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

第24部分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第24部分

小说: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丽国王居然没有把杨广的警告当回事,等同于没有把我大隋当回事,不把咱国家最高领导人杨广当回事儿。这是咱中国人特有的逻辑,而实际,在古代中国,许多的藩国,在他们心底里,可能没有几个敢夜郎自大到,瞧不起中国皇帝。可古代的国家外交事业,不怎么发达,国家领导人们之间,误会一但形成,就很难挽回。比如,杨广与高丽国王之间,应是勾通没有到位,所以两国发生了战争。
战争开始之后,军事行展很不顺利,原因还是在皇帝杨广身上,他自我感觉太好,太过于独裁。临行之前,杨广召开了军事将领会议,他反复强调: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军队的一切作战计划,必须报皇帝批准后执行。从军事管理角度,是一件好事儿,可如果真的进入战争状态,前线的指挥员没有了临场应变的权力,无疑会限制了各级作战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用我们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会怠误战机!
果然,在东辽城之战中,辽人屡次想投降。但皇帝说了,军队所有的军事行动,得报请皇帝批准,包括受降。所以战争出现了荒唐一面,辽军有分作战部队想投降,隋王朝前线攻城的军事将领不敢自作主张,赶紧派人报请皇帝定夺。可等皇帝批准之后,辽人又反悔不降。如是者三。至东辽城迟迟攻不下来。《资治通鉴》城中人辄言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守卫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再三!
东辽城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而隋军其它几路人马进军也不顺利。最后粮食供应不上了,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北方的冬天来了。许多的士兵,不是死在与敌人作战的战场上,而是被饿死了、冻死了。
杨广也感到这仗打不下去了,所以他扔下部队,跑回东都洛阳。当初数十万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水(鸭绿江当时叫鸭绿水)作战部队,撤回国内时,仅余数千人。《资治通鉴》: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唯三千七百人。隋炀帝第一次征辽失败得很彻底,是彻底地失败了!
但更为可悲的是,杨广是一位不服输的皇帝。大业九年,回到东都之后的杨广,又召开王朝重臣会议,在会议上他发了狠话。对于高丽国,他不可能善罢甘休!高丽国让皇帝很没有面子,皇帝的面子,在哪儿失去了,还得在那儿找回来!杨广下令朝庭各部,做好再一次伐辽的军事准备。三个月之后,再征高丽!
隋大业十年,杨广的征高丽大军又出发了。这一次还是东辽城,隋军与高丽王国的部队打了几十天,什么云梯战、地道战、攻坚战等等,能想的法子,都用上了,但隋军还是攻不下东辽城!
最后皇帝出了一聪明主意,他下令隋军每人准备几根布袋,共准备了一百万根布袋子。然后在布袋子里装满了土。皇帝想造一条三十步宽的布袋大坝,压上城头。可皇帝的创意,还没有付之实施之际,国内传来大臣杨玄感造反的消息。
杨广愤怒了,同时他也有一点吓傻。他想不通,在自个儿在国外抛头颅,洒热血之时,这个本家杨玄感居然抄他后路!杨广又一次抛下了他的战友,赶回到国内,讨伐杨玄感!
十、王者不死
杨玄感是何许人也?
他居然敢造皇帝杨广的反?
据《资治通鉴》记载:杨玄感是隋炀帝杨广的礼部尚书,从姓氏上看,两位是本家,一笔写不出两个的“杨”字;杨玄感文武双全,为人骁勇,精骑射、好读书、喜宾客,在当时的大隋王朝,有一大群化名人朋友。其中有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特有名的名人:蒲山公李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蒲山公李密与杨玄感一样,擅骑射,精于谋略,且志气雄远。李密出道时,曾作过隋炀帝杨广警卫员——待卫。有一次随皇帝出巡,隋炀帝看到李密,杨广的第六感觉认为:这个要不可靠!所以杨广对宇文述说:“那个姓李的黑小子,(李密的皮肤很黑,个头不高。)不是一好鸟,不能让他在皇宫里当差了!”
宇文述把给李密调走了。以隋炀帝之残暴,看李密不顺眼,居然没有直接把他拉出去砍了,只是让宇文述,给李密调换了一个工作岗位。至少说明这李密运气还是不错,结合李密后来的经历,也应了一句话:王者不死!
