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绝妙口才 >

第13部分

绝妙口才-第13部分

小说: 绝妙口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述方法是:选一段长短合适、有一定情节的文章。最好是小说或叙述性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便于记忆。或者朗读一遍,或者放录音,听一遍复述一遍,反复进行多次,直到能够完全复述出来。
    复述的时候,可以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对比原文,看你能复述下多少,重复进行,看多少遍才能把全部的内容复述下来。进行这种练习,不是单单为了背诵,而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如果能够面对众人复述更好,这可以锻炼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复述的要求:第一次复述时,只要能够把基本情节复述出来就可以,记不住原话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话把意思复述出来;第二次复述时,要求不仅仅是复述情节,而且要求能够复述一定的人物语言或描写语言;第三次复述时,就应基本准确地复述出人物的语言和基本的描写语言,逐步提高要求。
    在进行这种练习之前,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选文章的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要求。比如一段共有10句话的文章,第一次复述时就要把基本情节复述出来,并且能够复述几个关键的句子;第二次就能够复述出5-7个句子;第三次能够复述8-10个句子。你的速度进展得越快,也就越能说明你的语言连贯性和记忆力越强。
    开始练习复述时,最好选择句子较短、内容活泼的材料,这样便于把握、记忆、复述。随着复述训练的深入,可以逐渐选一些句子较长,情节少的材料进行练习。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复述练习必须有耐心、毅力。有的人一开始就选那些长句子、情节少的文章,结果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就像学走路一样,没学走好就要学跑,摔跤是难免的。进行复述训练,有时显得很繁琐,甚至枯燥乏味,这就需要耐心毅力来支持,要知难而进,勇于吃苦,不怕麻烦。没有耐心和毅力,你就注定是一事无成,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表演:选择适当材料,锻炼良好适应性

    表演,就是要求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另外,在表演过程中,还必须配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表演不仅有声音方面的要求,还有感情方面的要求。

    表演,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按照一定的角色演戏,就是学演员那样演戏,去扮演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这种表演主要是语言上的表演,不需要化妆和布景等。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练习:
    第一步: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这些材料在语言上应该具有独特的风格,经典的价值。
    第二步:对选定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第三步: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多少,找同学、朋友扮演不同的人物。可以进行比较,看谁最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
    第四步:一个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能够培养语言适应能力。
    进行表演训练,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语言适应性,锻炼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训练要突出“演”,注意与朗诵区别开来。因此,表演训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可是经过不断努力,刻苦练习,就一定能够成功。
    很多人都听过故事,但是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有亲自讲过故事,或不一定会讲故事。讲故事看起来很容易,可是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常言说:“看花容易绣花难”,这是很有道理的。听故事,别人绘声绘色,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有些人听起故事来甚至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可是一旦自己来讲,就很可能不是那么回事了,干巴巴的,根本没有吸引力。
    讲故事是一种才能,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故事讲好的。很多说评书的人,能够把简单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本领。
    实践证明,学习讲故事是训练口才的一种好方法。讲故事,能够训练多种能力。这是因为,在故事里,既有独白,又有对话,还有描述、叙述等。因此,讲故事可以训练多种口语表达能力。
    选择好故事之后,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析故事的人物性格。好的故事,情节都是很强的,并且常常曲折多变,引人入胜。故事的主题,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来的。所以在讲故事以前,你必须研究故事里面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一个著名童话故事,里面有国王、大臣、骗子等人物。国王的愚蠢无知,骗子的狡诈阴险,大臣的阿谀奉承、不分是非,小孩的天真无邪等,你都必须用具有特点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第二步:把握故事的语言特点。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口语化、个性化强。所以,拿到一个语言材料时,不要马上就开始练讲,而要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适合讲的故事。
    第三步:认真琢磨,反复练讲。对材料做了以上的分析、加工以后,就可以开始练讲。通过反复练讲达到对内容的熟悉。最后能使自己的感情与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融合,做到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性格,语言生动形象。
    在练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自己的表情、动作。看看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是不是与你讲的内容相一致。
    讲故事的基本要求是:
    1、发音要准确、清楚。平舌音、翘舌音、四声都要清楚。最好能用普通话讲。
    2、不要照本宣科。讲故事一定要讲,不允许手里拿着故事书照念,否则就是念故事,而不是讲故事了。
    要讲好故事就要学会表达,寻找恰当词语,力争精益求精。能说话,不代表能把话说好,因此,你应该经常尝试着准确说出你心中的意思,表达你思想中最微妙的部分。这是很不容易办到的,即使是有经验的作家也不一定办得到。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芳妮·赫斯特说:“我有时候把写好的句子一再改写,难的要改写到几十次。有一次我特意地统计了一下,发现一个句子居然改写了104次。”
    另一位作家乌勒也说:“我有时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只是为了从短篇小说中删去一两个句子。”
    大多数人都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如此辛勤地寻找恰当的字眼。我们之所以在此举出这些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成功的作家十分重视正确使用语言及措词。这样做,能够使学习说话的人对语言的运用更有兴趣。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在说话中经常停顿下来,支支吾吾地寻找要表达自己心意的恰当词语。因此,在这一点上,说话比写作的难度更大,因此,你应该每天练习,进行最正确的表达,一直到这些语言能够很自然地出现为止,力争出口成章,妙趣横生。
    有人统计过,在大文豪弥尔顿的作品中,一共使用了8000个单词,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一共使用了15000个词汇。一本标准辞典的词汇就有50万左右单词,可是最普通的估计,一般人经常使用的不过2000个,就足以运用自如了。

