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 >

第51部分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中就明确提出:“学校未成,智识未开。 遽兴议会者,取乱之道也广显然,在他们眼里,此时中国的老百 姓,还只配接受明君贤相的统治。康门弟子说:“中国地大民众, 变法甫萌,骤开议院,众盲同室,法且难变。故先生心在立宪,而 行在专制,义在民权,而事在保皇,似相反而实相成,诚中国因 时立宜之政体不得已者也广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维新派出于策略的考虑,认为强化 君权有利于推行变法。一则光绪是位坚持变法的开明君主,有施 行人治的基础;二则专制政体在非常时期的效率往往要螅诿裰鳌≌澹柚诰ㄍ菩斜浞ǖ娜酚斜冉嫌欣囊幻妫骺谙翁臁∠埽梢杂霉氐男谭@闯徒湫┳璋浞ǖ墓僭保ㄈ绻实壅妗〉挠腥ǖ幕熬枚挥霉寺欠珊兔褚饣氐脑际
正因为如此,追求民土的维新派在变法实践屮的表现,甚至 比光绪皇帝还要专制,湖南举人曾廉上书求诛康梁,批评光绪不 要祖宗,谭嗣同要将之冶罪,反为光绪所阻。因为维新派借强权 推行变法之心太盛、太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君权还是光 绪,都只不过是维新派实行政治变革的过渡性工具。
这种从追求民主到固执专制的转变,虽然从表面上看逻辑很
〔I〕陆乃翔等:《南海先生传、《迫忆康有为》,第61贞 320
请哳,但内中却含有很荒唐的悖论。当康有为十分热衷于说服皇 帝推行变法时他似乎忘记了,他事实上是在试图让皇帝实行…场 最终导致剥夺自己权力(至少是限制〗的改革,而他们拥戴光绪 的初衷也不过是借助光绪之手实现国家权力实质上从皇室移向议 会和向议会负责的政府。这种思路在最枋他们足能够说服自己的, 可是一旦真正与光绪搅在一起实行变法,他们就很难保持内心的 平衡,心安理得地把通情达理的光绪当成跳板或者工具,他们幵 始只是不忍心告诉光绪议会政治的真相,从他们嘴里,好像议会 君主制中的君主反而更加有权了,后来就不再提议会了,制度局 也没有任何限制君权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本是必不可少的〉。事实 上,把希望只寄托在个人品质的基础上正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大忌, 而戊戌维新,康有为的制度变革恰恰犯了这个大忌。
一些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国学者曾指出:“在文艺复兴以 来的欧洲,我们看到立宪对君主专制独裁的制约不断在加强;而 中华帝国晚期历史上与此相反的发展趋势所产生的环境因素却局 限了中国人,甚至邱些反对这种发展趋势的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 人们也对政府有所期待。”〔15中国传统社会无所不在的政府权力 令“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士人们感到厌烦,也使他们受了毒化, 他们总难以克服对皇权主义政府权力的依恋与幻想。所以,在维 新运动中事情就变成这样的不可思议,他举起一只手要打倒皇权 专制,而另一只手却攀着皇权的马车,指望它将自己载到民主的 彼岸。大约后来梁启超感到了个中的矛盾,所以他在自己唯一的 ―部小说《新中国诞生记》里,给光绪安了个总统的位置。 也许,这就是维新派解决自己心中难题的答案。
〔1〕':美:?吉尔伯恃‘罗兹受主鑛:《中国的规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第页。
321
四、铨选的难睿嚎凭儆7股
科举改革是戊戌维新的重头戏之一,由读书人发起的这场变 法运动,对一向被视为生命的科举与八股文,投去了过多的关注。 因为人们习惯地将人才的得失看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开始于 戊戌变法的科举改革,虽经波折,但终于在20世纪初的清廷新政 中完成。然而,它还是给日后的中国留下了一个未竟的铨选难题。 一、上升的阶梯与意识的统制
