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平衡的智慧 >

第2部分

平衡的智慧-第2部分

小说: 平衡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生活是不是就像这样?能把你的生活和杂耍艺人的表演联系起来吗?    
    坚持自己的追求,他直言不讳    
    有一次我和安迪·格罗夫一起开会,他突然冒出一串不敬上帝的话,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不满。安迪几乎在所有领域都非常杰出,使我觉得他的这种态度有损他的高大形象。过后不久,我决定找他谈谈。心中祈祷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把他叫到一边,用尽可能尊敬的态度对他说:“安迪,如果你能想法避免再说这样有辱上帝的话,我将感激不尽……”    
    多疯狂的一件事!他可是大老板,公司创始人、总裁、董事会成员,想做什么都可以,包括炒掉我!    
    对于工作和人生的感悟还有更多的更多,他都写在了自己的自传《平衡的智慧》中。此书将在四月中上市,敬请期待!    
    


第一部分:前言IT总裁也浪漫

    安安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男人,他事业成功,位高权重。我会说:“好吧,他一定是个大男子主义的沙猪。”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男人,他又浪漫又会讨人欢心。我会说:“好吧,他一定是个花花公子。”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男人,一直坚持给自己的妻子送花;会撒娇地问自己的妻子:“难道我不比孩子们更重要吗?”在四十几岁的时候,仍然和自己结发二十载的妻子有约会。我会说:“好吧,老实交代,这是谁写的爱情小说?”    
    是的,在我二十余载的生命中,我一直坚信,这样的好男人只存在于幻想中。所以,当我翻开《平衡的智慧》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打算把它当作一本名人传记随便翻翻而已。但是,当我看完第一章时,我觉得帕特这个人很传奇——同样是25岁,25岁的帕特·基辛格的生活竟然如此精彩!    
    嗨!哪个名人不精彩呢?所以直到我看到下面这段话以前,我并没有对这本书给予更多的激情。    
    比如说,去年的这个周末前好几周我就开始激动了。很多商店都能见到这种小巧的心型糖果——只要1。29美元。在那之前的三周,每周我都会绞尽脑汁把它们藏在各个意外之处——她的《圣经》里、支票本里、鞋里、口袋里、化妆盒里、汽车里、枕头里、外套里、衣柜里。每天她都能数次发现这些小小的心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后来她都懒得去捡了。    
    ——摘自《平衡的智慧》第四章    
    这时候,他40岁,和妻子琳达结婚19年。红颜白发,一辈子的浪漫不过如此。    
    还有什么能够比一个男人能在他的自传中诏告天下:“我感到非常不安,有一晚忍不住问她:『琳达,难道我不比孩子们更重要吗?』……男人们尤其要重视这一点——马上开始去做!订计划、请保姆、为妻子创造一段特殊的时间。”更能打动一个女人的心呢?    
    这时,我激情漫溢,融入在这个浪漫男人讲述的经历中了。    
    最后,当我合上《平衡的智慧》这本书的时候,我学会了很多。比如,如何追求梦想,如何解决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甚至如何理财等等。这些,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不可缺少的东西,都写在了这本书里。特别地,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看到了一个我所憧憬的好男人。    
    在这个充斥着皮相的年代,也许他的长相有些平凡,也许岁月送给他一些沧桑,也许他满脑子只有0和1这两个数字。帕特·基辛格,一个IT人,他用他特有的数字浪漫,给自己的妻子以最实际的爱情。    
    《平衡的智慧》,多么男性化的名字。我猜,这是一个男人给予的中文书名,因为只有男人才会用这样的名字,来突出他所看到的生命成功的契机。    
    如果说男人看到了平衡的艺术,那么女人看到的,其实是在那些生命之道以下的,一个总是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规划的男人的浪漫。    
    女人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看见了吗?那颗掩藏在数字之下的浪漫IT心。    
    


