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79部分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79部分

小说: 一代帝王刘义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驿使飞驰而至,皇上下令彭城守军急追,但此时魏军已远,义恭才派镇军司马檀和之向萧城方向追击。魏军得知宋有追兵,难以再驱逼万人快撤离,于是尽杀万余广陵百姓,然后轻骑匆匆北去。宋军到了,但见尸横遍野,只有数十百姓在尸堆中捂着流血的创口苟延残喘着,其状惨不忍睹。

    此战,魏人残破宋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人民生命财产,杀死杀伤宋军民不可胜计:凡丁壮者即见即杀,所见婴儿,则用长矛刺穿挑举,旋转以为戏乐;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无房屋可巢居,只得在野外林中搭巢,在荒原中往往一树数巢。但宋六州城守大都未尝丧失,魏军将士与战马也死伤过半,国力自此大损,国人怨声载道。

    战后余波:

    (一)北伐总帅、太尉江夏王义恭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军将军武陵王刘骏降为北中郎将——这也是他几个月后的又一次降职;东路军主帅萧斌和前锋将领王玄谟也都因败退免官。

    (二)高祖时的功臣胡藩的十四子胡遵世与孔熙先谋反,准备奉戴前大将军刘义康,刘义隆不想显露其事,就让江州官员以其他借口处死了他;两年以后其十六子胡诞世、十七子胡茂世又与前吴平县令袁恽等谋反,率众数百人攻破郡县,袭杀豫章太守桓隆、南昌县令诸葛智之,占据郡县,再次想奉戴庶人刘义康;恰逢交州刺史檀和之到达豫章,檀和之率领部伍讨平了他们。

    总是这个刘义康搅得人不能安稳,那就不如给他作个了断,以免不逞之徒借之生事。于是太尉江夏王义恭等密奏道:“庶人义康负罪深重,罪不容诛,而圣上不忍,屡加宽宥,宥之大辟,赐之近甸;庶人竟不感戴,每出怨言,内宣家人,外动民众,胡诞世假借名号,构成凶逆。防微杜渐,古今所同。臣等参议,宜远徙广州,流放边陲,或可防绝。”刘义隆批复了奏章,决定仍以安成公相沈邵行广州事。义康得知后,牢骚说:“人生不免一死,我岂爱生!必以我为乱阶,虽远何益!请死于此,耻再远迁!”尚未出,沈邵病亡。

    等到魏人饮马大江,天下骚扰,江夏王义恭、武陵王刘骏从彭城派亲信入京进言应早早了断庶人义康事以免节外生枝,太子刘劭及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也极力促成其事,刘义隆于是派遣中书舍人严龙携带毒药赴安成赐义康死。义康知道大限已到,但不肯服药,就对严龙说:“我是佛徒。佛教宣扬自杀不得复人身。其他遵命。”于是严龙让武士把他推倒在*,用被子捂死了他。义康死时年四十三。捂死义康的那一夜,正是魏军沿江举火奔走叫噪准备撤退的时候。

    义康死后,严龙遵朝廷旨意用诸侯礼把他安葬在安成。

    (三)魏荆州刺史鲁爽祖父鲁宗之曾任晋雍州刺史,西晋末年,高祖刘裕征讨荆州刺史司马休之,鲁宗之与司马休之联合抵抗刘裕,败,两人一同北奔姚兴,后来刘裕灭姚氏平定长安,两人又投奔魏。鲁宗之病死后,其子鲁轨被魏任命为荆州刺史镇守长社(在今河南长葛东,一直是魏州郡治所)。武陵王刘骏镇守襄阳时,鲁轨曾密派亲信程整携带书函打算归诚,但因自己曾战死刘康祖之父刘虔之和徐湛之之父徐逵之而心存疑虑,不敢归。刘义隆知道后为释其疑虑,曾致书函招纳,答应让他做司州刺史,但终不果。等到鲁轨死,其子鲁爽继任荆州刺史,仍镇守长社。后屡因酒过,拓跋焘怒,意欲杀了鲁爽,鲁爽害怕了,密怀南归之计。其弟鲁秀才力过人,在魏任中书郎,深得拓跋焘信任。后来宋殿中将军程天祚戍守彭城时出战被俘,拓跋焘赏识他的针灸术,常常召他与己同车,这样程天祚得以亲近拓跋焘,也因此得以与鲁秀相识;程天祚常劝鲁秀南归,鲁秀接受了他的建议。

