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宋王朝 >

第14部分

赵宋王朝-第14部分

小说: 赵宋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     “李大人!”郑仁诲瞅了李重进一眼。“本府遇上了一件麻烦事,所以特到大人府上来讨个主意,还望大人不吝指教!”     “哪里的话,什么事能难住你郑大人呀!”李重进早知道郑仁诲的来意,他倒要看看这位府尹能拿自己怎么样。     郑仁诲先把张永德向官府报案的事向李重进讲了一遍,然后用商量的口气说道:     “李大人与张大人同为国家重臣,又都是皇亲国戚,一家人不能说两家话。李大人一向肚量宽宏,下官想,能否屈尊李大人到张府道个歉,说明此事本为属下戏闹,今后严加管束,再把那几个挂囍灯的奴才抽上几鞭子,此事就算抹平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嘛。倘若李大人肯俯就下官拙策,下官愿与李大人一同前往,从中调和,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郑大人,这话是从何说起?听你的意思,是本帅唆使属下跟张永德过不去?你有何为证?”     “李大人千万不要动怒。”郑仁诲强作笑脸说道。“常言说得好: 后退一步天地宽嘛。凡事还是一团和气的好。下官原本不该插手二位国戚的家事,只是张家抓住了贵府门人,还把他送到本府来了,本官想绕也绕不开呀!”     李重进料到郑仁诲要说到这一步,一脸不屑地说:     “郑大人,我府上并未丢失丁口呀,张永德一定是弄错了吧?”     “此人现就在本府拘押。若无口实,下官岂敢到贵府来惊扰大人?”     “依郑大人所言,此事定是本帅所为无疑了?”李重进的话变得难听起来。“郑大人,小民无赖之言岂能轻信?如果本帅想跟你郑大人过不去,立刻就能从街上叫个人来,给他几两银子,不怕他不说是你郑大人唆使,你信不信?”     郑仁诲被李重进噎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无话可说,只得告辞出来。一路上越想越气,不由得一口痰涌了上来,呛得他咳嗽不止。     收复西蜀四州,重挫北汉大军,甚至把北汉旧主刘旻也送到了阴间,这一连串的胜利,使柴荣甚为欣喜。郭威临终前,他曾涕泗横流地在郭威榻前发过誓,一定要绍承先志,富国强兵,统一河山。如今登基刚刚一年,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战果,他怎么能不兴奋呢?再加上京城里居民日益繁夥,四方客商如云集雾合,把个汴京城都快挤破了,这不正是煌煌大朝的气象吗?想到这些,他倒为京城的拥挤和皇城的狭隘感到不满意了。如今的皇城方圆不过四里,而隋、唐的都城洛阳、长安,却都有十二三里之阔。难道堂堂大周皇帝,就只配缩在唐朝一个节度使的帅府里君临天下吗?再看整个汴京,城墙周回不过二十余里,还比不过北汉的太原和南唐的金陵。这怎么能从气势上压倒陪邻诸国?看来,这几十年未曾整治的京城,到了非扩建不可的时候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便向宰相范质等人征询此事,范质对修城之举甚为赞同,但他认为扩展皇城大内应当稍缓,因为大内是宥密之地,原有的房屋在梁、唐、晋、汉之时也曾不断有所增建,虽然还不够宏敞,但除了正殿万岁殿亟需扩大规模,以备万国来朝之外,其余偏殿只需修整一下即可。至于后宫褊狭,可以再增建几座宫室,但也无须过于奢华。重要的是汴京城墙,不向四围拓展,就无法容纳不断增加的人户。再说,旧城上的敌楼、牙道都已年久失修,万一遇强敌来攻,调度起来势必大为不便,当务之急是要重修一道外城,从根本上扩大都城的规模,而外城之建,首先要考虑使它成为防守御敌的屏障。柴荣认为范质的话很有道理,便下决心要重修汴京城。     这么大的工程,谁来总为调度?柴荣首先想到张永德,可惜永德尚在守丧期间,不便夺其孝心。又想到了赵匡胤、韩通和潘美,这几个人都是做事精细又有魄力的人。比来比去,他认为还是由韩通统管此事更为合适。韩通是个性情厚重的老将,数年来一直跟随郭威鞍前马后,出生入死。