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职业生涯步步高 >

第7部分

职业生涯步步高-第7部分

小说: 职业生涯步步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高薪,但长远看来,即使从金钱的角度,你也是得不偿失的,更不用说你失去的工作乐趣等等其他方面的东西。我所认识的王先生是个很不错的技术人员,很喜欢钻研,因为技术不错,他们公司犯了技而优则仕的毛病,希望他能出任技术经理。本来王先生是有所犹豫的,但技术经理的薪金待遇让他最终作出了决定。没想到,上任后他不善沟通的缺点暴露无遗,工作的非常辛苦,工作的业绩可想而知,再回到技术人员的岗位上面子上又抹不开,最后只好辞职。刚刚工作的前几年,经济压力比较大,也比较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几百元的薪水差异就让决策变得轻而易举。这样的时候要更多的追问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决策。

 在这里,要指出一个很多人存在的误区。很多职场中人都过分重视能力和技能,一些职业指导书籍也强调要自问“我有哪方面的专长”或“我有什么技能”这一类的问题。这一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人找工作时强调专业对口。技能评估当然很重要,但是在职业发展上“我想做什么”比“我应该做什么更重要,”“我是否对某件事感兴趣”也比“我是否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更重要。”每个人最大的竞争优势,往往并不是自己当前的技能,而是来自于自己愿意以最大的热忱和渴望所作的一切努力。唯一能保证你职业成功的实际是你内心里的渴望,你一定要成功,这种渴望会引导你一步步克服障碍,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走向成功。

 很多人都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当前的专长选择职业,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事实上,有很多人工作上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金手铐”现象。虽然自己并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当前不错的收入和保障,又让他们很难下决心去改行做符合自身兴趣的工作。有一天去银行办事,碰巧在大厅的电视上看到一个参加非常6+1的小伙,因为非常喜欢魔术,辞去了很多人眼中看似不错的公务员的工作,象这种用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几乎可以断定,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模式,一个人能够在某条职业道路上发展,但是假如不是建立在职业兴趣的基础上,他的工作热忱就很难持久,更不可能把该职业作为终生的志向和追求。爱因斯坦可能会成为数学家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歌星,刘德华可能成为一个导演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

 二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比如经常遇到有的人说我对管理感兴趣,其实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管理根本不了解,甚至有的人读MBA就是为了将来从事管理,但却没有融入行业或职能的意识。其实在现实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纯粹的管理工作”,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必须与某一专业和行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具体的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从行业的角度来说,管理意味着更加具体的房地产行业的销售管理、外贸行业的财务管理、家电零售行业的人事管理、电缆行业的生产管理以及IT行业的技术管理等等。据我所知,除了一些比较大的集团化公司偶尔会设置企业管理部的部门,还很少会有哪家公司会设置管理这样一个职位。再比如有人说我对物流比较感兴趣,我对IT比较感兴趣,其实物流有海运、空运和陆运、综合物流等等,还可以分的更细,不同的方向要求也截然不同,IT行业更是如此。这么讲,都是对兴趣的理解过于泛泛。

 三是不愿意去叩问自己的内心,而将发现自己的兴趣寄托于什么职业测评或所谓的职业顾问。在这里,我不是否认职业测评的科学性也不是否定职业顾问的作用,而是说你这样的手段毕竟只是参考,你很难依赖他们来发现你真正的兴趣。兴趣与本人的成长环境和个人阅历息息相关,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而发现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

我在这里推荐几个有助于发现你职业兴趣的方法,大家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
一、工作观察法
1、 你对目前的工作哪些方面最满意?哪些方面最不满意?你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怎样的?
2、 你曾经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3、 你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哪些你学得很快并且非常有兴趣学?哪些学的很认真但总是很吃力而且掌握不好?
4、 记下你的成绩、受到的肯定、觉得有收获、充实的事情。
记录以上的东西,大约3个月或半年左右分析一次,如是几次你就能够逐步的明白你的兴趣所在。即使你没有参加工作,你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类似的资料。
 二、羡慕他人的工作
 我们都曾经有过羡慕别人工作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比如我们参加某个培训或者论坛,我们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那个人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幸福。有些羡慕只是一个很短暂的念头,很快就消失了;而有些羡慕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一直徘徊。
 当然我们的这种羡慕往往是对我们所理解的被羡慕对象最光鲜的一面的片面理解,当我们理解了那份工作的全部,或许我们并不喜欢很多背后的东西。但是毕竟我们羡慕别人的工作,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自身兴趣的一种投射。一个喜欢IT的人会羡慕比尔。盖茨而不会是周杰伦;一个对管理感兴趣的人会羡慕张瑞敏的工作而不太可能是王朔的工作。所以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回忆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你曾经对某个工作比较强烈的羡慕经验,从中是否可以体会出你乐意为之奋斗的工作。
 三、如果现在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那你最想从事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告诉我除了享受你什么要不想干,如果是那样的神仙也拿你没办法。
 四、职业生涯兴趣测验
这类的测试又很多,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或者看一下相关的书籍。我也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http://zhiyeguihua。blog。sohu。/#tp_33a9b1a22c9 上面有关于职业方面的测评,可以参考一下。几种不同的方法互相印证,基本上能够发现自己大致的兴趣点。我不是很建议单纯的花钱去做测试,一是这样的人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竟然通过上面那么多的方法都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很有功力的顾问或者咨询师很难给你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反而会把你搞得很糊涂,还不如找自己周围比较成功的朋友听一下他们的建议。二是职业咨询是个很专业的工作,而有的咨询师本身都没有成功的职业经历,他们只是比你多熟悉一些工具而已,咨询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糊口的工具而已,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之昭昭。有家职业咨询公司竟然把我的帖子改头换面,写成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如此的职业道德和原创精神的缺乏,怎么能够相信他们会对客户负责任,他们的做法也会让职业咨询整个行业蒙羞。万一你找个不称职的咨询师说不定会越帮忙越乱,当然那些真正有功力的咨询师对于你的职业发展还是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的,但无论如何最重的决策人和执行人仍然是你。如果那天我一高兴去做职业咨询,应该是个不错的咨询师(呵呵,自吹一把)。其实来自你这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建议更有价值,所以如果有机会,研究一下你所在行业的成功人士的经历或者有机会向他们请教或许能够有所收获。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第一步是要证明你选对了方向…属于你自己的方向。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都没能选对方向或者说根本没有去选方向。在职业的道路上,你不可能走别人的路取得成功,很多的成功模式本身就不具有可复制性,很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道路,你要想成功,也必须为独一无二的你找到适合你的独一无二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靠你在工作实践中一步步明晰。