    拓跋焘率大军到达瓜步山,鲁爽、鲁秀兄弟密定南归之计。拓跋焘撤退到湖6时,他们兄弟二人向拓跋焘请求说:“奴与南有仇,每当兵来,常忧虑祸及父祖坟墓。乞共迎丧,还葬国都。”魏群下对主都称奴,就像汉家称臣。拓跋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长社戍有魏守兵六七百人,鲁爽骗他们说:“南界有宋兵,需三百骑兵往界上探听。”三百人离开后,鲁爽兄弟率领心腹夜袭留守者,尽杀之,然后率众驰入虎牢城。鲁爽只有第三弟留在魏,其余家属都自随。这时鲁爽率领部下及愿意随从的千余家共计六千八百八十三人南奔汝南,派弟弟鲁秀从许昌到寿阳奉辞于南平王刘铄,刘铄立即派人驰驿入京。

    刘义隆获悉后,一时忘记了战后的不快,大喜,随即任命鲁爽为司州刺史,镇守义阳(在今河南信阳);任命鲁秀为颍川太守,鲁秀的其余弟侄并被授予官职,所得赏赐丰厚。

    拓跋焘得知鲁爽兄弟率众南奔,随即毁掉了鲁爽父祖坟墓。

    徐湛之虽位居相位,但不敢申其私怨,上表求请归居田里,皇上不许。

第一三三章 魏的太子走上了断头台

    魏的太子拓跋晃已经二十四岁了。。

    太子晃十三岁时,太子妃闾氏生拓跋濬(即后来的文成帝),至于今,太子晃已经有子十二人。

    自从拓跋焘西征凉州时起,太子晃就已监国——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晃在精察治政之余,往往也多行不法之事。尤其在拓跋焘出征远方时,留在平城监国的太子晃在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的诱使下,每每骚扰百姓,**民女;他又好搜刮财物,营立私田以取其利。因为在任城平的唆使下太子与百姓争田地,太子太傅高允劝谏他:

    “天地无私,故能覆载万物;王者无私,故能养育万民。昔之明王,以至公宰物,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示天下以无私,训天下以至俭,故美声远扬,千载不衰。今殿下国之储君,四海属心,言行举动,天下所则,而营立私田,畜养鸡犬,乃至贩卖市街,与民争利,谤声流布,不能遮掩。天下,是殿下之天下,富有四海,何求而不获?竟与贩夫贩妇争此尺寸之利!昔虢之将亡,神乃下降,赐之土田,终丧其国;汉之灵帝,不修人君之重,好与宫妃列肆贩卖,私立府库,以营小利,难免颠覆之祸。前鉴若此,甚可畏惧!

    “为人君者,必明于择人。《书经》云:‘无近小人。’孔父有云:小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武王爱周、邵、齐、毕,所以王天下,殷纣爱飞廉、恶来,所以丧其国。历观古今存亡之际,无不由之。如今东宫俊材不少,而近来殿下侍御左右者,恐皆非在朝之选。故愿殿下稍察愚言:斥去邪佞,亲近忠良;所有田园,分给贫下;畜产贩卖,尽散于民。如此,则美名日至,谤声可除。”

    太子晃看了,置之不理。他不但无所收敛,反而又让仇尼道盛去向中常侍宗爱索要战争中掠夺来的财物。

    这宗爱是拓跋焘的心腹宦官,一年前,宗爱看中了白登山东边大块的土地,已经准备了收购的钱财,但太子知道了,抢先一步以低价买了去,那着实让宗爱气了一场。但他转而一想,太子是国家储君,太子想要什么,还能去争?不要说田地,就是性命……将来太子即位,他要谁的脑袋,谁还能捂着脖子躲起来?因此他对太子是既恨又怕。仇尼道盛来要财物的时候,宗爱先少量给他,后来太子胃口大开,又让仇尼道盛再去索要,这时宗爱就以皇家之物为由不给他,仇尼道盛就仗着是太子的亲信,竟然对着皇上的亲信破口大骂:“老阉!”国家上下,谁敢对着能左右皇上的阉官如此无礼!宗爱听了,心中郁结着一股怨气,只等着那个作的时候。

    要想算计人,只要留心就是了。宗爱派手下的小太监在平城内外四处打探有关太子、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等人的劣迹,准备着向主子禀告的材料。太子和他的诸多亲信原就不是无缝的蛋,他们的那些不法之事,没有人较真也就罢了,若一旦有人较起真来,哪里还能躲得了,藏得住?宗爱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出了两件大事来。

