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更不懂中华历史,还在无病呻吟?大家更不知道你的所谓伟大人物以何为标准?这个星球上,难道只有华盛顿,富兰克林,林肯,杰弗逊等这几个人才算是英雄?才是伟大的?长腿伟不伟大?他可是英国人,苏格兰的威廉姆伟不伟大?他可是和长腿为了争取苏格兰民主与自由的英雄。建议你看看世界史,资治通鉴,史记。。。等等书籍,看完后再发表意见吧。
作者:西部指导灵1 回复日期:2011…04…05 19:29:58
但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很厌烦现在的社会,政党。太虚伪了,这日让百姓为他歌功颂德,自我感觉良好,愚弄百姓,政令不通,满朝上下腐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权匮乏,新闻不透明,政府不透明,财政不透明,总之什么都是假的,真的比起西方国家来说,差的太远。怎么办能改变现状?靠呻吟?靠呐喊?靠牢骚?靠愤青?靠秀才?靠咒骂?都没用!公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毛泽东说过,枪杆里面出政权,当年共产党建国执政上台也不是选出来的,现在也不是人民选出来的
…
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主导人心。仅仅指古代的权力场,肯定不是讲高尚的地方。但是在某时某地某群体还是有人之所以为人存在的。
人首先是为了生存,在此基础上再说人特有的灵性,如果生存成了问题,肯定要出乱子。
无论东方西方,人都是复杂的,只是社会制度、思维习惯、风俗习惯有别。
要说伟大,我觉得毛泽东最伟大,他在最不平等中国实现过全方位的平等。
古今中外,没人能做到。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4…06 09:54:51
汉文帝任命新科状元晁错为太中大夫。这个差事贾谊曾经干过,现在终于轮到晁错了。这位爷可以名正言顺的为大领导汉文帝献计献策了。
如今晁错身兼数职,他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府的大管家、汉文帝的高级秘书,虽然每个官职都不大,但是却能影响皇帝的决策。
作为汉文帝的高级智囊,晁错立刻提交了一份治国良方,他建议汉文帝削夺各路王爷的地盘,加强中央集权。他还预言各路王爷是影响大汉帝国安定与否的最大隐患。
汉文帝读完晁错的奏折后心潮澎湃,各路王爷是扎在汉文帝心里的刺,这位爷早就有拔掉这些刺的想法,只是这些刺现在还动不得。因为还有更大的刺扎在他心里,那就是北方的匈奴人。
各路王爷是家里的贼,匈奴是家外面的强盗,这两股力量都不好料理。如果把家里搞乱了,匈奴会趁火打劫;如果被匈奴人伤了元气,家里的这帮王爷会趁机夺权。家里家外都不能动啊!
望着晁错的奏折,汉文帝开始重新审视晁错这个才子。他发现晁错做事太冒进,没有大局观念。晁错建议消弱各路王爷的主张绝对有前瞻性,但是这个主张也能导致天下大乱。用这类激进的人做智囊实在危险。汉文帝通过这道奏折给晁错定了性。
于是他叫来太子刘启单独谈话,并告诫刘启说:“晁错可以用,但不能重用。对晁错的话要听一半弃一半。”
刘启感觉老爸对晁错的评价缺乏公正,所以把老爸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由此可见,晁错对刘启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骨髓。
告诫完太子,汉文帝开始深入思考消弱各路王爷这个棘手的问题。他的原则是,消弱诸侯王的同时,还不能让国家出乱子。对各路王爷的打击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就在汉文帝为消弱诸侯王大伤脑筋的时候,齐国使者来报丧,说齐王病故了!这个消息令汉文帝突然顿悟,他终于想出了消弱诸侯王的好办法。
死去的齐王有六个儿子,如果把齐王的六个儿子都封为王,辽阔的齐地就会被瓜分成六份,这就意味着强大的齐国将不复存在。依此类推,诸侯王的地盘会越来越小,最终将失去同中央对抗的力量。
这种分解诸侯王的方法熬的只是时间,绝对不会出乱子。
汉文帝很高兴,他下圣旨分封齐王的六个儿子为王。齐王的六个儿子也很高兴,他们无法洞穿汉文帝的深刻用心。
汉文帝的做法无疑是皆大欢喜,而这位爷也达到了个人目的。
以前,贾谊曾经在《治安策》里提出了这种打击诸侯王的办法,只是没引起汉文帝的足够重视。《治安策》是贾谊上的奏折之一。
汉文帝也曾经分封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命这三个王瓜分了淮南。但当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堵旁观者的嘴。用此来遮掩他害死淮南王的事实。
不管怎么说,汉文帝终于找到了削弱诸侯王的办法。
就在这位爷因为“削王”成功而暗自高兴的时候,北方又传来了警报,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匈奴骑兵入寇。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4…06 09:57:06
汉文帝很恼火,他心里暗骂:“你老上单于太不够意思了,你刚上台老子就给你送去了女人财物,你却不买账,屡次侵犯老子的地盘。你还想要什么,到底想干什么!想抢老子的位子吗?”
