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帝王悟经典人生-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自己的国家没有威胁,当然可以坐山观虎斗。战国时七国已经形成很久了,一次战役的失败未必遭致亡国。这种趋势并不能使敌对的国家一下子灭亡。进则有利可图,退则可自我保全。所以说积累实力,等待时机是正确的。而当今楚国和赵国是新形成的国家,他们的实力和秦国相比,情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危险随时会发生,进取就会取得成功,退后就必败无疑。这便是说事情类似而形势不同的道理啊。”
例4:韩信攻打赵国,驻军井陉。他挑选出两千轻骑兵,每人举着一面红色的汉军旗帜,从小路上山,窥视赵军动静,并且叮嘱说:“赵军看到我军逃走,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击我军,你们就快速地冲入赵军的营地,把赵国的旗帜拔掉,换上我们汉军的旗帜。”韩信派遣一万人马,开出营寨之后,背向着河水排开了阵势。天亮之后,韩信建起旗帜和战鼓,率领人马开出井陉口,于是赵军打开营门前来迎击汉军,双方对峙交战了很久。韩信诈败,抛弃军旗和战鼓,退到水边,排在水边的军队,打开阵势,把他们迎人阵中,然后又回身与赵军对战。赵军果然倾巢而出,争相掠夺汉军抛弃的军旗战鼓,追逐韩信等人。韩信等人已经与水边的队伍会合,军士们个个奋勇争先,拼命作战,勇不可挡。韩信先派出去的两千骑兵,正等候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看到赵军空巢而出,即冲入赵军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去,竖立起两千面汉军的旗帜。赵军此时无法击败韩信的军队,想收兵回营,却看到营帐上全是汉军的红色旗帜,于是大为惶恐,以为汉军已经俘获了赵王和他们的将军了。于是赵军大乱,士兵们纷纷逃跑。赵将虽然竭力制止,连杀好多人,但仍然不能阻止他们。因此汉军乘机攻击,大破赵军,活捉了不少赵国将领和士兵。诸将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等呈现给韩信,然后向韩信道贺。有人问他:“兵法上说,排兵布阵,右边应背着山陵,左边应面向河泽,可是这一次将军你却背水为阵,竟然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回答说:“兵法上不是说把军队置之死地,然后才可以绝处逢生;把士兵放置在危险的境地后才能获得胜利吗?况且我没有训练有素的将士,就像带着市井农夫们去打仗!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如果不把军队安排在‘死地’,人人各自为战,是无法取胜的。如果把这些将士都放在有可能逃生的地形,他们早就逃跑了,哪里还能够使用他们呢?”后来,汉高相刘邦劫夺并统领五路诸侯的兵马攻入彭城。项羽得知后,便率领军队离开齐国,回师攻伐汉军,与汉军在淮水河边大战,大破汉军,杀死很多汉兵,汉军士兵尸体沉入淮水河,河水都被堵塞了。
第八编 君道之好君道造就好臣道(4)
荀悦又评论说:“攻打赵国的战役,韩信把军队布置在抵水河边,可是赵军却不能战胜汉军,这是为什么呢?彭城战役的汉王率军战斗在河边,士兵也退入水中,楚军反而大获全胜,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赵军开出老巢,看到有前进的可能便前进,遇到困难便后退,胸中有后顾之忧,没有必死的决心。韩信率领的孤军立于水上,人人都下定了不胜必死的信心,没有了活的希望,这便是韩信之所以胜利的原因。汉王攻入楚国都城彭城,饮酒大会宾客,士兵们也都贪图安乐,缺乏斗志。楚军有强大的威势却丧失了自己的国都,项羽率领他们从外面攻打回来,兵士们人人都带着慷慨激昂的斗志去挽救从前的失败,奔赴国难,以自己的性命来拼一死战,这便是汉军失败的原因。况且韩信选调精兵去抵御赵军,而赵国却派抱有后顾之心的士兵去与韩信对垒;项羽派精兵去攻伐汉军,而汉王却用松懈懒惰的士兵对付项羽。这就是同类事情由于当事者内心的情态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所以说,权谋是不可能预先设置周全的,机变也是不可能预先谋划出来的,只有随机应变,才是计策的关键啊!
