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星空下:外交官看世界-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后,形势发生变化,什叶派首领贝利振臂一呼,政府军中的穆斯林分子纷纷倒戈。政府军在西区失守,向东区撤退,西区又恢复了平静。这时全馆馆员个个疲惫不堪。我们通知大家今晚可搬回宿舍,大家高兴极了,欢呼〃西线无战事,今晚凤还巢〃。
西区的枪声是停止了,未料整个西区变成了〃死区〃,政府军从东、南和北面封锁,而西部又面临大海,整个供应来源被切断,物价猛涨,抢购成风,整个西区住户惶惶不可终日。我们急忙派出采购人员四处〃觅食〃。好在我们平时略有储备,短期内尚无断炊之忧,唯恐旷日持久,难以为继。
正在这时,外交部发来慰问电,并为馆员增加伙食费。使馆领导及时向大家传达并复电致谢。全体馆员无不欢呼雀跃。
黎巴嫩的局势正像夏日的气候,阴晴无常。10天之后,政府军宣布停战,解除了对西区的封锁,于是东西区又互相往来了,物畅其流,西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第三部分:巴黎嫩篇 在贝鲁特的日子里…大使馆遭炮击
大使馆遭炮击
黎巴嫩战乱近10年,大小战争200多次,10多万人丧生,全国人民呼吁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黎各派势力经过无数次协商,终于达成协议,到瑞士的洛桑开会,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洛桑会议一时成为世界瞩目的新闻,也成为外交官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连日拜访了英国、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使馆的代办或参赞,交换对洛桑会议的看法。大家都认为前途难卜,未可乐观。
3月23日上午,我访问了萨尔曼先生,此人是黎前内务部长,其母亲在黎有崇高威望,曾率领黎妇女代表团访问中国。他们全家都对我们非常友好。我请他谈谈对洛桑会议的看法。他说:〃不要对洛桑会议抱乐观态度,谈谈打打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他还向我谈到,社会进步党和穆拉比通发生内讧,双方正在摩拳擦掌,战事随时可能爆发。他提醒我,中国大使馆就在导火线上,你们要随时提高警惕。
我向他告辞,驱车返馆。未料刚走出大门,猝然枪声大作,司机有些紧张,我急忙让他停车,发现枪声就在我们返馆路线的方向,我让司机调头向北,一直走到海滨,再向西绕到使馆。
4时20分左右,果然如萨尔曼所料,社会进步党和穆拉比通在我使馆周围发生了激战,枪声炮声同时发作,一发发炮弹在我们大楼周围爆炸,子弹像雨点一般打在墙壁和门窗上。楼下的馆员急速到地下室躲避,楼上的人已来不及,慌忙到楼道或走廊藏身,我刚跑到电梯门口,只听到炮弹片在头顶上呼啸,我赶快就地卧倒。修缮队一工人正坐在桌旁修理收音机,一发炮弹从他耳旁穿墙而过,幸好未爆炸。我夫人雪白尤其危险,当时她正在阅读文件,一颗子弹向她射来,只听〃砰!〃的一声,子弹打穿玻璃,从离她的头部不到50厘米的高处射到墙上。
这次激战,使馆多处中弹,8、9、11三层楼损失最严重,门窗墙壁全部被破坏,特别是第9层,房间内弹片遍地,无一完物。
当日,我们将这一情况报告国内,并请转告家属,使馆人员安然无恙。
25日,我外交部再次来电慰问。
第三部分:巴黎嫩篇 在贝鲁特的日子里…贝鲁特大逃亡
贝鲁特大逃亡
政府军在西区失守后,多国维和部队先后撤走,各派武装力量争先恐后到西区填补〃真空〃。东区和西区互相开炮,西区各派之间动辄兵戎相见。爆炸、抢劫、暗杀、绑架,每天都在发生。救火车、救护车的警笛声整天呼叫不已,全市人民再次陷入恐怖之中,比以往的几次战争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3月31日上午,我馆一官员到约旦使馆办理签证,归途中,在海边遇到三名武装分子拦路劫车,他急中生智,急速调头逃跑,武装分子向他连连开枪,将一后轮击穿,他不顾一切,颠颠簸簸地拼命将车开回。
4月3日,使馆四位馆员到〃绿线〃西侧一商场购物,刚离开不久,只听一声巨响,商场被汽车炸弹夷为平地。
当日下午,法雷斯派人来馆告诉我:今晨他的住宅遭炮击,原定明日晚上的宴请活动取消,请我谅解。
4月10日上午,穆斯林首领沙姆斯丁紧急约见中、美、英、法、苏使馆的代办,就黎巴嫩当局请求联合国维和部队延期和扩大治安范围,要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予以支持。我坐的车由警车开道,并有治安军队持枪保卫。美国代办未敢乘坐外交车,也未敢悬挂国旗,他乘坐了一辆运货车,由他们自己派出的海军陆战队护送。我们见面之际,美国代办向我面带苦笑地摇摇头。当时黎巴嫩的社会秩序乱得难以言状,一切外交活动基本上都停止了。
