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小记-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北,包括青山城在内,原本并没有专门的女兵,人是从医疗队和官学及几个书院中临时选拔的。选拨条件之高令人乍舌,忠心、才学、武力、骑术以及身高相貌等等,无一不是一时之翘楚。
而有了此次南下经历的女孩子们在将来几乎都成为淮北的精英,她们中还有人为淮北组建了真正的娘子军,将来随着武帝开疆拓土。
淮北军不仅展示了超强的武力,更给淮南人留下了亲民的印象,一万多人的队伍一路行来,没有发生一起扰民的现象,更不会取一丝一毫的民财,沿途所需任何物品皆按价付钱。
民心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当然再配合适当的宣传,淮北王的声望如日中天,整个淮南都在仰望着他。
进入京畿,司马十七郎并没有按朝廷的安排直接进京,而是带领王妃世子还有两个儿子先到了皇家寝陵,拜谒祖先。离开陵园前,他将当年在陵前斩石立誓所用的佩剑留在了皇祖父的陵殿内,以示自己完成了皇祖父的嘱托。
正如当年北上前一般,司马十七郎再次在皇家陵寝前驻军,第二天一早拜别先祖,才向京城进发。
离城外的长亭还有一段距离时,一名华服青年带着仆从立于路边迎接,名刺递了上来,原来是孟白的长子孟鹤。
司马十七月郎令人停了车驾,孟鹤赶紧上前行礼,“拜见王爷王妃,拜见世子,拜见二位郎君。”又道:“家父偶感风寒,卧床不起,特遣小子前来迎接。”
原来孟白病了,卢八娘不由得担心地问:“你父亲病情如何?”
“已经请了太医,说是不碍的,只要静心调养些日子就好了。”
孟鹤语气里很是轻松,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便也放了心。再看看这个与孟白颇有几分相似的年青人,想到他一大早就在长亭之前很远等候,一定是很辛苦,卢八娘便含笑点头道:“你有心了。我与你父亲如兄妹,以后只按亲戚称谓便可。”
“是,姑父姑母,”孟鹤从善如流,马上改了口,又向旭儿三个笑道:“表弟们初到京城,恐怕不大熟悉,我可以陪着大家到各处逛逛。”
孟鹤言语殷切,人情练达,很容易就得到旭儿三兄弟的好感,大家说了一会儿话,车驾启动了,孟鹤带人并入了淮北王一行中,与旭儿三兄弟在一起谈笑,过了一会儿到了长亭。
皇上派了太子、楚王及左右丞相带领百官前来迎接,又有齐郡王府、鲁王府卢家、崔家等等诸人前来迎接,一时间冠盖如云。司马十七郎带着两个大儿子在前面行礼应酬,留着顺儿陪卢八娘在后面车上等侯。
没多久,旭儿陪着一位少女和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来见卢八娘,“母妃,父王让我将孟氏姐弟送过来。”
“拜见王妃,拜见三郎君。”少女带着小男孩行云流水般地向卢八娘和顺儿行了礼,又道:
“家父卧病,家母命我们姐弟前来迎接王爷王妃,世子及两位郎君。”
这少女相貌秀丽,举止清雅,举手投足间如飞云出轴,令人见之忘俗,正是将孟白与崔六娘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卢八娘一笑,“你是孟家的慧娘吧,”又指着一直规矩守礼的小男孩道“孟家的十二郎孟松?”
孟白有三十多个子女,其中崔六娘所出的为三女一子,前两个嫡女已经嫁人,待自闺中的自是嫡三女孟慧娘了,孟六娘带着的小男孩应该就是她的同母弟弟孟松。
“回王妃的话,正是。”孟慧娘恭敬地答道。
“不要这样拘束,就叫姑母吧。”卢八娘笑道:“松儿来车来与顺儿一起玩吧,他正嫌太闷呢。”然后又叫孟慧娘到自己身边坐了,“且得等上一阵子才能进城呢。”
孟慧娘叮嘱了弟弟一声,“好生陪着三郎君玩,不许调皮。”才放开了弟弟的手,然后再三不肯与卢八娘并坐在车上的正位,最后只在下首端正地跪坐下来。
卢八娘详细问了问孟白的病情,听到也确如孟鹤所说一般就放下了心,又问了崔六娘的状况,转眼就见旭儿还呆立在车旁,不由得一笑,“旭儿,你去前面对你父王说一声,等进了城派几个可靠的人送孟氏姐弟回孟府,要是方便也将礼物也打点过去。”
旭儿让母妃这样一说,脸竟然全红了,这些小事哪里用得着母妃亲自吩咐呢,母妃是在提醒自己失礼了啊!
