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第21部分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21部分

小说: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招:破城门。相比于城墙,城门更易于攻破,就算你堵得再紧,好歹也是个孔洞,一旦被攻城者用利斧擂木劈开或是撞开,那也是羸定了。
皇太极先用第一招,众家兄弟正爬得欢势,突听后面喊声雷动,原来是祖大寿和吴襄带着游击队杀来了,皇太极急忙撤兵,去追杀祖大寿,却哪里追得上?祖大寿乃辽东第一长跑健将,连野猪皮都追他不上,皇太极就更没有咒念。
追不上再返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也跟着清兵的屁股后面回来了,先砍了伙夫班的几个炊事员,捎带脚砸了十几口锅,气得皇太极扭头再狂追不息,可是追着追着,眼见得祖大寿和吴襄已经逃得没影子了。
皇太极悻悻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又返回来了,干掉了十几个通讯员,放火烧掉了草料,把皇太极气到了快要发疯。
双方就在锦州城下打起了粘乎仗,从五月十一打到了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中,每日必战,其中大战三场,小战二十五场,每一场的激烈程度,都不亚于宁远大战。到了六月初四的那一天,皇太极琢磨着打了这么久,应该把宁远的守兵全给调出来了,就琢磨突然扭头,杀奔宁远。
为了达到突然扭头的目的,皇太极又发动了一场决战。
是役也,所有的清兵一涌而上,将锦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密麻麻的全都是云梯,城门外重斧手光着膀子,轮起大斧狠狠的砍。赵率教也将葡萄牙国进口的火炮搬上来,冲着城下轰击了一个整夜,打到了天明,看看城下,除了满地的胳膊腿,一个清兵也不见了。
都已经去了宁远城。
14。袁祟焕有瞎掰
清军急行军到达宁远,远远的看到那座城池,就停下来不动了。
野猪皮就死在这座城下,此时再来城下,清兵只觉得人人心寒,不敢上前。
最害怕的是大贝勒代善,他见城中早有防备,就躲得远远的,不敢靠前。皇太极看着不高兴,批评大贝勒,曰:咱爹就死在这座城下,而且锦州城我们又没有拿下,如果不在这里把工作做出点成绩来,那咱们就趁早别混了。
正说着,就听城楼上画角声声,城门大门,一队队大明的骑兵冲出城来,上前挑战。
皇太极大喜,曰:袁祟焕要跟朕打野战,哇靠,野战明军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个机会千万别错过,大家跟朕冲啊。
果然不出所料,一轮冲锋之下,眼见得大明的骑兵被砍得七零八落,掉头狂逃。皇太极亢奋不已,衔尾急追,正追着,耳边突听火炮轰响,惊得皇太极掉头就走。
逃得远远的,到了安全的地方,发现明军在城墙外挖了战壕,环列枪炮,与清兵形成了对恃。
皇太极琢磨了一下,命令道:派小股部队上前挑衅,把明军引到开阔地来,然后再利用野战的优势,干掉他们。
却是不曾想,明军死趴在战壕里不肯出来,不管清军怎么引诱,明军死活就是不肯挪窝。
这下子皇太极火大了:这个袁祟焕,真是太不象话了,怎么可以这样胡来呢?来人啊,与朕进行集团冲锋,务必要攻破对方的防御。
十几万清兵,排成密集的方队,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大踏步的向着城墙挺进。这下子明军是说什么也挡不住了,丢下满战壕的尸体,狼狈不堪的逃回到城里。
终于开始了攻城之战。
『潮』水一样的清兵向着宁远城扑了过去,袁祟焕用葡萄牙国大炮照城下没命也似的轰,轰得清军满天『乱』飞,可是清军宁肯死光光,也决不退后一步,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不提防这时候祖大寿的游击队又绕回宁远来了,依旧是老战术,逮住炊事员火夫通讯兵就是一顿好砍,砍完了大家掉头狂逃,气得皇太极两眼冒火,可是追不上祖大寿,让清兵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眨眼工夫,大家又打了十几天硬仗。
袁祟焕报说:明军以大炮轰击敌后方,击碎清兵大营帐及皇太极的白龙旗,皇太极的大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浪『荡』宁古贝勒被明军『射』杀。
另外明军『射』杀清军旅长(固山)四人,连长(牛录)三十余人。
但是清军的战报的说,老袁有瞎掰,压根就没那么一回事。
但无论如何,清军损失惨重,这却是一点也不假。
打了好多天,死活就是拿不下宁远城。皇太极忽然心念一动:咦,说不定锦州城的明军,这时候都跑出来增援了,如果朕突然回师锦州,哈哈哈……当下清兵掉头,疯了一般的杀奔锦州城。到了锦州城下一瞧,好险没把皇太极活活气死,锦州城里,明军严阵以待,居然没有出动援兵去救宁远,这让皇太极说不出来的郁闷:这些明军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都这么没心没肺?噢,感情大家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也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了吧?
