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做人做事好性格 >

第23部分

做人做事好性格-第23部分

小说: 做人做事好性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观察,社会上那些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者,可以发现厚脸皮有三个层次:
其一,虽然脸皮像城墙一样厚,但是却可以被戳穿。谁见到他们都能发现他们的厚脸皮,此乃厚脸皮的初级选手。
其二,脸皮不仅既厚又硬,并且吃得油光发亮,看起来很能吸引人。此种厚脸皮者,让人感觉是可以信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利用,此乃厚脸皮的中等高手。
第三,脸皮厚得无形,根本看不出来。这是最高层次的厚脸皮者。修炼到这一层次的人看上去都是一些有德行的人,他们能够不顾一切地利用他人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被他们利用的人还颂扬他们的美德。此乃厚脸皮的顶尖高手。修炼到这个地步的人通常认为,为了获胜,没有不能付出的代价,只要能够赢得胜利,即使损害别人的利益也是在所不惜,反正目的就是一个——成功。
“脸皮厚,吃个够”,脸皮厚实乃“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之良方仙丹,学业、事业成功之佳品。 



□ 脸皮厚度,决定成就的大小


中国人最讲究“脸皮”,似乎干什么事都特别在意面子,许多含辛茹苦将儿子培育成人的父母,看到儿子能够“光宗耀祖”,即使自己吃糠咽菜心里也是美得了不得,因为儿子给他们在乡亲面前挣得了脸皮——面子。这种对脸皮的观念,其实就是指别人如何看待你,怎样对待你。说穿了,特别在意脸皮的人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为他人而活着。
西方人认为,皮肤厚、对别人的责难和非议无动于衷者为最佳之人。这种思想接近于厚脸皮这一观念:一种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别人恶言恶语伤害的盾牌。
一个人不理睬他人的风言冷语,善于运用厚脸皮来保护自己,可以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在试图实现任何目标过程中,我们总是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动机,或者如愿以偿时所得到好处的价值心存疑虑。我们常常觉得有必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当我们的能力更强之后,才能圆自己的美梦。
脸皮厚者能够把自我怀疑撇在一边,拒绝接受别人试图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更重要的是,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才是尽善尽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更容易步入成功人士的行列。
人世间有一种脸皮厚的人由于极其自信而把信心灌输于他人,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个概念,他们干什么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放手大干,并且获得成功。
当然,一位脸皮厚者不见得非要独断专行,或者咄咄逼人。他也许是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你打他的左脸、他还会把右脸给你打的人。厚脸皮是一种随机应变,善于处事,且能置他人的所想所思于不顾的能力。