郭威死后,柴荣把他从彰信军节度使任上调回了京师。这个人对官场之事很少用心,升迁快慢也不甚介意,但只要事关皇家,他都尽心竭力,“死而后已”四个字用在他身上,谁都不会觉得过分。韩通曾修过河北边境的博野、安平、武强三城和百八桥镇,对土木之事甚为了然。柴荣正是想到了这一层,才觉得主管修建汴京非他莫属。不过他现为京城都巡检使,那可是个十分重要的差事,直接关乎汴京的安全。为了分担韩通的烦劳,柴荣命赵匡胤、潘美为修城副总管,赵匡胤分管全城,潘美分管大内,韩通总揽全局而已。     接手如此重要的事务,赵匡胤自然倍加用心。潘美此时尚在西北,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赵匡胤首先与将作监商议,决定从洛阳征召营造匠师,让他们按照朝廷旨意先画出大内修造图的草样。其实赵匡胤更关心的是外城的修建,这就不是将作监能管的事了,他需要亲自勘察,才能定夺。以前他只知道城墙残破,但不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如今,他就必须了解其中的原因了。     赵匡胤骑马围着旧城仔细察看,见城基往上四五尺的墙砖都已发白,多处地方剥蚀,有些已经相当厉害。他向当地耆老和工匠们打听调查,不少老人都说汴京一带土质多碱,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但是城墙,就是人家的房屋也是如此。因此开封大户人家修建房子,大都到郑州虎牢关一带去取土。赵匡胤又领着人到城外丈量尺寸,察看地形,数日之后,他心中有了基本的构想。与韩通商议之后,他命人画好草图,标明丈尺,呈给了柴荣。按赵匡胤的规划,外城建造、大内翻修以及扩展现有街路、拆迁沿街旧房等项,共需民夫十万。粮米、银两除地方官府所出之外,尚需国库拨出若干若干。     柴荣把赵匡胤送来的图和奏报一一看过,对大体规制感到满意,只是对图上在城墙部位标着的许多麻点儿不甚清楚,问道:     “这是什么?” 
          《赵宋王朝》 第二部分萼娘子离家流落 张永德居丧受辱(3)    “禀陛下,”赵匡胤答道,“臣打算在新城之上每隔百步修建一个马面战棚,以防敌兵攻城;每二百步置一个防城库,贮藏守御器甲之类。臣以为范丞相所言极是,新城之筑,不仅要使城隍壮丽,更要把军情变幻的因素考虑在内。”     赵匡胤说的马面战棚,说起来还颇有来历呢。早在西晋时期,西北大单于赫连勃勃在夏州筑城,为防止敌兵攻城,他在城墙上每隔七八丈建一个探出墙外的凸室,室宽可容三四人,长达四丈,这种建法一是可使城墙不至太厚,省下许多工料;二是遇有敌人攻到城下,守城的士卒可以在战棚内以木石弓弩攻击城下,使敌人未至城墙前而先遭打击,只要城门不破,敌人休想用云梯从墙上攻入。     柴荣暗暗称赞赵匡胤深于军谋,又问道:     “新城修毕,旧城何日拆除?”     “陛下,臣以为京师重地,万民所瞩,还是多一重深沟高垒更为妥当。臣已多次勘察,认为旧城和护城河还是保留不动为好,万一强敌来犯,就算是攻破了外城,还有内城,于皇室于百姓,不都等于增加了一道屏障吗?臣也与韩通将军议过,如今新、旧城之间可由居民自行建造庭院屋室,官府只管规划,不征土地之税。如此一来,百姓乐从,内城街路的拓展,就大大方便了。”     一番话把柴荣说得满脸笑容,他不无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     “朕深知赵爱卿不会负了王命,且去公干吧!”     “陛下!”赵匡胤没有立即退下,又禀道:“臣还有一事请陛下裁处。”     “何事?”     “请陛下为新城诸门赐名。臣以为诸门未建而先得御赐之号,不单是臣督造起来大为方便,夫役们也会干劲倍增。”     柴荣哈哈大笑起来: “好,笔墨!”     侍臣很快端来纸笔。     “赵爱卿,依朕之意,帝君北坐南向,这正南之门不必改动,依旧叫做南薰门吧。‘南风薰兮’,乃是古人旧训啊。”柴荣提着笔,先把此门定了下来。     按柴荣所书,北中门为通天门,象征帝业天授;南东门为宣化门,出门可抵京畿重镇陈州;东南门为明德门,出门可抵京东重镇宋州;北东门为陈桥门,因为此门外一条大路直达封丘县陈桥镇,而此镇乃是中朝使节和契丹使节往来必经之处。     