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

第32部分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第32部分

小说: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免不了唇枪舌剑地争论一番。当然,偶尔也会使用幽默的言辞相互调侃,活跃一下气氛。
    据说,在一次会谈正式开始之前,丘吉尔说:“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
    罗斯福接口说:“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什么?”
    斯大林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丘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

    三种婚姻
    (中国教育家张伯苓)
    张伯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如一日,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不但使该校成为学术重镇,而且培养了无数的英才,对国家的贡献极大。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张伯苓对学生讲话中,针对当时一对电影明星闹离婚,他幽默地拿狗皮膏、橡皮膏与气球来比喻三种不同的婚姻。他说:
    “你们毕业后,很快就要结婚。婚姻可分三种,第一种像狗皮膏,贴上去很麻烦,撕下来很困难,譬如老式婚姻;第二种像橡皮膏,贴上去与撕下来都容易,譬如新式婚姻;第三种像气球,飞到哪里,就算哪里,譬如影界的儿戏婚姻。”

    林氏祖宗
    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1895—1976),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畅销的是1937年完成的《生活的艺术》。该书在美国已发行了四十版以上,历经数十年不衰。
    林语堂不但文章好,而且言谈风趣。有一次,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他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同宗会失望;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
    当时,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丞相,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说是名人济济,人才辈出。”
    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采演讲,令台下的宗亲雀跃万分,禁不住鼓掌叫好。
    然而,我们细细体会他的话,就会发现他所谈的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或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吹嘘。他的一番风趣幽默,不愧为是中国的“幽默大师”。

    丁玲与定陵
    (中国作家丁玲)
    1984年4月27日下午,丁玲来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参加在这里为我国妇女界英杰们举行的集会。会间,美国驻华大使馆一位女士来到丁玲身边,用不熟练的汉语问丁玲:
    “‘丁玲’和‘定陵’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定陵是坟墓,我们这些人最终都要走向坟墓,”丁玲微笑着回答。
    “啊!这是两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愉快的,而那个世界谁都不愿意去的。”那位女士又说。
    “这个世界里也有不愉快,也有烦恼,但那个世界是谁也逃不掉的。”
    美国女士听后无话可说,周围的人被丁玲诙谐的回答逗笑了。

    对不住
    (中国政治家毛泽东)
    毛泽东善于用幽默来调节与群众的关系。转战陕北时,有一天夜间进入田家湾。十几个同志与毛泽东挤在一座窑洞里睡,房东大嫂不安地一再说:
    “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
    毛泽东依着房东大嫂说话的节律喃喃道:
    “我们的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
    听罢,房东大嫂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一阵会心的笑声,打消了房东大嫂的顾虑。

    上帝的请帖
    1975年10月,毛主席接见基辛格及布什等人,毛主席同美国客人一见面,就表现出一种不凡的气度,轻松幽默地说:
    “我不久就要升天堂了,我已经收到上帝的请帖。”
    “不要很快接受它。”基辛格博士笑着答道。
    “我接受博士(Doctor)的命令。”毛主席诙谐地在一张纸上写道。

    只有一半
    柯立芝总统以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幽默感强而知名。一次,有位记者想调查白宫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问柯立芝总统:
    “总统先生,请问白宫有多少办事人员?”
    “嘿,做事的人只有一半。”总统巧妙地回答。

    最后的话
    丘吉尔在完全退出国家政务后,身体状况日渐愈下。可在病榻上却看不到他有任何悲戚之感。
    临终前,护理人员看他已气息奄奄,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这时,行将要见上帝的丘吉尔还面露笑容,仍然保持乐面,不忘幽默:
    “我已经准备好了去见上帝,不管上帝是否已准备好用酷刑来质问我。”

    谴责博物馆
    1984年12月15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率领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到达伦敦,他们是作为英国下院的客人来进行例行性互访的。
    那天下午,戈尔巴乔夫一行参观了英国博物馆,首先参观了《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和《资本论》第二版本以及卡尔·马克思写作时所用的桌子。
    戈尔巴乔夫幽默地说:“如果谁不喜欢马克思主义,他就应该谴责英国博物馆。”

    健美
    法国总统密特朗身材魁梧,体态微有发胖。一天,他的一位朋友规劝他说:
    “总统阁下,我劝你天天去游泳,这样对你身体健美会有大好处的。”
    “是啊,我也这么想。大海里有带鱼,也有黥鱼,不知道我会变成哪一种。”

    智解难题
    一天,法国总统密特朗在野外度假。他碰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这小伙子一眼就看出他是总统先生,既不回避,也不畏惧,而是大胆地迎上前去:“请问总统先生一个问题好吗?”
    总统矜持地回答道:“洗耳恭听。”
    年轻人说:“我正处在三角恋爱中,一个女人温柔多情;一个女人粗野泼辣,嘴巴很厉害,请问我该要哪一个?”
    总统笑呵呵地回答道:“那就娶第二个女人吧,因为那样会把你培养成为一个哲学家,何乐而不为呢?”