发掘模仿潜能,增加基础能力

    模仿是一个人的基础智能,每个人从小就会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说话。模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善于模仿就会获得能力。

    小时候,学会说话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和其他人的影响。进行口才训练应该充分发挥模仿这种基础智能的威力,向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学习。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口才就会获得显著提高。
    模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专人模仿
    在一个人的左右周围,总是不乏能说会道的人。因此,你可以寻找一位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请他讲几段最精彩的话录下来,你就可以进行模仿了。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又适合你模仿的播音员、演员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模仿。你还可以经常去观察或发现那些能言善辩的人,模仿他们的语言行为,这样也能提高你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专题模仿
    约几个同学或朋友在一起,一个人先讲一段小故事或小幽默,大家轮流模仿,看谁模仿得惟妙惟肖。为了增加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打分方式,大家一起评分,选出最佳模仿秀。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时间的要求不高,比如上课、课间、课后都能够进行训练。人数要求也不多,三四个人就行。
    要注意的是,用来训练的小故事、小幽默,要新鲜有趣,喜闻乐听。在讲故事之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力求准确、生动、形象,切忌出现错误的东西,否则模仿的人跟着错了,谬种流传,害人害己。
    三、随时模仿
    训练口才的方法是多式多样的,比如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你都可以随时跟着播音员、演播员、演员进行模仿,注意他的声音、语调,他的神态、动作,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天长日久,口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会增加词汇,增长各方面的知识。
    模仿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模仿得像,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方面进行模仿,并在模仿中有创造,力争在模仿中比对方做得更好。
    进行模仿训练应该注意: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象进行模仿;二要选择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好处的语言动作进行模仿。有些人模仿能力很强,可是在模仿时却不够严肃认真,拣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低级的趣味,这种模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但不能训练你的口才,还容易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思想。
    模仿法是一种简单易学、娱乐性强、见效快的方法,尤其适合年轻人练习。如果能够勤学苦练,你很快就可以看见效果。

认真观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把自己看到景、事、物、人等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描述。在进行描述训练时,你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你的全部才能把很多合理的内容增加进去,这样你的描述就会更充实,更生动。

    小的时候学过的看图说话,就跟描述很类似。只是描述不仅仅是图,还有生活中的景、事、物、人等,要求比看图说话高一些。
    利用描述的方法训练口才,比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更进了一步。这种方法没有现成的对象,完全是你自己能力的体现,完全是一种创造。对于同一描写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尽相同的表述,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也可能出现不尽相同的表述。
    这种训练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等。
    无论是平时的谈话、聊天,还是论辩、谈判、演讲,都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不可能拥有一张悬河之口,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就是组织的能力。
    这种方法的材料就是先选择一幅画或一个景物作为描述的对象,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对象。对要描述的对象进行认真观察。比如,描述的对象是“秋天的小湖”,你就要观察一下,这个湖的周围有什么:是不是有树?有山?有凉亭?有游人?如果有树,树是什么样子;如果有山,山是什么样子;如果有凉亭,在这湖光山色、树影的衬托下,凉亭是个什么样子。你还可以想像,在这秋天里,游人是一种什么心情……这一切都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你的心去体验。有了这种观察,描述才有基础,才能有效地进行。
    第二步,具体描述。描述时,你一定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描述必须注意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先中间后两边等。必须把握了这些要素,才能进行很好的描述。
    描述要求:描述要抓住特点。使用语言要清楚,明白,具有一定的文采,不能平平淡淡。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尽量生动些,活泼些。描述要讲顺序,不能像流水账,也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南一句,北一句的。描述出来的东西,要让人听了以后就能知道你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样子。描述时要充分发挥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进行合理的虚构和艺术创造。
    比如,在“秋天的小湖”里,你观察到了湖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孤独地坐在斑驳陆离的树荫下,你就可能有一种想像,你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爷爷,也可能想到这个老人的生活晚景,还可能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三章 敢说话

    树立雄心壮志,诱发听众共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