潘美在西北整训西蜀降卒,颇有成效,几个月后,秦、凤、阶、成四州秩序井然,士卒精干。桃杏花开之时,潘美接到柴荣的谕旨,命他返回京师,协助韩通、赵匡胤扩充京城,整修大内宫殿。潘美在凤州辞别了尹崇珂,又回到长安与袁彦拜别。他让随从士卒快马加鞭先回汴京复命,自己一人迤逦东行。     此时他还有一桩心事没有了却。一年前他在高平得萼娘救下一命,当时曾许诺过要将她母女和陈老伯接到京师去住。不想军务连连,至今才算得点儿空闲。此去汴京,他打算顺路接萼娘母女同回京城,以报答她救命之恩。     潘美快马向高平行进,这里的一切他还依稀有些印象,尤其是回到旧战场,再往萼娘住的小山村走,他几乎没问一个人便顺利地找到了。他曾经住过几天的那个小院,疏疏落落的篱笆依然没变,只是爬满了野藤,篱门闭着。他下马来到门前往院里张望,却见正房和厢房门上都挂着生了锈的铁锁,像是很久没人居住了。他愣了一阵,推门进了院子,向四周张望,想寻找点儿往日的痕迹。     “客官,你找谁?”潘美身后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潘美回过头来问: “萼娘一家人呢?”     那汉子认出了潘美,原来他就是与陈老伯一同上山打猎的那个齐叔。“这不是潘将军吗?”惊喜片刻之后,脸色变得有些惆怅。他猜到潘美是来谢萼娘的,可惜扑了空。不等潘美发问,他便把一年前的情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潘美,并说萼娘当时带上女儿匆匆南去,至今没有音讯。潘美怔怔地听完,没有做声。他心里有些后悔,如果当时再多住几天,带她们一路同行,事情就简单得多了。他缓步走到屋门前,用手摸了摸沾满灰尘的柴扉,返身回来,朝齐叔施礼道:     “谢过齐叔,潘某告辞了。”     潘美的府第在土市子街的惠和坊。他来到自家门前刚刚下马,守门的老仆便迎上来,一边牵马,一边面带忧郁地说:     “老爷总算回来了,夫人这些天更觉得身上不好呢。”     “怎么了?”潘美吃了一惊。     “汤剂也用了许多,可是病情不见好转啊!”     潘美大步走进卧室,见夫人躺在床上,脸色灰白。她支撑着坐起来,想要下床,潘美阻止她说: “不必拘礼了,夫人究竟怎么不舒服?”     “没什么,将军不必介意。”     说起潘夫人的病,还要回到一年以前。那个苗训在孟州道上曾说道夫人卧病在床,当时潘美还笑他胡诌,没想到妻子的确从那时便开始患病,时轻时重。初时潘美没有太在意,直到他赴永兴军之前,夫人的面色已明显憔悴,他有些担忧,怎奈王命如山,也只好与夫人道别。谁想这一去半年多,夫人的病情已经很沉重了。     “将军,这次回来要住些日子吧?”潘夫人强作笑脸问道。还没等潘美回答,她突然咳嗽起来,一声比一声厉害,使女连忙端过唾壶接着。好一阵,她才咳出一口痰,觉得轻松了一点。使女刚要将唾壶端走冲洗,不由得叫了一声:     “有血呢!”     潘美接过唾壶看时,果见壶中汪着一口带血的痰。他连忙扶夫人躺下。潘夫人像是带些歉意,说道:     “你看,我也没法给将军洗尘了。”     “别说了。”潘美看了夫人一眼,走出屋门,对院里候着的管家说:“夫人痰中带血,定是虚火上攻,你们再去请个好郎中,仔细为夫人诊一诊。”     管家答应了一声,一溜烟跑出去了。     未做休息,潘美又骑马入朝,向柴荣禀报西北军情。此时柴荣正在侧殿与范质、魏仁浦等商议由谁接管开封府尹之事。前些时候,因为李重进无端侮辱张永德,搞得柴荣心中很烦。尽管柴荣明知李重进的轻慢胡为有一大半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也不可能亲自下令惩治。他本想借郑仁诲之手给李重进施以颜色,可那郑仁诲一介老儒,不但没能制服李重进,反倒被李重进气得一病不起。如今郑仁诲虽然还顶着个开封府尹的名,但府中事务基本上全由属官来办。眼下正值修城拆迁大忙之际,开封府怎么能缺了正官? 
          《赵宋王朝》 第二部分萼娘子离家流落 张永德居丧受辱(4)    听得潘美奏禀西北人心安定,新复四州的刺史皆能尽心民事,安抚流亡,柴荣感到十分欣慰,又问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