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的人生我做主 >

第26部分

我的人生我做主-第26部分

小说: 我的人生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验就是你是否有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精神。

相信自己,你是自己的主人。成功要有天时地利,但绝少不了你的意志。它可以让你坚定,让你不轻言放弃,更重要的是,它是你发挥潜力的重要支柱!也许成功的一步之遥不是那些所谓的障碍,而是你克服一切的潜力的冲破。

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充满战斗的精神。让潜能告诉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6。有压力才有活力问:你听过“鲶鱼效应”吗?

答:有所耳闻,说的是压力状态下更有活力。

瓦斯爆炸,煤窑坍塌,惟一的出口被厚实的泥土严严地堵死,在矿井中作业的五位矿工深困其内。幸运的是,矿井里刚好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这给被困矿工赢得了极大生机。他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安静地坐下,等待着窑外的人们来救援。

时间在死寂的黑暗中震颤着。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支着耳朵,却始终没有听到渴望已久的声音。有人开始烦躁,有人发出凄厉的尖叫。大家已无法承受恶劣环境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个个都快要崩溃了。

突然,他们听到“啪”地一声。黑暗中有人吼叫起来,“谁,他妈的谁打我?”一个黑影朝四个伙伴咆哮着,四个伙伴都开始辩解。可黑影就是纠缠着他们不放,审犯人似的一个个详细审问,甚至问得有些不着边际。为了免受冤枉,四位工友还是认认真真地回答。直至个个哈欠天,声称被打的黑影这才闭了嘴,没趣地倒在一旁呼呼大睡。过了许久,大家都睡醒了,又听到“啪”地一声脆响,这次挨打的是另一位工友,只见他捂着脸,怒不可遏地嚎叫起来,径直扑向第一位挨打的黑影。双方都不示弱,幸好其余三位工友眼疾手快,死死把双方抱住,两人才住手。为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理论起来。

类似的情况在每位矿工身上都发生过,其中一位脾气很好的矿工连续挨了三个耳光,最后忍无可忍,勃然大怒。就在他们整天为耳光的事纠缠不清的时刻,头顶一丝微弱的亮光提醒他们,有人来救他们了。至此,他们在井底足足被困了23个日日夜夜。

被救后,躺在医院里,四位矿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无缘无故打自己耳光,只有一位矿工笑呵呵地向四位工友讲起了一则在日本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但有一个渔民,他每次捕回的鱼都活蹦乱跳,因此,卖的价钱也特别高,弄得大家都很迷惑。临死前,这位渔民才把秘密告诉自己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鲶鱼。鲶鱼生性好斗,为了防止鲶鱼攻击,鳗鱼也被迫攻击对方。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忽略了被捕捉后面临的死亡威胁,所有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投入战争。这样,尽管它们伤痕累累,但绝大部分鳗鱼还是能够生存下来。

听完这则故事,大家恍然大悟。

7.认识你的创造潜力问:你的创造力有几分?

答:创造力?我就没有创造过。我哪有创造潜力?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六只猴子分成三组关在三个房间里,每个房间里面放有可供两只猴子一周吃的食物。在第一个房间里,食物被随意摆放在地上;第二个房间里,食物都挂在猴子够不着的高处;第三个房间里,食物是按不同高度挂着的。一周以后,三个房间里猴子的生存结果各有不同:第一个房间里一死一伤,第二个房间里两只都死了,第三个房间里两只都活得很好。

实验者在这一周内观察到的情形是:第一个房间里的猴子过了没多久便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开始争斗,直到其中一只死亡;第二个房间里的猴子却因为在做了几次尝试无功以后绝望地等待死亡;只有第三个房间里,一开始两只猴子各自取能够拿到的食物,后来,当剩下的食物高到自己达不到的高度时,它们已经过了由低到高取食的过程,知道必须提升自己的高度,于是一只猴子站到另一只身上,终于取到了食物。

第三个房间的猴子的这种举动,可以认为是它们的一种创造力。我们不能说它们要比其他的几只猴子聪明,如果将它们换一下位置,可能这种生存状态也不会因此改变。

潜力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中,创造潜力也不例外。对于每个人来说,创造潜力是否可以发挥,是需要一些客观因素来激发的,上例中猴子的创造力被激发是因为它们要生存下去。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当中,首先的是必须激发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的主意往往出自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托马斯·爱迪生为了能继续工作,就以拼命多赚钱来激励自己,甚至在他成了百万富翁以后,还有人听见他说:“任何不能卖钱的东西我是不会发明的。” 


第58节:在脚下多垫些砖头

同时,创造潜力的发挥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实验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对于我们人的创造性来说,就是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所有的新思想,归根结底,都是借鉴于旧思想的,都是在旧思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进行修改。如果是偶然形成,人们会说你运气好;如果是有计划地形成,人们便说你有创造性。