    鲁莽的接触
    1969年,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受上司之命急于想同中国驻外使节接触,并且在公开场合说,美国对与中国再次会谈感兴趣。中国驻外使节被斯托塞尔这种出格做法惊呆了,当时中美相互敌视,积怨甚深。几年后,周恩来在北京对基辛格提起这件事,幽默地说:
    “你如果要让我们的外交官得心脏病,就在社交场合找他们接触,建议举行认真的会谈就是了。”

    消化不良
    (中国军事家陈赓)
    三十年代,陈赓在上海养伤,经人介绍,终于见到了鲁迅先生。见面后,二人谈得十分投机。鲁迅特别喜欢这个乐观、诚实、幽默、机智的红军指挥员。
    鲁迅关切地说:“我看你气色不佳,让我看看你的舌苔。”
    陈赓笑着回答:“我什么病也没有。要有的话,只能是患了消化不良症。”
    “消化不良?”鲁迅诧异地问道。
    “是啊,我得的是消化不良。”陈赓幽默地笑着说:“近一段时间,我拼命拜读先生的新作,贪婪得像一头牛跑到菜园里一样,把胃都撑坏了,你说这能不引起‘消化不良’吗?”

    管道化
    (中国军事家、外交家陈毅)
    1971年,陈毅患上了绝症住院治疗,在医院听说乔冠华刚从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归来,要来看望他,使他兴奋不已,他要亲耳听一听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大的场面和情形,亲身感受一下中国人扬眉吐气登上联大讲坛的心情。
    乔冠华兴冲冲地走进来,一看到陈毅的面容,笑容一下子从脸上消失了:陈毅已极度消瘦、苍白,身上连接着输液管、氧气管、引流管等各式各样的皮管……
    陈毅见到乔冠华神情的变化,意识到与病情有关,淡淡地对乔冠华笑了笑说:
    “你看,我已经管道化了!”

    我是地球人
    (法国前总统蓬皮杜)
    入夜后,总统府大楼还有几个窗户亮着灯光。蓬皮杜总统处理完公文后,想清醒一下昏昏然的大脑,信步到花园里散步,漫无边际地在树荫里转来转去。
    巡逻的卫兵发现树丛里有一团黑影,立即喝道:
    “什么人?快出来!”
    蓬皮杜猛然一惊,瓮声瓮气地回答道:“别怕,我是地球人。”
    卫士一听是总统的声音,松了一口气,问道:“总统在这儿有重要事情吗?”
    “是啊,我准备给大树浇一点水。既然你们来了,那我就回我的洗手间吧!”

    奶油少了
    (法国前总理莫努瓦)
    法国前总理莫努瓦在竞选时,以其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赢得了不少选民。一天,他到一家饭厅就餐,服务员端来了一盘奶油夹心面包,试探地问道: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这是我们刚烤出来的,不过,黄油放多了一点。”
    “哪里,是面包中的奶油少了一点。”

    最大的学者
    (美国科学家基特里奇)
    有人问美国大学问家乔治·朗曼·基特里奇(1860—1941),为什么他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却从未获得过博士学位。
    “谁能考我呢,亲爱的先生?”基特里奇微微一笑说。

    我感到失望
    (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根舍)
    1985年6月,联邦德国根舍外长在与吴学谦外长会谈后说:“我认为这次讨论是有成果的,我只对一点感到失望。”
    说到此,他稍作停顿,在场的人都吃惊地望着他,根舍这才接着说:
    “我感到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一个问题是我同我的中国同事可以为之争论的。”

    中国人恰恰相反
    (中国作家陆文夫)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
    (中国作家冯骥才)
    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冯所住的宾馆看望。
    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如果直接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于是,冯骥才幽默地说道:“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
    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请多多包涵
    (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笑语连珠,很受广大观众喜爱,生活中,他也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
    在一次文艺晚会上,他与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合作,演唱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柴》。
    演出开始,姜昆与李谷一同时走上台,姜昆手持话筒对李谷一说:“有超过歌唱家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李谷一听后,忍俊不禁,观众也会意地笑了。

    特立独行
    (美国作家哈里斯)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哈里斯的朋友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若冰霜,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对他还是那样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重任在肩
    (中国佛教学家赵朴初)
    在普及佛教知识的演讲会上,一名女大学生站起来问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大师:“你们佛家主张不结婚、不生育,照这样下去,人类岂不走向灭绝了吗?”
    大师微微一笑,从容地反问道:“请问小姐,你想不想出家?”
    “喔,我可不想出家!”她慌不迭地摇头摆手。
    “这么说,不是至少还有一个人在肩负着繁衍人类后代的伟大使命么?你怎么说人类会走向灭绝呢!”

    换气
    (英国作家萨克雷)
    英国作家萨克雷每晚动笔写作之前,总要到户外做上五分钟的深呼吸。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
    “白天,我的肺叶里吸满了这个可恶社会的邪气。如果晚上不换气,我怎能写出格调清新的作品来!”

    需要
    (作家罗杰)
    关于男女谁需要谁的问题,有人问作家罗杰:“男人是否确实需要女人,正如女人需要男人一样?”
    “干吗非要女人?”
    “要是世上没有女人,男人裤子破了找谁补?”
    “要是世上真是没女人,”罗杰说,“男人还要裤子干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