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歼敌第五十一师
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按预定方案是乘胜寻歼敌整编第三十三军,并相机收复台儿庄、峄县。一月三日中央军委也来电指示,歼灭整编第二十六师后,应彻底消灭整编第三十三军军部及其所属整编第七十七师,然后看情况再将整编第五十九师歼灭或招降。但此时情况发生变化,敌整编第三十三军见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被歼,已于五日全部退缩到运河以南,背靠徐州,依托原有工事防御。峄县、枣庄守敌也调整了部署,增加了兵力,加强了防御设施。此外,整编第六十四师一部已进抵韩庄,整编第二十师已接防临城(今薛城),整编第十一师正由宿迁向徐州东北转运中。战场敌情的变化,要求我军的作战计划也必须立即变更。
在战争中,一个战役指挥员当作战方案初步确定后,仍要继续反复思考,设想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需要采取的相应处置方案,以便在情况突变时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新的选择。在第一阶段作战中,我曾反复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央关于巩固鲁南的指示,认为枣庄是敌在鲁南的重要据点之一,有较强的工事,在我出击方向的翼侧,如果不打下来,我们一出击,敌人就会依托那个据点从侧后打我们,对我很不利。为了打开鲁南的局面,创造较好的战场条件,只打下峄县不行,还须攻克枣庄。攻打枣庄,尽管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些,但对打开鲁南局面极为重要。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发现寻歼敌第三十三军之战机已失,我便向陈毅同志提出在战役第二阶段同时攻取峄县、枣庄的建议。陈毅同志立即同意这个建议。我们对下一步作战部署拟出了具体方案:除以第八师、第九师、第四师第十团及滨海警备旅按原计划攻取峄县外,调第一师迅速北上攻取枣庄、齐村;调第一纵队及新由苏北赶来之第十三旅,在峄县西南之文峰山、望仙山、白山一线,阻击可能由韩庄、台儿庄出援之敌。另以第十师位于临城、齐村之间,阻击可能由临城东援之敌;鲁南第一军分区一个团进至临城、沙沟之间,开展游击活动,破坏铁路公路,断绝敌人交通。为掌握较大的机动力量,又从南线部队中抽调第二纵队、第六师至沂河以西、兰陵至台儿庄公路以东地区,隐蔽集结,待机参战;留第七师、第九纵队,由谭震林同志指挥,牵制由沭阳北犯之敌。我们的这一作战方案迅速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和指挥部队作战,经与陈毅同志商量,我率部分人员组成的轻便指挥所,于一月九日拂晓到达峄县、枣庄前线指挥作战。
攻打峄县的战斗进展顺利。一月九日晚发起攻击,经彻夜战斗,即攻占了南关、邵家楼、檀山及东关大部,由南面和东面直逼城垣。十日白天进行攻城准备,当日下午黄昏前开始总攻。经炮火急袭后,第八师以连续爆破首先突破南门,打退了敌人数次反击,缴获了前一阶段逃到峄县的七辆坦克,巩固了突破口,后续部队紧跟突击部队入城,投入巷战。当夜我第九师及第四师第十团,在城内部队策应下,也由东门及东北角突入城内。至十一日凌晨一时,全歼守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也在这里被俘了。第二天他被送到野战军指挥部,陈毅同志接见了他。
鲁南地区有较多的工矿企业,部队中工矿工人较多,他们擅长爆破。所以峄县战斗一结束,我就进城,主要是去学习研究攻城爆破技术。在城南门遇到第八师的同志正把俘虏和缴获的坦克押送出城,我要求他们在现地介绍突破南门的战斗情况。他们详细讲述了突破南门时火力、爆破、突击的结合运用,以及在城内进行巷战的经过。我们马上把他们的经验通报了正在攻击枣庄的第一师。宿北战役把第一纵队英勇顽强的野战作风传开了,鲁南战役则向第八师学习了攻坚、爆破技术。在战争中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不断地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和培养优良战斗作风的。
在围攻峄县的同时,我第一师主力对枣庄之敌发起攻击,并以一部兵力监视齐村、郭里集之敌,保障攻枣主力两翼的安全。十一日和十二日两天,消灭了从郭里集向枣庄收缩之敌两个营,肃清了枣庄、齐村外围之敌。十三日,为使第一师集中全力攻克枣庄,我们调第一纵队第一旅替换第一师的部队围攻齐村。十六日攻克齐村,全歼守敌第一一三旅旅部及一个团。
攻打枣庄之第一师,素以擅长野战、灵活机智、作风顽强著称,对于城市攻坚尚缺乏经验。枣庄系工矿市镇,建筑物较坚固,工事较强,部队虽打得英勇顽强,但因不会爆破,到十四日仅攻占敌大部分前沿据点,进展迟缓。这时,敌整编第十一师及整编第六十四师已全部进至台儿庄、韩庄一线,整编第七十四师正向新安镇前进中。为争取时间,在敌援兵到达之前迅速攻下枣庄,我分别与陶勇、叶飞、何以祥同志商量,由第一纵队派两个团,第八师派一个团协助第一师攻打枣庄。叶飞、何以祥同志立即选派了减员较少、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前往参战。他们冒着大雪行军,按时到达攻击位置。各部经充分准备后,于十九日下午对枣庄守敌发起总攻。在我炮兵火力支援下,各部进行连续爆破,共打开五个突破口,突入市区,与敌展开逐屋逐堡争夺。战斗到二十日十三时,守敌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部及两个团被我全歼,俘敌师长周毓英。在我军围攻枣庄时,各路援敌慑于我军威势,均迟迟不敢前进,仅临城东援之敌与我第十师稍有接触。战斗结束不久,第一师把周毓英送到了野战军指挥部,在受到我们的宽待后,周很感动,他谴责了国民党打内战的罪行和歧视、消灭原东北军的行径。
攻打枣庄是一场城市攻坚战。在战斗过程中一度比较紧张。当时攻枣进展缓慢,而敌欧震集团的三个整编师已推进到新安镇两侧,其中两个师距枣庄仅十五至二十公里。我在分析战场情况之后,决定增加兵力,首先攻克枣庄,尔后全力对付欧震集团,以避免两面作战造成两头皆失。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我们以一部兵力打枣庄,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集团。根据当时情况,如这样变更部署,不但难以迅速攻克枣庄,而且也无足够的兵力歼灭欧震集团。我正在准备把上述想法上报军委时,又接到军委新的指示,明确提出推迟两周后再打欧震集团。这又一次表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战场形势的了解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于是我们按原定决心和部署,仅用了二十小时就攻克了枣庄,全歼守敌。打下枣庄,使我军获得较大的自由。打,可以全力以赴;休息,可以从容不迫。我军休整了半个月后,战局开始向山东解放区纵深发展。根据敌情新的变化,我们放弃了南打欧震集团的计划,实施大踏步后退,主力北上,胜利地进行了莱芜战役。
鲁南大捷,是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在陈毅同志指挥下,山东、华中广大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这次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我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五万余人的新纪录。特别是干脆、彻底、迅速歼灭了全副美械装备的敌主力师和机械化部队,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对华东以至全国人民是个很大的鼓舞。宿北、鲁南两个战役的胜利,使我军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在以后作战中,进行莱芜、泰安、孟良崮等战役时,就主动得多了。
