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好习惯-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对自我的一次次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 给习惯换上新“款式”
自我意象和习惯是结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变了,另一方也会自动地改变。“习惯”(habit)一词原来是指一件衣服或一块布,这反映出习惯的真正本质。我们的习惯完全就是个性的外衣,它们不是偶然的或偶发的。我们的习惯就像衣服一样合身,它们同我们的自我意象,同我们整个的个性、模式相一致。我们有意识地、谨慎地培养新的好习惯时,自我意象就容易不适应旧的习惯,需要换上新的“款式”。
提到改变习惯性行为或者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直至当它们成为自动反应时,很多人都畏缩不前了,他们把“习惯”与“癖好”混为一谈。癖好是指你觉得有强迫性的行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萎缩症状。相反,习惯仅仅是我们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而不需要“思考”或“决定”的反应,是由我们的创造性机制来执行的。
我们的表现、感觉和反应足有95%是习惯性的。钢琴家用不着“决定”该触哪一个琴键,舞蹈家用不着“决定”脚往什么地方移,他们的反应是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同样,我们的态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变成习惯性的。过去我们学到:特定的态度、感觉和思维方式是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的。现在,只要面临我们认为是“同样的环境”,我们往往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和行动。
我们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习惯与癖好不同,只要费真心思作个决定,再练习或“形成”新的反应或行为,习惯就能修正、改变,甚至完全扭转。钢琴家要加以选择的话,可以有意识地决定按另一个琴键,舞蹈家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学会一个新的舞步——而且没有什么苦恼。完全学会新的行为模式需要不停地注意和不停地练习。
你穿鞋时,习惯上不是先穿右脚就是先穿左脚;你系鞋带时,习惯上不是把右手的鞋带从左手的鞋带背后绕过来,就是反着绕。明天早晨,你想好要先穿哪只鞋、怎样系鞋带,然后,有意识地下决心在21天里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先穿另一只鞋、相反的方向系鞋带。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系带,用这种简单的举动提醒自己:在这一整天里都要改变其他的习惯性思考、感觉与行为。在系鞋带时对自己说“今天我以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开始。”然后,一整天内都有意识地下这样的决心:
1.我要尽量精神愉快。
2.对别人的感觉和行为要友善一些。
3.对别人及其错误、失败和过失要少苛求,多容忍。要尽可能从最好的角度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4.我要尽可能表现得对成功有把握,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我所希望的个性。我要练习在“行动”和“感觉”上都体现这个新的个性。
5.我不让自己的观念给事实蒙上一层悲观或消极的色彩。
6.我要练习每天至少微笑3次。
7.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的反应要尽可能地冷静和有理智。
8.对于无力改变的那些悲观的和否定的“事实”,我将完全不予理睬,拒之于头脑之外。
简单吗?当然简单。但是上述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任何一种都会对你的自我意象产生建设性的有利影响。坚持练习21天,体验这些步骤,看一看忧虑、负罪感或者敌意是否会消失,看一看信心是否会增强。
□ 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我们要培养习惯,秘诀之一是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先说为什么要统筹安排。
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际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根、有干、有枝、有叶。它可以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习惯,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与人相处方面的各种习惯,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习惯,也可以是行为方式的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我们要对自己准备培养的习惯做个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分清主次,明确先后,然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就会更有成效。
这里富兰克林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几百年来被全世界公认的伟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作家、画家、哲学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富兰克林在如此众多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当他在79岁高龄时,想起自己一生取得的成就,他用了整整15页叙述自己年轻时曾进行过的特殊锻炼,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受益于此。
这一特殊的锻炼是怎样进行的呢?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并不十分成功,但却渴望成功。他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取完善的人格。经过精心总结,他认为这完善的人格应包括以下13个原则: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但经过进一步研究后他发现,如果仅仅知道这13项原则并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经过刻苦的锻炼,把这13项原则变成自己的13种习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否则,那还是别人的,是书本上的。
知道了这一点,他认真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一页打上许多格子。他当时非常清楚,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锻炼,才是最有效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头一个星期只专注于“节制”,每天检查自己为人处世是否“节制”,并在本子上做上记号。
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节制”,并坚持每天监督,他惊喜地发现,这“节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
尝到了甜头,第二个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项——“寡言”,并对第一项“节制”复习巩固;第三个星期盯住第三项——“秩序”,再对第一项、第二项复习巩固。没想到13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年轻、认真又有决心的富兰克林生怕这13个星期还不足以使那13项原则完全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一年内他又进行了3次13个星期的轮回锻炼。到一年以后,富兰克林完全变了,这种变化已溶入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灵魂,浸透到他每一个细胞,大家想,他能不成功吗?
