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纪连海说甄嬛 >

第3部分

纪连海说甄嬛-第3部分

小说: 纪连海说甄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以看出,第二集中的“心头有气的华妃害死了皇后派来服侍她的宫女福子”这种事情,在大清王朝的前期,还真是可以出现的。

一旦皇帝驾崩,按照大清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话说到这里,您就知道,恃宠而骄的余答应,竟让身为贵人的眉庄给她让路,并居然敢把皇帝身边的老人欣常在送进慎刑司,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第四章 果郡王能否私下入宫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七、八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甄嬛如约在雨中等着那个自称“果郡王”的人到来,结果却失落而回。余答应路过时见到甄嬛,颇感意外。皇帝见过太后便匆匆赶往御花园赴约,却已人去楼空。

这里,就有个问题:亲王也好,郡王也罢,能否私下进入大清王朝的后宫呢?

清代宫规森严,戒律很多。王爷和妃子是很难见面的,就算参加宴会也是男女分开。皇帝宴请王公大臣是没有女眷的,皇后宴请公主福晋也是没有王公大臣的。不仅这样,就连皇帝和先皇帝的太后、太妃、太嫔们,〖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Zei8。 贼吧电子书〗除生身母亲外,要见面也是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当男女双方年龄都超过50岁以后才有可能见面。男女授受不亲,后妃除了皇帝和太监以外,在宫里一般是见不到其他男人的。

就连“贴身”的卫士也只能在后宫的宫墙外巡逻,不准踏入宫墙半步。

当然,前朝也有例外。古时帝王很少有被人戴绿帽子的,倒是经常给别人绿帽子戴,而乐于戴绿帽子的恐怕也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人了。

唐中宗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在684年1月23日~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唐中宗李显比唐高宗更加的庸柔无能。唐中宗继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唐中宗极力重用韦皇后的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效忠于武则天的裴炎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唐中宗李显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此后的唐中宗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这期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唐中宗李显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唐中宗李显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唐中宗李显和韦氏做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立韦氏为皇后。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原来和上官婉儿私通。韦后回宫后,武三思又和韦后私通。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唐中宗李显竟然亲自安排韦后和武三思幽会,而他本人则当面侍候韦后和武三思这一对偷情人。

一个春日困人的日子,午后无事,韦后心中思念武三思,便恹恹地打不起精神。唐中宗李显十分了解她的心思,便命太监去宣召武三思进宫。韦后见了武三思,顿时笑逐颜开,精神振作,和武三思玩起赌双陆的游戏来。唐中宗李显则在一边手握筹码,替他俩计算输赢。韦后撒娇弄痴,和武三思传情,把唐中宗李显可怜巴巴地撇在一边。唐中宗李显到底还有一点廉耻之心,借着内侍进来奏称有事,像一条泥鳅一样溜走了。

韦后淫荡成性,除武三思外,韦后宫中还养着三个美男子:一个是杨均,原是一个厨子,韦后见他少年英俊,便把他调入宫中,侍候自己;另一个是马秦客,是御医,一次偶然进宫替韦后治疗感冒,只因他眉目长得清秀,从此以后,韦后有病没病常把他传进宫来伺侍;再一个是叶静,原是马贩子出身,善玩马技,一年元宵节他在灯会上表演马技,被韦后看中。这三个人都做了韦后的幕宾,追随着韦后,不离左右,忠心耿耿。唐中宗李显对这一切装作不见,别人知道也不要紧,只是不能说出来,否则便会立遭杀身之祸。

武三思早有推翻唐中宗李显的心思,时时怂恿韦后效仿武后,自立为女皇。还有一个上官婉儿,14岁起跟随武则天,久参国政,官居丞相,势力很大,韦后在谋权上紧紧把她拉在自己身边。她们互相利用,在中宗身边,渐渐结成了一个以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为核心的弄权集团,整个军国大权也就几乎落到了她们手中。这个集团首先暗杀了起兵拥立唐中宗李显的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大臣。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立儿子李重俊为太子。韦后因为李重俊不是自己所生,对他很不满意。安乐公主又多次向中宗请求废掉太子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太子李重俊不堪韦后的排斥和打击,更不愿坐待废黜,便铤而走险,带领羽林军三百骑,把武三思杀死在家中,羽林军知道接奉的是假圣旨,转过头来杀了李重俊。

这以后,韦后更加变本加厉地揽权作乱,外有她哥哥韦温及宗楚客分掌大权,宫内有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外,还有韦后的妹妹邺国夫人及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等人,共同勾结成为一个营私受贿、买官卖官、独行乱政、为非作歹的腐朽势力集团。不久,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李显,她们想立唐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茂做太子,由韦后主持朝政,像原来的武则天一样逐渐向女皇过渡。

可惜的是,还没等她们的计划实施,唐中宗'文'李显的'人'弟弟唐睿'书'宗李旦的儿'屋'子李隆基就联合了自己的姑姑、唐中宗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抢先发动了兵变,除掉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最终,唐睿宗李旦复位,作了皇帝。

看到了吧,把某个朝代发生的事,搬到自己的小说或剧本中,这就是架空小说、穿越剧的神奇之处。当然,我们还是应该强调一下,在大清朝,亲王也好,郡王也罢,是不能私下进入大清王朝的后宫的。

第五章 紫禁城哪里能淹死人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九、十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华妃趁夜深眉庄回宫途中,故意叫人引开眉庄身边的侍女,独留眉庄一人在千鲤池旁。华妃身边太监周宁海把眉庄推入池中,眉庄不懂水性,几乎淹死。

这里,就有个问题:千鲤池在哪里?紫禁城哪里能淹死人?

