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石油风云[美] >

第165部分

石油风云[美]-第165部分

小说: 石油风云[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俄国人的介人会扩大俄国在波斯湾的影响。这是美国人四十多年来力求防止的,也是英国人至少一百六十五年以来力求防止的。不过,即使暂且不从东西方对抗来看而从保护中东石油渠道来看,这也是紧要的。   
    里根总统本人也谈到了需要在波斯湾地区实行自卫。他重申作出的保证,美国会保护石油通道。1987年3 月,一心要把俄国人排除出去的里根政府对科威特人说,美国要末负担起所有科威特船舶的护航任务,要末一点也不承担。美国不会跟俄国人“平分秋色”。于是,十一艘科威特油船为了有资格获得美国海军护航,换挂星条旗。几个月后,美国海军战舰巡弋波斯湾。留给俄国人的只限于允许俄国人自己的几艘油船来往科威特。英法两国海军同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的舰船一起,驶进波斯湾,协助保护航行自由。日本由于本国宪法禁止派遣舰船至海外,但又高度依赖海湾地区石油,于是,采取以下介入方式:增加给美国补偿驻日美军费用的款项,给设在霍尔木兹海峡的精密测向系统提供投资。西德把其在北海的几艘舰只调往地中海,说是为了减轻美国海军对波斯湾及其附近地区承担的义务。不过,由于美国出了头,现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出现了重大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到1988年春,伊拉克使用了化学武器,便在军事上明显占了上风。而伊朗的战争能力和意志在迅速衰退,经济蹒跚而行。战局失利正在使霍梅尼政权丧失支持。狂热分子和其他的志愿人员后继乏人。厌战情绪笼罩全国。仅仅一个月内,单是德黑兰一地就挨了伊拉克一百四十枚导弹的袭击。   
    霍梅尼年迈了,又人所周知,身患重病。在争夺霍梅尼之后伊朗的权力斗争中有一人名叫拉夫桑贾尼。他是伊朗议会议长和陆军副总司令。他出身于一个种植阿月浑子树的富裕家庭,在七十年代国王统治期间,他家由于在德黑兰的不动产涨价而发了财。拉夫桑贾尼本人是一名教士,又是霍梅尼的学生和追随者,早在1962年就开始反对伊朗国王。尽管他深深地卷入了同美国的“武器换人质”的秘密谈判中,但他还是避开了遭受批评。他因善于驾驭,能在伊朗神权政治的你争我斗的宦海中晋升,这就给自己赢得了一个绰号“鲨鱼”。除霍梅尼本人外,拉夫桑贾尼是伊斯兰共和国的最高决策人。他得出结论,这场战争已经到了谋求结束的时候了。伊朗不再有打赢这场战争的任何机会。战争造成的损失如果继续下去,会威胁霍梅尼政权和拉夫桑贾尼本人的前途。伊朗在外交上和政治上都孤立于世界,而伊拉克似乎正在强起来。   
    当时,美国海军已进入波斯湾,也就在实际上导致同伊朗严重对抗。这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悲剧性的对抗。1988年7 月初,同伊朗战舰短兵相接的美国驱逐舰“文森斯号”误认伊朗的一架载有二百九十名乘客的“空中客车”客机为敌机而把它击落。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然而,对伊朗的某些领导人来说,这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个征兆。它表示美国正在认真行动起来,准备把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投入同伊朗的直接军事对抗,以便摧毁德黑兰的现政权。伊朗是一个弱国,无力抵抗。它不再能抵抗美国。况且,在上述事件发生后,伊朗曾试图谋求得到外交上的支持,但未获成功。这使它察觉自己在政治上是多么孤立。这一切因素促使伊朗加紧重新考虑它作出过的对战争的无情诺不过,拉夫桑贾尼还必须对付一股难于和解的势力,即霍梅尼。霍梅尼认为,和平的代价是复仇,包括萨达姆。侯赛因的脑袋在内。但是,霍梅尼周围的人都很清楚伊朗处境的现实(拉夫桑贾尼终于取得了优势。7 月17日,伊朗通知联合国,它愿意同意停火。霍梅尼宣布道:“采取这项决定比吸毒更加致命。我把自己交给真主的旨意,为满足真主而饮下这杯苦酒。”但他仍怀有复仇的野心。他说:“真主的旨意,我们将在适当时机对沙特和美国报仇,以此来清洗我们心中的极度痛苦。”霍梅尼没有活到看到这一天;不到一年他便去世了。   
    伊朗通知联合国后,又过了四个星期,经过了许多次谈判,伊拉克也表示愿意接受停火。1988年8 月20日,停火协议终于生效。伊拉克立即开始从其在波斯湾的港口象征性地出口石油,这是它八年来未能做到的事。伊朗宣布打算重建在阿巴丹的大炼油厂,该厂曾经是二十世纪初中东石油工业的开端,而在1980年两伊战争的头几天就几乎全部被毁。战争爆发后,经历了八年差一个月,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结束,尽管对伊拉克有利些。就巴格达来说,它赢得了这场战争,现在企图成为海湾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大国之一。不过,两伊战争结束的意义要深远得多。看来,对中东石油自由通航的威胁终于被取消;随着波斯湾沿岸的炮声沉寂下来,十五年前由于中东十月战争而在另一条通道——苏伊士运河两岸开始的石油世界的持续危机的时代,看来终将结束。   
