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不一样的人生 >

第5部分

不一样的人生-第5部分

小说: 不一样的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生的精心疏导,他终于走出了儿时的不良环境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变得开朗起来,与人为善,并学会了如何去帮助他人,如何接受他人的帮助。
    怀有自恋情结的人极度地爱自己。他们将自己囚禁在一个封闭的小天地中,四周所有的窗户都被关闭,换成了只能照见自我的镜子。小说家斯蒂芬伯纳特在《约翰布朗的身体》中描写了自恋者璐茜的悲剧性故事。她是美国南方的一个美女,她的自恋情结可谓病入膏肓,她拒绝结婚,厌恶别人占有她的身体。她站在镜子面前,向镜子中的自己袒露心迹:





    正文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4)
    更新时间:2010…4…15 9:26:10 本章字数:1204


    心上人呀,我爱你。
    我爱你,我的宝贝儿。
    我是最爱你的,不是么?宝贝。
    世界上只有璐茜最了解你是多么的温柔。
    你不能结婚,我的心上人,
    你不能将我抛弃。
    我们在一起总是这样的美好,
    难道不是吗?宝贝。
    我们将伴着美妙的旋律,
    与情人们翩翩起舞,
    但你不能离开我,宝贝,
    我不能没有你。
    你不能抛弃我,去另寻新欢。
    璐茜的这种自恋情结看起来是无比地爱自己,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她完全是自我沉溺,并非是在尊重自己。斯蒂森凯和上面小说中的璐茜都是自我发展受阻的典型例证,她们并不是真正的自爱和自信。斯蒂森凯总感觉自己是无价值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璐茜则是不敢去面对现实,设想着一个可爱的、虚幻的自我,寄情于她,唯恐失去。希尔德博士在他的《人类的目标和欲望》一书中指出,这些自恋者的人际关系是扭曲的,不正常的。她们只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爱和赞美,只有从别人那里获得赞许,他们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惩罚性的后果。将精力集中在自我的身上,习惯于在自我吹嘘的白日梦里面得到情感发泄,放弃了正常人的人生追求和对外界事物的热爱,这常常会造成事业上的失败和悲惨的结局。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充斥满了寄生虫,仿佛只有不断地吸取爱的养料,才会感到满足。他们总是感到没有精神支柱,需要别的力量来支撑,这在成熟的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患上了这种精神上的幼稚病,他们的婚姻将会破裂。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社会中,他们都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更有甚者,他们会失去最坚强可靠的情感——对子女的爱。
    在自我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诱惑,我们很容易因此而放松对自己警惕,毁了自己的一生。人们为什么会残忍地对待自己呢?原因之一便是他就是他自己,与自己最为接近,也最容易成为自己的攻击对象。别人只是在有时候会成为攻击的目标,但是我们自己,即使是在睡眠中,也可以作为要攻克的城堡、要突破的要塞,要摧毁的敌人。人们并非总是爱自己的,自杀便是人们不爱自己的一个最佳佐证。许多人在其一生中毁掉了他们的天赋,浪费了他们的精力,破坏了他们的创造性品质——而他们实际上都是在慢性自杀。事实上,在与如何友好地对待他人相比,如何友好地对待自己是更难做到的事情。
    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慢性自杀便根源于对自我的五节,这是近二十多年来最为惨痛的悲剧之一。他是美国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才华横溢,生活上似乎也一帆风顺,安逸舒适。但一种非理性的恐惧和自我怀疑一直折磨着他。他浪费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著述甚少,在自我憎恨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正文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5)
    更新时间:2010…4…15 9:26:12 本章字数:1459


    自卑感是对自我的憎恨
    对自身的蔑视和残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自卑感便是最常见对自我的憎恨。在生活中,很多人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人们经常具有的心理现象。我们当中很多人会因此而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能够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物,相同的家具,像他们一样地说话、做事。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鞭笞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地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过来映衬了自己的渺小,这无疑是伤害自己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美,有着各式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缺,显得沉着和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坚信,别人的内心世界同样地残留着过去失败所留下的伤疤。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将自己破裂的伤口看得那么严重了。
    将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觉得自己万事不如别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爱情,。并为此感到深深地自卑。有很多的男士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来,她有着良好的品格,受人尊敬,应该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但结果却是将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变大了。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商人们认为自己是注定要失败的,不敢抓住机会去扩大经营的规模;专业的技术员认为他的能力和灵性要比同事的稍逊一筹,;成绩优异的学生为大学里的考试而惶恐不安;年轻的女孩迷人可爱,但与邻居家的女孩相比之后,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所有的这些人,本来是极为优秀的,但心里面却看不起自己。他们的内心焦躁不安,在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直到将自己的信心完全抹杀。、
    很多人沉醉在自卑感的迷雾中。对此,我想提醒的是:别人并不以你看待自己的眼光那样打量你。实际上,你是坚强的、睿智的、成功的。在你平凡的日子里,你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你拥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和较高的声望。你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热爱,而你自己却戴上了有色的眼睛,透过茶色的镜片来看待自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摘掉有色眼镜,变得成熟起来,像周围的人一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要认识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一切挑战,你比你自己想象的回更加的优秀,更为成功,更有自信,更富有主见和创造力。
    这些模糊不清的焦虑和对自己的错误看法,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里便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小孩子的父亲去世了,但这个孩子却不能正确地理解他父亲的死亡,心存疑虑,最后他认为是他的父亲抛弃了他,逃跑了。这个男孩子长大后,人就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他害怕被朋友,被老板和被社会抛弃。这个男孩没理解,他的父亲并不是情愿舍他而去的。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却根植了这样的信念,是父亲不再爱他了,将他遗弃了。
    人们是如何地将自我扭曲的呢?如果我们稍微敏锐一些的话,便会发现更多的心理根源。有一个如孩子般幼稚的人曾说,他受到的尊重和喜爱是有条件的。他觉得,只有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事,才是合理的。由于没有发自自己内心的信念,总是依靠外在的标准,结果他可能会变成一个冷漠的大商人,一个无情的创业者,因为只有获得更多的金钱才能抵消他心底深处的惴惴不安。一个女士,在他小时候总是依赖别人,从没自立。她此后的生活就变得极为惨淡,婚姻不断地出现问题,因为她企图得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救助者,希望自己的生活会出现奇迹。





