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浙商 >

第23部分

浙商-第23部分

小说: 浙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来《人民中国》杂志在介绍王铁人的文章中,提到了马家窑,还提到了钻机是人推、肩扛弄到现场的。聪明的日本人根据这些条件推断出我国的油田与车站距离不远,并从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地方。
后来,日本人对《中国画报》上刊登的一张炼油厂照片进行了研究。照片上没有尺寸,但有一个扶手栏杆。按常规,扶手栏杆应该是高一米左右,于是他们依据此比例推算出了炼油塔的内径、炼油能力,并估算出了当时我国油田的年总产量。
由此日本人得出了当时我们还极为保密的商业情报,并开始与我们进行出卖炼油设备的谈判。
日本人根据画报上一顶皮帽子、一手扶栏杆,准确地估算出我国大庆油田的位置和产量,这种敏锐的判断力真是让人佩服。而这正是商人所必须的一种能力,即要有猎狗一样的嗅觉。
有人认为,浙江商人只要在大街上一站,用鼻子闻一闻,就能够闻到哪里有商机,就能够嗅出哪里有赚钱的机会。这种评价一点不为过,因为,机遇往往青睐嗅觉灵敏的人。
同样一个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人面对有价值的信息也会擦肩而过,有些人则非常善于捕捉信息,只要有一点点与众不同的信息,他就抓住不放,并运用于商业当中。这事实上反映了商业的敏感性。正如经商天才朱张金所说:“信息快半步,技术快半步,企业就能领先一大步。”
浙商对于商机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他们总能够捕捉到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正如浙江天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霖所说,浙江商人最擅捕捉商机,不少人就是在路上“荡”出了商机。哪怕在飞机、火车上,他们也不放过任何能产生差价的细微之处,然后他们马上行动,开始自己做老板。
香港巨商王宽诚是个宁波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浙商。
1947年刚到香港时,香港经济萧条,地价暴跌,房地产不被看好。王宽诚经过认真分析,预料几年后香港经济必定复苏,于是,果断大胆地在新界购进大片土地,建造数十幢名为“海圆公寓”的高层住宅。由于经济不景气,建筑行业渴望雇主上门薄利承包,所以“海圆公寓”造价很低。到了1949年,大批达官巨商蜂拥香港,“海圆公寓”以极高的价格售出,王宽诚大大赚了一把。
“世界船王”包玉刚也是个宁波籍的浙商。
80年代初,正当他的航运业如日中天,红红火火之时,他却做出惊人的决定:卖掉所有船只!因为他预感到两伊战争对石油产量的影响必将殃及油船运输,因此,他及时抽出资金,投资香港地下铁路和隧道,出任隧道公司主席,而后,又投资由英国人控制的香港最大的国泰航空公司,出任董事长。居安思危,在兴盛中看到潜伏的危机。“世界船王”终于又胜利了。
包玉刚深知信息的重要性,他随时注意了解各种信息,掌握着瞬息万变的信息。
每年的一半时间,包玉刚是在各国首都或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度过的,他经常与各国政府首脑及要人交谈,不断地听取他们对时局发展的看法。他的总部里有各种最新的设备和最现代化的通讯系统,他每天都要亲自与纽约、伦敦、东京的分支机构通话,了解一天之中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在运动时,他会戴着耳机,收听秘书为他整理录制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新闻。
一位包氏的旧伙计这样形容他:“我很佩服他运筹帷幄的才干,什么事也瞒不过他,替他打工要在高度压力下工作。”
不管是什么时候,善于捕捉信息的浙商们总是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寻找商机。
1991年10月,上海浦东开发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精明的上海人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政策的不断出台。就在这时,比田间机耕道强不了多少的杨高路上,两位操着上海人谁也听不懂的温州方言的中年汉子,像勘察队员一样在张张望望、画画写写,整整5天,从最南端的杨高路到最北端的高桥。随后,他们悄悄登上海轮回到了温州。过了两天,他们提着装有65万元巨款的蛇皮袋,再次返回上海,叩开了一个又一个单位的门。
令上海人诧异的是,两位温州人所看中的不是沿马路的门面,竟是在浦东严桥乡,离杨高路有30米之遥的一间仓库。精明的上海人窃笑这两个大傻瓜。可是,温州人自己心里有底。根据掌握的信息,他们认为杨高路要么不改造,一改造必是6车道、8车道无疑。到那个时候,这就是一笔大财富。经过努力,温州方与上海方达成如下协议:上海方以地皮为投入,温州方出资改造成活动房或店面,由温州方经营管理,收入二八分成,5年不变。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两位温州客所料:1992年春节,邓小平南巡,在杨高路留下足迹,紧接着,耗资8亿多元的杨高路改道工程被列为上海头号工程。两位温州人所建的出租房的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2。要有猎狗一样的嗅觉(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往往就是商机。谁掌握信息,谁就能成为商战中的常胜将军。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成功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发现其中最为闪光的地方。而浙商正是善于从信息中找到商机的人。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战略决策的准确与否,但眼光能看多远往往取决于他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和悟性。”王均瑶深谙此理。
王均瑶非常善于从小事中捕捉商机,这让他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领域可以触及,他对记者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请人吃饭,而每当他请人吃饭的时候,加入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人们聊着聊着就会有许多好的思路冒出来。他认为这些冒出来的“火花”对他的事业很有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受世人瞩目,2008年奥运吉祥物5福娃揭晓后,浙商就把眼光瞄准了以卡通5福娃为主轴的奥运吉祥物系列礼品。
奥运吉祥物的主要产品有玩具、服装服饰、箱包、文具、贵重金属纪念章、徽章等六大类近300种商品。
有人预算,2008年奥运会的小商品、纪念品、收藏品、宣传品等运营经费总金额不低于20亿美元。这可是一块巨大的“肥肉”。精明的浙江商人早已把目光瞄准了奥运会带来的商机,做起了奥运生意。
嗅觉敏锐的浙商纷纷出击。据报道,在北京奥组委总部所在地的走道里,早已堆满了大包小包寄自浙江温州、义乌的小商品,上面都标明是奥运期间使用。温州金牛工贸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工艺收藏品,该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早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争取奥运会市场开发的份额。
