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护士在美国 >

第32部分

中国护士在美国-第32部分

小说: 中国护士在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团员宣誓会,以及监督各个支部委员的工作,面面俱到,无一处可以忽略。这样全神贯注地投入,所得到的回报是可喜的,我的团支部连年被评为全校唯一的优秀团支部。 
不可忘记的是,我们一直是处在“文革”的特殊年代里。尽管到了“文革”后期,批斗老师的现象没有了,全国各个时期的大批判运动仍把我们学生卷进去。除此以外,就是思想汇报、年终总结等等。我们团支部的这些工作,十有八九都落在了我的肩上。于是我又重操小学时代写稿的旧业。 
在校读书的五年中,有些事情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几多色彩。 
一是很多事情让我感到兴奋。那时学校里忽然发明了一种集中教学法,用现代的名词叫做“强化法”。强化法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对知识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和练习以达到特别强化的效果。强化法具有高强度、高难度、高密度的特点,效果不错。学校把这种方法用在物理电学原理的教学上。每个班按照不同的日程表,集中在物理实验室,闭门专修电学原理,为期两个月。讲授电学的老师是个老先生,说起话来慢慢悠悠,不温不火。他对电学的原理、程式讲得井井有条。在两个月的授课中,我们除了听课、读书、自习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测验和考试。在第二个月结束之际,我们每个学生要自制两样东西上交,一是台灯,二是半导体,这让我很兴奋。台灯的制作材料比较简单,由个人准备。半导体的材料则是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好的。台灯是在家完成的,而半导体则是在学校实验室内完成的。在装半导体方面,男生好像天生比女生灵。其实装半导体本身并没什么难的,只要是按照图纸和说明书,一步步地细做,就像在美国按照说明书烤蛋糕一样,百分之九十都会成功。当全班的四十多名学生的四十多台收音机,在同一天下午装成时,实验室里的播音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聚会。好在那时的电台频道并不多,除了中央台,就是北京台,除了新闻,就是样板戏之类,声音此起彼伏。 
还有就是让我感到新鲜的事。那时学校里,各年级各班都仍旧保持着定时定期的学工学农活动。我们除了在校办工厂学习外,还要走出校门去学。学校在高中期间,每个班按个人志愿分成若干个小组,如:电工组、木工组、学医组等等。我参加的学医小组,学习和实习的地点是空军大院的卫生院。刚开始,我们只是做一些铺床等基础护理工作,后来则开始学着给病人量体温和血压等,最后竟让我们这些毫无医学知识的高中生给部队的战士们打预防针。我的很多基础医学知识就是从那时学起的。   
六、蓦然回首(16)   
除此之外,我们八一中学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从未参加过迎宾之类的活动。倒是一年一度的五一、十一,颐和园举行的游园活动的疏导工作,必由八一中学的学生来担任。年年如此,不过此项工作玩的成分居多,人人都喜欢。 
进入中学以后,我的暑假活动内容也变了。多数时间是以阅读小说为主,来打发时间。也有时是走家串户访问同学。最奇怪的事发生在高中时期的暑假。我突发奇想,跟另一个女生到附近的六郎庄大队拜赤脚医生为师。我们背着药箱,穿行在田间小路上,为农民行医看病。我们每天都去,相当于今日所说的“义工”。刚开始,不过是一些打针发药的小事。到后来,居然连接生小孩儿也上手了。现在回想起来真会有些后怕。当时那种农民家庭的土法接生是很原始、很落后的。顺产则罢,若是难产,不要说我自己,就连赤脚医生恐怕也没有足够的医疗知识进行抢救。不过恐怕也就是在那个年代里,才让我们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的精神有了发挥的余地,居然也是事事顺利,接生时从未出过差错。 
我于1976年高中毕业。也就是在同一年,“文革”宣告结束。我从1965年入学,在求学的十一年中,有十年都是在“文革”里。有人认为我们是毫无知识的一代人,其实也不尽然。“文革”期间,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让我们无法像今天中国的高中生那样幸运,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我们的老师还是尽其所能,为我们打下了一个相对扎实的基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毕竟知识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终其一生的事情。所以,人们仍旧可以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日后颇有建树的仍不乏其人。 
