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维天现在很高兴,朱逸群临走的时候,特意把他叫到自己面前嘱咐了一番,核心内容就是关于徐君然这个年轻人的。对于徐君然搞出来的这些东西,朱逸群很满意,他很清楚,徐君然搞的这些东西,正是改革派一直倡导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年轻人完全可以被树立成标杆,树立成先进典型。
对于杨维天之前力挺徐君然的行为,他更是满意,起码自己把这事儿汇报给夏省长的话,自己又能得到一番表扬了。
“老杨,你是我最信任的同志,你办事我放心,我现在明确的告诉你,对于徐君然同志的工作,你要全力支持。”看着杨维天,朱逸群认真的说道。
杨维天当时就明白过来,市长这是把徐君然当做重点培养对象了。
他当即表态,自己对于徐君然同志一直都是看好的。
与此同时,张敬敏也暗示秦国同最近不要给徐君然找麻烦,至于秦国同听进去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张敬敏并不知道的是,昨天晚上秦国同跟黄子齐见了一面,牵线的人,是沈勇敢和赖月晶。
赖月晶十年浩劫之前是市委办副主任,当时沈勇敢在她的手下工作。后来随着时间变迁,赖月晶靠上了黄家的这条线,如今成为市委常委、宣传部的一把手,而沈勇敢还是她的下属,只不过两个人这个时候都成了领导而已。官场里面的关系很复杂,这种老上级老下属总是能够攀上关系,所以沈勇敢跟赖月晶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如今的这个时候,牢牢掌控舆论宣传是斗争制胜的关键,张敬敏拉拢赖月晶,却没想到,赖月晶跟黄子齐是一条心的。
黄子齐跟秦国同谈了什么别人不知道,但是秦国同跟沈勇敢离开的时候,脸上却是挂满了笑容。
有时候,官场上的事情,根本就说不清谁究竟是谁的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一样的感觉()
什么是好人?
这是没有一个准确定义的。
徐君然从来没有把自己往好人的那个方面定义,他很清楚一件事,自己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那就必须要硬起心肠来,否则面对那些未知的敌人,以及对方层出不穷的手段,自己如果做烂好人的话,肯定会被人所乘。
官场如战场,由不得一丝懈怠与迟疑。
其实对于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徐君然也明白,这么多年当中,国有企业确实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好像武德县啤酒厂,可以说要不是有啤酒厂不时帮助县财政,就武德县财政这点收入,早就崩溃了。
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成为改制之后啤酒厂原封不动的理由。
“杨〖书〗记,您明白什么叫市场经济么?”
看着杨维天,徐君然索性直截了当的问道。
杨维天一怔,对于市场经济这个词他虽然有些陌生,但最近几年〖中〗央和地方的文件都在讲改革开放,今年更是在政府报告当中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徐君然的话,应该跟这个有关系吧?
犹豫了一下,杨维天摇摇头,试探着说道:“你是搞理论研究的,这个市场经济是不是跟商品经济一样?”
徐君然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市场经济这个词在华夏还没有被正式提出,大家所了解的,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
看着杨维天,徐君然认真的解释道:“所谓市场经济,又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样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最后,徐君然总结道:“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让市场成为经营的主体,去适应外界的需求。而不是像我们现在搞的计划经济那样,什么都要靠国家调配。”
杨维天愣住了,对于他来讲,徐君然说的这些话他根本就是闻所未闻,就好像第一次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他有些迷糊起来。因为徐君然说的这些东西,跟他一直以来所了解到的东西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那你说的那个市场经济,跟商品经济是什么关系?”看着徐君然,杨维天忽然问道。
徐君然笑了起来:“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确切的说,商品经济最终会发展成为市场经济。”
说到这里,徐君然看向杨维天:“杨〖书〗记,不是我心狠手辣,如果我们不减轻啤酒厂的负担,那么即便我有办法让新建立的白酒厂扭亏为盈,但是依旧没有办法改变酒厂最终再次亏损的命运。企业是企业,政府是政府,要是一味的政企不分家,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杨维天默然不语,他也知道徐君然说的没错,可让他下定决心这么放弃啤酒厂的大批工人,还是很不舒服。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于杨维天的想法,徐君然也很理解,关于国有企业的问题,一直都是未来几十年内华夏普遍存在的,打破大锅饭”是改革开放前期叫得最响的改革口号,也是国企改革第一个阶段中的主要任务。“打破大锅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改变分配制度,另一层是改变用人制度。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断明朗化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最终还是要向建立“大锅饭”的方向发展,只是煮饭的饭锅了。
两个人就这么沉默了好一会儿,就在杨维天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徐君然缓缓开口:“杨〖书〗记,这样吧,我说个办法,您看行不行。”
杨维天忙道:“你说,你说。”
他很清楚,徐君然既然能说服张敬敏和朱逸群同意他搞这个白酒厂,明摆着是让两位领导看到了唾手可得的利益,自己就算反对的话,恐怕也难以改变领导们的想法,毕竟在这些高级领导的眼中,政治利益恐怕要比那些工人的问题更加重要。
徐君然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啤酒厂原本的工人,想要在白酒厂上班,必须要经过上岗考核,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过我可以换个办法,厂子同时生产啤酒和白酒,一线的工人每月扣除一部分的工资出来,再把这部分的工资当作是股份重新投入厂子的生产营业运作。”
“股份?”从徐君然的嘴里面接二连三冒出来新鲜的词语,让杨维天很是诧异。
徐君然给他解释了一下股份的来历,最后说道:“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成了工厂的老板,再偷懒混日子,拖累了厂子的效益,职工个人也得跟着受到损失。这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就能够有很大的提高。”
“那退休的工人呢?”看着徐君然,杨维天忽然问道。
徐君然摇摇头:“退休金照发,不过待遇肯定要不如从前了。而且我要彻底清查,凡是没在啤酒厂上班却挂靠在啤酒厂名下的退休人员,一律停发福利。还有,办公室的闲人,要么下车间劳动,要么走人,我一个都不会留。”
看到杨维天还要说话,徐君然直接沉声道:“杨〖书〗记,我们李家镇承包是为了让啤酒厂扭亏为盈,不是替县委县政府把这个大包袱扛到自己身上来。工人给国有企业干活,国家给他们发工资、分房子,逢年过节还有福利。结果他们退休了,竟然还让子孙后代接着干,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农民阶级不是?那是不是也要给那些年纪大了的农民也发退休金?”
