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 >

第5部分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第5部分

小说: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六首算是一组)都有“征”或“破”字样,其它的有“封大夫”的诗的题目都看似与战争无关,就不一一罗列了。于是一下子兴奋起来。可是再去仔细查看一下资料,发现高兴的太早了,刘开扬《岑参年谱》中这样写道:“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九月,封常清又西征,岑参作二诗送之。冬,封常清破播仙回,岑参作《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如果说封常清西征的就是播仙,而岑参又是“作二诗送之”,那么带有“西征”字样的这二首是否就是那两首诗呢?如果是,那么这八首诗全都是为这一次西征所写。不过在这次西征之前,显然封常清还去出征过一次回纥,只不过这一次回纥很可能是自己主动投降了,因为岑参的诗题目是:《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至此难免有些垂头丧气——忙了半天,似乎还是没找到封常清十分会打仗的证据。不过好在有岑参这位大诗人做封常清的判官,有了他的诗这才留下一些线索,因此我们千百年之下也要感谢岑参。只可惜他是从天宝十三年才开始到封常清的幕中,如果他能早一些与封常清合作,也许我们今天知道的关于封常清的战绩会更多一些。 

至此,不得不遗憾的说一句,封常清的军事才能好像更多的在于“文”的方面上,他自己就是由幕府走出来的将军,封常清领兵出征固然也不错,比如大败大勃律那一次,但明显封常清不如高仙芝以及后面将要提到的哥舒翰,当然也比不了安禄山。之所以他此前一直很顺利,也要考虑到大唐当时实力尚存,还有,安西经过高仙芝的那几年镇守,兵士由他训练的战斗力很强,所以到封常清手中的那支安西军队,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个时候主帅指挥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而当他带领着未经训练,形同一盘散沙的几万人去面对范阳的十几万精兵,即使是高仙芝和哥舒翰也都无法对抗,那么就更不能要求封常清有什么优秀的表现了。因此说封常清和高、哥舒二人同传,原因的确是他们三人命运相似,不一定就说明封常清和另两人一样都是很强劲的名将。建立在这个观点上,再加上唐军实力不济和洛阳无险可依,那么封常清在洛阳的屡战屡败也就没有什么可稀奇了。 

二、高仙芝 

封常清失败之后,紧接着出场的便是高仙芝。 

提起高仙芝,头脑中首先闪现的两个词就是“小勃律”、“怛逻斯”。的确,这两场战争太有名了,以致于要介绍高仙芝,就不能少了它们。让我们暂时先甩开安史之乱的动荡,说一说小勃律之胜,和怛逻斯之败。 

㈠、高仙芝的成名作——小勃律之征 

和封常清相比,高仙芝更当得起大将之称,他此前指挥了若干战役,绝对的实力派人物。比如,高仙芝一生中最可夸耀的对小勃律国的战争—— 

当时吐蕃与小勃律国联姻,把公主嫁给了小勃律国的国王,这件事的后果是唐朝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贡献不通”。问题是这两个国家联姻,与那二十个国家被制无法进贡又有何关系?这就得把小勃律国的情况简要说明一下了。史载,“小勃律去京师九千里而赢,东少南三千里距吐蕃赞普牙,东八百里属乌苌,东南三百里大勃律,南五百里个失蜜,北五百里当护密之娑勒城”,古时的尺寸测量准确度我一向并不深信,估计也就是大致上的距离。可见小勃律国离唐十分遥远,几乎是万里之遥。分析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吐蕃的西侧偏北,就像是吐蕃西面的一道小门,确实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道。按今天来讲,小勃律国就是在克什米尔的西北部,到今天仍然可以算是“要地”,那里的冲突一直就没停过,不过这是后话了,与我们要说的内容相去甚远,不提也罢。了解了小勃律国的地理位置,也就清楚吐蕃把它拉拢到手所占有的优势,确实可以起到阻挡二十余国进贡的作用。如果放到某些朝代,不向其它国家进贡就已经不错了,自然也就不会指望其它国家来进贡。但这岂是唐朝“天可汗”所能容忍的?于是玄宗命令若干位将军累次讨伐,但是都失败了。最后玄宗于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命高仙芝带领一万骑兵前去征讨,于是在安西,高仙芝开始了他这一次的“万里长征”。 