凡是独生子女或是弟妹不满12岁的学生,可以留城。我正好符合第二条,故毕业之后我留北京待分配。 
赋闲在家里,十分无聊。正好赶上1977年外贸部、北京海关、上海海关联合在中山公园主办“走私展览会”。我舅舅在外贸部工作,经他介绍,我在展览会上当了为期三个月的讲解员。“走私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五个讲解员,都是由极年轻的女孩儿组成的。我当时被分在第一部分,即介绍前言和中国走私的历史。这一段日子里,我交了不少新朋友,同时又有一种走出学校、初次独立自主的尝试,所以,感觉特别好。 
1977年9月,我被北京医科大学护士学院录取。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布恢复高考制度的通知,那时我已入读护士学院,不能参加高考。在护士学院学习了两年,于1979年毕业。由于国家规定,凡属大专毕业的学生必须先工作两年才能再参加高考。就这样,我与高考失之交臂,留在北医三院工作直到出国为止。成全我上大学的梦想,倒是后来在美国实现的。 
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造就了我,使我对自我的素描勾画得更加完整、更加丰满、更加趣味横生。 
7故乡情思魂牵梦萦 
在我30岁以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故乡北京。我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些最细微的梦想,都是和北京的泥土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的。北京就是我的全部。日久天长,北京在我心中也就渐渐地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从来没有仔细地琢磨过我身边的一切,我对于自己的故乡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远。我问父亲:我的祖先是何时迁居北京的?父亲说是明朝。由此我知道了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京传人,但是这并没有让我有多少骄傲。 
真正为故乡北京感到骄傲反倒是我侨居美国之后的事了。在美国的中国人,尽管在相貌上不分彼此,在内心里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完完全全地来自于故乡。当海外的中国人聚在一起时,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哪儿的人?答案总是有着一种“五湖四海”的味道,上海人、广州人、湖南人、山西人、香港人、台湾人……然后,有人问到我,北京人。淡淡的但却极其清脆的三个字从我口中缓缓流出,连我自己都能听出声音里的那一份“居高临下”的味道。于是,先有了几分不安,又有了几分内疚,很快就化成了更多的坦然。因为只有我知道,口气中的那份骄傲绝没有丝毫的“唯我独尊”的意思,而是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故乡情。   
六、蓦然回首(17)   
故乡北京的美,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与众不同的!它一年四季分明,变幻多端,季季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北京的冬天才是冬天。一种刻骨铭心的冷,反让人生出几分清爽和喜悦。极目远望,一片片的树木简练得只剩下了枝干,像是一幅木刻的插图,见棱见角,冷峻而凝练。这是个滴水成冰、哈气成霜的季节。清晨,家家户户的玻璃窗上都盘结着白色的细碎的冰花。北京冬天的风,是有声有色的、惊天动地的狂风。狂风在天地间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地行军,呜呜的呼啸声一阵强似一阵。狂风将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沙卷在一起,人们便有了一种恍惚,好像无数的沙粒是从天而降的。狂风让北京变得干燥乏味起来。不久,雪来了。大雪铺天盖地,很快就让北京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柔软洁白的雪,给北京穿上了银白色的冬装,它让北京变得更加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雪在一夜间结成了美丽的冰凌,树枝上缀满了亮晶晶的银花。一幢幢建筑物像琼楼玉宇似的在阳光里闪着耀眼的银辉。北京的冬天就是这样风一阵,雪一阵地,轰轰烈烈地过着。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风向慢慢地变了,那便是春天的序幕了。 
北京的春天是短暂的。残冬拖着长长的尾巴,久久地不愿离去。风还是一味地刮着,风力非但不小,反而好像更大了。风吹走了冗长的冬天,风为北京带来了一片绿意。细细看去,枯枝上结出了层层嫩蕾,天空中飞来了北归的雁群。神奇的大自然画笔让北京在点点滴滴的变迁中迎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然而,当人们刚刚在暖洋洋的天气里舒展开来、还没容得过多地享受时,天气已经不知不觉地变热了。 