    正文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6)
    更新时间:2010…4…15 9:26:13 本章字数:1486


    通常,唐璜被认为是伟大情人的典型,如果不对他进行深刻地研究,觉得好像就是这样的。但事实上,唐璜未曾真正的爱国一个女人,也未曾被人真正的爱过。他在情场上不断地征服女人,这样做只不过是在极力地去掩盖一个事实——他并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说,他只是努力地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相信可以获得爱。他不断地逃离,又去不断地追求,他在不间断地逃离和追求中度过了他的一生——他追求转瞬即逝的爱,但他并不相信存在过真正的爱,他只能逃离。
    我们对待自身的错误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对于后两个问题所形成的错误认识又是怎样阻碍我们进一步地发展呢?我们应该运用足够的智慧去弄清楚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将自己圈在自我的圈子里,只关心自己,不顾及他人,这是在爱自己。我们不是极端地轻视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就是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深受其害还不自知。自恋和自我憎恨都称不上是真正的自爱。只有当我们院里了这些病态的自爱,才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保证内心的和谐,才能与它们友好相处。我们在逐步地学会如何去正确的爱自己。这样的自爱有着丰富的人生意义,但这首先要尊重自我。而要学会尊重自己,我们就必须抛弃那些不成熟的观念,坦然地接受自我。
    放弃是为了得到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为了能够完全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得到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会适当地放弃另外的一些目标和追求,如此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在儿童时期,我们是按照快乐的原则生活的。对于我们的愿望,父母总是尽量予以满足。当我们哭时,会马上得到食物;当我们感到害怕时,会得到安慰和保护;当我们生病时,会得到照料和治疗。父母关心我们是否感到舒适,只要我们大哭,他们会马上跑过来安慰我们,并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在小时候,我们并不懂得自我克制的必要性。幼小的心灵只想着马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懂得推迟满足或者克制这种欲望。等他们长大后才明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需要对事物的权衡比较,做出适当的取舍。
    乔治桑塔亚纳惊奇地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善恶之间进行选择,远不如在二者兼有的情况下选择那般艰难。比如,一个人希望发展创造性的组织才能,或者去当一个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演员,或者是去做一个牧师。很显然,他不可能同时都能做到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两种期望也许是并不相容的,但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人生的幼时阶段,我们并不懂得这点。在一个年轻人看来,他们想象中的职业似乎都可以在将来试一试。如果要他们进行选择,就会感到犹豫不决。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放弃那些自己想去尝试的大部分职业,专心于最适合自己干的职业。
    对于情感问题,道理也是这样。对很多少年来说,不断地变换着爱的对象也许无伤大雅,但在如今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如果成年人也如少年那样多情善变,忘却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就会酿成悲剧性的后果。
    时光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少年时代,童年时代。如果成年男子还企图像小男孩那样开心快乐,成年女子还希望像小女孩那样无忧无虑,那么可以说,他们都患上了某种幼稚病,他们是伤感的一族,幻想着时光能够倒流。他们并不明白,许多的愿望对人生早期来说是催人奋进的,在以后的年龄段中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而应该加以抛弃。要想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告别过去的生活,这样才能打开新生活的大门,从而让自己的爱变得成熟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





    正文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7)
    更新时间:2010…4…15 9:26:15 本章字数:1662


    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做哪些事情适合自己的当前身份,而那些事情是不适合的。这样的话,他才能做到真正地尊重自己。长大成人后,他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会选择自己的爱情、职业、喜好,在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后,就应该努力地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既定的人生抱负。“我不再是一个与他人无关的独立原子。”他不应该有勇气这么说,而且应把这种思想扎根于内心的最深处,“我所做的一切,会深深地影响他人。”
    要抛弃过去的观念是非常令人痛苦的。年轻时候的我们常常会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中,崇拜神秘的英雄人物。我们在幻想中将自己标榜为情场高手、伟大的英雄,或是著名的科学家,我们希望自己今后步入他们的行列。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