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盎在陇西干得很出色,汉文帝由此发现袁盎善于做人的工作,于是他提拔袁盎去做吴王的丞相。
要说做王的丞相比都尉的官大多了,袁盎应该高兴才对,但是袁盎却怎也高兴不起来。
吴王刘濞是各路王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资格比汉文帝还要老,论辈分,他是汉文帝的叔父。他在吴地的根基相当深,是个老奸巨猾野心十足的人。
无形之中,他是汉文帝眼里最具威胁的人。朝廷里的高官们有一个共识,吴王刘濞早晚会反。
所以做吴王的丞相不亚于坐到了火山口上。
袁盎这位聪明人终于洞穿了汉文帝下放自己的真实意图,大领导已经不赏识自己了,他把自己推入了火坑。
袁盎心想:吴王骄横日久,他身边围着许多奸诈的人。自己作为汉文帝的特使去那里当吴王的副手,简直是进入了狼窝。稍有闪失就会被吴王整死,或者被吴王身边的宠臣害死。这个官实在不好当啊!现在自己就是夹在汉文帝和吴王之间的馅饼,汉文帝已经不拿自己当亲人了,吴王更不会拿自己当亲人。
袁盎很感慨,他此时的心境类似于当年的贾谊,是一种被主子遗弃的悲伤与无奈。唯一和贾谊不一样的是,袁盎没有大发牢骚,他在努力思索怎么在夹缝里生存下来。只要能活下来,将来就有翻身的希望。
做人难,当官更难!
袁盎破解不了自己在汉文帝手里失宠的原因,但是他有足够的能力化解将要面临的困境。
到了吴国,袁盎整天饮酒作乐,绝对不参与吴王政治圈子里的事,他把自己改造成了无关紧要的摆设。
吴王对袁盎的这种为官的态度很欣赏,贿赂给了袁盎很多金银。袁盎知道吴王在堵自己的嘴,袁大人肯定会闭紧嘴。
袁盎彻底变换了风格,原来是靠嘴在汉文帝面前取宠,现在是靠装聋作哑保全身家性命。
袁盎的灵活印证了他比贾谊聪明,贾谊是坚守道德操守的腐儒,袁盎绝对不是。官场上不讲道德,只讲成败。
袁盎的做法使他彻底驾驭了政治危机。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1 15:36:10
升职
你对领导真心实意,领导也不会对你虚情假意。
官场的规则是:有多少人倒下去,就会有多少人站起来。
领导身边绝对不匮乏人才,关键要看领导的慧眼。
袁盎倒下去了,一个叫张释之的新秀却站了起来。他在汉文帝的提拔下迅速发迹。
张释之原是皇宫卫队里的无名小卒,而且是个临时工,不享受国家的财政开支。他一切的花费要靠家里人来提供。
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挣扎了十年,到头来仍是一无是处。虽然他经常见到皇帝,却没有和皇帝过话的资格。这就是作为一个小职员的悲哀。
十年的苦辣酸甜终于使他顿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在官场上精进,只埋头苦干没任何用处,必须托关系,投资银子。
当时他的最高上司正是当红的宠臣袁盎,只要袁盎在汉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张释之就能翻身。
张释之用非常手段打通了袁盎这条人脉。
在袁盎的极力举荐下,张释之被汉文帝任命为仆射,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国家公务员行列。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张释之的未来只能靠自己创造了。仆射这个差事类似于皇帝身边的顾问。皇帝有时会向这类人咨询治理国家的办法。
张释之从而获得了在汉文帝面前卖弄的机会,他向汉文帝高谈阔论玄妙的治国理论。
汉文帝笑道:“不要夸夸其谈,来点实际的。”
张释之赶紧换了个话题,核心内容就是秦国为什么会灭亡。
这次谈话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其结果就是再次升迁。
汉文帝提升他为谒者仆射,也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
这个职务使张释之终于能陪伴在汉文帝的左右了,其实进入领导的核心圈子未必就是好事,如果做好了就是天堂,如果做不好就是地狱。大概的规律就是,十有八九会下地狱。
一次,张释之陪同汉文帝去上林苑视察工作。这个地方是皇帝的私家园林。
汉文帝询问上林苑的负责人,园子里究竟养着多少种动物。负责人张口结舌竟然答不上来。
正在尴尬之际,一个负责饲养老虎的小官说出了答案。汉文帝很惊奇,又随口问了许多有关上林苑的一些具体事务,这位饲养员应对如流。
汉文帝认为这位玩嘴皮子的饲养员是人才,认定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上林苑总管是废物。他要升饲养员的职,同时罢掉上林苑总管的官。
张释之不同意汉文帝的做法,他问汉文帝:“陛下认为周勃这人如何?”
