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传天下 []作者:萧化雨 >

第84部分

驿传天下 []作者:萧化雨-第84部分

小说: 驿传天下 []作者:萧化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知道突厥人自从血月兵败(即李腾率领虎贲军千里奔袭击杀突厥前任大汗一战)后,突厥人老实了很多,每年春秋两季,只有少数亡命之徒流窜到中原劫掠边民,千人以上的劫掠都很少见,而且这些家伙都是抢了就跑,根本不敢多停留。若非有人安排,不会有大量突厥部族集结。此次突厥人一反常态蠢蠢欲动,若是没人安排,那是不可能的。
李潜问道:“老许回来了吗?”
牛弼摇头,道:“听何大兴说,大概要三天后才能回来。”
李潜点点头,又问道:“安乐客舍有什么动静?”
牛弼摇头,“现在折冲府的人还在拿那具尸体作文章,傻大头正花钱找门路消灾呢。”
李潜听了,转向徐简道:“恩师,您怎么看?”
徐简捻须思忖片刻,道:“藏拙,你怎么看?”
师徒之见互相问了个问题,而且表面看问题都一样,但里面大有深意。李潜问的,乃是徐简对整个局势的看法,而徐简问李潜的乃是如何采取对策。李潜心中其实对局势的看法很明确,只不过是想征求徐简的意见,而徐简这一问,却是肯定了李潜的看法,在他的问题上继续问下去。
李潜见徐简肯定了自己的看法,道:“突厥自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战,胆气已经怯了。这些年来都只是零散的小规模劫掠,若想发动大规模的进犯,必须要先鼓舞士气,不然,一旦失利将溃不成军。”
徐简捻须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换了是你如何鼓舞士气?”
李潜思忖片刻道:“弟子以为最鼓舞士气的办法是以最小的代价取了金山关、肃州、甘州。”
徐简问道:“为何会是这三地?”
李潜道:“弟子是这样分析的。”他从茶盘中取了三个杯子,在几案上从东到西摆成一行,然后指着最西边的一个杯子道:“假设这是金山关,金山关以西的瓜州、沙州是西域督护府的地盘,武威公威名远播,突厥人休说与他正面为敌,即便是看到他的旗号恐怕都得有多远逃多远。所以,突厥人不会冒然进犯瓜州。”
徐简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武威公二十多年来虽然没什么大动作,但其威名早已深深印在突厥人心里,突厥人一直畏之如虎,若没有几场大胜,决不会冒然取撄其锋。”
李潜也点点头,指着这个杯子道:“突厥人既然不敢进犯瓜州,那么只有突破金山关,直取肃州和甘州这条路可走。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金山关、肃州、甘州就是河西走廊的喉结,如果突厥人攻克了这三地,就等于掐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也就等于间接的掐住了大楚的咽喉。一旦他们攻克了三地,通过金山关突厥人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兵力,并借助金山关的地势西拒武威公,将西域督护府完全孤立。而且突厥人可以集中力量由西向东进犯,到那时,只怕连凉州也保不住。”
牛弼一听,目瞪口呆的望着李潜。
第一一八章 破局之策
相对于牛弼的震惊,徐简倒是依然很镇定。他熟知西域地理和局势,知道李潜的分析虽然有些骇人听闻,但却极有道理。
牛弼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问道:“即便突厥取了金山关,难道武威公会坐视不理吗?若武威公出兵,突厥人还不望风而逃?”
李潜思忖片刻解释道:“金山关虽然不是天险,但在地利上占有优势。而且武威公麾下的虎贲军多是骑兵,野战奔袭天下无敌,但说到攻城,虎贲军就不具优势。突厥人即便没有守城的经验,但依据地利,加上精通射术,若虎贲军冒然攻城,必然要吃大亏。”
徐简点点头,认可了李潜的分析,道:“而且进入冬季,天寒地冻不利于大军展开行动,一旦虎贲军无法在冬季前攻克金山关,掐断突厥人补充兵力的途径,等到了开春,突厥人必然会倾巢而出,涌入中原,到时,武威公也只怕无可奈何。”
牛弼强辩道:“难道武威公不能集结兵力突袭突厥人的老巢。”
李潜摇头,“突厥人二十年前吃过一次亏,难道你觉得他们还会这么傻,等着武威公再次突袭?再者,即便武威公派大军突袭草原,但突厥大军都涌入中原,突袭他们的老巢有什么用?一旦形势不利,恐怕不仅是突厥人,草原上的其他游牧民族都会争先恐后的来占大楚的便宜,到时,仅凭武威公也独木难支。”
徐简面色沉重,拈须不语。他久在中枢,虽然不负责军政事务,但对军政非常了解。他知道李潜的分析很有道理。
而李潜心里更清楚,大楚这些年来之所以能震慑四方游牧民族,很大程度是因为二十多年前那场彪炳史册的千里奔袭战。如果突厥人真的一举拿下了金山关、肃州和甘州,将武威公困在西域,那么大楚北方的鲜卑、室韦和西方的吐谷浑、吐蕃等部族定然不甘心便宜都让突厥人占了,开春后一定会集结大军进犯中原。到那时,大楚西、北两面再无安宁之日,搞不好五胡乱华的惨剧会在这个时空上演。这是李潜绝对不想看到的。想到这,李潜默默握紧了拳头,心中暗道,我发誓,绝对不会让五胡乱华的惨剧在这个时空再次上演。
徐简思忖许久才道:“藏拙,你有何良策?”
