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老滑头"处世 >

第46部分

"老滑头"处世-第46部分

小说: "老滑头"处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的
责任”。
不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会犯错误。
这与领导的个人品格和德行几乎无关,这是做领导的职
业习惯。领导喜欢说大道理,说为人民服务,说无私奉献,说
全心全意,说奋斗终身,等等。但同时,他们又必定是一个普
通人,必定要为自己的住房工资子女升迁等切身利益盘算。
很少有领导像要求群众那样要求自己。这并非说领导虚
伪,也的确不是虚伪,只是一种职业习惯和角色需要。演员在
台上当了好人,在台下照样当坏人,或者在台上当了坏人,在
台下照样当好人。领导在人前当了圣人,在人后也只有当俗
人,但转换角色总没有演员自然,总有些尴尬。因为领导在心
理上不可能像演员那样坦然承认自己是在演戏。领导通常都
忌讳自己在人后当俗人的一面让群众知道。所以,领导通常
有把群众排斥在自己的普通生活圈以外的习惯。
所以,领导通常都没有下级朋友。
所以,我们不要指望领导和我们交朋友。这倒不难做到。
但假如我们已经是领导的朋友了,怎么办?假如我们和他
先是朋友,后来他才成为领导。我们该怎么办?
赶 紧 撤 退!
这种情 况是最危险的 。领导需要 保持人前的神 圣和尊
严,但作为朋友,我们早就知道他在人后的通俗。他可以在别
人面前坦然保持神圣和尊严,在我们面前呢?是继续通俗还是
继续神圣?这是一个难题,这就是尴尬。所以,很多人一如既
第 413 页
往地拍领导肩膀摸领导脑袋以示亲切时,会突然发现领导低
喝一声“干什么!”
中国历史上没有不杀功臣的皇帝,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
贵。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被无数先辈的鲜血
和生命换来的长叹。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这个现象的社会原因,
忽略了皇帝这个领导或者领袖的职业的心理因素。试想,当他
高坐龙位,俯视臣民匍匐在地三呼万岁时,你会想起他和你光
屁股蹦达,会想起他被敌人追得屁滚尿流,会想起你们一起逛
窑子等登基前的俗样,他能高兴你?即便你能做到一本正经地
虔诚地三呼万岁,他又怎么能做到受之坦然?
所以,开国大臣难以善终,开国以后的大臣倒不难善终。
所以,陈胜要真是推翻了秦王朝,做了真龙天子,第一个
要杀的就是亲密战友吴广。因为吴广在鱼肚子里边塞了一条
“陈胜王”的绸绢。又到夜晚装成狐狸叫出“大楚兴,陈胜王”的
所谓天意。
所以,功成身退成了官场的准则。
皇帝是国家的领导,领导是单位的皇帝。
所以,我们的朋友一旦当了我们的领导,我们千万不要高
兴,不要以为对自己有好处,我们最好离他远远地,忘掉和他
曾经是朋友,时刻提醒自己,他已经是我们的领导。
如果我们真的把他当朋友,我们就体谅他作为领导的难
处,维护他做领导的神圣和尊严。我们远离他后,或许他会感
谢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照顾我们一次。
第 414 页
小心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
不推不迎,冷眼以观,礼尚往来。
如果你和某人只是普通朋友,虽然也一起吃过饭,但还谈
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那
么你应该有所警觉,因为这种动作表示他可能对你有所图!
我之所以用“可能”这二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份客
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
感情动物,是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
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
多,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
宁可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
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
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
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
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
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求的,那
么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
但也有可能
“项壮舞剑,志在沛公”,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
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人头,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
第 415 页
而你只是他过河的踏脚石。
从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出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有无
“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主观认
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你要:
不推不迎“。不推”是不回避对方的“好意”,就算你自
己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可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对
方,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
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冷眼以观“。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失去
判断的准头,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
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都会在一
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现”,显现你的真目的,他才不会跟你穷
耗 呢!
尚往来。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 报李”,他请你吃
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对你
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狠狠地套牢,临事脱
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也许你会说,防人防到这个地方,做人不是很辛苦吗?事
实上不然,你不防人,别人会害你!何况我们只是防,并不是害
人,无损道德呀!
第 416 页
做人也要“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
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
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
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
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
“美满”,人与人之 间的关 系岂能 不紧张、不裂 变 ?同样,一个
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
形状 ?
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我们留一个吻合的人际
空 间 。
人与人之间,如果还没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便是一条射
线,前面的路地久天长。一旦亲密无间了,就成了一条线段,
那份交情就要进入倒计时了。
拿破仑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
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为我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尽,没
有给友谊留下必要的生长空间。
第 417 页
两个人有如两条铁轨,平行着才能走远。真正的快乐是
无法分享的,真正的痛苦也无法分担。与一个不幸的人分享
幸福,只能使他的内心更加凄凉。心灵和情感上的某些东西
是无法替代的,正如两条铁轨不能相交。
心扉完全敞开,容易伤风着凉。将内心的隐秘昭示于恶
人,会成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会成为他精神上的负
担,因为要为你恪尽守口如瓶的责任。所以,一个心理成熟的
人,不会自找麻烦,也不会让别人为难。
出门旅游,我们在某个景点留影,总要用门匾作背景,并
千方百计突出其特点。这是要把距离拉近,表明我们和那个
景点之间的关联。假如这个景点就在自家门口,我们反而忽
略了门匾,忽略了特点突出的那一部分。这是要把距离推远,
太熟悉了,审美的角度就要变换一下。
照相如此,人际交往也如此。
人和人之间适当地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
间,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
朋友告诉我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士
结婚不久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用她丈
夫的话说“: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觉得受不了。”原来这位
女士非常喜欢关心照顾别人 (母性自我强的人都有这种特
点),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
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等,都由她一个人包
办,别人决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
里一样。好事几乎都被她做尽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对其忍无
可忍,终于提出要让她离开这个家庭。因为他们都感到心理
第 418 页
不平衡。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坐享其成不好么?其实,对一个
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
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
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一提到人际交往,卡耐基几乎成了一个“成功人际交往”
的代名词。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
利原则
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
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
动。
心理学家霍曼
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
斯早在
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
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
于所付出的。中国古语有“交友强于己”,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
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开头的那个故事就是很
好例证。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抱
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结果孩子却不领情,其实是孩子承
受了太大的压力所致。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
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
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
会感 到不平衡。中国 人讲究回 报“,滴水 之恩,涌泉相 报”,这
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
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
第 419 页
一方选择疏远。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
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学的道理未必都知道。留有余地,好事不
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乡下,乡亲们对于给过他们帮助的人总是好酒好肉的
招待,好酒好肉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只有拿最好的
东西才能回报别人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在下一次有求于人
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不欠别人的,才不会心有愧疚。假如别
人不接受他们的招待,那么乡亲们也许再也不会求助于他。
这是淳朴的本心,但也的确是正确的交往之道。所以,如果你
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
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
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
留一道缝隙,适当地保持距离,是心灵需要的氧气,因为
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
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
地呼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