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

第14部分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第14部分

小说: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目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要借助于赫舍里氏家族的手除掉权臣鳌拜!
因此,皇后赫舍里氏家族对于康熙皇帝有恩。
我们说完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就该说到他们的孩子了。
1670年初,赫舍里氏皇后为康熙皇帝生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承祜。而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才15岁,赫舍里氏皇后才16岁。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和赫舍里氏皇后的爱情结晶承祜不到4岁就不幸夭折了。这毕竟是赫舍里氏皇后的第一个孩子,由于忧伤过度,赫舍里氏皇后的身体变得孱弱多病。此后的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皇后是越发的关爱有加了。
1672年冬,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当时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在遵化汤泉疗养,闻知此信,征得祖母同意,即刻飞骑进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方才放下心来。
1674年夏,赫舍里氏皇后第二次临盆,康熙皇帝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这就是后来的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祝愿这个孩子能够平安成长。
然而,赫舍里氏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之后,年仅21岁的赫舍里氏皇后就去世了。赫舍里氏皇后是清朝所有皇后中去世年龄最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难产去世的皇后。赫舍里氏皇后去世了,可是皇后的位置不能空缺啊?总得有人填补这个空缺出来的位置啊?
2康熙皇帝和他的另外三个皇后
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
钮祜禄氏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个很普通的妃子,好不容易她才等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转正的机会,可惜的是,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却没有福气,仅仅半年后的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在还没有给康熙皇帝留下任何子女的情况下,就到阴间找赫舍里氏皇后聊天去了,年仅24岁。此时,距赫舍里氏皇后死还不到4年的时间。她的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
这样,康熙皇帝就迎来了他的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皇帝的嫡亲表姐。1677年被册封为贵妃,1681年晋升为皇贵妃,1683年生皇八女。
佟佳氏皇后的命比钮祜禄氏皇后的命还不济,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在她的病势非常沉重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念及她是自己妈妈的亲侄女,才册封她为皇后。可惜的是,这个佟佳氏皇后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去找赫舍里氏皇后和钮祜禄氏皇后聊天去了。
从此,直到康熙皇帝病逝,再也没有了皇后。
问题在于,人们说的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皇后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其实是死后追封的换句话说,她生前一天皇后也没有做过。乌雅氏皇后是母以子贵的典型代表。
乌雅氏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她是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1678年12月13日(旧历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她为康熙皇帝生下了一个孩子胤禛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可是当时,这个乌雅氏还什么都不是呢!直到1679年,康熙皇帝看到这个乌雅氏所生的孩子命还挺大,没死呀,于是就册封这个乌雅氏为德嫔。1681年,康熙皇帝一看,这个孩子还挺壮实,看来的确死不了了,那就再加封吧,于是再加封乌雅氏为德妃。就在这一年,德妃乌雅氏又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六子胤祚;1682年生皇七女,1683年生皇九女,1686年生皇十二女,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禎。1723年康熙皇帝去世后,德妃的儿子继位,是为雍正皇帝,尊德妃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可是还没能够等到正式上册呢,这个皇太后就在1724年7月13日(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了,享年63岁。
                  第40节:康熙皇帝的家事(3)
这个乌雅氏皇后为康熙皇帝生了三子三女,活下来的二子一女。无论是从生下来的孩子来说、还是从养活了的孩子来说,这个乌雅氏皇后都在康熙皇帝的后宫当中是属于最棒、最多的由此可见,这个乌雅氏皇后在康熙皇帝生前还是很受宠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个乌雅氏皇后的身体也是康熙皇帝的后宫当中属于最棒的。
3康熙皇帝的儿子们
康熙皇帝自11岁完婚至63岁,先后生了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康熙皇帝的这35个儿子在《玉牒》(大清王朝皇帝家的家谱)中排了序的儿子有24位。在这24个儿子中,比较重要的有14位。他们是:
1皇长子:胤,生母惠妃纳喇氏,1672年生,活了61岁;
2皇次子: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74年生,活了50岁;
3皇三子:胤祉,生母荣妃马佳氏,1677年生,活了55岁;
4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1678年生,活了57岁;
5皇五子:胤祺,生母宜妃郭络罗氏,1679年生,活了53岁;
6皇六子:胤祚,生母德妃乌雅氏,1680年生,活了5岁;
7皇七子:胤祐,生母成妃戴佳氏,1680年生,活了50岁;
8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卫氏,1681年生,活了45岁;
9皇九子:胤禟,生母宜妃郭络罗氏,1683年生,活了43岁;
10皇十子:胤,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83年生,活了58岁;
11皇十一子:胤禌,生母宜妃郭络罗氏,1685年生,活了11岁;
12皇十二子:胤祹,生母定妃万琉哈氏,1685年生,活了78岁;
13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86年生,活了44岁;
14皇十四子:胤禎,生母德妃乌雅氏,1688年生,活了67岁;
4康熙皇帝立储之谜
我们在介绍康熙皇帝第一次立储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皇帝立储的规矩。
按照通行的说法,皇帝立储的规矩是以下两点:
第一,立嫡不立庶;第二,立长不立幼。
在上述两点中,先要遵守第一点。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有嫡生子也就是皇后所生的孩子,就要先立皇后所生的孩子;如果皇后无子,再立皇贵妃所生的孩子;如果皇贵妃也无子,再立普通的妃子也就是庶妃所生的孩子。以下依次而行。这就叫做立嫡不立庶。
在遵守了第一点的前提下,再遵守第二点。也就是说,同时有两个继承人都符合规矩的时候,年龄大的为先。
因此,康熙皇帝很自然地就要立他和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皇后所生的孩子胤礽为第一位的皇位继承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子。
问题在于,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说,康熙皇帝在赫舍里氏临死之前确定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结晶胤礽为太子,以安慰临死的赫舍里氏。这是对的么?
