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57部分

龙啸大明-第57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调度,在在实际上,是想在离开兖州府的时候,就把这个小队一锅全端了。

    到了晚上,商毅又来到曾化龙的馆驿里,想了解一下他们去找鲁王要钱要粮的结果。但一见到曾化龙的表情,商毅就知道,事情一定是砸了。果然商毅一问,结果真的就是这样。

    原来在下午,曾化龙和王应泰一起去求见鲁王朱以派。在见鲁王之前,曾化龙也了解得十分楚,鲁王虽然有洛阳的福王那么多的财富,但也差不到那里去; 仅仅是属于王府的田产;少说也有七八万亩; 而王府的存粮不下十万石,库银足有三十万两。因此请求鲁王支助几千石粮食; 几万两白银; 对鲁王来说, 应该不是难事。何况这也是和朱以派自己性命相关的事情。

    但结果证明,曾化龙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因为在问明了两位巡抚的来议之后,朱以派立刻就变了脸色,说现在这个世道,年年欠收,王府里也有余粮了。因此是拿不出钱粮来。

    曾化龙和王应泰自然也不肯轻易放弃,于两人向朱以派诚述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说,只说得口乾舌燥,只希望朱以派能改变主意。但朱以派丝毫也不为所动,就是一口咬定,自己粮钱。

    曾化龙都有些急了,说话也有些不客气,当场直言,一但城池被流寇攻破之后,一城生灵必然玉石俱焚,届时不仅鲁王府难以幸免,就是鲁王本人,也难以保全。而王府的钱粮也必尽归流寇所有,因此还请鲁王三思。

    朱以派一听,当时就火了,指着曾化龙的鼻子,让曾化龙也不要忘了,地方大员都有保护蕃封的责任,一但鲁王府有什么闪失,你们两个的脑袋也保不住。说完一甩袖子,就退回到内室里去了。两个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也从鲁王府回来。

    按说这整个事情经过,曾化龙没有必要详细的告诉商毅,不过现在曾化龙十分看重商毅,以经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而且在鲁王府里憋了一肚气,也正想找个人倾叙一下,因此也就不瞒着商毅,都说了出来。

    听了鲁王的理冉,商毅现他到是有些了解这些藩王的想法了,因为一但蕃封有失,地方官员都有失职之责,因此他们才有恃无恐,认为不管怎样,官员们都会尽力守城。然而他们却有想到,就箅是官员想尽力守城,但打仗的却还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才不管那么多,一但缺粮少饷,谁还会努力作战。甚至有不少士兵都是因为缺粮少饷,反而倒戈投降了流寇,献关让城,有不少州城其实就是这样被攻破的。

    但等说完之后,曾化龙也觉得有些不妥,又嘱咐道:“商毅,鲁王拒绝支助钱粮的事情,一但传扬出去,恐怕会动摇军心,因此你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商毅听了,也不仅苦笑起来,道:“大人,属下自然不会乱说,但只怕是鲁王府里,守不住这个秘密呀因此粮饷的问题,还请大人尽快解决,才能稳住军心。”

    曾化龙也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又何偿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现在也是无计可施了。只好道:“好吧,明天我们再找几个兖州的商家,看看能否让他们支助一些钱粮吧。”

    两人正说着,忽然有人来报,说王巡抚来访。只见王应泰一脸喜色,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进了客厅,一路走就一路上气不接下气的喊着:“曾…曾巡抚,有救了…我们…我们有救了。”

    曾化龙怔了一怔,赶忙从椅子上起身,道:“王巡抚,什么有救了?”

    王应泰道:“曾巡抚,有…有钱粮了,我们…我们有钱粮了。”

    曾化龙呆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道:“有钱粮了?怎么就有钱粮了呢?” 但看他这个样子; 又道:“不要着急,来,坐下来慢慢说。”

    王应泰这才一屁股坐下,抓起几上的一个茶杯,一口喝干,喘了几口气,这才道:“刚才有一位商人来找我,说他愿意供献家财,为官府提供钱粮,以支助官军守城。”

    曾化龙听了,也不仅喜出望外,这可是雪中送炭啊,忙道:“他人在那里。”

    王应泰道:“我以经把他带来了,就在馆驿外面候着呢?”