2005年7月,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计划试运行阶段首批10家特许经营商名单中,浙江宁波贝发集团和温州商人陈少枢创办的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都名列其中。
最终,浙江宁波见发集团成为2008年奥运会文具独家供应商;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非贵金属类的特许经营商;均瑶集团获得吉祥物塑料玩具的生产资格;中国印刷城——温州龙港的中国曙光印业集团获得了吉祥物礼品外包装的生产权。
市场瞬息万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商场中,必须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去捕捉所需信息。机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挖掘又如何去把握。成功者往往善于发现机会,并在机会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去把握。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洞察能力,你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你才能了解把握你所需求的信息,你才能了解市场的需求点,你才能找到客户、找到市场,从而找到成功!
3。走在政策的前面(1)
浙商商道:政策是市场的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变化当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机遇。
浙商自白:温州人就是肯冒风险,敢走在政策的前面。
——亚龙企业董事长张文荣中国有句古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占领市场制高点非常重要。
政策是市场的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变化当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机遇。这就看你有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不能在细微的政策变化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商机。
亚龙企业董事长张文荣说:“温州人就是肯冒风险,敢走在政策的前面。”他说这句话时充满了作为温州人的自豪。
张文荣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从小,他就受到温州人的“男孩从小要有经济自立的意识”思想的熏陶。14岁的时候,张文荣就在他人的指点下,在街边开始卖冰棍,正是这不起眼的冰棍生意,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17岁的时候,张文荣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商人。他凭着自己在商场上的实践经验和初生牛犊的闯劲,在市场中寻找着商机。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导致了物资匮乏、信息不对称,精明的张文荣马上就发现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商机。
有一次,张文荣偶然得知福建沿海有个地方卖的梦特娇牌T恤特别便宜,而当时的梦特娇服饰非常流行,于是,他赶紧带着钱跑到了福建,做起了服装生意。
3个月后,张文荣净赚10多万元,而当时的中国万元户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面对商机时,精明的张文荣往往是不惜代价。有一次,由于日本生产厂家停止了供货,本田摩托车在温州一下子涨了一万块钱一辆。当时的张文荣正在黑龙江做生意,他发现黑龙江还有本田摩托车在卖,但是,数量也不多了,只有五六辆。于是,他把这五六辆摩托车全部买进。然后,张文荣拿着大量的现金在黑龙江马路上逛,只要碰到本田摩托车他就拦,并原价买进。3个月后,张文荣在马路上购进的本田摩托车就有600多辆。然后,张文荣把这些旧车修整一新后卖到了温州,结果,平均每辆车赢利一万元。
21岁的张文荣已经是身价百万。这时,他的眼光已经放得更远了,他决定到上海去发展。1986年,他来到了上海。
那时的上海,一切都被计划经济束缚着。一到上海,张文荣就发现马路上的铜满街乱放没人要,而在温州,铜却是极其缺少的。张文荣一下子就找到了商机,于是做起了废铜生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经济环境的好转,张文荣的事业越做越大。
1988年,张文荣看准了城市发展对电缆需求的提高,选择了上海电缆厂作为合作伙伴,从而成为上海小有名气的“电缆大王”。
1997年,他出资1000万兼并了国有企业——浦东电缆厂,拥有了自己的实业公司。现在张文荣的亚龙集团经营范围包括铜材、电缆、教育、医疗、绿化工程、房地产等,总资产超过6个亿。
华立集团则是通过抓住“两网”改造的机遇树立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华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力成说:“比如,国家是在1998年宣布进行‘两网改造’的,这个风其实早就有了,我是从朱镕基总理的一个讲话中‘嗅’出商机来的,但当时,大部分厂家就是没这个感觉。因而,早有准备的华立能够快速启动集技术开发、工艺改进、市场开拓为一体的‘旋风计划’,在激烈的‘两网改造’招标战中占领了制高点。所以说,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西进”扩展中,汪力成预见了西部开发的商机,于1996年西进兼并了西部地区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基地——重庆电能表厂。而当时,还没有出现“西部开发”这种说法。
谈起抓住西部开发的商机,汪力成说:“我是从民工潮的新闻报道中研究出西部的商机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不可能放任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央不可能不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一旦中央重视了这个问题,就会有扶持西部开发的政策。当然,当时重庆设直辖市的消息也是无从获取的,但我从一份内参资料上看到中央领导有这么一个讲话:”重庆人民为三峡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但中央不会让你们承受更大的损失。‘这使我作出了挥师重庆的决定。所以说,企业家的超前预见能力也好,悟性也好,直觉也好,它是信息处理自动完成的一种能力。“
这些年来,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和电力工业的发展,正泰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南存辉明白,要让正泰在市场上永保不败之地,必须让正泰永远走在政策的前面,永远走在市场的前面。
如今,正泰的业务非常繁忙,同时,面对原材料的涨价与能源的短缺,正泰的效益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销售增长速度,为此,南存辉提出了“国家不调控,我们自己也要调控”的口号。他说:“生产的供不应求会迫使正泰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或推迟交货,而这对企业信誉和形象的损害是长远的。更重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