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丑陋的韩国人 >

第4部分

丑陋的韩国人-第4部分

小说: 丑陋的韩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淮当首相,谁当国家主席,仅凭地域情结来横加指责,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此将自己和自己家族之外的人全部看做他人的极端的血统论,蔑视并排挤他人的绝对意识及利己主义,认为只有自己最聪明的“聪明主义”,所有这些混杂在一起,把所有的韩国人都变成了软弱无力的蚯蚓。

孙中山曾经一语道破中国人是没有凝聚力的“—盘散沙”。其实,韩国人才真正是散乱的沙子。在那干涸的沙粒上,蚯蚓在蜿蜒爬行。

醒来吧!蚯蚓们,现在该是紧紧地抱成一团,变成勇猛的老虎的时候了!

五、韩国人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1。举国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战

韩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实在可怕。韩国知识界很多人认为:韩国早就应该拿诺贝尔奖,却至今没能获得。相反,日本不止一人获了奖,中国内地虽然没有,但在海外的中国人也有数人获奖。没有获过奖的只有韩国。同样是以东亚的“文化国民”而自豪的民族,没有比这更没面子的了。真是让他们急得捶胸顿足。

当代著名旅美韩国作家皮特?玄的回忆录中,记载着有关韩国国内的“诺贝尔热”的情节,让人读来实在是津津有味。

1980年初,韩国的文坛及出版社、文学团体就不断掀起热潮,要将韩国某个作家某个诗人推选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以名垂青史。

1981年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汉城主办1988年奥运会。趁着这个热潮,诺贝尔奖热也急剧升温。首先,紧急成立了向瑞典财团推荐作品的“韩国文学作品特别评选委员会”,同时抓紧翻泽作品。一位文学评论家甚至提出在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一定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就这样以汉城的某文学财团为中心,将韩国的小说和诗译成了英文。但是,其翻译的作品过于粗糙幼稚,只好由一个徒有虚名的美国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更滑稽的是,本书还没有在美国登陆,就已经被大肆宣传,似乎一经出版即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结果据皮特?玄讲:“谁读都能发现语句错误,且错字连篇,这样的译作在美国除了转赠亲友,就是赠送地方图书馆,或分发给旅美韩国人书店。”

“这个文学财团宣称,三套书很快就售罄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人买,都在旅美韩国人的书店里烂掉了。”

皮特?玄尖锐地指出了韩国小说致命的弱点:“在我看来,韩国的小说特别是大河小说等等,缺乏基本的艺术形式,而且故事情节非常没有逻辑性。”

“这些作家不懂一个真理: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性。”

“即使仅仅看内容,因为作家的思考和创作过程非常违背逻辑,所以他们的作品就如井底之蛙,缺乏普遍的意义和价值。打个比方,小说家不应该以井底之蛙的思考方式,对情节进行研究,而是应登上高山绝顶,展开理性和想像的翅膀,这样才能望到地平线的尽头。”

只要韩国的小说不具备被世界接受的普遍性和魅力,获得诺贝尔奖将永远是白日做梦。据我所知,在日本几乎没有人读韩国小说。日本小说在韩国畅销的实例很多.但韩国小说译成日文的还不多见。

韩国文学在中国原本就没有市场,不受欢迎。也许作为消遣,中国人愿意读点金圣钟的推理小说。直正的韩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则处于近乎空白状态。

如煮沸的热水般滚烫的诺贝尔文学奖热,就这样沉寂下去了。呼喊着无论如何要获奖,以为只要翻泽出来就能获奖,这种想法本身就暴露了自身的幼稚和拙劣。

2。在汉城的大型书店里看到的奇特景象

每次走进汉城的大型书店——教保文库,总有种怪异的感觉。正门通道的两侧挂满了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肖像。但是,在口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四十人的肖像中,有一个画框足空白的。它下面的说明文字非常有趣:等待主人(Resered for Future Korean NobelPrize Winner)。

这是为将来韩国的获奖者留出的位置,我看着那个空白的画框,不由得想起韩国的一句谚语: “主人本来就没有想给年糕,客人倒把辣白菜汤给喝了”,终于哑然失笑。

热切地渴望获得躇贝尔文学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表现在这样的公共场所,这种行为本身就说明了韩国人的幼稚。韩国人就好像一个靠工薪生活的人没拿到奖金一样,满怀愤懑与不平。甚至有些韩国知识界人士一再惋惜地说:以韩国的国力加上韩国人的聪明头脑,获十次奖都不奇怪。

我有个在日本学习博士课程的韩国人朋友N非常气愤地说:“连日本都有几人获奖了,我们这样聪明的民族竟得不到,怎么也想不通。”“韩国人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优秀民族,竟落后于石头脑袋的日本人,真窝囊!”