    几年前,拓跋焘围剿盖吴时,因在长安佛寺现佛徒私藏的大量兵器,又现佛徒与妇女*乱的密室,就曾尽诛长安沙门,焚毁佛像,下令禁佛:敢有礼敬佛神及私造泥佛、铜佛者灭族!那时太子晃因虔诚信佛,就延缓宣布来自长安的诏令,也因此,平城远近的沙门多得以逃匿,民间也得以收藏佛经佛像。此次宗爱手下经过深入细致的打探,果真在仇尼道盛家中现了佛经佛像,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东宫的一个偏远的殿内现了一尊佛像——自禁佛以来,天下已不太能看到佛像,而东宫竟然还摆放着一尊铜铸佛像!宗爱得知这一消息后,如获至宝。欣喜若狂的宗爱为此还厚赏了那个混入东宫的小太监牛庆。牛庆也是重金收买了那个供职于东宫的同乡小太监,那同乡小太监因为得罪了太子受到了严厉的责罚,这才在和牛庆说梯己话时泄露了此事以排解不满——其实这事在东宫也不止一个两个人知道。牛庆得了厚赏后,饮水思源,就分了一小半给了那同乡小太监,那同乡小太监得了这赏以后心有不安,就悄悄地离开了东宫,从此不知所踪。

    这还只是第一件事,另一件事则足以让拓跋焘七窍生烟且欲置之死地。

    拓跋焘新近得了一个美人,那美人是大臣家的女儿,为人聪明伶俐,深得拓跋焘喜爱。拓跋焘外出,就一定让她随行。此次南下,那美人微染小恙,因此拓跋焘就让她留在平城静养。太子在父皇得到这个美人之初,就在殿内见过,虽是父皇宠妃,但他垂涎已久。在去年六月拓跋焘北征阴山时,他就曾让心腹太监入宫买通美人身边人。那心腹太监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他花言巧语,说太子身强力壮,甚得女人欢心,太子有子女二十余人也是一证;他又悄悄说主上如今一日老似一日,而太子不久就将拥有天下,等等。那美人本就像许多美人一样,原就没有什么心计,经这么一番花言巧语,很快就动了心,也没过多久,太子就得手了。太子不近美人便罢,一旦近了,只觉春光短促,一离开那美人,他就朝思暮想,甚至茶饭不思。只要父皇安居平城,他就盼着周边有事,希望父皇快点出征而美人和自己留在平城;父皇出征了,他就在宫中默祷战争能持续下去,希望父皇迟些回来甚至永远也不回来。

    久而久之,那美人也只想着身强力壮的太子,只希望能把这美梦永远做下去。

    拓跋焘南征,美人虽有小恙,但原无大碍,只因心有所系,于是她就装出个七八分,这才得以留在平城和太子继续偷欢。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每次要能顺利出宫,或者能让太子顺利入宫,这在戒备森严的宫禁,真正操作起来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好在似有天助,他们的每次偷期密约都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烦;偶尔有个小差池,太子也都能以威逼利诱化险为夷。

    事情出在太子入宫之后。美人怀孕了,但懵懂无知的十多岁的美人却并不知晓,就在二人在密室中颠鸾倒凤的时候,不幸生了:美人流产!这把太子吓坏了,一时间他不知所措。俗话说:无毒不丈夫。考虑到利害关系,这时太子冷静了下来,随之对美人的心也冷却了许多。就在美人*着的时候,他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狠命地掐死了美人。在东宫处理一具尸体,就像杀死一条狗一样,可是在后宫就难办了。他慌乱之中叫来了那买通的奴婢,两人趁着夜深人静,就把美人的尸体扔倒了一个枯井里,然后太子匆匆逃离后宫。

    皇上的宠妃在一夜间蒸了!这一下把所有的太监都吓得毛都竖立起来了。高墙深宫中的一个弱女子,她能插翅高飞吗?从床铺上留下的大量的血迹,太监们查出了事情的真相。

    东窗事的时候,拓跋焘已班师过了黄河。宗爱立即带着宫中卫队火去迎接拓跋焘并禀告此事。

    拓跋焘的震怒是可以想见的。但宗爱觉得主上的怒火还未烧到极限,于是又火上浇上一瓢油:东宫官员行为异常,陛下暂且不要急着入都,入都恐生变,不如握重兵于外,然后再作打算。拓跋焘一直是信任宗爱的,对他的话往往是言听计从,但现在他犹豫了:这几个月的功夫,平城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事情竟会展到这步田地?他一向是果敢的,他要继续往京城进,但他做好了部署以防万一:诈死。

    于是宗爱受命,又匆匆回平城传令:主上箭伤复,于路驾崩,太子去迎丧。

    太子晃不知是计,果然带着他的东宫官属仇尼道盛、任平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