紫禁城的外围,是护城河——这是紫禁城周边,水最多的地方。偌大的紫禁城内,到处都是房屋,几乎看不到有水的地方。除了各个院子里面用于防备火灾(那时叫“走水”)的瓮里面盛满了水之外,再能有水的地方,就只有乾隆花园了。

乾隆花园的结构应该说是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华亭,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这里有一棵古树——楸树。这树已是第四代了,老树枯死而复生,绵亘了四代。为了欣赏这棵树,乾隆皇帝在树的前面盖了个“古华亭”,还自题楹联:

明月清风无处藏

长楸古柏是佳朋

乾隆皇帝喜欢题诗,走到哪里,兴之所至,随手留下不少“御诗”、“御题”,并且有几个为他捉刀的人。但这里的字应是他自己写的,显露出乾隆体那种特有的浑圆的美。

古华亭左边是禊赏亭,亭里就是有名的流杯渠。北京只有四处有流杯亭,这里是其中之一。“茂林修禊”,所以禊赏亭四周栏杆上画的都是秀竹。亭子的旁边有小井,太监从井里用辘轳打上水来,倒在两只大缸里,缸水利用地势通过管子流到亭内水渠里,象征着“曲水流觞”。古华亭右边是露台,台不高,但通过崎岖的山道盘旋而上,所以显得有些险峻。台上只有三四平方米面积,配上很矮的栏杆,看起来似乎就开阔了,显然这里有园林专家的一番苦心。

穿过古华亭,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二部分。这是个三合院,正厅叫遂初堂。乾隆皇帝25岁登基,做了60年的皇帝,到85岁退位,89岁死去。历代帝王中在位这么长久的皇帝没有几个人,这促使他更加致力于自己的享受,于是他从乾隆36年起用了很长时间修建这座花园。当时正当乾隆盛世,他踌躇满志,就给庭院取了“遂初堂”、“符望阁”等这些显示封建帝王雄才大略的名字。这个院子似乎没有什么特色,倒是院中那只用碧玉雕琢的盆景引人入胜。三只小羊低着头在山道上走着,显然也是取“三羊开泰”的意思,从前富贵人家爱取这样的题材,图个吉利。

从三合院退出来,打开旁门,走完一条狭长的甬道,就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三部分。

这里有耸秀亭、延趣楼、翠赏楼、符望阁等古老的建筑。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假山顶上那座小亭子,亭子的5根柱子呈梅花形,亭顶的藻井、栏杆上的浮雕都是梅花图案,亭顶用紫酱、孔雀蓝两色琉璃瓦筑成,虽然有些褪色,看上去还是素雅别致。

亭顶上还有个石绿色的宝顶,上面画的还是梅花。走完假山上弯曲的石阶来到亭前,上面有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碧螺”。当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太湖,巡抚宋荦把洞庭东山碧螺峰产的野茶贡给皇帝喝,康熙为茶叶取了个文雅的名字:“碧螺春”。乾隆是以继承他祖父的事业为己任的,起这个名字既有纪念他祖父的意思,又有取法江南名胜的意思。高山顶上翘立一座亭子,正像湖中田螺悄悄地爬上了水面石头一样。这是春天的景色。“碧螺”是春天的名词,梅花报春,取这个名字,既有皇帝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遐想,也有园林专家模仿南方园林胜趣巧妙的构思。

乾隆花园假山重叠,玲珑剔透,曲径通幽,生气盎然,不落俗套,完全是值得一看的。

不过,话说到这里,您知道了吧:乾隆花园里面,唯一有水的地方就是禊赏亭及其旁边的小井。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花园是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修的。也就是说,在雍正皇帝那个时期,偌大的紫禁城里,是没有办法找到几乎可以淹死任何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男是女——的水池的。

除非是水井。日后光绪皇帝的珍妃就是被推进紫禁城里面的水井里而被淹死的——不过,珍妃是被推进水井里淹死的,不是掉进水井里淹死的。

也有例外。若是在圆明园里,水池子就多了——那里,淹死人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福海。

第六章 果郡王允礼与雍正皇帝到底什么关系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十一、十二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果郡王允礼应诏入宫陪皇帝射箭取乐,其一箭双鸽的精湛箭术勾起皇帝心中多年的忌讳。允礼察觉出皇帝的不满和质疑,当即表态自己会韬光养晦般存活于世,远离朝政。

这里,就有个问题:果郡王允礼与雍正皇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先从雍正皇帝继位之后与众兄弟的关系谈起。雍正皇帝继位后,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皇帝的大哥允眩⒍缭实i、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礻我)、十二弟允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

大阿哥允眩谔臃狭⒅械米锘矢福欢岱饩簦挠诟凇?滴趸实叟杀蠢昭邮俚嚷址嗍兀⒀馅停菏韬稣撸弊逯铩T恃|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允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皇帝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允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允礽死去。

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皇帝继位后,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允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允祉心里不高兴,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