汉文帝不能再忍了,他必须对老上单于的无理做出反应。他开始集结部队开赴前线,并要御驾亲征。
大臣们极力劝说汉文帝不要上那么大的肝火,御驾亲征打败了匈奴人还可以,如果被匈奴人打败,眼就现大了。汉文帝不听劝告,执意要亲征。
汉文帝嚷嚷着要亲征,却始终没有亲征的行动。最后汉文帝的老娘薄太后出面干涉,汉文帝才取消了亲征的打算。
其实汉文帝根本就不想亲征,他了解自己在打仗上的能力,也了解手下的这帮将领,更了解一旦陷入战争泥潭所带来的副作用。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用虚张声势来恐吓北方的老大,他在给自己挣面子。
老上单于敢亲自带人来汉文帝的地盘闹事,汉文帝绝对不敢亲自去碰老上单于,他惹不起北方的这群匪哥。自从刘邦被冒顿打败之后,南方的老大就开始惧怕北方的老大,这种情况始终没有改变。
汉文帝不仅自己做样子,他派出的大军也在做样子。他们的目的只是把老上单于吓跑而已。等抗击匈奴的大军到达北方前线,老上单于已经带着抢劫的财物退走了。
汉文帝要亲征,摆出了同老上单于决战的姿态;老上单于抢了财物主动撤退——这表明南、北老大打了个平手,谁都没丢脸,谁都没服谁。
老上单于之所以频频出手,就是要让南老大汉文帝服自己,不达到这个目的就不会罢休。
见汉文帝不肯服软,老上单于连年闯入汉文帝的地盘闹事,甚至打到了距离都城比较近的北方重镇甘泉。
汉文帝很无奈,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低头,老上单于就不会停止骚扰,这样纠缠下去将对自己很不利。
汉文帝开始静下心来琢磨匈奴人到底是一群什么动物。
匈奴人永远占领不了刘氏江山是肯定的;匈奴人是永远根除不了的土匪也是肯定的;跟匈奴人纠缠要消耗掉大量的钱财还是肯定的。所以能同匈奴人握手言和,然后达到相安无事就是自己的胜利。
老上单于不是要面子吗?老子就把面子给他,让他当形式上的老大。老子低低头就能换来安定,这笔交易不亏!