例5:刘邦在汉中的时候,韩信说:“现在你的士兵都是山东人,他们都盼望能东归故乡,趁着这股锐不可当的气势,率军东进便可以夺天下。”
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向北行进到蓟地,听说邯郸方面的军队开到,刘秀便想要撤军南归,他召集谋士商量。耿盒说:“我们的队伍从南边来,是不可以再南归的。渔阳太守彭宠是你的老乡,上郡太守是我的父亲,调集这两郡的士兵,可达上万人马,那样,邯郸方面攻来的军队就不用担心了。”刘秀的官员们不听从这一建议,执意率兵南归,其下属也无力阻拦,于是都各自解散了。
凡是略懂兵法的人都知道,撤退并不是逃跑。撤退的形式是一样的,但结果却是有的失败,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孙子兵法说,“不要拦截向本国撤退的部队”。项羽派三员大将到秦地来阻挡汉王的归路,所以汉军回师的气势锐不可当。可是孙子兵法又说过,“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人作战,这样的地区叫散地。”光武帝刘秀的人马从南方北上,又退回南方,这就是进入了散地,所以属下没有了斗志而最终解散。所以说撤退虽属同一事情,但是前者成功,后者却失败。
东汉末年,李催追劫汉献帝,把献帝国在曹阳。沮授劝袁绍说:“将军一家世代为朝廷重臣,有忠义的美德。现在天子流亡,宗庙毁坏。我看到各州各郡的军阀,虽然对外声称自己是义兵,实际上各有图谋,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况且将军已基本平定冀州,兵强马壮,将士听命。你向西迎接皇上的銮驾,然后把国都定在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招兵买马来讨伐那些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如果这样的话,还有谁能抵御你呢?假如不及时定夺,一定会有人抢先下手。夺权要抓住时机,建功要快,希望你尽早决断。”袁绍设有听从沮授的建议。后来曹操果然迎取汉献帝,袁绍因此而失败。
例6: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举义兵起事,杜思冲劝他前去迎取南康王,定都襄阳,以正尊号,梁武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张弘策说:“现在如果把南康王放弃于别人的手中,那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将军你就得前往称臣,被别人号令。这难道合适吗?”梁武帝说:“假如我们的事业不成功,就应当像兰花与艾草一起被烧掉那样,与敌人同归于尽;假如我们能够建功立业,又有谁敢不听从我们呢?难道只是平庸无能地在江南听从别人的号令,占据新野郡来聚集新来投靠归附的人吗?”萧衍不听张弘策的主意,进兵攻克了建业,从而占据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上所说的是当事者内心的情态、当时具体情况和事情发展的趋势三者都不相同的事件。所以说要随机应变,不能固守教条不知变通啊!
从上两例可以看出,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统治者如果肆无忌惮地施行残暴的统治,即使应该是他继位称帝,他也不可能保全自己;如果能使天下百姓敬仰归附,即使他是一介匹夫也可以成就帝王之业。天怒人怨之时只有改朝换代,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当年汉室衰弱,各路豪杰像老虎一样争夺天下。汉朝皇帝的地位虽然已经衰微,但汉天子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其威信并没有因朝政衰微而改变,因此曹操尊奉天子来顺从众人的心意,利用天子来号令天下,使天下的士人都前来尽忠,成就了一番霸业。