 当你暂时没有目标时,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意见是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先把所谓的目标放一放,不要为了寻找目标而目标。当你把当下的事情做好的时候,新的机会往往就会浮现出来,他们会把你带向新的目标。
 
 确立自己的事业目标不是劳动竞赛,不要去和别人比,而要立足于自己的现状一点点进步,只要今天的你胜过昨天的你,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进步,你就能一步步逼近自己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更优秀,普通人眼中的千万富翁去和李嘉诚比也只会越比越沮丧。目标是自己的,别人的成功并不能否定你的幸福,和别人比很容易把心态搞坏,凭空多出来那么多敌人,何苦呢。

 尽管职业兴趣很重要,但是不要寄希望于一分工作能够符合你的全部兴趣。一个老师,可能很喜欢讲课的感觉但不喜欢研究,他可能也要写几篇论文好混个教授;一个官员,可能很喜欢享受权利,但也要忍受平衡利益的疼苦;一个歌手,可能很享受唱歌的快乐,但恐怕也要配合公司的商业推广;一个高管,可能做起事情来很有成就感,但也要承担非常大的决策压力;一个技术人员,可能很喜欢研究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他也要学会和应用部门做好沟通。其实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工作,你会喜欢它的全部。能有一个工作你喜欢它的大部分已经是很不错了。对于你所不喜欢的部分,就是为你喜欢的部分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就如同我们喜欢自己的爱人,他(她)也有一些缺点让我们觉得不太舒服,但我们知道,爱一个人就要喜欢他的优点也要接受他的缺点。

 中国有句俗话叫“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什么叫武?什么叫功?职业的武功怎么练?我高中期间是个武侠迷,对于武功还是做了点了解,我的理解是武指技巧,功指功夫。所谓技巧就是方法,而功夫则是实力。擒拿,格斗,散打都有技巧,但是也要有功夫才能成为高手。假如你有技巧,能够打到对方,但是功夫不够,只相当于轻轻摸一下那么大的劲,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练物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而同样,练功不练武,进步也会缓慢,比如你的力量很大,一拳有千斤之力,但是没有技巧,每次都是打不到敌人,白费力气,结果还是没用。所以说,既要会技巧又要有实力。就是有功夫了,缺一不可。前两年成功学非常的火爆,但是现在江河日下,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只是停留在方法的层面,而且很肤浅。我也注意到成功学的大师大多在除了培训以外的行业没有什么成就,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让他们获得了成功,而对于学员的帮助非常有限。我这里并不是完全否定成功学,只是告诉大家,成功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设定目标其实并不太难,可是要贯彻执行下去就非常难了。去年有本非常火的管理书籍叫《执行力》,提到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获得成功,不是企业的战略出现了问题,而是执行力不足,不能够实现公司预定的战略目标。作者所说的问题,放在职场上也实再恰当不过了。和企业的成功类似,一个人职业上的成功,30%靠战略,50%靠执行力,20%靠运气,不同的人给出的比例或许会有所不同,但执行力肯定会占到最大的比例。运气没法教也学不会,战略和执行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得到提升,而且上帝在分配运气的时候似乎也很迁就这两方面做的不错的人。我的伯父当年从部队转业没有留在省城而是选择了回镇上的供销社,职业生涯规划属于战略,执行力就是你实现职业目标的能力,很多人的职业发展不理想,往往不是职业规划出了问题,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我在刚工作的第二年,觉得要学点什么,因为对英语的兴趣,就去报了一个英语本科自考,起初的时候热情很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但两个月之后基本就放弃了;我还报名参加过CPA的考试,书都买好了,报名费也交了,后来却没有坚持下去。直到工作到第四年,意识到在这样下去的话,终会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才重新树立目标并坚持下来,最终去读研,一点点地沿着自己的职业路径前进,才算是有了一点的进步。

 当你有了自己初步的目标以后,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立即让自己行动起来,向着把目标实现的方向拿出具体的行动,可别一拖再拖。在职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