汉文帝终于顿悟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稳定。
汉文帝主动派人去老上单于那里谋求和解,条件就是同老上单于“和亲”。不管“和亲”这个词听起来有多好听,也是汉文帝举起了白旗。老上单于要的就是这个,让你汉文帝服软!你中原的老大再高贵,也要向我这个蛮夷之地的王低头。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4…06 15:18:41
作者:老猎狗 回复日期:2011…04…06 13:20:50
…老猎狗显然是老了,不但眼花了,耳失聪了,恐怕牙齿也快掉光了吧?甚至记忆也不太好了吧?明显是历史知识匮乏的可怜。美国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而且是英国殖民者的后裔,您老岂不知两百多年以来在美洲大陆上演的血腥画面?你既不懂美国历史,更不懂中华历史,还在无病呻吟?大家更不知道你的所谓伟大人物以何为标准?这个星球上,难道只有华盛顿,富兰克林,林肯,杰弗逊等这几个人才算是英雄?才是伟大的?长腿伟不伟大?他可是英国人,苏格兰的威廉姆伟不伟大?他可是和长腿为了争取苏格兰民主与自由的英雄。建议你看看世界史,资治通鉴,史记。。。等等书籍,看完后再发表意见吧。
作者:西部指导灵1 回复日期:2011…04…05 19:29:58
***********************************************************************这位朋友发言火药味道太浓,这样就没有意思了,讨论希望就事论事。
我所指的伟大人物不是为自己捞好处,树威信的所谓伟人,这样的人在中国一抓一把。毛泽东如果说他伟大,那他只是在辞赋上,在气魄上,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说并不见得,解放中国只是解放了一个利益团体而已,这和古代帝王没有什么区别。我所说的伟大是勇于克服人性的弱点,以民族利益、草民的利益为重,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这一点没有人能和上面华盛顿、杰弗逊、富兰克林比较。至于你提到的那个威廉姆在这里争论就没有意义了,不是我要讨论的问题。
楼主对毛泽东的敬佩我理解,因你太年轻,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那个黑暗的年代,不知道大学里受到的教育是不是和报纸杂志一样刻意在美化那个时代。我想你们是高智商的一代,但同时也懵懂的一代。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后生晚辈承认。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4…07 10:03:22
“和亲”这一举动绝对是汉家皇帝的屈辱,因为每次和亲都是汉家皇帝给单于送女人,单于从来没给汉家皇帝送过女人。再说,汉家皇帝自视是高贵的人,即便单于给女人他也不会要。
中原人对匈奴人“蛮夷”的称呼,绝对是匈奴人的耻辱,这是中原人对匈奴人的种族歧视,所以匈奴的老大要靠武力来挣回面子。
经过“和亲”交易,汉文帝丢了面子却换来了安宁;老上单于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尊严。
南、北老大再次握手。
汉文帝能忍受对北方老大低头的耻辱,但是他绝对不会甘于这种耻辱,因为他有一颗强硬的心。他知道同匈奴人的和解只是暂时的,没准哪天匈奴人会变脸。一位文明国度的皇帝怎么可能总看着别人脸色吃饭呢!再说,汉匈边境的小摩擦就从来没停止过。
汉文帝在考虑遏制匈奴人的办法,这种郁闷令他久久不能释怀。
这天,他去中央各部委视察工作,同一个叫冯唐的部门长官攀谈了起来。
他问冯唐:“你老家是哪儿?”
冯唐回答:“臣老家在赵地,后来搬迁到代地居住。”
汉文帝叹道:“赵地出过不少抗击匈奴的人才,朕最敬佩李牧将军。朕要能得到李牧将军该多好啊!”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曾不止一次击败匈奴。
冯唐笑道:“陛下即便得到李牧也未必能用!”
汉文帝听了冯唐的讽刺很是生气,只是当着群臣的面没有发作,他没吭声起身走了。这是汉文帝的一贯作风,他一般的情况下都会把怒火咽到肚子里,然后躲进卧室去动脑子。
他先释放掉心里的怒气,接着叫来冯唐继续切磋,他要搞明白冯唐的损话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用意。
他和蔼的对冯唐说:“爱卿为什么要当众侮辱朕呢?有意见可以私下跟朕反应嘛!”
冯唐惭愧的说:“臣鄙俗!不知道忌讳。”
汉文帝有理有据的表现,让冯唐心服口服。汉文帝向冯唐展示的不是做皇帝的威严,而是做人的大度。
汉文帝问冯唐:“爱卿为什么说朕不能用像李牧这样的将领呢?”
冯唐说:“古代的王者给将领的权力很大,在外面作战的将领可以独断军中的一切大事。甚至可以随意收取地方上的田租来满足军费开支。李牧抗击匈奴时,兼职赵国的丞相,军政大事由他一个人主抓,大有架空赵王的味道。所以李牧的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北击匈奴、东破胡人、西制强秦,几乎令赵国称霸中原。陛下能给将领这么大的权力吗?”
汉文帝默然。这位集权的君主不可能把军政大权下放给一个人。再说,他认为众臣子中也没有李牧这样的超级军事才子。
冯唐见汉文帝沉默,便接着侃道:“匈奴人最惧云中郡守魏尚,他同匈奴人作战没打过败仗。可是因为他虚报了一点点军功,陛下就免了他的职,把他扔进了监狱。一位抗击匈奴的人才被陛下改造成了囚徒。臣认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对将领要求的太苛刻。这种做法足以扼杀将领们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