汉文帝答:“人才。”
张释之说:“周勃不善言辞是出了名的,而且说话还口吃,他却是干实事的人。先帝(刘邦)在用人上独步江湖,他重用的人都是干实事的人,因此缔造了强大的汉帝国。秦始皇喜欢用玩嘴皮子、耍笔杆子的轻浮之徒。这类人华而不实,文过饰非,就知道用嘴,用玄妙的文章哄骗秦始皇高兴,致使秦始皇听不到在治理国家上的失误,这是秦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啊!”
汉文帝听得津津有味,他示意张释之把肚子里憋的话全都释放出来。估计这些话已经憋了若干年。今天无非是借题发挥而已。
张释之又说:“上林苑治理的井井有条,这都是上林苑总管的功劳。至于上林苑到底养着多少种动物,以及类似的具体事务,有主抓这方面工作的小吏,上林苑总管未必了解的那么详细,所以面对陛下的问话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如果陛下因为养虎的小官口才好就升的他的职,天下就会形成哗众取宠不务实际的工作作风。陛下是国家的表率,您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会风气。”
汉文帝是个聪明人,他琢磨下属说的话已经琢磨了很多年。一般的情况下,不管下属说话绕多大的弯,他也能听出这帮爷的真实意图。
张释之的这番表现实质上道出了领导该如何用人的问题,那就是重用干实事的人,远离玩嘴皮子的浮华之徒。
汉文帝没升饲养员的官,却升了张释之的官。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2 09:23:50
谢谢各位留帖,其实我并不是很大,我老爸才六十几岁,我还是家里的老小,有机会上了几年学。
天才和庸才是比出来的,鸡头未必比牛尾沉多少。只是安排的部位不同,才有了不同效果。假设汉文帝是病猫,袁盎绝对是闹事的耗子。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2 09:32:38
回到办公地,汉文帝立刻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这个差事就是看守司马门的最高行政长官。
司马门是出入朝廷的大门,这个地方相当神圣,所有王公大臣到了这个地方必须下车步行,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这个地方也是典型的是非之地,以众皇子为首的王公子弟经常破坏这里的规矩,经过司马门不下车。
让张释之当公车令,简直就是把他放在火炉上烧烤,这绝对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而且得罪的都是得罪不起的人。
张释之算个什么玩意?几个月前还是朝廷里的临时工呢!除了汉文帝,没几个人把他放在眼里。
汉文帝做事也真够绝的,你张释之不是想干实事吗!我就给你干实事的机会!看你在司马门这块地盘上怎么干实事。
汉文帝在考验张释之的成色,看看张释之到底是在玩嘴皮子,还是真能干实事。
张释之终于尝到了升官带来的杀伤力,这是他在梦想当官时没想到的事。
要尽忠汉文帝,就必须坚决维护司马门的规矩。要坚决维护司马门的规矩,就会得罪一大批人。这批人都是有能力制自己于死地的人。
张释之必须在公车令这个差事上有所顿悟,否则他会倒在这个差事上。
经过几个夜晚的失眠,这位爷终于思索出了今后做事的准则:那就是坚持真理。
也就是说,只忠于皇帝立下的规矩,不忠于某个人,其实这也等于是忠于皇帝。只是有时候皇帝也会带头破坏规矩。
他这条做事准则很冒险,幸亏汉文帝是位超级伟大的明君,否则张释之死定了。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张释之大放异彩的机会终于来了。只不过抓住这个机会需要超级的胆识,如果换了别人,一准会败下阵来。
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武驾车入朝,经过司马门时很嚣张,在公车令张释之的眼皮底下公然破坏规矩,坐在车上大摇大摆的穿过了司马门。这显然是对张释之的鄙视。
刘启和刘武都是汉文帝的儿子,并且刘启是未来的皇帝。张释之要坚持真理,就必须拿下这两位小爷;而拿下这两位小爷,就等于得罪了未来的皇帝。
汉文帝活着也许张释之安然无恙,一旦汉文帝死了,接管皇权的刘启极有可能削掉张释之的脑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官场这个能人圈子给张释之带来的挑战太大了。
张释之果真不是凡人,他命手下拦截了两位皇子的马车。任凭两位皇子怎么耍牛,张释之就是不让他俩进入朝廷。
无奈之下,太子刘启放出了一句话:“等我当了皇帝,先办你张释之。”
张释之没理睬刘启,他心里面也有一句话:“今天老子先办了你。”
第35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18:50
作者:taishangcheng 回复日期:2011…03…22 22:19:56
你不会是在影射我是袁盎、闹事的耗子、冤枉啊、你人不错就是更新太慢
没说仁兄,在论史啊!