第百十七章 实践诺言重返京城展示军威见驾省亲〔二〕()
上万的淮北军不可能全部进城,按事先的安排七千人驻扎在城外,三千人跟随淮北王身边。这三千人又是淮北军中精华的精华,他们继续向京城人士展示了收复故土的威武雄壮之师。
淮北王入京后,第一步就是进宫见驾,淮北王妃自然同时进了后宫。
说起来皇上已经废了两任皇后了,现在在宫里主持宫务的是吴妃和尹妃。吴妃还是陈王潜邸的旧人,原与淮北王妃相识,她出身小士家,只生过一个女儿,早已经出嫁,一贯低调,对淮北王妃姿态放得特别低。
而陪同吴妃的尹妃,其实非常受皇上的喜爱,只是因为出身庶族而不好让她直接主持宫务,只好将吴妃推在前面,但据说宫中的事情都是尹妃作主。她对淮北王妃不只是客气了,甚至还带了些讨好。
毕竟尹妃有一个儿子,她就是为了儿子着想也要努力与淮北王妃交好。
卢八娘岂能不知,她就是在淮北也一直关注着皇嗣的情况。
现在皇上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为先皇后陆妃所出,现在二十岁上下,早已经册封太子十余年。
早年间,皇上对太子极其宠爱,不过后来陆氏专权,特别是陆后被废父子渐渐离心,而太子因思虑过重,原本极弱的身子就更加糟糕,听说近两年内很少出面,一直在东宫休养。
皇次子就是楚王,生母也是出身陆氏,今年也有十六七岁了,是皇上养大的第二个儿子。当年很多人传言陆后残害皇嗣,其中的一个证据就是其他妃嫔所出的皇子都没有养活,只有陆氏姐妹的儿子长大了。
楚王不同与皇上和太子,身体非常康健,这也是他特别得皇上喜爱的最重要原因,年纪还小的他所拥有的封地早已经超过了他的叔伯们,是朝中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亲王,当然要除外司马十七郎。
陆后被废事件对楚王同样有很大影响,皇上不只废了陆后,也将他的生母陆妃降了位份,特别是在皇上广纳后妃,又生下了儿子后,楚王所得的宠爱明显下降了很多。
至于第三子,正是尹妃所出,刚过三岁,册封赵王,这个孩子之所以胜出就是他活过了三岁,而宫内这几年内新生儿多半夭折了,留下的男孩只有他一个。眼看着皇上年近半百,疾病缠身,赵王应该是他最后的一个儿子。
皇上嫌弃太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且太子的身体很可能熬不过他的父皇,楚王从小娇奢太过,又没有按太子的标准去教养,在朝中的风评不佳,所以就给了尹妃以希望。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得到淮北王的支持,那么太子和楚王都算不了什么,尹妃笑着上前不肯让淮北王妃行礼,“王妃,我一直在深宫中,又年轻不懂事,正要王妃来指点指点呢,哪里敢当王妃的礼!”