北京的春夏之交是由指间不经意地滑过的。夏天让北京变得万物竞绿。绿色的树叶,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那样深沉,绿得那样醒目。浓浓的绿色簇拥着那红墙金瓦的紫禁城,绘出了一幅独特的北京之夏的彩图。夏天的北京,常常是骄阳似火,地上浮动的热气一点点、一寸寸地蒸发开来,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引来了一场夏雨,那雨是倾盆而注的雷阵雨。雷声自远方而来,隆隆地划过北京的长空,粗大的雨点从天上飘洒下来,重重地打在地面上,哗哗的暴雨洗涤了一天的燥热,送来了一片凉爽。在北京,绝对见不到南方那种黏乎乎的黄梅雨。北京的雨总是痛痛快快,来得突然,去得利索。在这晴与雨的交替中,北京一步步地走到了8月底。 
9月份,紧随着夏天的脚步而来的,便是北京的金色的秋天了。直到现在,我仍旧觉得“秋高气爽”这四个字只有用在北京才最适宜。 
秋天的晴空永远是一碧万顷,天空好似陡然间升高了许多。空气中到处漂浮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轻轻地吸一下,立刻神清气爽。秋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北京那种博大精深、天人合一的雄伟气魄。它带着人们走进了一个如诗似画、如弦似乐的仙境。然而,美丽是不能永久的,秋天总要离去。北京的秋天离去时,带着无限的干净利索。深秋时节,一股强冷空气在几天之内,便毫不留情地将北京的秋天吹得无影无踪。几乎是听不到秋叶簌簌落地的声音,却见一片片还未完全枯黄的树叶洋洋洒洒地铺满了道路。秋风在空中盘旋,掀起层层枯叶的浪花,然后再牵着枯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寒冷的秋风引来了阵阵冷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晚秋的风风雨雨,就是这样迅速地送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在这一切的一切当中,真正坚如磐石、万古流芳的却是北京古城的风貌。 
北京的古城是以紫禁城为中心的撒向四面八方的、纵横交错的网络。驰名中外的紫禁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奇妙艺术的结晶。它的美是举世无双的。它的构造宏伟而不失细腻。它的色彩变换万千、溢彩流光。朱红和金黄是它的主调色彩,除此之外,还有用蓝、绿、紫各色琉璃瓦精雕细作的各式各样的立柱、悬梁、影壁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紫禁城的四周是那些数不尽、伸向远方而又长短各异的街道和胡同。它们四通八达、彼此相通,既无起点又无终点,其间的名胜古迹处处可见,美不胜收。北京是一座宝石一样的城市,尽管它历经沧桑,却仍旧巍然屹立。   
六、蓦然回首(18)   
然而,尽管北京的一年四季宛如神话,尽管北京的宫廷建筑优美独特,但是这都不是北京的根本。北京真正的血脉、魂魄和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植根于此的北京人。没有北京人,便没有今天的北京。 
什么是北京人?在我看来,真正的分水岭就在于人们对北京的不同感受上。对于任何一个在北京的人,你可以随便问问:北京什么好?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答案却是成千上万的。总起来可以归为四类。第一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具有古典建筑的美丽的城市。第二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个有机会挣钱的城市。第三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思想、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城市。第四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有豆汁儿和豌豆黄儿的城市。 
在这四类人当中,第一类人,为数不多,他们都是些走马观花的旅游者。第二类人,数量正在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是来自偏远山区的、需要养家糊口的农民工。第三类人,为数最多,他们是那些长年定居在北京的、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他们当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是今日北京的缔造者和改造者。他们对于北京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却不是真正的北京人。他们的内心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