不错,万里长征,这是中国古代最远的出征之一。通鉴上略去了征途,只说历经百余日才到达,而《旧唐书》上则写的很清楚:“自安西行十五日至拨换城,又十余日至握瑟德,又十余日至疏勒,又二十余日至葱岭守捉,又行二十余日至播密川,又二十余日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一堆稀奇古怪的地名,一听就知道那里不在汉文化范围之内。路上只有不停的奔波,然而在它终结的时候,为远途奔波的人准备的不是可口的饭菜,没有可供洗澡洗去途中沙尘的热水,没有可以承载着自己一觉睡到天亮的舒服的床——这不是旅途,这是征途。在长途跋涉之后,他们必须打点万般精神,无比冷静的面对眼前的血与真正的“沙场”,否则,就真要为之付出长眠的代价了。忽然觉得这一万零一个骑兵——10000(骑兵)+1(高仙芝)=10001,当然,这是开句玩笑了,事实上万骑也只是一个大概,应该不会那么准确的就是一位主帅带领着整一万骑兵——十分可怜,但他们去的十分悲壮,于是脑海中又闪现若干诗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也许,在这些骑兵才真正可以说是去执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任务,小勃律现在的作用恰恰和汉朝阻碍丝绸之路畅通的楼兰十分相似。对了,这时还要提一句,参与了这次出征的还有宦官边令诚。玄宗不放心边将,因此用宦官监军,从这点来看,边令诚也实属不易了。 

到了特勒满川,高仙芝兵分三路继续前进,约定七月十三日在吐蕃连云堡会面。事实上吐蕃在连云堡共有一万守军,其中一千在堡内,在城南因山为栅又有八九千人守在那里。从道理上讲,唐军远道而来,又是“客场”作战,是有着劣势的,但唐军却化劣势为优势,正因为他们远道而来,远得超乎吐蕃守军的想象,因此他们没有做好防范的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斗的过程,通鉴略去了渡河,但这实在不该略去,因为它太重要,如果唐军渡河不成功,就很可能全军覆没了。连云堡城下有婆勒川,“水涨不可渡”,但唐军理应速战速决,显然拖的越久对他们越不利,高仙芝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将军,这一条小河没有阻止住他作为战士勇往直前的天职。他手下的兵士虽然都觉得渡河很难,都以为高仙芝发疯了,但军令如山倒,也只得硬着头皮过河。出乎意料,过河十分的顺利,没有遇到半渡而击的危险,而且“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唐军轻轻松松就排列成阵了。这时高仙芝对边令诚的一番话也许透露出来他此前的担忧:“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 

后面不容分说,就是一场血战了。通鉴记载吐蕃守军依山拒战,“炮如雨”,而在两唐书中均不见此记载。火药用于军事,固然以前就曾出现过,但火炮系统使用则是上推到唐末,中国火药的使用比其它地区要早,推测吐蕃此时能用炮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真是用炮,那么高仙芝去制服掌握着制高点又是有火力支持的吐蕃军,很难,未必会成功。司马光在这里记下这么一笔,也许与他所处时代有关,宋代时用火炮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故而司马光才会“信手”写来,但信手又不是司马光的作风,不知司马公据何所言呢?至于《新唐书》虽也是在宋代成书,但它是依据《旧唐书》所写,因此没有出现“炮”的问题。不管怎么样,高仙芝此仗打的很漂亮,“不及日中,决须破虏。”至巳时,唐军就已经战胜了,斩首五千级,捕虏千余人,余皆逃溃。吐蕃兵损失一半,死亡率几乎是50%,无疑对其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一战高仙芝还获得不少马匹和军械物资,收获颇丰。 

这时边令诚由于害怕不敢再前进,因此高仙芝让他带着病弱士兵守在这里。边令诚是在玄宗命令之下随军出征,但这对于一个宦官来说已经算是不容易了,他不想再前进,这种胆小固然不值得表扬,但唐军远来,确实也要有个根据地才是,即便唐军前线失败,在败退的时候也好有个缓冲,因此,假如高仙芝前方作战不利,边令诚还可以接应一下——尽管对他的接应不报什么希望,但有总比没有强。 