第一部分:前言导言

    关于平衡我们的家庭、信仰和工作    
    我在很多场合都谈过这个话题,不仅在美国各地的商业团体、专业人士群体中,也在印度、中国、中国台湾、德国、新加坡、香港和日本谈论过这个话题。听众的反应都异常热烈,可以说这个话题确实在听众中引起了共鸣。现代社会日渐忙碌,似乎人人都处于狼奔豕突的激烈竞争之中,网络狂潮席卷世界,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工作狂越来越多,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应对当今社会忙碌而紧张的生活。我曾听人说,撒旦根本用不着蒙骗我们,只要让我们忙得四脚朝天就行了。这种忙碌紧张的状况将导致我们陷入无效的见证、事业困境、家庭矛盾甚至婚姻破裂中,最终把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搅得一团糟。    
    1999年夏天和家人一起度假时,我读了鲍伯·班福德(Bob Buford)写的《人生下半场》,这本书的主题虽然简单却又极其重要:从追求成功走向追求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书,我愿意再次郑重推荐。但凡你有一点时间来思考生活和工作,就应该通读这本书。当我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度过了在尘世间的许多时光; 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考虑: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事业方面更大的成功,向亲朋好友宣告我们在物质方面又有收获,还是子女考取名牌学校的通知?或者其他世俗眼光中的成功标志?    
    班福德的书是本好书,但在度假时看却很容易让人沮丧。本来我计划抛开所有的烦恼彻底放松一下,但他的书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省,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目标。通过自我分析,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是否把握住了人生的正确航向?我的目标是追求成功,还是追求更重要的人生意义?我是不是应该效仿班福德,彻底调整我的生活?我是不是应该彻底离开商界,回到家中专心致志地过居家生活?    
    很久以前,我就曾强烈地感到在英特尔的工作和职位正是我注定要做的事,是上帝的旨意。尽管我曾屡屡想要摆脱这种紧张忙碌且疲于应对的生活方式,尽管我的经济条件也一直不错,以至于我完全可以考虑对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说“十年之后,等我的孩子们都毕业了,我会再给你打电话回来工作的。”但是我随后就认识到,这不是上帝要我去做的选择。而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这种使命——上帝希望我通过在英特尔的工作,通过我所掌握的对于时间和重要事项运筹帷幄的能力,来影响和祝福其他人。    
    2000年秋天,在一次有关时间安排(Timeout)的研讨会上我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次演讲。不少听众都建议我就此写一本书,其中一位还认真地对我说:“我还从没见过哪个人有你这么多的想法却未写下来。”    
    工作和生活已经够紧张的了,所以我根本不愿写书。我曾经与人合著过《80386编程》(失眠者的良药,保证能把你送入甜美的梦乡),因而很清楚写一本好书要花多大工夫。    
    然而,经过朋友们的不断劝说和鼓励,我终于决定尝试一下。我利用空余时间、飞机晚点、还有长途飞行期间来进行写作。实际上,我没有和琳达商量就动笔了。我知道自己在工作之余再挑一副重担肯定会让她不安,所以决定利用空余时间写完初稿,来证明这项新的任务不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新的负担。果然,当我告诉她我已经写完初稿的时候,琳达感到大吃一惊。    
    在英特尔每隔七年一次的例行长假期间,我利用大量的空闲时间,最终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此次亚洲之行后,我就会把它交给出版商。我真诚地希望读者会在书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来应付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读者觉得我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有那么一两条行之有效,那我在键盘上花费的时光就不算虚度了。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是我的见证部分。我曾在演讲中谈到过本书的内容, 并且发现,在了解了我个人的经历之后,后面章节的观点就会更加容易把握、也更有教益。人们经常这样说:“如果你能做到,我也将努力做到。”你很快就会发现,我在一系列人们称之为巧合的事件中,得到了怎样的祝福。不同的是,我把它们看作万能的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者给我的祝福。就像我父亲常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被选中赐予这样的祝福,但我的确被选中了。”我担心见证如此伟大的祝福会被看作一种骄傲情绪,不过我确信这是上帝在我生活中的所为。但愿你能藉此多了解我、我的妻子和整个家庭,我在英特尔和教会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上帝在上述各个方面的赐福。    
    第二章到第七章列出了如何掌握生活平衡技巧的六项具体原则。每一条原则都有我的亲身体验为例,每一章的末尾都会附上几个问题,帮助各位在自己的生活中或是所在的团体中用运这些原则。    
    我是一名基督徒。作为一名重生得救的耶稣基督的信徒,信仰是我所有一切的基石,包括我的人生,我的立场,我的梦想,以及我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个性和人生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是从一名基督徒的角度来写这本书的,对此,我毫不讳言。如果不是以信仰作为中心和坚实的基础,我根本无法完成本书。    
    不过我也深知,本书的很多读者并非有着与我同样的信仰。但我相信这本书仍然会对你们有所助益,尤其是第三章到第六章的内容。你可能会觉得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七章有点儿不易理解,不过,希望你们也能饶有兴趣地阅读这些内容。当然,我最大的欣喜就是通过阅读我的见证,你也能选择这个信仰并侍奉救世主耶稣基督。    
    


第二部分:见证见证 1

    我的生活就像那些放在餐厅门口的硬币箱。你从上面丢进一枚硬币,看着它画着弧形慢慢地向下滚落。倘若硬币有知,可能会觉得这趟旅程美好、刺激,充满乐趣。但它的终点是确定无疑、不可更改的。毫无疑问它会落到箱底——因为存在万有引力定律。我当时的生活就像这枚硬币,结局也完全一样——那个叫做地狱的人生的“箱底”。我当时走的就是那样一条路,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我出生在宾西法尼亚州的罗伯索尼亚(Robesonia),并在那里长大。这里距离宾州的主要出海口雷丁(Reading)不远,荷兰裔在此聚居。父母的家族都以务农为生。母亲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而且还有几个不幸夭折。父亲同胞九人,他排行第七,有个双胞胎妹妹。他总是充满自豪地对妹妹玛丽(Mary)说:“是我先出来的。”    
    父母从小生活在荷兰语环境中,英语是第二语言。他们两家相距大约60英里,都在离家最近的那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上学。8年小学毕业后,他们都没有机会继续读书。我父母的兄弟姐妹都很多,所以他们两家的孩子就成了那所学校的主要生源。    
    在父亲家里,每个子女一旦成年成家,都会得到祖父的一小笔资助去种地。长子、次子、长女……但到了第七个,也就是我父亲的时候,祖父说:“孩子,你要靠自己。”所以父亲就为他的兄长们打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务农生涯。    
    农场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所以我的好几个叔叔都很欢迎父亲去他们那儿。但随着表兄弟一个一个地长大成人,父亲在叔叔们农场里的作用也就随之减小。有那么几次,父亲曾盘算着买下一块农场,但要么是出价不够高,要么是贷款不到位,最终都没能实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我很喜欢农场里的种种活计,更喜欢和我的父亲一起干活。如果父亲当初能够买下一块农场,也许我现在还在那儿和他一起干活呢!    
    我从父亲、叔叔、婶婶及众表兄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与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相伴,使得我对工作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着满身的疲惫进入梦乡。    
    父亲不仅和我的叔叔们一起在农场工作,也在当地一家钢铁厂上班,后来还担任了镇上的管理员,监督公路的铺设和养护。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大多数时间都同时做着三份工作,不辞辛劳为的就是让子女过上比他当年更好的生活。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不像父亲那么勤快。在许多方面,他就是我生活中的榜样。    
    还记得,我和叔叔打了好几年工的那个农场主,好多次直言不讳地指出我性格方面的缺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