李潜松开了拳头,苦思许久,道:“目前尚不知突厥的具体动向,但首要问题是保住金山关、肃州和甘州不失。”说到这,李潜迟疑了片刻,补充道:“即便不能完全保住三地,也要尽量保住两城。”他的言下之意很明确,如果实在不行,金山关可以暂时放弃。
徐简有些担忧地道:“若只能保住一地呢?”
李潜毫不犹豫地指着中间的杯子道:“若是如此,必须全力保住肃州。”
“为何?”问话的不是徐简而是在一旁听的迷迷糊糊的牛弼。
李潜道:“金山关只是关隘,虽然地势占优,但人员不足,缺乏长时间作战的粮秣补给,只可作一时拒敌之地,绝难久守。甘州距离凉州较近,即便被突厥人占了,凉州只要不失,突厥人也难寸进。只有肃州最为重要。一则,突厥人想派兵只能通过金山关,而金山关与肃州极近,若此城不失,突厥人将如鲠在喉,难有作为。若肃州被占,突厥人将再无忌惮,大军将倾巢而出,直逼迫甘州、凉州。这样一来,甘州必然保不住,凉州也危矣。二则,日后如大军反攻突厥人,自肃州出兵可抢先占了金山关,关上出入的门户,对突厥人来个关门打狗。”
牛弼恍然大悟,笑道:“潜哥,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嘿嘿,关门打狗,说的太妙了。”
徐简点点头,拿起茶杯轻抿一口道:“老夫不懂军事。藏拙你若觉得可行便放手去做。”
李潜躬身道:“多谢恩师。”
徐简点点头,道:“还有什么安排?”
李潜道:“明日我去凉州拜会唐长史。”
徐简点点头,“明日我修书一封,你请他转给邢国公。”
李潜连连点头。他知道自己即便把这些事全都告诉唐长史,唐长史也未必能相信,但若是徐简出面,这份量就不一样了。即便田广不完全相信,也不会等闲视之。田广重视了,必然会知会肃州、甘州两城的守将。只要他们能提高警惕,依托城池抗拒突厥定然能事半功倍。
师徒三人说了会话,一同吃了午饭,李潜和牛弼告辞离开。等他们离开了,徐简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低声自语道:“宗际老弟,你十八年的呕心沥血没有白费。藏拙虽然在有些事情上还有些稚嫩,但他的见识和魄力已经得了你的真传。假以时日,成就不在其父之下。”说到这,徐简顿了顿,自语道:“只是,这对藏拙而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简正望着天空思忖,老仆福伯收拾完东西,缓步来到徐简身后垂手道:“老爷,前日公子来的信您看了吧?是不是回一封,报个平安,省得主母和公子担心?”
徐简立刻面色不悦,道:“不用了。这逆子不听老夫之言,竟然刻意讨好二皇子,真是有辱我徐家的门风!”
福伯劝道:“老爷,公子此举也是无奈。您被贬到这苦寒之地,公子也是为您担心着急,他刻意讨好二皇子也是想通过二皇子向陛下求情,希望陛下能将您召回京城。公子这样做虽然不合您的心意,但也是一番孝心啊,您就原谅他吧。”
徐简轻叹一声,道:“老夫曾告诫他多次,不要为老夫的事操心,好好钻研学问,他就是不听。这种事,老夫都避之不急,又岂是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太学博士能操心的?”