悲愤之下,皇太极落下泪来。他说:咱们回家,回家,袁祟焕就这样屡屡破坏世界和平,朕跟他没完。
清兵打道回府了。
15。不差你这个干儿子
皇太极猛攻宁远、锦洲而不克,这场战役被明朝称之为“宁锦大捷”。
捷报传来之日,朝廷里官员流水一般的向大太监魏忠贤磕头:老爹英明神威,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打得奴酋落花流水,爹爹之功德,可堪日月,永照山河。
大太监魏忠贤坐在座位上,把鞋底冲着大臣们的脸皮:小意思,干掉奴酋吗,小菜一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家这事干得多了,早就习惯了。
朝中的大臣,清一『色』都是魏忠贤的干儿子,管他叫亲爹是正常的。
全国各地的百姓也是热泪盈眶,在地方官的带领下,排成一望不到边际的长队,去各地的魏忠贤生祠磕头:爹爹天纵英武,神明果决,奴酋闻风丧胆,让儿子们有得饭吃,有得衣穿,儿子们生生世世,感激不尽。
圣上有旨,加官晋爵。
大太监魏忠贤的儿子,封为一等伯。
朝中一百多名大臣,统统加官,只是加官还不成,还要封“荫职”。
荫职就是大臣们家里吃『奶』的孩子,偷情的『奶』妈,统统享受正科级公务员待遇,工资奖金还有提成,津贴更是丰厚。
人人升官,个个有赏。
还差一个袁祟焕。
大家开会讨论:对于袁祟焕这种败类,人渣,应该如何惩治?杀头如何?
大太监魏忠贤连连摇头,谆谆教诲大家说:我们要爱护干部,要给他们一条生路。
于是袁祟焕没有杀头,只是一个严肃的批评。
而且对袁祟焕的批评,也体现了魏忠贤的讲话精神,没有将他一棍子打死,多少还是给他一条出路:
袁祟焕拒不出兵援救锦洲,这是错误的,是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是暮气沉沉的表现。
看着这张批评公告,可怜的袁祟焕都快要疯掉了。
这是大明朝吗?
怎么跟皇太极他们合起伙来欺负自己?
现在袁祟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中大臣宁死也不愿意来辽东。
因为这个大明朝,也太奇特了。
你逆淘汰就逆淘汰吧,这个大家认了,可是逆淘汰到这种程度,实在有点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
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袁祟焕左思右想,终于想明白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国为民,可是这个怪异的大明王朝,国家是不存在的,民众也是权力的附庸,如果他还想干出点实事来,不在权势面前跪下自己高贵的膝盖的话,绝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袁祟焕摇头摆尾,上表请示为魏忠贤在辽东设立生祠。
这封上表,很快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叹息道:袁祟焕啊袁祟焕,不是我这个当领导的批评你,人生关键的时候,只有几步路,一旦你走错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知道你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
路线错误。
你跟错了人。
这时候你再管我叫爹,不觉得太晚了吗?
如今的普天下之人,哪个不管我叫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儿子下夕烟。如今我魏忠贤打败奴酋,让皇太极闻风丧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尽得天下人心,难道这时候了,我还缺你这么一个『操』蛋的儿子吗?
不认袁祟焕这个儿子。
袁祟焕的后脖梗嗖嗖的冒起了凉气。
不认他这个儿子,是不是锦衣卫已经出发,前来捉拿他了呢?
