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口才-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者,并由感而发地写了一篇长长的读后感。
他看到我写的读后感后,动情地哭了,他说:“终于有人听懂了他的心声。”
王奶奶是药店里的一位常客,严重的骨质增生折磨得她直不起腰来。每次到我药店,我总是端上凳子迎上去,劝她买药不必自己亲自上街了。她说她想与我聊聊,一聊就聊起她那弱智的儿子,谈起自己难以治愈的病……
我静静地听着,不时地把自己平时看报收集的一些治疗骨质增生的单方验方抄给王奶奶。不久,王奶奶要到上海手术治疗,她蹒跚地来到药店与我辞行,说着说着,眼里便噙着泪水……
学会倾听,不仅使我与顾客的距离缩短了,也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倾听了做人的真谛。
言可得祸,行可受辱,提防祸从口出
要想自己的生活过得平静安宁,就必须明白“不要知道什么就说什么,见到什么就议论什么”。言多必失,避免无益的闲聊。
宁可脚下打滑也不要嘴上打滑。说话尖刻的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如果去过山区,你就会发现,山里人走的路,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那里的人们用一双饱经磨练的脚板走出来的,那就是曲曲弯弯的羊肠小路;一种是人工开凿出来的,可以行驶汽车的盘山公路。无论是哪一条路,只要是山里的,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们总是弯的。它们不可能是直的,险峻的山势让人们在它的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去寻找一条方便的途径,哪里方便,便往哪里走;汽车之所以能够从山脚爬上山顶,除了它自身的动力作用外,再就是盘山公路的帮忙了。从山脚到山顶那坡度多么大?盘山公路的好处就在于尽最大可能地减缓坡度。这样一来,路程虽然远了些,却能使你达到目的。你若开着车直线往上冲,达不到目的且不说,弄不好还落个人仰马翻。再说,只有脑袋有问题的莽汉才会去做此等傻事。
这只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谁都明白的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即使我们明白了人文社会的这一简单道理,却不明白由此而及彼这一道理的,还是大有人在。
这也难怪,因为人类的趋利避害的心理,每个人都希望走捷径,都明白直线与曲线的距离长短。他们不知道,人生的坦途和捷径从来就是相对的。
一直以来,“心直口快,快人快语”,被人们公认为一种率直的品德。要评定这种品德究竟是好是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必须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心直口快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比如,好朋友有了缺点和错误,在他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为了不使他陷得更深,走得更远,直截了当地指出其症结,使其尽快回到正路上来,心直口快很有必要的;又如,当朋友或熟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刚好又具备帮助的条件,于是不假思索地主动提出给予帮助,也会给人留下心直口快的印象;等等。在上述诸种情况下,心直口快,会被人评定为是一种优秀的品德。
但是,若在另外一些场合,以心直口快自居,就大有问题了。
比如,当你在你青春期的某个时期,你突然发现你爱上了一个令你着迷的姑娘时,你的心情是那样的急切,以致茶不思,饭不想,恨不得立刻将她拥入怀里,在这种心态地驱使下,你不考虑对方的意愿、情绪和心态,凭自己青春冲动,心直口快、直截了当地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那感情之火之激烈,之烫人,你满以为会让那姑娘头晕、脸红,以致足以让她毫不犹豫地投入你的怀抱的,你却没想到,由于你的心直口快(其实是鲁莽与草率),不仅没能将姑娘吸引过来,反而将她吓跑了。
又如,你在工作中,与他人发生了冲突,产生了误会,你本应该先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再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你不进行调查,在没有弄明事情原委的情况下,便气势汹汹、火冒三丈地与对方辩驳,强行要求对方把事情弄清楚。你要明白:你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呢,那结果只有一种,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把对方得罪了。其实,你只要转个弯,换一种方式与别人沟通,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
常听不少人说,与人交朋友,自己对人是多么多么地够朋友,而别人怎样怎样地不够朋友。而事实上,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这些人在与人交往时,由于一味地追求直率与坦诚,总是抱着一种毫无保留的心态与对方心心相印、以致完全沟通的幻想,结果,一旦发现对方有些事情瞒着自己,便由此产生对对方的不信任,更有甚者还抱怨对方不够朋友,等等。
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想的问题又是各不相同的。江湖上流行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也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同吃一锅饭,同穿一件衣”之类的话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都是无法实现的,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以乱说。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少说话是一种好品德,不要把两者混淆起来。少说话的反面就话多,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说话不一定是坏事,可是喜欢多话却是一种不良嗜好。
会说话是自己喜欢的一种能力,少说话是别人喜欢的一种品德。能力需要锻炼,品德必须修炼;能力讨人喜欢,品德让人敬畏;不能炫耀能力,而要表现品德。
懂得少说话,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少说话,就可以减少你在生活道路上的阻碍。
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于是人们又总结出了“可以乱吃,不可乱说”,甚至提炼出了“沉默是金”的名言。
“少说话”就是“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如其分的话”。所谓“少说话”,就应该遵守人们常说的开口说话有三道关。
这三道关是:
第一道关:“是真话吗?”
众所周知,语言可以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和憧憬未来。语言可以叙述一个事实,也可以无中生有,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因此,每当一个人要说话的时候,首先必须考虑的就是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这里要注意的是,要严格区分“真实”和“真诚”这两个词。
简单地说,“真实”比较注重内容的客观性,主要强调的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社会语言学家们研究证明,西方人比较注意语言的“真实性”。譬如说,如果你称赞一个美国人的孩子,这个美国人一般都会说“是的”、“谢谢”等。而称赞一个中国人的孩子,这个中国人可能会说“哪里哪里”、“这孩子不行”等。
第二道关:“非说不可吗”?