这是不对的。实际情况是,赫舍里氏皇后去世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675年,康熙皇帝才册立胤礽为皇太子的。至于当时康熙皇帝册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原因,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历史的经验教训。
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正妻长子继承制。努尔哈赤因为曾经立长子褚英失败,于是决定汗位的继承由八大和硕贝勒会议推定;皇太极猝死,他的遗位继承,也是在满洲贵族会议上推定,由6岁的福临继位;顺治皇帝死前,皇位的继承没有经过满洲贵族会议讨论,而是由孝庄皇太后同顺治皇帝商量,用遗诏决定由年仅6岁的玄烨继位。这个〃遗诏制〃破坏了清太祖、太宗两代的皇位继承由满洲贵族会议推定的传统,开了清代皇帝生前用遗诏决定皇位继承人的先例。
康熙皇帝继承了其皇父顺治皇帝生前决定继承人的办法,采取皇太子制。先立太子的好处是免得皇帝死后引起皇位争夺的血腥斗争,坏处是皇太子同兄弟之间会产生残酷斗争。当时的康熙皇帝只看到了前者的危害,却忽视了后者将会带来的灾难。
                  第41节:康熙皇帝的家事(4)
第二,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的需要。
1675年,康熙皇帝册立胤礽为皇太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的需要。这个严峻的斗争形势,主要就是平定〃三藩之乱〃。
当时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多厉害呀。转眼之间,就占领大半个中国的领土啊。如果大清王朝不及早确立太子,万一出现康熙皇帝突然之间死亡的情形,那么这个大清政权还不乱做一团啊?
第三,对于赫舍里氏家族功绩的认定。
前面,我们在讲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时候,曾经说过赫舍里氏家族的功劳,尤其是赫舍里氏皇后的三叔索尼的重大贡献。不仅如此,索额图还在为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中,不断地出谋划策。
第四,对于赫舍里氏皇后的怀念。
赫舍里氏皇后因为生胤礽而死,康熙皇帝也是十分伤心,故对胤礽格外钟爱,第二年就册立他为皇太子。
这年康熙皇帝21岁,皇太子才1岁。康熙皇帝立储过早、太子过幼,显然也是欠妥当的。因为其间的变数太多、太大,皇太子胤礽以后会是什么样?难以预料。
问题还在于,康熙皇帝决定胤礽为太子,肯定会引起别的皇子们尤其是皇长子胤的不满。
康熙皇帝的皇子们,谁不想当未来的皇帝啊?当然,他们的不满只能在暗地里发泄。因为他们的父亲康熙皇帝还是坚定的支持胤礽的。
看来,胤礽的这个太子的位置不好坐啊。康熙皇帝如果想让这个儿子接自己的班的话,那一定要严加教育才可以。
康熙皇帝也知道,一旦立了储,肯定会引起别的皇子们的不满,肯定会引起别的皇子们的嫉妒。
问题在于,如何缓解这种不满和嫉妒呢?
只能是着力培养太子胤礽让他迅速成熟起来。
于是乎,康熙皇帝想到了李光地、熊赐履、汤斌、张英等大臣。于是张英等大臣来到了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的身边。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教育是尽心竭力的,对皇太子胤礽的生活也是特别关照的。1678年,4岁的皇太子出痘,时值平定〃三藩之乱〃的紧要时刻,但康熙皇帝亲自护理太子,竟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
为了把皇太子胤礽培养成未来的孝子圣君,年轻的康熙皇帝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中间,最为重要的就是给皇太子胤礽延请名师,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
                  第42节:太子逐渐学坏(1)
自从宣布册立胤礽做皇太子以后,作为父亲的康熙皇帝就亲自担任他的启蒙老师,皇太子年龄稍长,康熙皇帝即为其聘请当时名儒诸如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为其辅导。注意,这个时候,皇太子的师父里面,并没有张英。
1太子的老师们
李光地,1642年出生于福建安溪。1670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673年冬,李光地回乡省亲。就在这个时候,1673年12月28日,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很快靖南王耿精忠、定南王尚之信先后响应,这就是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李光地的家乡福建属于靖南王耿精忠的势力范围。盘踞福建的耿精忠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多方收罗人才出任伪职。这个时候的李光地几乎同时收到了靖南王耿精忠和占据台湾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邀请其加入他们集团的信函。
李光地借口他的父亲病逝速回安溪,并派人从山路将耿精忠部队的情况迅速报给朝廷。从此受到康熙皇帝重视。1687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充日讲起居注官。1699年初至1705年,任直隶巡抚。1705年冬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熊赐履,湖北孝感人。生于1635年,7岁时父亲遇难,1658年中进士,授庶吉士。1667年,熊赐履进呈在清初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万言疏》。该疏对清朝时政、特别是四大辅臣推行的种种政策提出尖锐批评,明确提出:治乱本原之地,〃亦在乎朝廷而已〃。要求少年皇帝加强儒学修养,以程朱理学为清廷〃敷政出治之本〃。正是这道奏疏,使康熙皇帝对熊赐履刮目相看。1669年,康熙皇帝清除鳌拜集团后,熊赐履政治地位迅速上升。1670年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汤斌,中国清代初年理学名臣,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商丘市睢县人。1627年出生,1652年考中进士。1653年,汤斌奉旨出任陕西潼关道,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骡子三头,一头驮着两床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像穷书生赶考似地赴关上任。到得潼关,当汤斌向守关的把总说明身份时,那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萧然,眨眼皱眉使劲摇头:〃把你放到锅里去煮也煮不出官味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附近各州县土豪劣绅不敢作恶,地痞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