没办法了,去他妈的狗屁民族国家吧,活命要紧。
袁祟焕递上辞职报告。
批准。
16。世上头号大蠢人
魏忠贤之所以急于“立下”宁锦大捷的战功,那是因为明熹宗快要跷辨子了。
很快,说跷就跷,眨眼工夫,明熹宗就蒙主宠招,魂归西天了。
祟祯皇帝终于出场了。
这个人,他是灭亡了大明帝国,灭亡了汉家天下的罪魁祸首。
祟祯皇帝是地球上一等一等的蠢人,智商已经褪化到了原始人阶段。
蠢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莫名其妙,毫无依据的认定自己英明神武,智慧过人,如果有谁敢否定这一点的话,他恨你八百辈子。
自从他出场以来,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
做不出正确的决定倒也罢了,最多是缺乏决策能力而已。最要命的是,他在位期间,没漏掉一个正确的建议或是政策,凡是正确的,他统统予以否定,代之以错误到了极点的办法,直到事情不可收拾为止。
而且这个人还特别的勤恳敬业,哪儿出现了正确的决定,他就急如星火的跑过去改成错误的。
为了避免不错误的决策出现,祟祯皇帝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女『色』不近,夜晚不睡,瞪圆了两只怪眼盯着群臣,一旦有谁弄出正确的决定,他便急忙过来修改,坚决不允许正确的决定遗漏过去,保持错误的做法,决不动摇。
遇到这样子的怪人,大明王朝不完蛋,那是真的没有天理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说祟祯皇帝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也未免有些苛刻,他至少,在即位期间干了两桩漂亮活。
头一桩:干掉大太监魏忠贤。
第二桩:重新起用袁祟焕。
也就是说,祟祯皇帝只是愚蠢而已,但并非是弱智,他至少,知道天天泡在皇宫里的太监是不可能搞出什么宁锦大捷的,这活是袁祟焕干的。
起用袁祟焕,提升袁祟焕为右都御史,负责兵部添注左侍郎。这相当于部级调研员了。隔了一年,干脆任命袁祟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指挥蓟、辽的部队,兼负责登州,莱州与天津的军务。
袁祟焕已经相当于国防部长了。
于是袁祟焕春风得意,进京去见祟祯。
袁祟焕对祟祯说:五年,最多五年,我保证搞死满清,把皇太极打回到『穴』居时代去,收回所有的国土。
祟祯皇帝欣慰的说:好,那咱们俩约好了,你干成了这件事,朕一定多发奖金给你。
于是袁祟焕兴冲冲的出来,正遇到给事中许誉卿。
许誉卿相当于副部级调研员,他问袁祟焕:老袁,你跟皇上说了些啥?
袁祟焕说:我说最多五年,我就能够收回国土,消灭皇太极匪帮。
许誉卿大惊,说:老袁,你脑子进水了,我不信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不如我这个副部级调研员有见识,皇太极一家人那么顽皮,岂是五年就能够摆平的?
袁祟焕笑道:老许,你还当真了?跟你说我是看皇上满脸忧虑,安慰安慰他而已,难道我还不知道皇太极一家子的难缠?用不着你来提醒我。
许誉卿悄悄把袁祟焕拉到一边:实话跟你说了吧,咱们现在这个皇上,心眼呢,比他妈的针眼还小……我的意思是说,圣上英明神武,你说五年,他可是牢记在心,马上就会制定出一个五年规划出来,每年让你收回五分之一的国土,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袁祟焕急了:老许,陛下不会这么缺心眼吧……我的意思是说,你不是吓唬我吧?
许誉卿冷冰冰的道:我干吗要吓唬你?反正你马上就会知道结果的。
袁祟焕急了:老许,咱们是哥们儿,你可得帮帮我,我现在可咋办呢?
许誉卿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就小声道:这么着……你这么着,明白了吗?
明白了。
于是袁祟焕就等在祟祯皇帝的办公室门外,等了好久,祟祯皇帝出来了,袁祟焕急忙上前:启奏陛下,关于辽东的工作……这个这个……打仗是要花钱的,要花大钱。
花钱?祟祯皇帝最恨别人提钱的事儿,一听花钱就上火:袁爱卿,咱们能不能找个不花钱的办法呢?
袁祟焕一咬牙:陛下,这钱是必须要花的,不花钱,就没有辽东了。
祟祯皇帝气得脸『色』霎白:袁祟焕你这人怎么这样,就知道钱钱钱,我看你是钻钱眼里拨不出来了……容朕想想法子再说。
17。琳琅满目的造反组织
轰走了袁祟焕,祟祯皇帝走进库府,搂着那堆积如小山的金银,琢磨了良久,终于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
加赋。
反正辽东又不是我祟祯一家的,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出钱啊,天底下的老百姓,统统要出钱。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卖儿卖女,等把辽东失土收回来,老百姓要饭都多一块地盘,岂不是美哉?
祟祯皇帝,被广大爱国官兵亲切的称之为“钱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