯彰继承爵位。

在刘秀的徒弟中,冯异最得真传,二人之间看似君臣师徒,实际上就是父子般的关系,极为密切。

对此,刘秀除了当时哀痛难抑,赋予他极大的哀荣,此后还常年念念不忘,以至于交代身后的子孙,务必善待冯异的后人。

论起德才和文韬,首推邓禹和马援;说到攻城拔寨的常胜将军,就是吴汉、耿弇、贾复;而兼及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