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那些事儿 >

第1部分

春秋那些事儿-第1部分

小说: 春秋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伟大文明,但真正的信史时代,以及真正的国家形态,是形成于春秋时期的,之前的历史,包括东周在内,恐怕还是属于宗族公社式的半信史时代。所以我们读历史,讲文化,以至于宣扬国学,如果不了解春秋,那么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起商代甲骨文与东周铭文的记载,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由各国史官编修的正史《春秋》,才真正翔实地体现了中国历史与思想文化的发源。而比起后世的二十四史,各国史官写《春秋》才是真正坚持了真实与客观的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从不因任何逼迫与威胁而掩盖史实,比如孔子所称颂的晋良史董狐。
正因为如此,《春秋》超越了“史”的境界,而进入“五经”之列,成为后世中国士大夫们所尊尚的最高经典。
外国人常说没去过长城与故宫,就等于没来过中国;我说如果不了解春秋的历史,就不算真正的炎黄子孙。
春秋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其实就两个字,一个是“乱”,一个是“霸”。正因为“乱”,所以需要“霸”来维持秩序,但正因为大家都想要“霸”,所以才会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霸中有乱,乱中有霸,乱得精彩纷呈,霸得波澜壮阔。
在春秋时代刚开始的时候,天下是非常乱而乱到极致的。周幽王一把烽火烧掉了西周的数百年基业,于是平王东迁,周室衰弱,王纲解纽,诸侯争强,先有郑庄公箭射王肩,后有楚熊通自立为王,昔日华夏民族的最高领袖周天子威严扫地,渐渐沦为名不副实的泥塑菩萨。从此,春秋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序幕缓缓拉开,旧秩序轰然崩溃,而新世界的影子,却还遥不可及,整个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迷惘之中。
事实上,周室的衰弱,只是礼崩乐坏的外因,真正的内因,源自于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春秋为铜铁递嬗之时代,铁制农具日益增多,农业日渐发达,人们渐渐摆脱半农半牧的生活而定居下来专门从事稼穑,这直接导致了人口膨胀,土地不敷使用,加之周代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上而下分封(天子、诸侯、大夫、士),则数代之后,原有土地分配殆尽,终将产生甚多无土之士民,而周之井田制又不允许民众擅自开垦私田,于是冲突日剧,无法纾解之下只好向外发动战争以转移矛盾,恰好此时碰上犬戎之乱,周室衰弱,再无能力统御诸侯,于是诸侯兼并,周礼崩溃,道德堕落,廉耻沦丧,乱相横生,社会秩序大坏。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诸侯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弑君逐君事件一百余起,基本每两三年就有一个国君逃亡或死于非命,而且各国之间每年都要打两三仗,哪年不打仗了老百姓倒觉得奇怪了。
好在春秋时的战争大多还遵从上古军礼,其过程尚披着一层温情的面纱,所以同样是几百年的大动荡,春秋时代的百姓过得要比魏晋南北朝时的百姓好得多。
但这样的战争一般只发生在华夏之间,一旦碰上异族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就在华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四方的异民族亦趁机交相入侵中原,很多实力弱小之诸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破家亡,人民离散,宗庙隳坏,社稷成墟。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在西周末年,天下还有一百七十多个封国,但到春秋结束只剩了十几个。中国历史乱世甚多,但纷乱以至于此者,可谓空前绝后。




楔  子(2)

