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做人做事好习惯 >

第35部分

做人做事好习惯-第35部分

小说: 做人做事好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我不能拿顾客做试验。在日本,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是长期顾客,如果你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就得关门。”
“为什么?一个新开的店,有点不足是难免的。客人也会谅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
“不,在日本,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刚到日本和日本人交往时,觉得他们很傻,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如果想骗他其实很容易,但是他只让你骗一次,以后他永远不会和你来往。在日本,只要是由于你本人的原因犯错,你就得走,不能说:‘对不起,这次我错了,给我机会,我保证下次改。’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
朋友突然明白,他如此认真,如此精细,原来是这个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料理店,在他看来,仅次于他的生命,这既是他的第一店,也是他最后一个店,成败只此一次,没有下一次,更无再下一次。 



□ 善于学会接受“失去”


对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来说,人生的心态,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时才为人觉察,可是等你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又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错失掉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恭候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这种教诲的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然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不可逆转地经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失去娘胎的保护后我们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学校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组成自己的小家,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的逐渐衰退;最后,我们还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想都将随着我们生命的消失而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
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
人生决不仅仅是一种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父母的精神通过我们而继承下来,我们的精神也通过孩子而传承下去。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的生存。我们所选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
“不要枉费了你的生命,要少追求物质,多追求心态。因为只有心态才赋予人生以意义,只有心态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 培养积极思维能力


以下5条原则,可以帮助你培养和加强积极思维的能力。
1.从言行举止开始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的行动会导致积极的思维,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态度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开始,而非付诸行动,总是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永远也成不了梦想中的积极思维者。
2.用美好的感觉和信心去影响别人
随着你的行动和思维日渐积极,你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信心倍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
3.重视与你交往的每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大多数人来去匆匆,一心想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往往疏于腾出时间与他们所交往的人谈心。
如果你能关心并重视他们,就会对他们产生很好的影响,你会使他们的人生更有价值,他们也会给你更丰厚的报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如果你能满足别人心中的这一要求,他们就会对自己,也对你抱积极的态度,使别人感到重要的同时,别人也会反过来使你感到重要,因为大多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4.寻找每个人身上最好的东西
寻找每个人的优点和使别人感到受赞赏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你眼睛盯住什么,你肯定就能看到什么。如果你总是寻找别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就会让你对他人留有美好的印象,也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能促使他们成长,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越的工作环境。
5.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积极思维者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想出好主意,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会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从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知道新观念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价值和财富。 



□ 不能用缺点取代优点


一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才不至于陷入被动之中,让自己的工作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所谓不能用缺点取代优点之法。
举一个例子: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但他拒绝了。他说,他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处理行政事务的经验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的能力,所以,他不适合担此重任。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他做过打字机生意,也办过出版公司,可结果亏了30万美元,赔光了稿费不算,还欠了一屁股债。他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虽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确实,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给自己的人生增值,“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即使是宝贝,但放错了地方也只能是废物。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一个人如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积极地驾驭这些优缺点,那么就接近完美无缺了。
优缺点有的是与生俱来,无法加以改变的;有的则是被后天环境诱发、塑造而成的;有的则与性格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条件,例如美与丑。在任何环境下,这些优缺点都将跟你一段时间,甚至跟你一辈子,对你产生影响,并且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公司里求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照常理来说,优点对人的生存是助力,缺点则是阻力,因此优点多的人成功得快,缺点多的人不易成功。可是事实又不尽然: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抑郁潦倒,也有不少平庸之辈表现不凡。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有些人虽然优点不少,可是却有致命的缺点,这些缺点会破坏甚至毁灭其他优点所创造的成果,优秀人才的潦倒大都如此;平庸的人缺点虽多,但若这些缺点不具破坏性,而优点又具有建设性,那么这种人的成功自可预期。另外一点在于机遇,机遇会影响一个人命运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优缺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机遇落在优点处,则有好的转折,落在缺点处,则有不好的转折。这就要求一个理性、冷静的人要能够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驾驭自己。
你可以依据不同环境,去灵活运用优缺点,也就是说,尽量以优点来面对环境,当环境转变,并且直逼你的缺点时,你也不必逃避,应先思考二者之间的机能性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的缺点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优点”,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要考虑闪躲了。
同时你可以用优点支援缺点,以缺点掩护优点;前者是在无法闪躲时的补救措施,避免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后者则是为了模糊你自己,避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并且降低别人对你的戒心,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你的缺点。
要做的确很难,但总是要试着去做。 



□ 思考一个小时胜于盲目工作十天


盲目工作,当然取得不了工作成绩。“人们现在所拥有的,就是他们心里一直想要的,”也许有些人对这句话难以接受;但不能陷于盲目性工作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思考是最关键的。
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完全思考某一问题,5年后你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以你自己为例,如果你知道自己还有发展的空间,可以变得更好,那么你就要寻求如何让自己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因此,你可以花费5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路上寻找答案,应该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思考是最大的力量,你应该设法掌握这个过程,这样你就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
你的思考会受到正负两方面力量的影响:“正面”是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因素;“负面”则是令人失望和破坏性的因素。前者让你进步和改善,后者则让你放弃目标和受伤害。为了更加了解积极和消极的习惯性思考模式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想想以下的情绪,一思考一意象的“启动过程”,对于你和周围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喜悦、自信、爱、兴奋、乐观、热诚;接着比较恐惧、愤怒、怨恨、嫉妒、绝望的影响。前者对一个人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的影响,后者则相反。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积极或消极、建设性或破坏性地思考及行动,那么,怎么会有人选择消极呢?重点在于,没有人会故意选择消极思考。你可能让自己遵循习惯性的思考模式,不断重复。成人所有的思考几乎都有习惯性,具有潜意识的层次。
英国的辞典编纂专家塞缪尔·约翰逊说:“习惯的锁链通常太小以至难以察觉,但它又太坚固而难以打破。”我们平时养成了太多负面的思考习惯,都受制于这些习惯性的思考模式而不自知。
当人们认识或开始意识到自己有不良习惯时,又为什么不改掉这些坏习惯呢?人们不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其原因是不愿意承担责任。此外,保持这些习惯得到的快乐超过带来的痛苦。他们可能会:
1.缺乏改变习惯的愿望。
2.缺乏训练,不知如何改变习惯。
3.缺乏能够改变习惯的信念。
4.缺乏需要改变习惯的意识。
这些都不利于我们改正不良习惯。我们都有选择权,既可以对不良行为放任不管,让它自行消失,也可以正视它,克服它,从而更好地生活。改变不良行为需要克服莫名的恐惧,从安逸舒适中走出来。请记住,恐惧是一种习惯的行为,只要不去学习它,就可以感觉不到它。
以下是那些不改变坏习惯的人最常用的借口:
我们总是那样做的;
我们从来不那样做;
那不是我的职责;
我认为那样做不会有什么改变;
我太忙了;
……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现在开始改掉坏习惯还不太晚。不管我们的年纪有多大,习惯有多久,只要有改正行为的意识和技巧,就能改变它。我们常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你不可能教老狗熊学会新戏法。”我们不可以学习那些自我挫败的行为,而应学习积极的行为。
成功的秘密就是成功者习惯了去做那些失败者不喜欢或不愿做的事。或许,成功者也不愿做这样的事,但他们还是积极地去做了。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