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不一样的人生 >

第9部分

不一样的人生-第9部分

小说: 不一样的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面具,假借爱之名义,要求我们的妻子和兄弟为我们做无条件的牺牲。
    宗教是这样看待生命的:上帝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独特的、有其独特的气质、独特的需要、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我们赞成宗教的这些观点,我们不仅要允许各种观点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唯有如此,我们队人类才可以怀有真正的爱。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元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看来上帝并不钟情于单一的枯燥世界,早在他创世之处,他就已经让这个世界充满多姿多彩了。
    我们人类也是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好动,不得安宁;有些人却心平气和,喜欢沉思。如果一个人具有摔跤运动员那样的强壮体魄,那么在与那些白面书生和憔悴的苦行者相比,他们的身体上则有个多的能量需要使出。有些人是天生的乐天派,整天乐乐呵呵;而另一些人却显得犹豫伤感。我们的体格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会造成我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极大不同。有些人惯于行动,而有些人却擅长思考;有些人热情奔放,有些人则自制拘谨;有些人喜欢征服,而有些人却乐于服从。当然,我在这儿可不是在宣扬某种宿命论。我只是想说,我们完全可以对生命之树进行修剪、整形,让她长得更好。但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外在的力量对生命之树进行任意地裁剪、修理,甚至愚蠢地将最繁茂的心灵枝条剪掉。





    正文 第四章 人类对爱的无限渴求(8)
    更新时间:2010…4…15 9:26:29 本章字数:1497


    对他人的宽容,不仅仅是谈论伦理问题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人自我调适的前提。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适当的,如果别人与我们的看法产生分歧,我们就不高兴、难以容忍,这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念还不坚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他希望每个人都保持与自己相同的自信。一个没有鲜明个性的人,却希望别人与自己是同一个模子里面造出来的,是不可能达到心灵的宁静的。
    我们并不希望别人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观点完全一致,也不希望他们的性格只是我们的翻版,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热爱别人。
    宽容,作为对人类之爱的一种方式,不仅仅适用于私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需要我们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实践这条原则。在相互交流思想时,或参与政治生活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宽容的话,就能够避免自我偏执和相互敌视。我们主张宽容,但并不是要消极地对待别人产生的不同观点。
    严格地说,宽容意味着积极主动地去理解他人的观点、行为和习惯,当然,并不是要我们非得去接受它们。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便懂得欣赏,尊重别人的观点。更进一步说,当持有不同意见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这种宽容的心态会让你挺身而出,为此辩护。正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言:“我绝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迄今为止对宽容理念最简洁,最完美的表述。
    非理性的仇恨源自无知和恐惧。对异见采取一种冷漠主义的态度,只能表现出精神上的懒惰。要做到宽容,需要在仇恨与冷漠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约翰莫里曾经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借着宽容的名义,对一切都毫不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虚伪而已,借以掩饰自己的毫无主见,或者掩饰自己不想发表主见。”宽容并非道德上的随意,也不是随便偏离确定的原则。如果我漠不关心,只是信口说出彼此对立的两种观点都是一样的好,这并不表明我是宽容的,只不过说明勒沃的懒惰而已。但是如果我们强迫周围的人与我们的观点一致,那就意味着我干涉了别人的权利。
    宽容是保卫自由的堡垒
    对于这些问题,英国诗人的约翰米尔顿和美国的威廉罗杰都是极好的宣传者。他们并不希望人们违心地默许那些自己并不同意的观点,也不鼓励人们狂妄自大,采取暴力。而是认为,如果自己掌握着绝对的真理,并不容许他人争辩,这是那些愚昧的,未开化的人的想法。有些人甚至试图借助武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真理并不是个人所能穷究的,也不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这一点恐怕不难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放弃了许多落伍的观念和情感方式,但一些人却仍旧坚持着旧式的教条。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着精神上的活力,不断地追求进步,我们就可以很幸运地摆脱更多的落伍观念和情感方式。瑞纳曾说:“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我们就不会固步自封,就不会坚守那些陈腐的观念不变。”很多人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还有一些人的智力成熟的太早,此后便顽固不化了,瑞纳的这句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告。
    从这个角度来看,宽容是保卫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坚固堡垒,是人权的坚定捍卫者,也是文明进步的主要体现。如果破坏掉宽容的气氛,我们争取到自由也将奄奄一息,并将社会带进新的战争中——|要为自由而战,最终的结局必定是自由的胜利。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宗教和信仰的自由,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所有这些都是以宽容作为基石的。宽容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不懈地奋斗努力,它要求每个人都能坚持它并在个人的生活中去努力地实践它。如果我们在个人的生活中不再宽容,那么就会破坏以此为核心的一切社会结构。