    不仅两伊战争的结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石油输出国和石油消费国的关系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主权这个容易引起争执的大问题已经解决;石油输出国拥有其本国的石油。石油输出国在八十年代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确保进入市场。当石油生产国发觉石油消费国在购买石油方面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比想象的要宽阔时,它们终于懂得,“保障需求”对它们的意义之重要并不亚于“保障供给”对石油消费国的意义。大多数的石油输出国希望能确定以下两点:石油是一种可靠的燃料,它们是可靠的石油供应者。随着主权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社会主义的名声不佳,随着南北对抗在人们记忆中衰退,石油输出国在经济方面可以比政治方面更能有作为。为了谋求资本,有些石油输出国重新实行开放,允许私营公司在其境内开采石油,而在七十年代是砰然把门关上,拒绝加以考虑的。   
    由于石油业历史上的一个有力课题——一体化发挥其作用,其他的石油输出国也就走得更远,谋求把全过程中从石油储量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联起来。有些石油输出国的国营公司仿效历史上的私营公司,向下游发展,寻找出路。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美国和西欧建立大炼油厂和市场销售系统。科威特把自己转变成一家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在西欧建立几家炼油厂并在欧洲设立了几千个加油站,以“Q -8 ”的牌名经营。科威特还不仅如此。1987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改变了丘吉尔于1914年作出的历史性决定,出售英国政府拥有的英国石油公司的51%股份。她认为,它不再有利于国家的任何目标,而且英国政府又乐于弄到现钱。科威特随即争购到英国石油公司22%的股权。正是这家英国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一起,在1975年以前拥有并开发了科威特石油。英国政府对英国石油公司出售股权给科威特一事大为愤怒,迫使科威特持有的股权减少到占10%。   
    几乎在两伊战争结束的同一时刻,沙特阿拉伯和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伙人之一的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联合宣布一项新的合资经营。得克萨斯公司的经理部门密切注视公司的紧迫问题,即在同宾佐尔石油公司为争购格蒂石油公司而发生的诉讼中,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法庭判决宾佐尔石油公司胜诉,赢得了金额达一百亿美元的判决。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密切关注在发生巨变的世界石油工业中,它怎样才能大展宏图。沙特阿拉伯希望保证它能进入市场。根据双方达成的新的交易条件,沙特阿拉伯获得美国东部和南部三十三个州中属于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的炼油厂和加油站的回/2 的股权。这笔交易还向沙特阿拉伯人保证,如果他们希望的话,他们输往美国的原油日销售量可以达到六十万桶,而在1985年油价暴跌的前夕,日销售量曾下降到只有区区的二万六千桶。这种“重新联合起来”反映了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作出努力,企图给石油业带来比较长时间的稳定,以对付双方面临的种种风险。   