    曾化龙忙道:“快请,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走进一个中年人来,只见这人大约四十左右岁年纪,中等身材,面色微黑,三绺黑须。见了曾化龙,立刻行大礼参拜,道:“草民林之洋,参见大人。”

    曾化龙道:“免礼。”

    林之洋起身之后,曾化龙又道:“林之洋,听说你愿意出资,支助官军守城,可是你怎么知道官军缺少钱粮呢?”

    林之洋又施了一礼,道:“实不相瞒大人,草民业以听说,两位大人白天去救鲁王,发钱粮支助军用,以备守城,可见必是官军缺少钱粮,不必两位大人也不会出此下策。然而鲁王府中拮据,拿不出银粮来。草民虽是一介商人,但也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故此愿以家财支助官军守城。”

    曾化龙看了看商毅,也不由苦笑了一声,这消息果然是从鲁王府里传出去了,只怕明天所有官军都会知道了。只可惜一个商人反而比一国的藩王更懂道理,他说鲁王府中拮据,拿不出银粮,不过是给鲁王留个面子而己,又问道:“林之洋,不知你能支助官军多少钱粮呢?”

    林之洋道:“草民虽然不能比王公候伯,但也经商多年,家中到是略有营余,因此可以支助官军粮食三千石,白银二万两,以供守城之用。现在都匀以备好,如果大人是急需要用,那么连夜就可以到草民的商铺里去取。”

    曾化龙和王应泰互相看了一眼,也都不禁喜形于色。有了这三千石粮食,至少可以维持二十天以上了,如果省一省,用一个月也是够的,这样一来回旋的余地就大多了。而二万两白银不禁可以用来奖励士兵,鼓舞士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购买粮食。这可真是一场及时雨。

    曾化龙是读人出身,本能的对商人有些鄙视,但这时也不禁对这个林之洋十分感激,点了点头,道:“好,林之洋,你且放心,等打退了流寇,守住了兖州府之后,本官必会将你的功劳上报给朝廷,为你请功受奖,赠给你一个监生头衔。”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而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政府公办的最高学府。只有受地方政府推荐的学子或大臣功勋的弟子,才能到国子监中去学习,因此监生虽然有功名的文士,但身份也不低。不过监生的资格同样也能花钱捐到。

    因为明朝的商人为四民之末,身份很低,虽富不贵,连穿丝绸衣服的资格都没有,因此一些商人有钱之后,就会花钱捐到一个监生的资格,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实际并不用到国子监中去学习。这和后世的一些公司的老板花钱弄个名牌大学的毕业证道理差不多。因此曾化龙认为给林之洋弄个监生的头衔,算是一个很大的奖励了。

    不过捐来的监生资格虽然可以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但一样受人瞧不起。

    林之洋听了之后,脸色到也并有什么变化,看不出高不高兴来,只是请曾化龙和王应泰派人跟自己一起去取钱粮。

    曾化龙目光一扫,正好看见一边的商毅,立刻道:“商毅,你就辛苦这一趟吧。”

    :

第八十章 洋人(上)() 
商毅和林之洋一起退出了待客的大厅,林之洋这才向商毅拱了拱手; 道:“这位大人就是解救了曲阜县,在守兖州的第一天就斩流寇之首一千八百余级,今天白天又力挽狂澜,击退以经攻上城墙的流寇的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大人吗?”

    商毅也回礼道:“林先生过奖了,我就是商毅。 ”在商毅穿越之前,是一个商业化极端普遍的时代,即使是在曰常生活中,几乎天天都耍和各种大小商人打交通,因此他和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对商人不仅有岐视,反而觉得很亲近,在语气之中,也带出由衷的客气。

    林之洋既是商人,自然善于查言观色,也查觉到商毅的这种态度,心中对他也生出了不少好感,道:“这兖州城的存亡,就全仗商大人了。说起来,商大人也是我等的救命恩人了。”

    商毅笑道:“林先生太客气,守卫兖州,上有两位巡抚坐镇调度,下有三军士兵拼力死战,在下不过是一介小官,怎么敢独居大功呢?”