中国古代有一则关于韩信年轻时的佳话。韩信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有一天,他在自家居住的城镇街道上行走,被几个地痞无赖拦住。这几个人要与他决一死战。韩信婉拒挑战,谁知他们硬缠着不让他离去,执意要他要么厮杀,要么就像狗一样从领头人的胯下钻过去。结果,韩信选择了钻裤裆,放弃了决战,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耻辱。
关于韩信蒙受凌辱、胆小如鼠的流言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城。在大庭广众面前,他遭人耻笑,可是他一次也未向任何人提及个中原委,也没解释自己表面看来丧失骨气行为的理由。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中,他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对于他来说,那几个目不识丁的痞子毫无威胁可言,他们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对手。他心中明白自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战将,毫不在乎别人对他怎么想。韩信的厚脸皮在于表面上他是一个温顺胆小之人,这是为了使自己勿杀害那两个微不足道的恶棍而给自己惹来麻烦。
虽然说韩信的脸皮已经够厚的了,但他还不算顶尖高手。在刘邦与项羽争战相持不下之时,本来可以乘机三分天下的韩信,却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毅然率兵打败项羽,成就了刘邦的帝业,反而为自己埋下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而刘邦的脸皮可说是达到了极点,这正是他能够战胜势力强大的项羽、由一介布衣登上皇位的原因所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厮杀,起初,项羽拥有最精良的军队,占据各方面的优势。在历时三年的征战中,项羽打了无数场战斗,只输了一场。可是,就这一场失利,使他最终将胜利送给了一个人,此人除了脸皮比他厚之外,其他各方面都不如他。
在早先多次征战胜利中,有一次项羽生擒了刘邦,王位已经落入了项羽的掌心儿,谁知他竟然让他溜掉了。由于他害怕杀刘邦落下“不义”之名,不仅没有处死这位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反而赐封他汉王。可以说项羽的“面子”给刘邦提供了重整兵力,东山再起,征服项羽的机会。
表面上看来,项羽的宽恕也许似乎是一种高尚的举动。可是,真正的高尚之举应该驱使项羽一旦有机会,就致刘邦于死地。假如他这样做了,他自己就会一统天下。此外,项羽遭受唯一一次失败之后,正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面子,阻止了他返回故乡重整旗鼓,自刎身亡。
刘邦的三军统帅韩信形容项羽的弱点时说,他具有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战场上项羽毫不留情地杀人,坑杀数十万降兵,可是当他面对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的时候,却抛弃了自己的目标,竟然拉不下杀人的脸皮。
刘邦不具备项羽的造诣,但是他也未受到项羽任何自尊心的妨害。在他们发生冲突的年月里,刘邦一次又一次地败在项羽的手下,可是他从不为自己重返家乡征兵募马而感到耻辱。他的脸皮比项羽要厚得多。他可以干任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需要的事情,毫不顾忌给别人造成的损失。当项羽感到胜利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悄悄失去的时候,他下令将成为他阶下囚多年的刘邦的父亲押上来,绑在一锅烧得滚开的油锅前面。刘邦被喝令撤回自己所有的将士,否则他将眼睁睁地瞅着自己的父亲被油锅活活地煮死。刘邦扬鞭催马来到阵前,大声喊道:“项将军,我们曾经是滴血为盟的把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倘若你要煮我们的父亲,请给我留一杯肉汤。”
世上还有如此脸皮厚之人。 