杨维天顿时就愣住了,他没想到徐君然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徐君然很久之前就有这样的不解之处,纵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凭什么工人拿着工资还要有福利分房,退休了一个月还能领到钱。同样是国家的主人,农民就要吃苦遭罪。更好笑的是,官员们号称人民的公仆,结果衣食住行都用人民来养着。有的公务员竟然还有脸说我努力干着工作,每天都很辛苦,凭什么不许我享受。徐君然真的很想问问这些人,医生给病人看病是不是天职?当官给老百姓服务是不是天职?凭什么要喊苦喊累?
杨维天听了徐君然的话之后,沉默了许久,最后缓缓说道:“你的做法,我无法接受。不过既然是上级领导的指示,我会执行。”
顿了顿,他对徐君然语重心长的说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是,你别忘了,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你的做法可能会引起很大争议的。”
徐君然点点头:“我明白,所以对于企业退休的工人,我并没有说不管他们,只是铁饭碗的问题,以后是不会有的。想要工作,就拿出一个工作的样子来。政府不能只要碰到民生问题都要去做;而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也十分重要,很多民生政策的制度是不完善的,甚至是没有约束的。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帮助穷人,而不是帮助懒人。”
一句话,让杨维天的脸色顿时就变了,他从中闻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个年轻人所主张的东西,也许会给武德县带来很多不一样的变化。”心里面这样想着,杨维天忽然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徐君然的思路了。
告别了杨维天,徐君然离开他的办公室,他知道,杨维天要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这种观点是领先这个时代将近二十年的,未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华夏在国有企业陷入大规模困境的时候,终于意识到了这种做法的弊端。社会主义并不是平均主义,国有企业的大锅饭吃到最后,就是国家背上沉重的包袱,为整个工人阶级买单。
至于后来的改制下岗等等一系列问题,虽然造成了一些人的利益受损,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有好处的。
徐君然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在武德县啤酒厂,展开国有企业改制那一套做法。
他相信,杨维天会明白过来的,因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领导,只有有思想的人才会去思考,才会去衡量利弊得失。啤酒厂要是还按照过去的那老一套继续发展下去,最后的结局,将会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徐大哥,你等一下。”
就在徐君然走出县委大院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娇柔的声音。
转过头,看到一个朝自己快步走来的倩影,徐君然露出一个笑容来。
“你怎么在这儿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苑要考大学?()
“小苑,你怎么这么早下班啊?”
徐君然看向苑筱玥,笑着问道。他最近比较忙,倒是没跟苑筱玥见几次面。
苑筱玥羞涩的笑了一下,低头小声道:“我要参加明年的高考了,这段时间要请假在家里复习。”
“噢?”
徐君然这才想起来,苑筱玥也是高中毕业,只不过第一次没考上大学,所以才进了县委办做工作人员。
“你怎么想到要考大学了?”徐君然有些诧异的看着苑筱玥,毕竟跟县委办的工作人员相比起来,考大学可不是一般的困难。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华夏,能读大学的都是人尖子,那真的是万里挑一才能够选拔出来的人才。相比较起来,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虽然不一定有什么大发展,但胜在稳定。
前世的苑筱玥,可绝对没有考上大学这回事。
必须要承认,即便是恢复高考已经三四年了,可大学生这个名次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仍然代表着知识分子,有大学问的人。华夏的习惯就是这样,某一种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恨不得把它踩进十八层地狱,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反而会把那个事情看的高贵无比。曾经的“臭老九”们就是这样,当初读书无用论的时候,人们把学习看做一件羞耻的事情,而等到八十年代开始,却又把知识分子推上神坛。往日被人不屑一顾的文化人,在八十年代,成了到哪里都被人刮目相看的香饽饽。
这样的事情,在华夏出现不是一次两次。大学生如此,干部如此,崇洋媚外也是如此。
苑筱玥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跟徐君然说话的时候,总是会脸红,像是天生喜欢羞涩一般,她听到徐君然的话之后,只觉得自己的心跳骤然加速起来,勉强压抑着自己的心情,苑筱玥低声道:“我觉得,还是读书有出息。”
她没有告诉徐君然,自己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