    两个人说着,以经走出了馆驿来到街上,只见在大街的对面; 站立着十余个精壮的汉子; 一见他们出来; 立刻迎了上来; 为首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抱拳施礼; 道:“东家,您出来了。”

    林之洋点点头,又商毅道:“大人,这些都是我的家人。”然后一指商毅,道:“这位就是今天力挽狂澜,守住兖州府的商千总,快过来见礼。” 然后又一指那为首的年轻人,道:“他叫林峰,是我家收养的一个孤儿,现在跟在我身边办事。”

    几个人立刻又向商毅施礼。林峰上前一步,道:“见过商大人。”

    商毅也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各位,不必多礼。”

    他当然知道,所谓家人不过是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林之洋的保镖兼打手。这到也不奇怪,大凡有钱人都会这样做,既使是在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不过林之洋的这一群保镖一个个都是彪悍外露,体格精仕,显然都不是泛泛之辈。由其是这个林峰,目光神蕴,商毅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人还不是普通的高手。而他还是林家养大的,看来林之洋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大概是出自于一个商业家族。

    这时商毅道:“林先生请稍等,我回去安排人手。”

    林之洋点了点头,道:“大人,我先回店铺里去准备,恭候大人。” 说着,从保镖群里指令了一人,跟着商毅,付责给他带路,然后双方各自离开。

    因为今天激战了一场,而且从明天开始,穆陵军就要开始分两拔轮流守城,而且押运粮食就是在城里,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商毅也没有调动各队的士兵,只是叫出了少年队,和二十名侦察队的士兵,跟着一起去了林之洋的店铺。但周少桓、童大勇、成进三个人少年好事,也跟着一起去了。

    林之洋的店铺在兖州城东南,而在商毅到达的时候,在店铺门口以经停满了车辆,而林之洋正在指挥着家人,将一袋一袋粮食装上车。林峰就跟在林之洋身边。

    商毅这才注意观察,林之洋的店铺可不小,占地足有近千平方米,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宅和仓库,其中又以仓库占了大半。看来这林之洋的生意做得可不小。

    三千石粮食,要想全部装车也不是一会儿的事情。等着没有事,商毅问林之洋道:“不知林先生是做的什么生意?”

    林之洋笑道:“实不相瞒,在下什么生意都做一点。” 见商毅一脸不解的样子,又进一步解释道:“大人不明白吗?其实在下是海商,而且从先人开始,就从事海上经莒,到了在下这一辈,以是第五代了。海外的那些洋人需要什么?在下就贩卖什么?因此也就是什么都做一点。”

    商毅也不禁笑了,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海商一般都是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林先生怎么在山东开度店铺呢?”

    林之洋道:“因为在下的祖籍就是山东,先祖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不过现在家族早己举族搬到了浙江落户,只是这片祖业可不敢放弃,留下一二门远亲在这边料理。这一次在下本是回来料理一些事务,不想遇上了这挡事情。不过这样也好,有幸认识大人。”

    商毅一听,顿时大感兴趣,道:“原来林先生是做的海外生意,不知林先生是用自家的船出海还是租船出海?”

    林之洋笑了一笑,他当然明白商毅的意思,用自家船出海的海商自然要比租船出海的海商要大得多,因此也有些得意,道:“自然是用自家的船出海,在下家族里共有二条大船,五条小船,每年少说也耍出海十余次。”

    商毅也不禁暗喑吃惊,林之洋的家族里一共有七条船,这规模可不是一般的海商。于是又问道:“不知林先生亲自出过海没有?”

    林之洋呵呵一笑,道:“早年到是跑过,不过近些年来年纪也大了,这边的事务也多了,因此可有十几年有下海了。商大人对海外颇感兴趣吗?”

    商毅微微一怔,不知该怎样回答。原来他为自己编了一套来历:自幼父母双亡,无亲无故,十岁时就随几个远房亲戚跑船出海,到过海外许多地方,近期才返回故乡等等,有必要的时候,甚到还可以说自己到过欧州。对村民,对曾化龙等人,都是这样说向。

    不过这套话唬唬内陆人还可以,对林之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