三日后到达坦驹岭,下峻岭四十余里,前面是阿弩越城。高仙芝怕兵士们不敢下去,就派人化妆成胡人“谎报军情”,说是阿弩越的士兵都愿意投降,于是骗得大伙跟着他高高兴兴的前进。结果城里还真有叛徒(对高仙芝来说,就是好人了)来迎接他们。紧接着高仙芝让席元庆带一千骑兵作为先锋,他交待席元庆对小勃律王要声称是借路去大勃律,并且告诉他小勃律的国王及大臣会逃到山洞中,这时要“取缯帛称敕赐之”,乘机把人抓住,等待他来处理。席元庆用这个方法抓到了很多大臣,但唯独跑了国王夫妻——想必是心急,没等国王出来就抓人了。猜测国王派大臣出来是试探,如果真没有危险的话才会出来,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唐军不该在此心急,引蛇出洞就是了,而不必打草惊蛇。那小勃律国王会不会在拿到东西之后仍然不出来呢?不是没有可能,但正常情况下,胡人的军事思想似乎还是比不上中原王朝的军队。 

高仙芝到后,立即让席元庆领人去砍断吐蕃通往此处的藤桥。如果吐蕃大军先一步而至,那唐军肯定是非常之背动,甚至有可能覆灭,但上天倾向的是唐,于是吐蕃的人马只好望断桥而兴叹了,他们后来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它修好。断绝了小勃律与吐蕃的往来要道,小勃律王不再有什么幻想,不久便投降了。 高仙芝带着俘虏回到了唐的国土。然而在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不但不慰问,反而大骂高仙芝,十分之不雅,“啖狗屎高丽奴”,放在中国所有古文当中他这是唯一的一个,可见是十分的气急败坏。他责问高仙芝为什么不等他处理就擅自向皇帝报捷。这话听着太好笑了,人家出征直接受命于皇帝,报捷自然也向皇帝报。夫蒙灵察其实是嫉妒高仙芝的战功,由于他本人也曾在小勃律国的征讨中失败过,因而才会如此。最后还是边令诚解了围,他向玄宗上奏说高仙芝立有奇功,但现在却害怕被杀掉。不久玄宗即任命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代替了夫蒙灵察的位置。 

高仙芝上任后,对老上司依然很恭敬,不过却责问当初说他坏话的几人。相信那几个人也是吓的不轻,但高仙芝最后告诉他们,把原来的旧帐翻出来是为了让他们不再为之担心。我们不得不佩服高仙芝的坦率以及手法的高妙——其实做到这些也并不难,只要坦荡就可以了。往往事情挑明之后才会解决,从这点来说高仙芝可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心理医生”。 

㈡、怛逻斯之战 

前奏 

小勃律之战后,高仙芝在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击败了朅师,不久又击败了石国。击败石国用的手法和崔希逸破吐蕃是一样的,先约和,再趁人不备突然袭击。不过崔希逸是无奈之举,他是真的想和,而高仙芝就是以此作为诱敌手段了。这件事的详细经过见于唐书西域传中,而高仙芝本传中却没有仔细写,原因多半是怕破坏将军的好形象。想来也是为了顺应玄宗所倡导的开边之风,高仙芝主动请求讨伐石国,石国当然抵挡不住,便求和,“仙芝遣使者护送至开远门,俘以献,斩阙下”,虽然话也不多,但我们总算得知高仙芝是派人在护送石国国王的时候把他抓住并斩首。 

此战,高仙芝轻松获胜,“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并且把石国的很多宝物都收入了他自己家的金库中,从而向他的父亲证明了父亲眼中“懦缓”的他足以“自存”。高仙芝拥有这许多家财,“颇能散施,人有所求,言无不应”。史书上说高仙芝是“性贪”,从这件事来看的确是有点,不过为自己家里获得更多的财产,也算是普遍心理,另外,真正贪的人很多都是守财奴,除非有目的的破财,否则一般情况下都是为富不仁,像高仙芝这么大方倒的确不多。打败敌人后把敌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这并非是高仙芝首创,似乎称为“传统”也不为过,唐初李世民东征洛阳,战后很多东西并没有进入国库,而是进入了秦王府;还有李靖破突厥之后,也有人弹劾他纵容手下抢掠珍宝。高仙芝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