□ 笑脸迎向冷面人


尽管每个人都程度不同地尝到过被人冷落的滋味,但人们面对“冷落”所采取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有的人遇“冷”不冷,逢“落”不落,仍然表现出了一种泰然处之、豁达坦荡的超然境界,其结果不仅使自己渡过难关,走向“热烈”,而且逆境成才,留下了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有的人却不尽然,面对“冷落”,便变得消沉起来,一蹶不振,最终使自己陷入自我封闭、孤独寂寞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怎样才能走出被人冷落的误区呢?
1.接受冷落
面对被人冷落的现象,您应当首先承认它的存在,允许它的发生。这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万花筒,红橙黄绿蓝靛紫,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温凉冷热,可谓应有皆有,五彩缤纷。
事实上,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遇到过“冷落”,不管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谁也休想与它绝缘。“冷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您无论如何也不应当采取回避的态度。
因此,面对冷落,您应当采取承认的态度,就是说要有接受冷落的心理准备。当然,承认冷落的存在,并非是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而是承认它存在的客观性。承认了此种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解决此种矛盾方法的必然性。惟其如此,您才会直面冷落,既不回避,也不惧怕。
2.敢于表现
人们在受到冷落之后,往往在生活上感到失意,在心理上产生退却。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愈是受到冷落的重压,愈是应当富有自我表现的阳刚之气。此种勇气,不仅可以吹散来自外界对自己冷落的风云,也最易于拨开自己被人冷落所带来的心头迷雾。
比如,举办卡拉OK比赛,你敢不敢直步登上台去,高歌一曲;周末舞会,你敢不敢跃入舞池,投入地一次跳个够;演讲会上,你敢不敢面对众人,字正腔圆,慷慨激昂去陈辞一番;运动场上,尽管你体育技能平平,但还是要去奋力拼搏一番,即使一时上不了场,当个观众也无妨,你敢领头儿尝一尝拉拉队长的滋味吗……无论是胜败输赢,你都会从中感到过剩能量得到释放的一种轻松和欢娱。人生有“冷”也有“热”。要通过自我表现去发现生活中的欢歌笑语,而且去主动地排“冷”取“热”,甚至化“冷”为“热”。
当然,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你还应当切忌自我标榜,故弄玄虚。这样做,不仅难以排除外界的冷落,还会由此带来更多的冷落。自我表现,不仅应当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实力。有了真才实学再加上自己的勇气,那你就会在生活的舞台上表现得潇洒自如,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你面前的冷落,便会一扫而光,迎来的将是张张笑脸,满园春色。
3.平息抱怨
大凡经历过冷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抱怨冷落的结果只会在客观上助长受冷落压力的程度。与其过多地自我抱怨,倒不如从主观认识上找到原因,以新的姿态重新扬起风帆,战胜冷落。
你不妨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人没有受冷落,却偏偏冷落了自己;为什么此时无冷落,彼处遇冷落。想来想去,你便会觉得,原来别人对自己的冷落也与自己有关联。假如受到来自顶头上司的冷落,你可能想到了他的偏见、不公正等,但是否还应想到,你的工作态度差、表现得不好,才是上司所以冷落你的真正原因;假如受到同事的冷落,你可能会想到他的性格孤僻、心胸窄小、无端嫉妒等,但是否还应想一想,是你的傲慢、无礼、清高,才使他人对你进行冷落有了可能的条件;假如受到妻子的冷落,你可能会想到,妻子不温顺、不贤惠、不会料理家务、不会热情待客等,但是否还应想到,你的大丈夫习气,动辄吹胡子瞪眼睛的德性,难道妻子还不该冷你几次!与其抱怨别人,倒不如利用这个间隙来反省一下自己,这岂不是一件好事情!
4.学会丧失
冷落,会使你隐隐感到自己心灵上的某种丧失。这并非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正确对待丧失,能否科学把握丧失,能否学会从丧失中奋起。
丧失即失去。在朱迪丝·维尔斯特的力作《必要的丧失》中,她指出,丧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脱离母体直到死亡,在这整个成长过程之中,丧失始终伴随着我们。它是“一种终生的人类状况”。理解人生的核心就是理解我们该如何对待丧失。“丧失是我们为生活付出的代价”,但假如我们学会了放弃完美的友谊、婚姻、孩子和家庭生活的理想幻想,放弃对绝对庇护和绝对安全的幻想,那么我们将在这种放弃——必要的丧失中苏醒。朱迪丝还告诉我们,丧失是成长的开始,追求完美与恐惧丧失则是幼稚的,我们人生的路途由丧失铺筑而成。
有的朋友常常把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生理想化了,他们接受收获往往比接受丧失更容易做到。其实,只要你稍加留心,便会从生活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画面:他是我的好朋友,同时又是别人的好朋友;上司对我特别器重,同时对另一个人也特别器重。想到此,也许你就会认识到,放弃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于消除冷落的困惑,是多么重要!
冷落虽然使你暂时地少了一些来自外界的热情,少了一些朋友,但往往进一步激发了你对热情的珍视,对朋友的偏爱。此时此刻,你将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对方那颗冷落的心,你将不会再用消极的眼光去对待朋友一时的偏颇。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才能出众的人,正是由于受不了世俗冷落的偏见,从此之后甘愿“随波逐流”,也不肯再“出头”、“冒尖”了;也有一些较为愚钝的朋友,由于被人瞧不起以至受到某些人的鄙视,结果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冷落是一种腐蚀剂,在冷落面前不要失去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硕大的气魄。数风流人物,大凡事竟成者,无不是自信人生的典范。殊不知,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何止只受到冷落的骚扰!
一对好朋友,耳鬓厮磨多少年,突然在某一日反目,从此形同陌路。你也许会产生“雅士如林,知音日少”的失落感。其实大可不必。生活是多色彩、多层面的,不必事事都有个所以然,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