我试图反驳N:“韩国人那么聪明,怎么会让头脑笨的日本人抢先获了奖呢?”

于是N说:“因为日本人生活富足,国力强盛啊。”

我又问:“头脑笨怎么会生活富足,国力强盛呢?”N说:“日本比韩国更热衷于翻译。”“那么韩国人聪明,为什么做不好翻译呢?”N回答说:“日本花钱雇翻译家翻译的。”“那么韩国为什么不雇翻译家翻译呢?”听到我这样追问,N断然回答:“花钱雇翻译不可耻吗?韩国人才不做那种丢人现眼的事呢!”

最终我发现与N的争论毫无意义,于是不了了之。

说韩国人聪明、日本人丢人现眼有什么意义呢?在说韩国人聪明、日本人如何如何之前,深刻分析一下韩国连一个诺贝尔获奖者都没出现的根本原因,不是更有意义吗?

3。影响才能发挥的同一的风土文化

在我看来,韩国社会同一的风土文化,缺乏发挥创意与想像的平台。在这样的社会风土文化下,要获得诺贝尔奖,希望近乎于零。

但是,有组织地促进每个人能力的有效发挥,为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在这一点上,日本优于韩国。

有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在世界声名大振的韩国艺术家,比如令世界惊叹的郑京和(小提琴家)、郑明勋 (指挥家)姐弟,在柴可夫斯基音乐会上获第一名的崔焕实,令韩国人骄傲的白南准,以及一家出了12位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博士、教授、艺术家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仝惠星博士一家……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是在韩国国土上成长起来的。在离开韩国这块土地之后,他们的优秀才能才得以萌发、开花、结果。

独特的创意和个性化的思考,像辣白莱一样深深浸泡在韩国这个形状怪异的“辣白菜腌缸”中烂掉了、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中,创造性人才是很难生存的。

的确,韩国学者中也有很多人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也有人做出了有创意的研究和独创的开发。

据深知韩国大学实情者讲,在每年诞生的无数学术论文里,很多是东拼西凑的,独创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韩国人—向惯于自我欣赏,因为自己发明了韩国语及金属活字印刷术,所以看不起借用汉字而形成的日本语的假名,认为它是外来的东西。

但是,韩国文字及金属活字印刷术也是受汉字和外来技术的启发而发明的,并不是百分之百由韩国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也许正是由于现在创造力枯竭了,才会靠着祖先的荣光虚张声势。

4。表面提倡个性,其实不然

每次去韩国,都感觉韩国人规矩太多,从意识形态到琐碎的形式包括饮酒的动作都牢牢地被束缚在同一个框架中。

与长辈和地位高的人一同喝酒时,年轻人一定不能直接面对长辈,而要侧过身去喝酒。这种表面上的规矩在被称为“儒教鼻祖”的中国都已被远远地抛到过去了。同在一个酒桌上,能够全身心放松地自由饮酒,该有多么惬意啊。所以,在韩国,与长辈一起喝酒实际上是一种负担,令人心情沉重,徒增烦恼。日本就没有这样拘泥虚礼的酒席。虚礼矫饰的酒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韩国社会缺乏自由奔放的气氛。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自由”,所以每个人都竞相展示自己的优势。

与社会不吻合的人、古怪的人、有独特见解的人、狂人,在韩国是不存在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心该是独特的人、怪才、鬼才辈出的社会。

韩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看到服装款式和发型与大家风格不同的人会公然盯着看,以表明自己的轻视:“那是什么?要是我女儿,就给她一耳光。”对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也会胡乱地小题大做。