作者:望尘却步 回复日期:2011…03…23 01:12:22
楼主文章好·人品更甚!继续关注~
过奖了!只能说努力做好自己,错误没少犯,跟头没少栽,所以有了点经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0:28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作者:juice5 回复日期:2011…03…23 10:17:28
楼主把中华史都写了吧。
工作量有点大。呵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1:36
作者:千千繁星夜如歌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0:02
巧遇春秋兄啊!
坐等更新。
…
是啊!有缘!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5:21
张释之去面见汉文帝,这位爷当着满朝文武弹劾两位皇子。大臣们以为张释之神经出了毛病,类似于这种事一闭眼就过去了,何必较真呢!
汉文帝替儿子赔不是说:“是朕没把他们教育好啊!爱卿按朝廷的规矩去处置吧!”
真按朝里的规矩去处置吗?张释之没这个勇气,也没这个权力。他只能把两位皇子移交给司法部门,到那时就必须公事公办了。
张释之只想尽自己的职责,没想办这两位皇子,他也不敢想。
现在挤到这个份上了,总不能让汉文帝为两个儿子求情吧!
左右为难的张释之终于出汗了。
汉文帝望着他狼狈的样子笑着说:“你回司马门处理这件事吧,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张释之流着汗走了。
就在他立在司马门前,望着两位皇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薄太后的懿旨到了。传两位皇子入朝。
这显然是来给张释之解围的。
张释之赶紧放了两位皇子,并长出了口气。
他清楚这是汉文帝运作的结果,也清楚这是汉文帝给他找的台阶。他打心眼里佩服汉文帝的睿智。
汉文帝对张释之的表现很满意,为了嘉奖张释之的忠心,汉文帝再一次给这位爷升官,任命张释之为中大夫。
从前,贾谊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倒下去的;现在,后起之秀张释之爬到了这个位置上。
张释之敢办太子的举动震动了整个官场,这块金子终于开始放光了。
不久,这位爷再次获得升迁,他取代倒下去的袁盎当上了中郎将。
由一个临时工迅速升迁为宫廷卫队的总司令,张释之的仕途太顺了。
张释之向汉文帝尽忠的套路和袁盎不一样,袁盎靠的是诋毁别人,借挑别人的刺儿来抬高自己。张释之靠的是把分内的工作干好,做的是实事,他要比袁盎厚道。
张释之是与众不同的人,他往往会在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说出让汉文帝信服的话来。
一次,汉文帝谈及到死后的事情,打算用南山的巨石当棺材,这样他的坟墓就会安稳,也就是说能防止被人盗墓。
众臣子都赞同汉文帝的观点,只有张释之持反对意见,他说:“如果随葬很多珍宝,即便用南山当坟墓也能被贼人盗挖;如果不随藏值钱的物品,即便用木头棺材也会安然无恙。”
其实张释之要表明的意思就是:死后要节俭。
汉文帝是出了名的抠门先生,所以能准确判断张释之说的话是真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