如果这句话不说不行,那么即使说出来对自己不利,也必须说出来。当然,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出现“非说不可”的话的。有很多应该说的话,对别人有利的话,如果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地点,换一个对象,可能就会充分发挥言语的巨大威力。
第三个关:“伤人吗”?
俗话说:“棍棒伤身,言语伤心。”说话会伤人,这是不言而喻的。
开口说话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是不是会伤人。那种刻意说话伤人的心态,自然应该坚决克服,而那种在无意之中伤人的话,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富兰克林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的。他始终坚持的就是“用谦虚的态度表达确信无疑的事实”,他说:
两个人谈话的主要目的无非是教诲人或被人教悔,使人愉快或说服别人。因此,我奉劝那些通情达理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在交谈的时候不要采用独断、专横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总是使人感到不愉快,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这样是达不到谈话目的的。
谈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和增进感情,而不是让人反对你,使人感到不愉快。如果你说话的目的是教训别人,你讲话的时候过于自信,态度武断,那么别人往往会反驳你,使你的谈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你希望在谈话之中获取经验,而你在谈话的时候又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没有一点儿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味的强调自己的观点如何如何正确,如何如何可行,那么,对方自然就不会给你很好的建议或帮助,即使你的观点有明显的漏洞,谦虚明智的人也会因为不愿与你争论而保持缄默,你就会抱着自己错误的观点一直走下去,这样与别人谈话会获取什么经验呢?并且,用这种方法与人谈话,对方是不会感到高兴的。
富兰克林所强调的是谈话的目的和谈话的方式。谈话的目的不外乎是“教诲人”或“被人教诲”、“使人愉快”或“说服别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注意谈话的方式,因为任何人都希望不被教诲,任何人都希望在谈话中感到高兴。所以,我们在谈话过程中必须注意“谦虚”、“谨慎”,千万不要“盛气凌人”。只有这样,才会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否则谈话就会不欢而散,就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英国启蒙时期的古典主义诗人亚历山大·薄柏说:“教育人要让人感到没有被教育的感觉,叙述新的知识要让人感觉到他自己好像在回忆已经遗忘了的东西。”
富兰克林说:
在谈话的时候,即使是自己确信无疑的事情也应该采用谦虚的方式表现出来。傲慢的词语最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因为傲慢的词语除了树敌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缺乏谦虚就是缺乏明智!大言不惭就是愚蠢!
利用恰当的人,
说出巧妙的话,做一个获利的钓者
有不少人,如果需要别人赞同他的意见,他就会喋喋不休地说很多,尤其是推销员,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对方尽量说出意见来,对于自己的事,或是他的问题,他要比任何人知道得多。所以你应该问他问题,让他来告诉你一些他所需要的。
有的人,在不同意对方意见时,常常会立刻插嘴,发表自己的意见。请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如果对方还有很多意见要发表,他就不会注意到你的意见。所以,你必须要怀着忍耐的心情,静静的听,而且用最诚恳的态度鼓励他,让他把所要说的话,全部说完。
这是一种策略,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商场上经常使用。
有一个人,他曾经尝试着这样做:
几年前,美国一家最大的汽车公司,正在接洽采购一年中所需要的座垫布。当时有三家厂商把样品送去备选,这家汽车公司高级职员验看后,便和三家厂商约定某日各派一位代表前来商谈,到时再决定选购那一家厂商的东西。
琪勃是他们其中一家厂商的代表,就在那一天,他偏偏患了严重的喉炎。
在卡耐基的训练班上,琪勃讲述了他当时的情形:
当轮到我去见汽车公司那些高级职员时,我竟哑了嗓子,几乎声音也发不出来。我被带进一间办公室,跟里面的纺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主任、甚至那家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都见了面。当我站起来想要说话时,只能发出沙哑的声音来。
他们是围绕一张桌子坐着的,我喉咙发不出声音,只有用笔把话写在纸上:“诸位先生,我嗓子哑了,不能说话。”
那位总经理说:“好吧,让我来替你说说看!”
这位总经理真的替我说话了。他把我的样品一件件展开,并称赞这些样品的优点。他们就这样开始了讨论。由于那位总经理替我说话,所以在他们讨论的时候,他自然地帮助我。当时我只能点头笑笑,或是用手势来表达我的意思。
这个奇特的会议讨论结果,我获得了这个订货合约,这家汽车公司向我订购了50万码的座垫布,总价是160万元。这是目前为止我所经手过的最大一份订货单。
我知道,如果不是我喉咙嘶哑,发不出声音,我会失去那份订货合同,因为我对整个事体有错误的观念。这次经历让我无意中发现:有时侯让别人替自己讲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费城电气公司的范勃也有过同样的发现。他在宾夕法尼亚一个富庶的荷兰农民区进行视察访问。
经过一户整洁的农家时,他问该区的代表:“这些人为什么不喜欢用电?”
那代表显得很烦恼,就不满地说:“这些人都是些守财奴,你绝不可能把任何东西卖掉。而且他们对电器公司很讨厌,我已经跟他们谈过多次了,毫无希望。”
范勃认为,区代表的话是真实的,可是他愿意亲自尝试一次。他轻轻地敲一户农家的门,门开了一条小缝,年老的特根保太太探头出来看是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