随着爆炸声和枪炮声,每天不知有多少黎巴嫩平民和外国侨民倒在血泊之中。当时我国在黎巴嫩唯一的侨民高礼,在一天夜间下班回家的归途中,也被枪弹击中身亡,年仅30余岁。
外交官死于战火者不计其数,就大使来看,继美国大使遇难之后,法国大使被飞弹击中丧生,伊拉克大使随着大使馆一声爆炸,和全馆馆员一起埋葬在瓦砾之中,西班牙大使夫妇正在官邸同亲朋好友共进午餐,一发炮弹在餐桌旁爆炸,顿时横尸遍地。这一幕幕悲惨的图景,即使今天想起也令人不寒而栗。
贝鲁特大逃亡开始了!
市民们纷纷离家出走,有亲投亲,有友投友,由于飞机场早已关闭,他们只能从东区的久尼港口乘船到塞浦路斯,再转往其他国家。有的则乘车先去叙利亚,再转到其他国家。各国大使馆、领馆的官员、记者、侨民和家属每天纷纷驱车从这两条路线撤离。黎巴嫩的报纸、电台,天天报道各国驻黎巴嫩人员撤离的情况。
各国使、领馆撤离时,有的留下一二人看守使馆;有的雇用外籍人守门;有的索性将门上锁空屋而去。
日本使馆撤至塞浦路斯,南斯拉大使馆的馆员全部回国,行前,这两国的代办曾问我:〃你们何时撤离?〃我说:〃现在尚无此考虑。〃他们均疑惑不解。
在贝鲁特这个错综复杂的外交舞台上,由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维护中黎友好关系,各党各派、各级政府官员和黎民百姓,对我们都十分友好。我们在黎巴嫩只有朋友,没有敌人。不论黎形势多么严峻、恐怖,我们都泰然处之。我国的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贝鲁特上空。
1984年7月31日,我奉命转馆。当飞机徐徐腾空,我不由自主地回首临窗眺望,想再看一眼我生活、工作了360多个日日夜夜的城市。我的视线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地中海的东岸,在颤抖,在呻吟,在哭泣……
现在黎巴嫩人民已经盼来了和平,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复兴国家。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中东名城贝鲁特,一定会像火中的凤凰一样,在地中海之滨重新起舞、翱翔。
第三部分:巴黎嫩篇 〃人体炸弹〃惊魂记
2001年8月9日下午2时,正是营业高峰时刻,耶路撒冷西城一家比萨饼快餐店顾客盈门,熙熙攘攘,一片欢笑。就在这时,一名23岁的巴勒斯坦男子,怀揣烈性炸药,神色自若,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他不是来就餐的,他的目的是将这里变成废墟。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刚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切都结束了,餐厅里的人连同过路者血肉横飞,18人被炸死,其中包括6名儿童,伤者逾百。这是自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发生在圣城耶路撒冷最严重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
这起爆炸事件一时成为震惊世界的新闻。自然勾起我对驻贝鲁特大使馆往事的回忆。当时在我大使馆附近,就发生了一起〃人体炸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使人不寒而栗。
贝鲁特大爆炸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任政务参赞。
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其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贝鲁特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各国通讯社共有45家,各类报刊达130多种,它是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这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可是,当时的黎巴嫩,战乱频仍,在我任职期间,战祸之烈,达到高潮。对他乡异邦的人来说,黎巴嫩之行无异于〃死亡之旅〃。
