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那是一个多种思潮汇聚的年代,那是一群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雄心壮志的张狂学子,这么一群处在“笼统立志”阶段的热血青年组建了一个叫“新民学会”的组织,这只是一个学生社团而已,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之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和组织大家去法国俄国留学,去见识先进国家的政治与文化,那时的他们,还没有成型的政治观点,更谈不上政治主张,只是一些奢想空谈的学生娃,但历史却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罗章龙、李维汉、谢觉哉、向警予、杨开慧、蔡畅、夏曦、萧三、郭亮,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这个学生社团被写入了史册。
1918年8月,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等同学来到了北京,暂居在了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杨昌济家里,他们此行是为了联系去法国留学事宜,但经过慎重考虑,毛泽东却打消了去法国的念头,当初成立新民学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大家去法国留学,这次到北京的目的更是具体联系留学事宜,怎么到北京就变了呢?查了很多资料,都语焉不详,基本都以“经过考虑”一语带过,还有些人分析是经济原因和语言问题等等,这哪说的过去呢,这些问题若是真的存在,毛泽东也不可能是到了北京之后才意识到啊。其实,到北京之后,毛泽东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北京有个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在长沙时,二人就已相识,也许是因为那时开慧尚小,当时二人并无更加密切的交往。而此次来到北京,花季少女杨开慧已然出落的亭亭玉立,加上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女性,真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气派,而毛泽东不光学业优秀,而且人很风趣,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尽显才子风范,才子配佳人正合古风,两个年轻人迅速坠入爱河,在北京古城之中留下了许多才子佳人相依相偎的倩影。热恋之中年轻人,自然难舍难离,那毛泽东留在北大半工半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哈哈,有人又该说我戏说历史了。
通过杨昌济的推荐,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给图书馆写了个条子,让他们给安排个活,于是毛泽东就成为了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工作就是打扫房间,整理图书,月薪8元,虽然不能和教授们比,但自己的生活算是有着落了。图书馆的馆长叫李大钊,是个典型的北方人,只比毛泽东年长几岁,但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渊博的知识,却让毛泽东很是惊讶和钦佩,在他那里,毛泽东知道了俄国十月革命,知道了一个叫马克思的大胡子外国人,李大钊那句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很让毛泽东有振聋发聩之感。
在北大的日子是轻松的,工作很简单很清闲,他有充裕的时间博览群书,还可以去蹭课,他最喜欢的是胡适的课,因为在图书馆的关系,还可以认识很多知名学者,唯一不爽的是,他认识了人家,可人家大都不认识他,很多时候他很想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可一个区区工友,在一群中国顶尖知识分子阵营中,根本找不到位置,据说还被傅斯年当众奚落过,这对于心高气傲的毛泽东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好在还有杨家大小姐的欣赏,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相必足以平复这个被人冷落的工友受伤的心灵。
毛泽东在北大,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沐浴在爱的甘霖下,不知不觉,时光已经走进了1919年,他辞去了北大的工作,于3月12日离开北京,和同学们一起到了上海,这些同学们将在此登船赴法留学,毛泽东专程来为他们送行,然后回到了湖南老家,去照顾病重的母亲,两个月后,在北京,在北大,爆发了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段祺瑞的坚持下,中国轻而易举的取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并且获得了参加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的资格,会议标榜要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此时中国有两个政府,一个就是段祺瑞为总理的北京政府,或叫北洋政府,还有一个就是广州军政府。1917年段祺瑞打败张勋再造共和后,解散了1913年选出的国会,身在上海的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国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也就是军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不过和以前一样,这个“大元帅”依然有名无实,到巴黎和会时,孙已下台,回头咱们再讲到孙中山的时候,会详细讲解这段历史。
别看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虽然相互叫嚣着要干掉对方,但终归属于内斗,遇到巴黎和会这样的事,兄弟还是应该携起手来一致对外的,于是两个政府联合组团,任命北京政府外交部总长陆征祥、广州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为全权代表,参与和会。和会开幕式,给了中国两个席位,一个开幕式有什么正经事啊,随便派俩人去应付一下不就完了呗,可人家陆征祥还是非常认真仔细的拟定了一个代表排名,陆,王,施,顾,魏,陆为外交总长,排名第一无可厚非,王为军政府的外交次长,排名第二显示了对人家的尊重,施资格比顾老,加上顾主动谦让,认为自己排名末位比较合适,于是将施排在顾前,也不会有什么争议,魏本来就是负责内务的,排名最后也说的过去,可这么报到北京政府,也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注意,北京政府训令,排名为陆,顾,施,王,魏,这下可就炸喽,王认为陆言而无信,施认为顾背后使绊子,顾维钧急忙跟施解释,这不是我的本意,您是我的前辈,理应排在我的前面的,可人家施老头就是不信,陆征祥眼见着和谈未开,先起内讧,实在气恼,咱们干什么来了,是来和外国人争中国人的权益的,你们这算什么玩意,于是急电北京政府,恳请按自己的排名进行,否则就辞职不干了,也没法干了。北京政府只得同意了陆的意见,算是把这场纷争给平息了下去,然而裂痕已出,要想一门心思和衷共济也难了。亲临现场采访的《大公报》记者胡政之就曾尖锐地批评说:“中国人办事,两人共事必闹意见,三人共事必生党派……”。
中国这个战胜国拿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让你参加“分赃大会”,已经是大哥们给足了你面子,中国政府这点上还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是根本也没想着沾战败国什么便宜,只渴望着把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就行。其间,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要说中国真的够低调,诸位大哥,我好歹帮着你们起哄了,打赢了得的东西都归你们,就把那几个倒霉孙子抢我的东西还我行不?