杨玄感宣布造反后,李密这个黑小子,自然而然地和杨玄感走到一条船上。当时的隋王朝,上到朝庭大臣,下到普通平民百姓,对杨广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有许多人想造杨广的反,但多苦于自个儿没有口号力。终于大隋王朝的省部级干部,杨玄感站出来,振臂一呼:“我为国家重臣,已算是位极人臣,无所求也!现冒着灭族的危险,站出来反抗暴君,只是想救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与水火之中!”
玄感一呼,天下响应。《资治通鉴》里说:“众皆悦之,父老争献牛酒,子弟诣军门请自效者,日以千数!”
这杨玄感的反造得太得人心了。杨广可能没有看到,人民纷纷自愿参加义军的感人场面。当然,就是杨广看到了,以他的性格,他也不可能承认;他会坚持认为,就那些参加义军的民众,是受到杨玄感之流的蒙骗、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可惜,杨玄感在军事上是二把刀。而且,虽然杨玄感与李密关系不错,但他骨子里,不是太信任李密。所以杨玄感的义军,没有能坚持多少时间,就失败了。如果杨玄感之败,还有一个什么值得总结的经验,就是杨玄感没有看出,李密是一个真正的王者。他没有容纳李密的气量,没有把李密的军事指挥能力,发挥出来。否则杨玄感义军的历史,可能会改写。而李密也不需要,费心费力的去找什么山大王翟让!
杨玄感的义军一败,隋炀帝就开始对起义军,及支持义军的朝臣、老百姓们秋后算帐。而且是无限上纲上线。杨广说:“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这只能说明天下有许多人是活得不耐烦了!一个国家,人口不能太多,多了会出问题,正好借杨玄感造反事件,杀它几万人,保我大隋王朝太平二十年!”
皇帝就是这样总样经验!杨广如此一说,许多人都倒大霉了。受此事件影响,前前后后被杀死者三万余人,还有六千余人充军流放。在受牵连的许多朝臣中间,有一个是著名的诗人王胄,皇帝是一边下令砍下他的头,一边咏着他的诗句:庭草无人随意绿。砍完王胄脑袋之后,杨广对着王胄的头说:“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再作庭草无人随意绿了?”《资治通鉴》:王胄死,帝诵其佳句曰,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语否?
杨玄感也被灭了九族,但李密却逃脱了。隋炀帝下令:全国通缉李密。这李密特命大,被抓了三次,逃了三次。因为有这一份经历,所有有人开始认为,李密自有上天护佐,王者不死。
李密第一次被抓后,在押向洛阳路上,他向押解人员行贿,麻痹押解人员得以逃脱。逃脱后,投靠好友郝孝德。郝孝德这个人,没有把李密报官,但也不大待见李密。《资治通鉴》说“郝孝德不礼之”。
李密看在郝孝德那儿呆不下去,所以又投靠好朋友王策。王策也没有把李密当回事,搞得李密连饭都没得吃,削树皮而食。
最后李密实在坚持不下去,他改名换姓,假扮私塾先生,靠收几个学生混口饭吃。没混上几天,就被人发现,所以向政府告密。捕头来抓李密时,幸有人通风报信,让李密第二次逃脱。
逃脱后,李密投靠自己家族里的一远房妹夫丘君明。丘君明也不敢收留李密,把李密藏到一位王秀才家中。这王秀才居然看中了李密的学识,不但收留了李密,还把自个儿的女儿嫁给李密。这是李密在逃亡路上,碰到的桃花运,或者说收获了一份爱情。
但李密的密月还没有渡完,妹夫丘君明的侄儿,发现李密是国家级的逃犯,又去告密。当丘怀义带人来抓李密时,李密的命真大,他恰好不在家,又一次逃脱了追捕!李密渡密月,被人靠密。这里到也可以凑成半则对子,不知道算不算绝对。
第三次逃脱之后,李密觉得自个儿成天东躲西藏,不是一个办法,所以下决心投靠占据瓦岗寨的翟让。李密与隋王朝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所以他只能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以革隋王的命为己任。
十一、成也大米
翟让,山东韦城人,因犯了事,关在狱中。后从狱中逃出来,与同乡单雄信等人,占据瓦岗寨,做了山大王。
李密的到来,让翟让这伙山大王,有了一定的档次。到山上没几天,李密就对翟让说:“汉高祖刘邦,也是布衣而王,现当今皇帝昏庸无道,天下大乱迟是早的事儿。足下雄材大略,且士马精锐,有一天定能席卷两京,平定天下!”