在这样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局面之下,人们终于抛弃了风光不再的周天子,转而期待各国诸侯中能出现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将已一盘散沙的华夏诸侯重新团结起来,攘除侵入中原的四方异民族,带给天下新的政治秩序,致以天下真正的太平。
这个新的政治秩序,就叫做“霸道”;这个真正的大英雄,就叫做“霸主”。
在中国历史上,其政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王者之政,靠的是人文教育;二为霸者之政,靠的是恩威并施;三乃强权政治,靠的是暴力酷刑。
尧舜禹汤,用的是王者之政;秦皇汉武,用的是强权之政;而春秋五霸,用的则是霸者之政。本书要讲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他们是春秋时代的最强音,如果没有他们,中华文明早已沦于蛮族,不复存在。
当然,霸权秩序并不是一个绝对公平正义的政治秩序。霸主对于属下小国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不听话便要予以军事打击。但是当时,王者之政已然崩坏,强权政治更不可取,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没有权威、社会动荡、弱肉强食的状态来说,霸权秩序总比没有秩序要强。
事实上,正是在这种乱中有霸,霸中有乱的霸权秩序之中,宗族公社开始瓦解,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思想文化开始急剧发展变化,社会经济与风俗礼仪则开始了大变革、大变迁。所以春秋时代的特色其实还得加上一个字,那就是“变”。没有七十二变,也有三十六变;没有面目全非,大概也焕然一新了。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段热血沸腾、激情四射的历史。它包蕴了我们遥远祖先的理想与信念,它包蕴了我们古老英雄的铁血与柔情,它的叱咤粉碎了一个枯朽、僵硬的时代,它的精魂浴火重生,渗入神州的万里河山,最终孕育出中华民族腾飞蜿蜒的图景,两千年后,依然华美绚烂,耀眼夺目。
事实上,只讲春秋是乱世,其实很肤浅。确切地说,春秋是大变革下思想空前解放的时代,是英雄与圣贤频出的时代。春秋五霸便是英雄,帮助春秋五霸治理国家的那些杰出卿相便是圣贤。
至于春秋五霸具体所指何人,两千多年来却一直是众说纷纭,直到今天还是莫衷一是。关于五霸组成的说法竟有十数种之多,我这里采取的是最流行的汉代史家的说法,也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五位钻石般的优秀男人。抛却他们所处之时代带给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不谈,只论他们身上的政治与人性之闪耀点,着实光辉灿烂,不禁令我等后人远望春秋而慨叹,怨晚生了这两千年,扼腕亦难纾追慕之情。
读者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我在夸大其词,纯粹是在“虚美”,春秋五霸真的有那么伟大吗?
他们真的有那么伟大。
不要以为这五个人能当上春秋的霸主是那么简单的,这不比唐宗宋祖他们开疆拓土容易。春秋时的国君不好当:“治国”不好百姓就会离心,百姓离心就会投靠他国,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什么爱国观念,那都是秦朝大一统后才有的事;“齐家”不好公子们就会谋逆,一不小心就会身家性命不保,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什么忠君的观念,那都是先秦以后儒家思想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治国齐家”都做到了,想要“平天下”也还没那么简单,要知道当时中国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历春秋一世,各国君主统统加起来少说也有数千个,真正能当上霸主的也不过五个而已,他们不但要治好自己的国齐好自己的家,还要人品好讲道德重言诺,这样才能尊王攘夷存亡继绝,合诸侯而匡天下,所以说光有武功没有用,光有权谋也没有用,楚成王的武功够厉害了吧,晋惠公的权谋够可怕了吧,人品不行一样得不到诸侯的拥护。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只有真正的伟人才能脱颖而出,名垂青史。
所以说,霸主这一行真的不是谁都能当的,它需要一分志气,两分才气、三分血气以及四分运气。本书的五位霸主都有着满腔的血气,比较而言,齐桓公和晋文公运气更好一些,宋襄公和秦穆公志气更高一些,楚庄王则才气更足一些。所谓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必有伟大的事迹,春秋五霸那些事儿,那些曾经被讴歌不息的英雄史诗,伟大而有趣,精彩得让你无法想象。话不多说,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




第一章 齐桓受胙(1)