谁料就在这时,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贝鲁特大爆炸。
10月23日(礼拜日)早晨6时30分,我刚睁开眼睛,准备起床,突然一声巨响,犹如山崩地裂,只觉得楼房摇动,房门被巨大的气浪冲开,两扇落地大玻璃门砰然崩塌,我简直被惊呆了,只见我夫人脸色苍白,踉踉跄跄从隔壁她的寝室跑来,她以为我们使馆被炸,向我喊道:〃我们的大楼被炸了!〃
我慌忙穿衣外出,从使馆的南侧向前望去,在滚滚浓烟中,看到离我馆约100多米远的法国驻军司令部七层大楼,在一片硝烟中坍塌。周围居民的房舍也受到严重破坏,居民们在一片哭喊声中纷纷向外奔逃。
这次大爆炸我馆90%的门窗和玻璃被气浪摧毁,楼前楼后落满了碎石。幸好这天是礼拜日,大家起床较晚,没有人外出,无人伤亡,真是万幸。同时发生爆炸的还有美军司令部的一座四层大楼,这两次爆炸的时间相隔只有三分钟。
我馆当务之急是清理破玻璃,先将各楼层的碎玻璃从窗口推到楼下,然后用小平车推到后门西侧的垃圾场。我们组织了10多人,整整干了一天才清除完毕。估计光玻璃一项就损失10多万元。
事后我走访了美国使馆代办皮伍,他向我介绍说:〃23日凌晨,有两个巴勒斯坦敢死队的青年,他们分乘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满载烈性炸药,分头驶向美军司令部和法军司令部引爆,这两座大楼顿时夷为平地,美国海军陆战队241人,法国驻军共58人,无一幸免于难。〃
〃人体炸弹〃是巴勒斯坦人对付以色列、美国的可怕武器。由于以色列以强凌弱,强占巴勒斯坦领土,屠杀巴勒斯坦平民,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自然激起巴勒斯坦人民的愤怒,面对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巴勒斯坦人民无可奈何,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以生命为代价,不断向以色列发动进攻。而美国因为处处庇护以色列,支持以色列,自然也成为巴勒斯坦攻击的目标。
巴勒斯坦人将充当〃人体炸弹〃视为无上光荣,一旦爆炸成功,便被视为英雄,其遗属会受到优厚的待遇。当然,要入选〃人体炸弹〃的名单,绝不光是自愿就可以,还要符合两个条件,即:虔信伊斯兰教;没有犯罪记录。这样就不会引起以色列安全机构的怀疑。
例如,22岁的胡塔里经过严密审查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正如他父亲所说,他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丝不苟地实践着伊斯兰教所有教义〃。于是,他光荣地被选为〃人体炸弹〃候补成员。1999年,他离开约旦首都安曼郊外的扎尔卡,来到西岸城市盖勒吉利耶,以寻求美好生活。
经过严密的训练,于6月1日他秘密潜入特拉维夫一家迪斯科夜总会,制造了以色列近四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有21名以色列人被炸死。消息传开,村民奔走相告:〃胡塔里,好样的!〃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为自己村里出了一位英雄而高兴。
他父亲高兴地说:〃我为我儿子的壮举感到骄傲。我儿子实现了先知的愿望。他成了英雄!请说说看,一位父亲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邻居们在树上挂起了手持炸药的胡塔里的照片,并在屋外石墙上写下了〃21个,请点一下〃的字样。他们在各自的门前搭起了心形花坛和炸弹的模型,以表示对胡塔里的怀念。
巴勒斯坦官员说,像胡塔里这样的青年之所以渴望献身,是受到以下承诺的诱惑:在他去世后,他的家庭将会获得经济保障,他本人则会流芳百世,在天堂他会有美女相伴。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杀死或伤害以色列人,希望这样做会迫使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
这些爆炸事件在以色列人中制造了恐慌和绝望。事实证明,这已成为巴勒斯坦人掌握的最可怕的武器。
〃哈马斯〃运动一位发言人兰提西说:〃即便我们达不到迫使以色列人撒出被占领土的目标,但我们给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色列人如果不停止占领政策,就得不到稳定与安宁。人体炸弹将是以色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