“哪里,娘娘们将宫里管得很好了。”卢八娘推让了一下便就势坐了下来,毕竟她是亲王妃,按品级比起普通的宫妃还要高一些,虽然论辈份,从皇家看二十还不到的尹妃算是她的庶叔母,但是从卢家这边论,尹妃又要算她小辈的表亲,总之,她也没有必要对尹妃等人太过客气。
“早听说淮北王世子和两位郎君都是人中龙凤,淮北王一直忙于征战,一定都是王妃教导得好,我要向王妃学学怎么教导赵王呢。”
卢八娘看着一直被宫人抱在怀里的赵王,知道尹妃的目的,只是敷衍着笑道:“赵王龙章凤姿,贵不可言,尹妃只等着享儿子的福吧。”转而与端睿长公主等几位公主打了招呼。
皇家一向如此,列王很难得到皇上的信任,而公主因为没有继承权,反而可能与宫里的关系更好。就比如眼前的端睿,是皇上的同母姐姐,她和她的胡驸马在皇上继承皇位时出了很多的力,所以一直很得皇上的尊重,经常出入宫中,而宫里的宫妃们都对她特别客气。其他几位公主,有皇上的姐妹,也有她的女儿,虽然不如端睿的圣宠,但总也都是有体面的。
卢八娘虽然是小辈,但是她的身份已经足够与长公主平起平坐,而她又不用讨好端睿,所以只略一颌首便打过招呼,至于其余的几位小辈公主都主动地招呼淮北王妃。
至于各位王妃、郡王妃等,更是没有一个地位上能压倒淮北王妃的。就这样,卢八娘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份确实足够高了,进了宫竟然都不必向别人行礼了,除非皇帝再迎娶新皇后。
所有的人,包括看起来非常严厉的端睿长公主,也都对她异常客气,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当然说的都是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话。没有多久,就听前面的朝见已经结束,卢八娘便起身告辞,“改日再来拜见娘娘们。”
“也好,淮北王和王妃舟车劳顿,皇上也说过上几日后再举行宫宴。我就代大家送送淮北王妃吧,”尹妃热情将淮北王妃送到宫门,见已经看不到大家了,向她低声道:“赵王年纪还小,还可以教导,不比长大了怎么也养不熟。”
卢八娘一笑置之,看来司马十七郎一直觉得皇帝修身齐家不水平不高确实有道理,一个宫妃竟然敢公开拉拢权臣,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皇上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而尹妃这番举动,又是不是尹家的意思呢?
卢八娘再次登上车驾,就听说捷儿和顺儿已经成郡王和县公了。
原来在朝堂上,司马十七郎在众臣面前表态,他此番应诏前来就是为了祭奠列祖列宗,回覆先皇,并面见圣上,看望亲友。秋天时他就要重新回淮北了,毕竟那里与胡人接壤,战事不断,他必需保障朝廷北部的安全。
这就直接向皇上表明他对皇位并没有窥伺之心,也算是让皇上和朝中一些人放松了不少。不管怎么样,世上皆知淮北王言出必行,有了他的这些话,大家就又能安安稳稳地再过几年了。
鉴于司马十七郎的地位,早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淮北世子的情况也是一样,于是捷儿和顺儿就都得到了爵位。
其实呢,不管是司马十七郎还是卢八娘根本没有把这两个爵位放在心上,他们早已经给两个小儿子准备好了封地,爵位还不是什么时候想要就会有的?就是捷儿和顺儿也没怎么样,捷儿一向不在意这些,至于顺儿,他还不大懂呢。
于是一家人按原来的计划到齐郡王府拜见齐王太妃。
忠孝仁义,孝仅在忠之后,是儒家思想的中心,也是淮北王一直坚持的。他当年曾降爵为父王赎罪,又带孝出征攻克子思城,平日四时八节对于嫡母齐王太妃都要送来大批财物,奉养周到。
眼下回到京城见过圣驾后便直接到了齐郡王府,拜见嫡母和长兄。
过去的齐王府已经变成了郡王府,府第虽然还是过去的府第,但是早不再当年日夜笙歌的情景了。自齐王过世后,齐王世子虽然继承了王爵,但却因“于国无功”被皇上降为郡王,所幸因齐王太妃还在,皇上并没有将齐王府收回。
经过齐王丧事后的一番整顿,齐郡王府现在虽然够不上森然有序,但也勉强可算家宅安宁了。听说湖阳郡主为王府定的份例标准现在还在应用,执掌家事的齐郡王妃一丝都不敢改动,而来自淮北王的供奉也为齐郡王府的经济做了保障。
当然这些年里,齐郡王府也出过几次事,最大的一次就是府里的十三郎在外面惹事,结果他由原来只瘸了一条腿便成了两条腿都断了,只能高卧在床上。听说齐郡王得知消息后把人抬了回来,问都没有去问一声打人凶手,反倒如释重负地说了声,“可算他以后不会再去惹事生非了。”
于是就在齐郡王府的息事宁人之下,司马十三郎就白白成了废人,齐王府的子弟们在外面再也不大敢做过格的事了,齐郡王连亲弟弟被人打残了也不会出头,哪里还能指望他管别人死活呢。
当然也有几个懂事想谋求发展的弟弟,他们大都去了淮北,淮北王虽然严厉,但是还肯给自家人发展机会,淮北王妃又是最大方宽容的嫂子,所有的弟妹们她都肯照应。对此齐郡王并不反对,还会替他们整治了象样的行囊将人送走,总之,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保住王位。
所以当淮北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