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十分注重 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来充实更替政府官员,一方面是广泛地吸 收人才资源,一方面是消融反叛于萌芽,尽可能地化解心怀异志 者的异心。同时也有借此贯彻官方意识形态的作用。中国传统政 治体系特有的铨选系统,只有在中国这种身份不阏定,“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的社会里才能实行,而西欧中世纪那种层层封建、身 份固定世袭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中国传统政治的铨选制度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秦是第一个 大一统王朝,由于二世而亡,铨选未及健全,依靠原来战国年代 从各国吸收的人才加上军功与纳粟面得爵者,以足敷用。两汉的 铨选制度已相当完备,不仅具有选拔功能,而且初具意识统制的 功效。两汉的铨选主要是自下面上的察举和自上而下的征辟,被 征举者被要求“知书”(秀才〉“达礼”(孝廉〕。
征举制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推举人不是地方官即为中 央官,推举难免掺上个人私意,甚至成为培植各人势力的一种手 段。鉴于这种弊病,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征举制改为九品中正 制,即由专〖I的中正官来执行原来由各级官吏执行的察举推荐任 务。结果,情况更糟,中正官很快就被高门柰族控制,造成了上 品无寒门的畸态情势。 322
隋唐逐渐建立完善了考试制度,仕进的门类有进士科、明经 科、明算科等等,以收揽各种人才。应该说,唐代通过科举吸收 的人才之盛,堪称各代之首。唐太宗“天下疫雄尽人我彀中”之 慨,不为无因。
自宋代以降,科举制度日趋完善,不仅考试制度完备缜密,选 拔除官制度也滴水不漏。也正是从宋代开始,科考开始与懾家经 义有了最紧密的关系,而且是唯一的关系,想步人仕途的人,必 须熟读儒家经典不可。
后来如过街老鼠般名声的八股文,就是在科举制度走向成熟 之际,成为科举的一部分的。据考证,八股文之源出于北宋王安 石变法。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全面变法,将科举考试 原来沿用唐朝明经科帖经、墨义的做法,改为演绎经义为文。原 来的帖经、墨义,只要考举子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将帖上的经文 复述出来,默写出规定的一段经文〉程度,而这一改,就改成了 对经文的论说阐发,“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 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
此后,科考之文由于统治者的有意诱导,沿着增加“文采”和 墨守经义的方向走下去,就变成八股文,人乂称四书文或时文。
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八股文已经成型,这种文体采用排偶句 式,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分“起”(破题〉、“承”(承题:)、“转” ^起讲〕、“合”(结束〗四部分,每部分两支对偶的文字,因对称 像两条腿,故称为“股”,二四得71遂得股之名。
八股的文体是程式化的,而精神内涵则以朱熹整理与注释的 《四书》、《五经》为准。所以内容也趋于固定化或者说僵化。考生 必须严格地按朱注的路子说话,而且是模仿毛贤(孔孟〉的口吻 说话,所谓“代圣贤立言”。考试出题全由四书五经中选取甚至截
〔1」《州府元龟》卷四六:《帝王部‘智识;^
323
取现成的文句,所以考生要想中式,背诵背熟四1?是前提条件 (由五经出题者较少〉。再加上考试时必须揣摩“圣人之意”,加以 演绎,所以,对经文不仅要熟,而且还要有点体会,就是说你要 有能根据试题的经文文句以及上I句环境说出一些意思来。这样, 通过科举这个杠杆,统治者很巧妙而且有效地贯沏了意识统制的 精神,程朱理学在这里成了封建王朝意识形态的钳制工具。
八股文程式固定,文句要求对偶,声眼上平仄分明,还必须 合辙压韵,破题不能直言犯到原题之字,但却必须讲出原题的意 思,考试成了文字游戏。充斥了类似“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 实中怀之在抱”这样的废话、空话。有人戏笔“二十而立”为题 的八股破题曰:“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不敢坐矣;虽是 恶作剧,但不能说不符合八股的要求。
明清以来,商家坊间刻印的中式八股选本就像今日高考、考 研的复习资料一样,满天飞。清代官方也由方苞出面,编选了明、 清两朝诸大家时文四十一卷,定名《钦定四书文1作为全国试子 的八股文范本。结果,几乎所有应试举子都把这种中式时文作为 案头首要,相对冷落了统治者所要他们必读的圣贤之书。据说曾 出现过这样的笑话,清代有位中式举人徐景春,“至不知《公羊 传》为何书,贻笑海内”/1〕
