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 作者:浮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夺宋》
迟来的端午节问候
今天是端午节,浮沉在此问候一下所有支持浮沉的兄弟们,风风雨雨走过了又一年,官路划上了最终的句号,虽有不足之处,却是在所难免,诸兄海量包涵。
在此祝大家吃了粽子之后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和未来,安定且快乐的领着你们的妻儿老小共度这一生,愿浮沉美好的祝愿能传递到大家心窝里去。
再次感谢诸位的支持。
感谢的编辑们。
浮沉给你们鞠躬!!!
宋朝历代皇帝及年号
太祖赵匡胤(927-976)
96o年称帝,在位17年,即位年龄34;死时年龄5o;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o年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976年卒。庙号太祖。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o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年号:建隆96o
乾德963
开宝968
太宗赵光义(939-997)
976年即位,在位22年即位年龄38;死时年龄59;
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年号:太平兴国976
雍熙984
端拱988
淳化99o
至道995
真宗赵恒(968-1o22)
997年即位,在位25年即位年龄3o;死时年龄55备注以皇太子嗣位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年号
咸平998
景德1oo4
大中祥符1oo8
天禧1o17
乾兴1o22
仁宗赵祯(1o1o-1o63)
1o22年即位,在位41年即位年龄13;死时年龄;54;备注以皇太子嗣位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o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死于1o63年,庙号仁宗。
年号
天圣1o23
明道1o32
景佑1o34
宝元1o38
康定1o4o
庆历1o41
皇佑1o49
至和1o54
嘉佑1o56
英宗赵曙(1o32-1o67)
1o63年即位,在位5年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o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年号
治平1o64
神宗赵顼(1o48-1o85)
1o67年即位,在位19年
英宗长子,1o67年即位。1o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年号
熙宁1o68
元丰1o78
哲宗赵煦(1o76-11oo)
1o85年即位,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o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年号
元佑1o86
绍圣1o94
元符1o98
徽宗赵佶(1o82-1135)
11oo年即位,在位26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在位期间,爆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创“瘦金体”。
年号
建中靖国11o1
崇宁11o2
大观11o7
政和1111
重和1118
宣和1119
钦宗赵恒(11oo-1156)
1125年即位,在位1年,1127年被金兵俘虏,1156年被杀,终年57岁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年号
靖康1126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11o7-1187)
(1127-1162)年在位,在位36年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年号
建炎1127
绍兴1131
孝宗(1127-1194)
(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年号
隆兴1163
乾道1165
淳熙1174
光宗(1147-1194)
(1189-1194)年在位,在位6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o多岁。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oo年,时年54岁。
年号
绍熙119o
宁宗赵扩(1168-1224)
1194年即位,在位31年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12o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死于1224年,时
年57岁。
年号
庆元1195
嘉泰12o1
开禧12o5
嘉定12o8
理宗赵昀(12o5-1264)
1224年即位,在位4o年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宁宗无子,死后杨后力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此后,政治日坏。死于1264年时年6o岁。
年号
宝庆1225
绍定1228
端平1234
嘉熙1237
淳佑1241
宝佑1253
开庆1259
景定126o
度宗(124o-1274)
1264年即位,在位11年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年号
咸淳1265
恭帝(1271-1323)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年号
德佑1275
端宗(1269-1278)
1276年即位,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o岁。
年号
景炎1276
卫王(1272-1279)
1278年即位,在位1年
卫王赵丙,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6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年号
祥兴1278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幽州:今北京
顺州:今北京顺义
儒州:今北京延庆
檀州:今北京密云
蓟州:今天津蓟县
涿州:今河北涿州
瀛州:今河北河间
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新州:今河北涿鹿
妫州:今河北怀来
武州:今河北宣化
蔚州:今河北蔚县
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朔州:今山西朔州
云州:今山西大同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
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六百公里,南北长约二百公里,总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汉族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四百年。
唐朝灭亡之后,沙陀人李克用建立后唐。到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末帝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末帝在闰十一月(937年1月)**,后唐遂亡。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并在938年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在燕云十六州,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6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河北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五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因病重班师,六月十九日,卒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宋朝开国之后,面对辽人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多年后疮去世。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景德元年(1oo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1'、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2'。但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53年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都。宋旧皇室衣冠南渡,迁都临安(杭州),建立南宋偏安政权。
宋朝军队及编制
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衙。其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有步军印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
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o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oo人。
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兵马使)。
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
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