日本人说话了,不行!!!德国在山东各项权益应无条件让给我。
第一. 德国在山东的基地都是我们摧毁的,并一直占领至今;
第二. 我们在战争期间为协约国事业作出较大贡献,现在胜利了,我们理应得到回报。
第三. 中国于1915年《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换文(就是《民四条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一条》)中已允诺承认我们战后与德国议定关于山东一切权益的处分,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和德国之间的事,你们跟着掺乎什么?
第四. 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换文亦肯定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第五. 胶州租借地自被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归日本所有,山东问题应在中日两国间以双方商定的条约协定为基础解决。
见过扯淡的,没见过这么扯法的,说这话的人叫牧野伸显,你丫直接说我是流氓我怕谁不就完了,废这么多话干什么?要我在现场,直接大耳切子伺候,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只可惜广大有识之士普遍反对我的“以流制氓”的办法,大家认为顾维钧这样的才是合格的外交官,顾在28日就上述流氓言论进行了答辩:
3600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海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山东人口既以稠密,竟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所谓《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换文由“二十一条”产生,是在日本最后通牒胁迫下签订的,不能视为有效,自中国对德宣战后,情况业已大变,根据情势变迁原则,改约已势在必行;再则,中国对德宣战后,中德间一切条约已告作废,胶州租借条约自亦失效;纵令该约不因中国对德宣战而废止,该约亦有明文规定,胶州租借地不准转让,胶州铁路可以由中国收回等。……本全权代表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界地及其它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
别说,人家顾先生的表现真的好像比大耳切子来的好,牧野转而表示,我们愿将山东交还中国,但须由德国交给我们,再由我们归还中国。
中国代表怎么能信流氓的话呢,本来就是德国强占我的,现在把小子打趴下了,直接归还我们就是,你日本人在中间过一手是何道理?
别看中国几个代表正闹着内讧,但对外争取国家权益的问题上,立场还是鲜明和一致的,他们坚持《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换文是在日本胁迫下签署的不合法条约,并且将中日密约的相关条文提交给了和会,以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
日本人可能开始对中国代表的强硬态度准备不足,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压住了阵脚,开始反击,
即因中国对德宣战结果,1915年之中日条约可告消灭。但在宣战后订立之1918年9月24日协定之效力,则无论如何不生稍微影响。认定1915年的条约同1918年的续补协定,不但同样完全合法,且具永久之意。对于中国代表提出的情势变迁原则,日本代表宣称,国际关系常在转变,如允缔约国一方,任便修改其所不悦之约章,则可使一切条约变成废纸,而条约之解说与适用,将陷于永远不稳定之境。
日本这套说辞,比之前的流氓言论显然高明了很多,确实使中方有些百口莫辩,日本人说了,你们要是不尊重条约的合法性,我现在就退出和会,不和您们谈了,你中国不是给我找事吗?来来来,咱们回去单独过招,你少在这当怨妇哼哼唧唧。1918年这次续签,据说段祺瑞因此而争得了日本的2000万贷款,而这却使中国代表陷入被动。
中国方面开始提出将山东直接归还,但在日本的强势下,退而接受先由五大国共管,日本一概拒绝,山东就得先给我,给了我之后,我一定归还中国,美国代表兰辛就说了,那你给人家写个保证啊,日本人说这不是不信任我吗?有辱我们国家尊严,我不签。最后,与会各国决定,就按日本人说的做吧,山东先由德国交给日本,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权益,然后再由日本还给中国,这已经是1919年4月29日了,中国在山东问题上一无所获。
《凡尔赛条约》就这么着出炉了,内容一大堆呢,山东问题只是整个条约的一部分,诸位大哥的意思是,小兄弟你就认了吧,我们事那么多,哪有闲工夫和你在个小问题上扯个没完啊,你看看人家德国,当初不比你强不比你横啊,现在混的还不如你呢,现在你欠德、奥的庚子赔款不用给了,也算没让你白忙和,这事就这么定了吧。这庚子赔款是当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之后,咱大清朝答应陪给人家的钱,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白银9亿八千万两,意思是他们来咱家打砸抢,人吃马喂的损失不小,所有费用得咱家给人出。过去的事不多说了,说现在,人家这《凡尔赛条约》真不是针对你中国的,你看把德国给整的,不仅使德国海外殖民地丧失殆尽,而且对欧洲的德国疆界也做了很大变动。德国丧失了原有国土的 1/8,全部人口的1/10。条约禁止德国实行普通义务兵役制,限定陆军不能超过10万人,不能拥有空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36艘军舰,禁止使用潜艇。至于莱茵河以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由国联占领5年、10年和15年,确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要说咱这境遇确实比德国好多了,咱该知足哈,可转念一想,不对啊,我是战胜国啊,怎么沦落到和战败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