但是,八股也有它的妙处,一来是批卷标准容易掌握,二来 应试者没有一定的义字功大与技巧傲不好股,所以考试也能考 出一定“水平”来,也就是说,没有取中的人虽然未必没有才能, 但取中的人也需有点才智才行。三来就是可以通过考试强化儒家 伦理道德意识,便于推行统治意识。
但是,八股毕竟有那么些弊病,所以自从它出世以来,不断 遭到士人的抨击,事实上,就是那些借此得以高中的士人,对八
〔1』葛士濬:《皂朝经世文续编》,畚十二,《治体》三”
324
股也是一副不屑的面孔。明末的文人居然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归咎 于八股,有首流传甚广的“士谣”就这么说:“瑾具大明江山一座, 崇祯夫妇两口,奉申口敬^晚生文八股顿首拜广明末清初的大 儒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祸害,秦始皇不过 坑了四百个儒生,面八股坑害的儒生何止千百万。有清一朝,批 评股的呼声从未断过,乾隆时有人还特意编了打油诗: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 知道变做了欺人计。三句承睿骄淦铺狻0谖惨⊥罚愕馈∈鞘ッ鸥叩凇?芍佟度ā贰ⅰ端氖贰肥呛蔚任恼拢缓鹤妗⑻啤∽谑穷舫实郏堪干戏朋{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 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 光阴,白日昏迷。就教他骗得高宫,也是百姓朝廷的晦 气!⑴
不仅如此,明清之际的小说像《濡林外史》,《聊斋志异》等都对 八股取士极尽饥讽挖苦之能事,反映了文人们相当普遍的对八股 取土的反感情绪。
明清之际的帝王也偶尔会对科举和八股取士的功用心怀疑 虑。明太袓朱元库以马上得天下后,迫不及待地幵科取士,连考 三年,中举的人一律免于会试直接授官,可是他发现取中的文章 之士办事能力不尽如人意。于是一转念下令停考,改为荐举,不 想荐举弊病更多,被举之人相形之下还不如考的,而且还有结党 营私的大弊病。两害相权取其轻,朱元璋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于 是科举又发展了下去。清朝康熙初年,也曾在反对八股取士的呼 声中决定废止八股文,将乡、会试首场的试八股制艺改为考策论,
〔I〕徐灵眙诗,载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
325
但是也只实行了两科,比较起来,觉得还是考八股稳妥,于是又 复其旧。
虽通过科举的独木桥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并不多,每年上千的 举人与拔贡,三年才出几百个进士,能跻身这些人中间才算是有 了出息,更多的人只有在攀升的阶梯下端挣扎的份。但是科举千 百年来的确吸引了全国读书人的目光和精力,“天尸英雄尽入彀 中,’名不虚传。尽管科举考试制度也有很多弊病。但比较起来,不 能说不是一种比较好的绘选制度,考试中舞弊行为也有,但总的 来说,明清之际考试还算规矩,由于制度很缜密,皇帝又很重视, 科场取士还算公平。它保证了皇朝源源不断地可以从中下层士人 中汲取人才资源。虽然考试内容不甚合理,但想要人仕的读书人 会适应它,就像《皇朝续文献通考》所云:“顾皇朝汗国二三百年, 挟时文以进者,亦每有魁垒鸿石落乎鼎钟,此特亭林(顾炎武〉谓 士之能得科目,非科目能得士也:不论士得科目,还是科目得士, 毕竟有了这种考试,贫寒的读书人得以跻身官僚阶层。也把全国 的士人都吸引到这个艰难的攀升阶梯周围。更重要的是,以科考 为中心,明清王朝建立了一套学校体系,从国子监、府学、州学、 县学等官学,到社学、义学和乡塾等私学,全被科举导向纳人了 墨记背诵四书五经以及揣摩演绎“圣贤之意”的轨道,连童子识 字课本,《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也贯穿以网书五经的精神, 如果一个人能由发蒙读到“丌讲”与“丌笔”,那么四书五经就成 为他们听说读写的全部内容。只有少数真正的学者之家才会让子 弟学点别的,而这些“书香门第”也须钻研时文,应付科考,否 则照样为人瞧不起。
这就是为什么在不断的反对声中,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仍能 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