横空出世的东方巨龙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一生尊事周室、三存亡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建立了圣人一般的功业,然观其人品,实属稀松平常。虽然他的性格不错,坦荡豁达,亲切直率,颇为可爱有趣,但小缺点也是一大堆,比如贪玩、贪吃、酗酒、好色、骄傲、奢侈、懒惰什么的;再看其能力,也不是特别出色,经常犯些不大不小的错误,像极了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那个花花公子段誉。
齐桓公与段誉,一样的身份高贵贵为国君,一样的经受过内乱浪迹过江湖,一样的年少多金出手大方,一样的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碰到别人有难,总会心急火燎地前去救助,就算别人曾对不起他们,他们也常常以德报怨。
齐桓公与段誉,一样的手底下人才济济,一样的身怀绝技却时常短路,做出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傻事儿。
齐桓公与段誉,一样的英俊潇洒*多情,在乎生活品质与生活情趣,有点放浪,又有点博爱,正宗的公子哥儿一个。齐桓公的放浪之气,甚至比段誉还要严重荒唐得多,他骄奢淫逸,生活糜烂,不但好色无比,而且疯狂迷恋口腹之欲,甚至还吃过人肉!如此一个功盖天下的荒淫之主,真是旷古少见。
齐桓公与段誉,一样的复杂多变性情中人,有时深沉多智,有时又稚气可爱,常常自恋无比爱管闲事,偏偏又是个容易轻信的烂好人,叫人不知怎么说他们才好。
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段誉胸无大志沉溺于男女之情兄弟之义,而齐桓公则顺应历史潮流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一个花花公子,他居然成功了,而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说明平凡人也能做出伟大的事儿来。伟人与凡人其实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齐桓公,就是这么一个充满了七情六欲、大食人间烟火的春秋时代独一无二的凡人英雄,性情英雄。
生死时速
齐桓公的名字叫小白,小样的小,白目的白,听起来似乎智商严重匮乏,当然,他并不是真的很白目,相反,他看人很有一套,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是如此。
这,便是他身上最大的优点。
一个人不怕缺点多,就怕没优点。只要我们能尽量放大我们的优点,那么再多的缺点也不足为虑。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小白还是公子(春秋时诸侯之子称公子)的时候,就看出他的哥哥齐襄公诸儿(不是猪儿)做事情很没边儿,齐国必将有一乱,还是早走为妙。
于是小白非常明智地离开了齐国,去往别国寻求政治避难,事实后来证明,他这个举动非常有远见。
齐襄公做事情怎么没边儿呢?我们一个一个地来慢慢说。
首先,齐襄公太多情了。
大家要说了,人不多情枉少年,这有啥好大惊小怪的。但问题是齐襄公多情谁不好,偏偏要去多情自己的亲妹妹文姜,这就太夸张了。兄妹*,放在哪个时代都得被唾沫星子淹死,何况是周礼森严的春秋时代。
要知道,周代的宗法制有严格规定,同姓贵族不得通婚,连姓相同都不行,襄公与文姜之间禁忌的爱岂能为世俗社会所接受?
更加夸张的是,即便文姜被齐僖公(齐襄公之父)嫁到鲁国(今山东曲阜),成了鲁国国君夫人,足足十五年分割两地,仍然不能阻止这对痴男怨女的刻骨相思。最终,齐襄公竟然派人暗杀了妹夫鲁桓公,然后把妹妹文姜接到齐鲁边境金屋藏娇,明目张胆地同居起来。




第一章 齐桓受胙(2)

这可真是一段惊世骇俗的无敌畸恋,相比起来,杨过与小龙女的师徒恋,甚至如今甚嚣尘上的同性恋,都显得太小儿科了。
所以饶是生性*好色无比的公子小白,也实在没办法接受他老哥这所谓的“伟大爱情”。他最痛惜的是齐襄公娶了一大堆老婆,却就这样完全地被冷落在一旁,白白地守了活寡,这可真是暴殄天物。更糟糕的是,天生情种齐襄公即位十二年,竟然没有儿子,而且看样子还会继续没有下去,以后齐国的国君由谁来接任呢,这才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其次,齐襄公穷兵黩武,侵郑、灭纪、吞部、平郚,连年征战,拓土开疆,却忽视了经济建设与国计民生,所以看似威风八面,其实大损国力,而且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最后,齐襄公骄傲自大,轻慢卿士,太不拿自己手下当人了,《史记》上说他在位期间“杀诛数不当,数欺大臣。”干了好几件缺德带冒烟的事儿。这才是最致命的。
第一件缺德事儿:齐襄公为了扫除与妹妹文姜通奸的障碍,指示公子彭生杀了妹夫鲁桓公,事后却杀了彭生灭口。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谁还肯为他效力?
第二件缺德事儿:齐僖公有个弟弟叫夷仲年,两人关系很好,夷仲年早死,留下一子名公孙无知,齐僖公对他视如己出,宠爱有加,甚至给他如嫡子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