    正文 第四章 人类对爱的无限渴求(9)
    更新时间:2010…4…15 9:26:30 本章字数:821


    在美国历史上,就有很多宽容精神的伟大提倡者。乔治华盛顿为当时的那些亲英派开脱,便是极好的例子。当独立战争中狂热的的爱国者打算劫持这些亲英派的财产,用暴力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时,华盛顿却安排这些亲英派迅速地离开了美国,前往加拿大。自由是保证社会道德的必要条件,为了保卫自由,华盛顿在其他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
    罗杰威廉认为,在塞勒姆不会有真正的宗教自由,他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穿过寒冷的森林,找到了美国的第一个民间圣殿——普罗维登斯,因为这里主张宗教之间的宽容。菲利浦布鲁克斯在他的一次布道中将美国的宽容精神提炼为如下的一段文字:“宽容的态度在两颗对立的心灵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互敬的关系。我不同意我朋友的观点,但是我必须尊重他。我希望朋友真诚地信奉他的观点,然而我有权利、有责任去说服他,使他同意我的观点。宽容好比是一个奇特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对观点的严肃批判和不追究其个人责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尽管提倡宽容的人通常具有坚定的信念,但宽容本身却是一株脆弱的树苗,它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如果不加照料和呵护,它会枯萎直至死亡。随着宽容精神的消失,整个社会也将变得狭隘和专制,这是极其危险的、有害的。这种偏执会在无声无息中扩散开来。人们的基本权利会得到漠视,言论、出版会受到严格的审查,人们相互之间的仇恨也会逐步地深化,法律也就成为了驯服人民的工具。很快,他们就像是迷失在了黑暗的森林之中,没有光,没有安全感,有的只是笼罩在心头上的恐惧的阴影。
    民主就是宽容原则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运作和体现。在政治领域中运用宽容的原则,就是要保存而非消灭不同己见者。其实,这些持有异见的人士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一股批判的力量,可以防止执政党变得过于专制和腐败。这也是民主政治的首要前提,如果宽容不复存在,民主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正文 第五章 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1)
    更新时间:2010…4…15 9:26:32 本章字数:1469


    第五章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
    伯特兰罗素说:“在一个充满威胁、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骄傲。”
    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安全的世界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见无数的恐惧和焦虑。未来的世界是不可预知的,为了讷讷个够在这个世界中存活下去,我们必然会感到恐惧和焦虑,这是每个人必须付出的生存代价。尽管这种情感体验是正常想象,但控制这种情感以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宁静也是可以的。伯特兰罗素在《我的信仰》中曾经阐述道:“在一个充满威胁,变化无常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骄傲之处。”
    适度恐惧的正面作用
    每个人都曾感到害怕和恐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当原子弹、病菌,以及社会的道德困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幸福时,我们便会感到深深的恐惧。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机制为我么提出了警告,使我们避免了许多惨剧的发生而生存了下来。如果我们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如何避免可怕的、有害的事物。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恐惧也不一定就是人性中的消极因素。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所有的发明和发现归根结底都是人们恐惧和焦虑的副产品。夜间的人们由于害怕黑暗,便努力去寻找光明,于是便发明了取火的技术,以及此后电灯的问世;人类由于疾病的困扰,于是便发明了医术,掌握了外科手术、麻醉方法和治疗技术。如果人类有一天感到害怕了,那么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性。恐惧的感觉常常激励我们去创造和发明使我们免于恐惧的手段和技术。
    人要想成为万物之灵,高于其他生物,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也就是说,只有人才会感受到那种生存的恐惧。田野中的动物只不过感受到动物式的惊恐,但却感受不到人所特有的恐惧。我们敏感的神经末梢常常将我们的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使我们感受到痛苦、危险,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而我们的恐惧与焦虑也正是由神经末梢感受到的。
    有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想法,觉得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许许多多的痛苦之事,还不如做一只麻木的牡蛎。但如果真的将这种选择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想,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做一只麻木的牡蛎。丧失了人类的敏感,也就感受不到恐惧、爱、欲望和忠诚。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焦虑,我们才督促自己不断地发展、成长,我们才有人生的梦想和追求。
    人的气质千差万别,对待同样的事情,人们的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粘液质的人能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阵线也不会轻易地崩溃;对另外一些人而言,他们能够承受的精神压力却小得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那些经常处在极度恐惧状态中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美国总统林肯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一生中经常感到极度的抑郁,但他们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有些人整天乐呵呵、无忧无虑,反而不能取得大的成就。
    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够涵盖人类持有的所有情感体验,但下面这个观点的概括也许是正确的:所有的人无一例外(或者只有弱智和白痴除外)都感受到恐惧和焦虑。尽管每个人的具体感觉不一样,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恐惧和焦虑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曾感受过内疚,承受过孤独,他们对痛苦充满恐惧,向往内心的安宁。我们常常会掩饰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避免与习俗相冲突,大家对此都心照不宣。其实,我们倒应该公开地承认,正是共有的焦虑使人与人之间具有某种相通性,从而使人类能够结合在一起。





    正文 第五章 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2)
    更新时间:2010…4…15 9:26:33 本章字数:1524


    当然,有些恐惧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当我们感受到危险的真实存在时,有恐惧感是必要的。当我们的水手或战士投入到战斗之时,他们会感觉到恐惧。这种恐惧感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快,从而刺激他们发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全部潜能,并巧妙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去夺取胜利。如果一个战士走上战场时感觉不到丝毫的恐惧,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对他的战友来说也极其的不利。但战士、水手和飞行员一般都能够克服他们的恐惧,去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些例子最好不过地证明了一点,即人类能够运用他的潜能去克服恐惧,并完成伟大的事业。
    恐惧感会帮助我们避免危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