鲁南战役和宿北战役的胜利,对华东我军的建设,亦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那时随着战局的发展,华中部队由苏北转到鲁南,再由鲁南转到鲁中,指战员思想问题较多。宿北、鲁南两战役全胜,使部队顺利地实现了思想转弯,进一步坚定了战胜国民党军队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军由分散作战到集中作战,由打小仗到打大仗,既打敌人步兵又打敌机械化部队,既擅长野战又能城市攻坚,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全面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使山东和华中两野战军在作战思想、指挥关系和组织编制等方面实现了统一,为尔后扩大胜利、进行更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歼灭战奠定了基础。
第十三章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
第十三章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
莱芜战役,是我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战赂防御阶段胜利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战、歼灭战。
一九四七年一月下旬,我华东部队在鲁南大捷歼敌五万余人之后,主力集结在山东临沂周围地区休整待机。这时,全国战局正继续以华东战场为中心展开着。国民党反动派自恃兵力雄厚,准备向山东解放区发动新的进攻。蒋介石、陈诚制定了一个“鲁南会战计划”,调集重兵集团,企图逼我主力决战于临沂地区。我军在南线之敌密集稳进、难以分割歼灭的情况下,果断决定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在南线与敌周旋,主力迅速隐蔽地大踏步北上一百五十多公里,出敌不意,于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北线莱芜地区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一举全歼深入我鲁中解放区腹地之敌李仙洲集团,消灭了敌军一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两个军部、七个师共五万六千余人,活捉了敌“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此役,连同南线和胶济线东段的配合作战,共计歼敌七万余人。我军奏捷之速,歼敌之众,付出伤亡代价之小,都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战场上的空前纪录。
莱芜战役是华东战场上一次比较典型的运动战、歼灭战。当的,刚刚经过统一整编的我华东野战军,在以陈毅同志为书记的华野前委统率和指挥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从战役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依靠老解放区人民和党政机关的全力支援,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优势;在战役过程中,坚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作战指导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并力求歼敌于运动中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从而取得了空前的胜利,特别是积累了大兵团打运动战的经验。战役结束后,陈毅同志在谈到此次作战经验时,曾经指出:“华东自卫作战,以这次最为圆满,各方面更熟练、更提高了。”
在这篇回忆中,我侧重从献住指挥的角度,提供一些情况,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战前的敌我态势
从解放战争开始至一九四七年一月,我人民解放军在七个月的自卫作战中,以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正规旅的速度,共歼灭敌军五十六个旅,占国民党进攻解放区总兵力二百一十八个旅的四分之一强。我军已经开始在几个战场上夺取了主动权,军事形势已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二月一日,毛泽东同志为党中央起草的关于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中指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全国范围的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全党要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指示强调:“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蒋军四十至五十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在华东战场,经过七个月的较量,军事形势较之国民党军开始向我全面进攻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华中、山东野战军经过苏中、宿北、鲁南和其他战役的一系列胜利,已经实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关于在解放区前沿歼敌和适时转入内线纵深作战的战略意图。战争初期形成的苏中、两淮、鲁南和胶济线四个战场,在作战的胜利中不断调整,实现了新的战略布局,主战场已转入山东解放区境内。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已经实现了胜利的会合和统一指挥,并正式组成为华东野战军。我军兵力更加集中,武器装备也有相当改善,作战能力迅速提高。全体指战员在全国和华东我军大量歼敌的胜利形势鼓舞下,士气高昂,求战心切。这时,我们华野的几个领导同志正在着力研究分析敌情,考虑如何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依托山东解放区,积极创造战机,打更多更大的歼灭战,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争取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内再歼敌十个旅左右的作战任务,以推进战局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对战场形势作出错误判断。他们认为,以损兵二十多万为代价,占领了我比较富庶的苏皖解放区,并把我军主力挤到山东境内,这是他们战略上的“胜利”。敌参谋总长陈诚当时在一个内部文件中就说:“共军大势已去”,“国军部队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敌人还判断,我军经过连续作战,伤亡损失一定重大。而且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