《左传》中说:“向诸侯求援不如为王室尽力。”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南齐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天下人心思乱,四海不安,国家不宁,百姓归附有能力者,打算拥立新的君王,这时如果尊奉原来的君王,难道不是违背了天意民心吗?所以《左传》认为张弘策想恢复被上天抛弃的周天子地位是错误的,而赞同蔡墨的君臣可以易位的说法。所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也是同一事件,但有的成功,有的却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说:“范蠡能抛弃富贵名扬天下。虞卿舍弃相位而建功;太伯三次让位被视之为仁义,燕王因让出政权而遭致祸乱;尧舜因禅让而被尊为圣人,汉孝哀帝因授权于贤者,而被视为愚蠢;周武王推翻殷朝的统治被称作正义,王莽篡夺西汉政权而被认为是篡逆;齐桓公重用管仲而称霸,秦二世重用赵高而亡国。这都是形式相同,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的例子。因此,明智的为君者应极善于随机应变,才能安邦定国,愚蠢的人不懂变通,只能招致祸乱。”
第八编 君道之好君道造就好臣道(5)
三、了解对方的心思
要说服别人,让他接受自己的主张或意见,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
孔子说,“不看对方脸色就说话,叫做瞎子。”他还说,“还没有取得对方信任,就贸然提意见,会被认为是毁谤。”荀子说,“讲话恰到好处,这是智慧,不该讲话的时候保持沉默,这也是智慧。”
由此可知,凡是要游说别人,一定要先摸清对方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韩非子说:“游说的困难在于,要了解所要游说对象的心理,然后才可以打动他。如果用厚利去游说他,就会被认为是志节卑下,他就会用低下的待遇对待你,你必然会被疏远了。如果你用清高的名声去游说他,就会被认为是没头脑,离人情事理太远,必然不会采纳你的意见。事情因保守机密而成功,泄露了机密就失败。这倒未必是他有意识地要泄露,而是由于无意中触及了君王隐秘的事,这样就危险了。君者有了过失,你却明白无误地用大道理来深究他的过错,这样也有危险,因为君者自认为有良谋善策,要独自建功,而游说者如果知道了那个计谋,也会有危险。勉强君王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企图制止君王正在做的事,也会有危险。如果与君王议论他的大臣,他就会认为你是在离间君臣关系,议论他身边的亲信,他就会怀疑你在出卖他的权势。称颂他所爱的人,会被认为要拿他本人做靠山。批评他所憎恶的人,则会被认为是试探他的态度。如果顺君王之意略述己见,会被认为是畏怯懦弱,不敢坦诚进言而有所保留。但如果多方面思考,放言直陈己见,则又被认为是粗鲁而傲慢。这也是不能不明白的。如果他自认为聪明,计谋高超,就不要指责他的失误,使他感到窘迫。如果他为自己的武断而自负时,就不要指责他的过错而惹他发怒。”
凡游说君王,须待旷日持久,等到恩泽感情已经亲切深厚了,讨论再深刻也不会受到猜疑,互相争论也不会受到怪罪,这时才能明白地阐述利害关系,以达到游说的目的,直接指出其是非对错,来修饰完善他本人的素养,这样游说才会成功。
荀悦也说;“臣下难以向君王进言,为什么呢?因为话一出口,便可能招来灾祸。所以说指责君王的过失,就会有冒犯尊严、违逆君命之罪,劝诫勉励君王,便会受到讽刺君上的责难。你说得对,他就会因你强过他而感到耻辱,你说的不对,他就会认为你愚蠢而看不起你。相同的意见,你比他说得早,他会认为你有意显示比他聪明而嫉恨你,而你若在他之后发表同样的看法,他又会认为你是见风使舵,没有主见。违背下级而顺从上级,会被认为是阿谀奉承,违背上级而顺从下级,又会被认为是随声附和。与大伙说一样的话,就会被看作是从俗,发表与众不同的独到之见,又会被认为是企图独占美名。话说得浅白直露,被认为浅薄而受到轻视。说得深妙宏远,则因听不懂而非难你。见解独到,众人会因你超过了他们而不赞同你。与大家见解相同,又会被认为是随众从俗,即使有用也不被承认。言语谦让不争被认为智力贫乏,言而不尽被认为是有意留一手,而你若言无不尽又被认为不自量力。说了不见成效,就会受到怨恨责难,说了之后见到成效,则又被认为本来就该如此。有利于的话必不利于下,有利于这一方面的必不利于那一方面,附和前面的就会违背后面的。这就是臣下之情难于上通君王的原因啊!孔子曾激愤地说:我想说却说不出来。就是指和君王说话的难度。”
例1:过去宋国有个富人家,由于被连降的大雨冲坏了院墙,儿子说:“不赶快把墙垒起来,就会有盗贼进来偷窃。”他家的邻居也这样说。夜里,家中果然被盗,丢了不少东西。有钱的人家认为他家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的父亲是盗贼。郑武公要讨伐胡人,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人首领,并问群臣:“'我想打仗,你们说哪个国家该讨伐?”关其思说:“胡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