富兰克林培养习惯的妙方值得我们仿效,其中逐一突破尤其重要,对我们年轻人来说特别值得借鉴。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尤其开始时我们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先找一个比较容易做到、做起来有兴趣、很快能尝到甜头、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专攻这一个,其余统统不管。而下的功夫要大些,花的时间长些,这样就容易成功。
第一个习惯养成了,一定使你尝到了甜头。既然是好习惯,它就会在你无意识中自动为你管理、为你服务,而且为你效忠一生。因此你无形中仿佛有了一笔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享用终生的财富,这简直是人生最有效率的事。试想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有这么高的投入产出?你投入的是一个习惯养成的短暂过程,得到的却是终生源源不断而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习惯适宜一个一个地培养,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专注才易于收到显著的成效,也有了阶段性的成就感和阶段性的进步。同时,有了第一个习惯养成所带来的甜头和激励,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习惯你能没有办法、没有信心养成吗?
说到这里,补充一点对习惯的分类。对习惯可以有各种分类法,其中一种大致可分为4类:一类是新的好习惯,一类是新的坏习惯;一类是旧的好习惯,一类是旧的坏习惯。新的好习惯当然要培养,新的坏习惯千万别沾上,如果吃、喝、嫖、赌、抽、贪这样种种坏习惯现在都还没有,千万离它们远一点,别跃跃欲试,一旦沾上就是麻烦多、益处少;旧的好习惯我们当然要发扬。对于旧的坏习惯呢?旧的坏习惯既已成习惯,解决起来就相对难度较大。怎么办?一是把克服旧习惯放在我们有了一定毅力后再进行,先进行新习惯的培养,因为在新习惯的培养中你的毅力慢慢就增强了,当它强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对旧的坏习惯展开攻势了,否则你一上来就碰壁,会挫伤你对习惯培养的信心。二是我们可以借鉴伊斯兰教当年对酗酒恶习征服的过程,这对我们大有启发。
伊斯兰教当年征服酗酒的过程是这样的:
据说阿拉伯人早先酗酒非常严重。这恶习年代久远,根深蒂固。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如果不顾客观事实,一次严禁,不但不能彻底有效地禁绝,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于是他有计划地采用了3个步骤,分阶段实施:
第一步,他先从观念着手,让大家明白酗酒对人弊多利少。行动上,让大家自愿自觉禁酒,尺度放得很宽。到大家酒量有所减少,禁酒初有成效后,他就采取第二步——在做礼拜时必须禁酒,但其余时间仍可自觉自治。这样的结果,人们的酒量又进一步减少了,在观念上也更清楚酒的祸害,于是又进行第三步——严禁饮酒,认为如果继续饮酒那将是与邪魔为伍,是肮脏的、不道德的行为。
聪明的读者,注意到以上穆罕默德征服阿拉伯人酗酒恶习中使用的方法吗?它是——区别增强,同样我们也该注意到前面所介绍的一些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单个习惯的消除和培养中,也可以用在不同类型的习惯处理中。比如,好习惯对坏习惯的征服,在旧的好习惯基础上对新的好习惯进行增强……这些推此及彼的运用,或许可以称之为“类化”吧!
□ 精心策划每一个行动
美国有个商人从日本回来,想在中国投资开一个日本料理店。跑遍了整个城市,看了无数房子,最后从中挑出了10个列为准店。将这10个准店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的优劣列成清单,反复比较,从中选出3个。再将这3个店的位置、环境、布局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列成一个更为详细的调查表,委托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根据调查反馈,最后确定下其中的一个。
确定后装修,向装修公司极其详细地讲述了他的意图。不仅店内所有的空间包括门厅、厨房、卫生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而且,店外远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简直精细到极点。
他的一位朋友开始为其认真的态度所感动,继而就有些不耐烦了,之后觉得这位朋友有些陌生,原来挺豪爽大气的一个人,几年不见,怎么竟变得婆婆妈妈,心细如针?但装修好后,他认为,这个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第二感觉还是舒服,你想到的他都想到了,你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可他还是不放心,让朋友们帮他挑毛病。朋友们看着他,越发觉得他陌生了。从选店到装修,不仅多跑了许多路,多用了许多钱,更重要的是,多花费了许多时间。如果换成他们,早就营业赚钱了,可他还在这里挑毛病。
于是,一位朋友对他说:“挺好的,赶快开业吧,早开一天早收入一天。”
那人回答说:“正式开业还要等一个星期,从明天开始,我请你带朋友来吃饭,全部免费,但有一条,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条意见。”
“为什么?”
“因为在日本,饭店不能让客人等待超过5分钟,不能让他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开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付费请咨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顾客来,如果你方便也请你来,多挑毛病,拜托了!”
“你也太认真了,这是在中国,不用这样,要我说,先开业,发现问题再说,再改也来得及。”
“不,我不能拿顾客做试验。在日本,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是长期顾客,如果你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就得关门。”
“为什么?一个新开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