日本人无论是服装还是发型都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全社会的学术氛围也很自由奔放。都说日本人没有个性,集体主义,一边倒,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适当地保持了节制,默默地忖诸行动,而不是高举个性的旗帜,随意地张扬个性,四处招摇。

但是,韩国人只是提倡个性,却疏于实践,与日本人相距甚远。高喊独创性而最欠缺独创性的,正是韩国人。

韩国社会过多的“不可以”招致了过多的祸端。相反,日本社会更多的是“没关系”。

只要不脱离同一固定的“框架社会”,只要不创造自由奔放的环境,我们就不得不说,韩国人要拿到诺贝尔奖是极其困难的。

六、激励爱国热情之前所应该做的

1。用国旗点缀内衣的奇特现象

在韩国街头时常映人眼帘的奇妙、滑稽现象很多。从1998年夏天到1999年春天,我发现在韩国公共汽车的车窗上都贴着巴掌大的太极旗(韩国国旗),最初我还以为是公共汽车公司的徽章。什么人恶作剧贴上去的?仔细—看,原来所有的公共汽车都贴着,这种情景过去还不曾见过。

向韩国朋友打听究竟才知道,原来在门前的亚洲经济危机中,为了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所有的公共汽车都要贴太极旗。果然如我所料。

真是有意思,把国旗像商品广告一样贴在车窗上,就能激发爱国热情?因为金融危机国难当头了,才慌忙想到要唤起爱国热情,过去都千什么去了?

听我井无恶意地这样说,朋友也笑着表示赞同。

”也真是,在韩国,太极旗真是流行起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太极旗成了—种商业广告,太极旗所象征的爱国热情也成了一种商业设计了。

的确,在韩国的街头,不,在韩国的各个角落,数不清的太极旗迎风招展。不要说公共汽车车窗,就连私家车的缓冲器,其至运动鞋的鞋底和袜子上,都有太极旗图案。更有甚者,连内衣上都飘扬着太极旗。

如果从汉城市区去金浦机场,可以看到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上到处是太极旗。机场附近的道路中央大约两百米之内,每隔一米就有一面太极旗在风中飘舞,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 “到底是韩国啊!”同时对太极旗的数量与爱国热情是否成正比产生了怀疑。

尽管如此,我对象征大韩民国的神圣国旗毫无亵渎之意。通常象征国家形象的国旗也象征着爱国心。

在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日本殖民地时代,韩国民众汇是高举着神圣的太极旗,以激昂的爱国斗志和热情投入到了3?1独立运动以及独立战争中。

2。将爱国热情化为意识形态的韩国

曾经轰动一时的“太极旗事件”就是—个例子。我与被称为“韩国英雄”的孙基祯先生私交很深,经常聆听他的教诲。

1936年孙基祯在柏林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胸前佩带着太阳旗获得了冠军,当时《东亚日报》登载了照片,井以太极旗代替了他胸前的太阳旗。这个事件成了导火线,《东亚日报》被朝鲜总督府强制停刊。

几年前我将孙基祯的故事,其中包括这个事件,登载在中国的报纸上,之后我收到了很多中国读者的书信,所有来信都对韩国人的爱国热情由衷地赞叹。

但是,今天韩国街头泛滥的太极旗是否像3,1独立运动和《东亚日报》事件那样,表达了真诚的爱国心?对此我怀有疑问。

在日本看不到将国旗——太阳旗贴在车窗上或者频繁地出现在街头的情景,更不可能将其设计在内衣及袜子上。将神圣的国旗胡乱地贴在袜子和车窗上,“瞧,就是爱国心!”这种现象,在重视意识形态的中国都是无法想像的。

然而,在标榜尊重自由和个性的民主社会——韩国,太极旗泛滥,究竟是怎么了?

韩国在体育方面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啊!为大韩民国争光的儿子们!”“四千五百万同胞们,为祖国拼搏吧!”“到底还是韩国强大!”播音员充满高昂激情的声音,也是出于过热的爱国热情。几年前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韩国惨败给日本,由于愤怒和惋惜,韩国举国沸腾了。

“这样败给日本,就像再次回到殖民地时代,是奇耻大辱”云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