福伯听了亦是一声轻叹,没再多言。
李潜回到房间,让牛弼帮着提了热水,舒舒服服地泡了一澡,同时将事情的经过细细向牛弼讲了一遍。当牛弼听到原来紫澜是梅宗际的干侄女,四海商号就是梅宗际家的产业时,震惊的合不拢嘴。后来当他听到梅宗际和他爹出现在苏州时,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第二日一早,李潜吃了早饭就动身去了凉州。到了凉州他先去买了些礼物,然后再去拜见唐森。他买礼物去拜会唐森并不是讪媚,而是礼尚往来。因为唐森在他结婚时送上了一份厚礼。
用礼物开道,李潜很快就见到了唐森。会面的地点依然是二进院的正厅。李潜进去的时候,唐森刚刚从几案上的一堆纸上抬起头看着李潜。
李潜看到唐森目光如鹰隼一般锋利,心中暗自惊讶。暗忖,我没得罪他吧?为何他这付模样?转念又想,我又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心中无愧,怕他个球!
于是,李潜坦然地望着唐森,昂首走到他面前,拱手道:“李潜拜见唐大人。”
唐森见李潜没被他的目光震住,便收了鹰隼般的视线,淡淡地道:“李公子新婚燕尔,为何不陪伴娇妻,反而来了凉州?”
李潜一笑,道:“原本在下的确不想来凉州这苦寒之地过冬的。只是事出突然,在下不得不别妻离家。”
唐森听了,眉毛一挑,道:“哦,什么样的大事让李公子连娇妻美眷都得舍下,急冲冲地赶来?”
李潜笑笑,奉上礼单,道:“此事在下稍后会向大人详禀。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望大人笑纳。”
唐森起身,接过了礼单,低头粗略看了一眼,便抬起头来,道:“让李公子破费了。”然后请李潜落座,让侍女奉茶。
等侍女退下,唐森才道:“李公子可知当晚在驿站刺杀你的是什么人?”
李潜摇头道:“在下现在不知。不过,看来大人已经知道了。”
唐森点点头道:“本官虽知道,却不能告诉你。不过,本官有句忠告,希望李公子能牢记。”
李潜拱手道:“请大人赐教。”
唐森望着桌上的一沓纸张,一字一句地道:“谨言慎行方是长命百岁的不二法门。”
李潜听了,微笑道:“多谢大人赐教。在下定恪守此忠告。”
唐森知道李潜这是在讽刺他。虽然李潜嘴里说的客气,但脸上的笑容却并不真诚,甚至隐含着一丝挖苦。似乎在说,谨言慎行?那我还是李潜吗?不过,唐森心中虽不悦,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点点头,道:“适才李公子说有件事要向本官详禀。不知是何事?”
李潜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说辞,此刻唐森一问,便道:“在下从一个走突厥商路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到这李潜顿了顿,看了一眼唐森,见唐森面色沉静,似乎不感兴趣,心中有些失望,但仍继续道:“突厥今秋有大肆进犯中原的打算。”
唐森面色微变,道:“有何证据?”
李潜道:“我那朋友能听懂突厥语,他与突厥人做生意时曾听不少部族的突厥人说过这次要到中原劫掠,有的突厥人还说这次要劫掠中原女子。”
唐森终于沉不住气,望着李潜皱眉思忖。李潜话中的意思他很明白。这些年来每逢春秋都有突厥流寇到中原劫掠,不过都是小规模的劫掠,以抢粮食为主,极少抢掠女子。盖因突厥人乃由于粮食不足,所以春秋两季才到中原劫掠,又因劫掠规模小,只能轻装简行,所以,除了粮食和贵重财物他们不会劫掠任何东西。而劫掠女子,不仅不能缓解粮食紧张,反而会多增加了吃饭的嘴。而且,劫掠女子会使他们的行动迟缓、暴露,很容易被戍边军队围追堵截。现在他们准备劫掠中原女子,就说明他们劫掠的规模不会小。
唐森追问道:“有多少规模?准备劫掠哪里?”
第一一九章 田广
第一一九章田广
听到唐森的询问,李潜心中暗喜,看来唐森对此还是很在意的,只是他不能把事情说的太清楚,遂轻轻摇头道:“具体消息在下还未得到。不过,在下估计人数恐怕不会少,大概得有十万左右。至于他们劫掠的目标,在下猜测应该是金山关、肃州、甘州。”
唐森撇撇嘴,不悦道:“李公子,危言耸听了吧。”
李潜正色道:“唐大人为何如此说?”
唐森装模作样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放下茶杯道:“若说突厥人到沙洲、瓜洲或者潜入肃州、甘州一带避开城池,到乡间劫掠些百姓本官相信。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