此时的翟让,只想全心全意地做好强盗事业,他认为李密是在给他讲大道理,是在忽悠自己了。所以他说:“我们这些人中是一群强盗,只能在草木山林里苟且偷安,先生说的大事儿,那是我们这群人能干得了的!”
李密见说不通翟让,就去做其它强盗的思想工作。刚开始许多山大王,和翟让一样,都把李密当做书呆子。但李密同志诲人不倦,时间一长,居然也有两三位素质较高的山大王认为,李密说得有道理!李密这个人见解不凡!甚至有个把人,认为李密是一做大事的人,从心底里佩服李密。
这个时候,有一叫李玄英的秀才出现了,他的出现,让瓦岗寨山大王重新认识一把李密。
据记载,这个李玄英是洛阳人,他是从洛阳逃到瓦岗寨。在李玄英逃亡的路上,他逢人便大讲、特讲他发现的天机。这个所谓的天机,说得准确一点说,是李玄英的一家之言,是他对于当世著名的谶书——《桃李章》的研究心得。他发现:李密会取代大隋王朝,成为天子!《资治通鉴》: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贼,云:李密当代隋家!
当时瓦岗寨的许多人,都没有什么文化,突然看到一个秀才,千里迢迢地跑到他们的根据地,信誓旦旦地说:李密当为天子。大伙儿相当奇怪!
李玄发布了他的见解,他给山大王们讲什么叫谶言,讲他们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谶言:李氏当为天子。他对山大王们说:“有一本特有意思的谶书《桃李章》,这部书的存世时间,比在座的所有大王的年龄还要大,在隋王朝还没有开始时,就有许多人读过这部书。这部奇书里,有一段话: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莫浪语,谁道许?
何谓“桃李子”,桃者通逃也。逃亡的李氏之子。“皇后”,皇帝与皇后也,他们“绕”扬州去了,在那儿转来转去,回不来了。“莫浪语,谁道许”,此名句意为密也!现蒲山公李密,就是谶书里逃亡的李氏之子,他的名字都出现在谶书里了,可见将来能得天下者,非李密先生莫属!”
翟让与众山大王,听李玄英讲得晕呼呼的,似信非信;但也有擅于联想者,把李密三次逃亡,三次逃脱的经历结合起来,最后大伙都认为,李密这个人不简单!就是谶书里说的能取代大隋王朝的天子!
在没有碰到李玄英之前,李密对于自个儿能不能做天子,不敢自信,但经李玄英这么一说,他自己也认为,天降大任非自己莫属!
瓦岗寨山大王们,也统一好的意见,他们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生活不下去,所以起来才造皇帝的反。现在老天把国家未来的最高领导,送到他们的身边,为自己计,为自个儿将来计,他们怎样都得在李密身上下点赌注!所以没有多长时间,翟让分出了一部分人马给李密,让李密单独发展,王者不死,李密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隋义宁元年,公元617 年,在李密的领导下,瓦岗寨起义军,攻取了隋王朝的国家粮食储备中心——洛口仓。
洛口仓,修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 年。当时大隋王朝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老百姓基本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各地上缴给国家的粮食,多得没有地方放了。所以皇帝下令,在东都洛阳效区,修建了两座国家粮食储备中心:一,洛口仓;二,回洛仓。
其中洛口仓最大,是回洛仓的十倍。据历史记载:洛口仓共修建了三千多口储藏地窘,一口地窘,可储藏粮食八千石,约相当于现在七、八十万斤粮食。到李密攻取洛口仓时,洛口仓里储藏了数以亿斤的粮食!
08年国际粮食价格、油价上涨时,西方一位有战略眼光的经济学家说:“谁控制了石油,就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李密虽然是中国隋唐之世一古人,那时还没有发现石油,但李密对于粮食的战略作用,与现代西方这位经济学家所见略同。而且李密不只是这一理论的发现者,还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
攻取洛口仓之后,李密马上用粮食做出了一篇大文章:他下令开仓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