新思想的产生大约要经过5个步骤:最初的观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开窍阶段核实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或有一件事要做,只有明白了要做什么才会去想要怎么做。接着,很自然就进入解决问题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阅读相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讨论,提出问题等等。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像力的跳板。在酝酿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正如作家埃德娜·弗伯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有一天,当你发现脑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的时候,也就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到了。查尔斯·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的时候,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你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这出色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我们并不能武断地将所有的人依照他们的创造能力划分为创造性与非创造性两个群体。实际上,天才和庸才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有不同的方向,研究表明,有些英才、天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阅读障碍或其他障碍。确实,一个在技术领域的某一方面表现平庸者,很可能会在某些其他领域中实现极其重大的创造成果。鲁迅和郭沫若学医时成绩平平,但当他们转到文学创造领域时,却表现出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从而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了自己,你的创造潜力绝对不比别人差,差别只在于已经发挥出来还是没有被激发。

8。在脚下多垫些砖头问:当你想摘到树枝上的果实时,你不是在脚下垒砖头,而是在脚下挖个坑,你能摘到果实吗?

答:不可能,这不是反了吗?

当年,A君大学毕业,正踌躇满志,准备在繁华都市干一番事业,却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村工作。在山区,A君日日面对着山区“不堪入目”的落后荒凉,常常想念那些留在城里的同窗,羡慕他们,憧憬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加入他们的行列。A君整天思索着“跳槽”,琢磨怎么找个机会,换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拿一份优厚的工资。于是,A君日日积极忙碌着调换工作的事情。奔波中,他甚至对自己最爱的写作也没什么热情了,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提不起兴趣。

时光匆匆,转眼两年过去了。A君不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值一提,写作方面也没什么收获。调动工作的事也没有结果,那些他看中的单位终究没有一个接纳他。

那些日子,A君相当迷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出了什么问题。幸运的是,他的迷惘很快就拨云见日了。

那天,山里的小学开运动会。在这个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极其贫乏的山区,学校的运动会实在是个不小的节日,前来观看的人像赶集一样涌向学校。一时间,小小的操场四周挤满了人,人挤人,挤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A君去晚了,他站在人墙后面,跷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的热闹。A君环顾四周,他想找个缝隙挤进去,却看见一个矮小的男孩在一趟趟地搬砖头。小男孩不断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厚厚的人墙后面,小男孩一块砖一块砖地耐心垒砌着自己的砖台。A君莫名其妙地看着,那台子一层又一层加高,垒到半米高的时候,小男孩忽然跳上去他看到比赛了!为垒这个台子,小男孩花了很长时间,虽然因此他错过了很多精彩的比赛,但他还是登上自己垒起的台子看到比赛了。当他看见比赛时,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又是多么的动人啊!

一刹那,A君的心被震撼了想要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想要越过重重的阻挡得到满意的工作,就要在脚下多垫些砖头。多么简单的事情啊!

A君换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其实,他有着不少优势,组织工作上很有能力,专业也很在行,还擅长写作。从此,他不再东奔西走地寻找换工作的机会,而是满怀激情地投入日常的工作中。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很快便有了成效,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百忙之中,A君仍不忘笔耕,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心得写出来。后来,A君的名字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而且他的著作也编辑出版了。一时间,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他的头上。终于,他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 


第59节: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人们的境遇不如意时,便习惯去找个理由,往往说是世道不公或者是命运不济。其实没有理由,只有借口。你看,同样的环境却有不同的人生。环境总有优与劣,而不论环境怎样,总有人出人头地,同时又有人碌碌无为。所以不要把自己境遇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环境,利用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你利用好现有的条件了吗?不是机会不够多,而是你没有更好地利用机会。

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踏实地在自己脚下一块一块地垫“砖头”,总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的风景,摘到心中诱人的果实,达到自己的预期人生。

9.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问:你每天忙忙碌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而从不静下来思考,这对你的职业生涯有益吗?

答:我想,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热情×思维方式×能力=工作成果

这是一道通向成功的公式。对于成功,热情是第一位的,我们全部的工作原动力就是热情。相对于其他因素,热情的培养最为日久天长,这是一种价值观,它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渐渐形成。对于成功,能力排在第三位,而大部分的能力可以随经验而来。能让我们形成个体差异并最终体现在工作成果上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我们能否把自己全部的才能、心智奉献给某种有意义的工作,思维方式决定我们走怎样的一条路。思维方式是学而知之的东西,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社会千差万别,各种职业、每个人分别适宜于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所以很难说哪种思维方式一定是对的,哪种思维方式一定是优秀的。但是,相对于刚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以下几点还是有帮助的。

首先,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上看问题。

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大抵有三种心态,就像下面故事中的三个人一样。有人问三位正在干活的泥瓦匠:“你们在干什么?”他得到了三种回答。第一位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第二位特别自豪地说:“我是全国最好的泥瓦匠。”第三位认真地说:“我在创作艺术。”这三个人的回答正如我们身边的三种人。第一种人是挣钱养家糊口的人,这是一种主流思想,不必多说了;第二种人是那种陶醉于自己领域,而不关心其他领域其他专业的井底之蛙,狂妄自大又难合作。尽管他们在专业方面很优秀,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非常麻烦;第三种人将自己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