    两伊战争停火后几个月,曾经是石油经营者的乔治。布什,继罗纳德。里根之后当上了美国总统。在八十年代让位给九十年代之际,把苏联集团国家同西方民主国家长期分隔的形式上和实际上的种种障碍令人惊奇地瓦解了,全球和平的前所未有的前景随着展现在眼前。有人预言,在今后的年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在意识形态上,而主要在经济上,即在一个真正的国际市场上为争夺商品销售和劳务销售以及资本运营而进行竞争。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末石油作为一种燃料仍然是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石油作为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讨价还价的一种筹码,将继续在世界权力的政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波动中得出了重要的教训。石油消费国懂得了,不能把石油这种生活必需品看成是容易买到,唾手可得的东西。石油生产国则懂得了,不能理所当然地不愁市场和顾客。结果是:经济优先于政治,强调合作高于对抗,或至少看来是如此。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伟大戏剧中的那些老演员退出舞台,让位给新手,上面所说的沉重教训是否还会记住呢?人类社会从最初起毕竟就存在着争权夺利的流行病。1989年的暮春,在纽约举行的一个讨论会上,一个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大臣,一位处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历次石油斗争风暴中心的人物,发表了长篇大论,畅谈了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的新现实主义以及它们吸取的教训。他讲完以后,有人问他,人们对这些教训的记忆会持续多久呢?   
    这个提问使他惊了一下。他想了想,说道:“要是没有人提醒的话,三年左右。”   
    那次谈话以后,不到一年,他本人就不当石油大臣了。又过了一个月,他的国家便遭到了武装入侵。         
 后记   
    1990年夏,全世界尚在为冷战的结束以及所预示的较为和平的新世界行将到来而欢欣鼓舞。1989年确实是重建世界秩序的奇迹年。东西方对抗已经结束。东欧的共产主义政权连同冷战的重大象征柏林墙一道已经土崩瓦解。苏联正经历深刻的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变革,而且是长期受压制的少数民族民族主义情绪爆发引起的。民主政体看来正在许多国家扎根,如果不久以前有人提出在那里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那会被认为完全不现实而嗤之以鼻的。德国的重新统一已不再是一个夸夸其谈、空发议论的抽象话题,而是一个即将到来的现实。这个重新统一的德国将是欧洲居支配地位的强国。日本如今已被认为是全球的金融源泉,而今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肯定会成为争夺金钱和市场的全球竞争,这种前景似乎很世俗,有人说即将发生的事不仅是冷战的终结,也是“历史的终结”。   
    在对环境关心的问题议程方面,石油仍高居前列,但在其他方面,它看起来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诚然,石油只不过是另一种商品而已。消费者是高兴的,因为油价低廉。以实际价格计算,美国驾驶汽车的人所付的汽油费实际上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任何时候都要少。似乎不存在任何长期的供应问题;毕竟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已经大大增加,从1985年的六千一百五十亿桶增加到1990年的九千一百七十亿桶。   
    然而,在沾沾自喜之余,也有理由要小心。尽管世界上的石油蕴藏是增加了很多,但蕴藏全集中在波斯湾的五大石油生产国,加上委内瑞拉。不像1973年危机时有阿拉斯加、墨西哥和北海那样,眼下没有大量多元化的非欧佩克石油储量等着问世。在世界石油储备中,波斯湾所占比重如今实际上已增加到总量的70%。   
    从经济角度看,石油的情景看上去比较像成为发生1973年石油冲击的背景的七十年代初,而很不像八十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趋紧。需求的增长颇有气势。美国的产量直线下降,1986年一1990年间日产量下降二百万桶,这比科威特或委内瑞拉的产量还要多。美国的石油进口是历史上最高的,而且还在上升。全世界重新严重依赖波斯湾。“安全差数”,即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将使市场更易受冲突和不测事故的影响。这个差数在八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很大余裕,足以吸收两伊战争及其对生产的一切破坏和损失,但如今已不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